同事總把問題丟給我?職場討厭鬼應對守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可以挑選朋友,但很難挑選同事,面對以下這些把問題丟給我們的同事,哪種最讓你煩躁呢?

【卸責型】快下班時,同事來找我聊天,突然工作又變成我的了?

【搶功型】明明是一起合作要完成的業務,怎麼做得好全是他的功勞,出錯卻都是我的錯?

【雜談型】上下班手機一直響,找你聊各種事,成了情緒垃圾桶?

各種讓我們煩躁的同事,就像某些登山路線必經的杜鵑林,再怎麼煩,還是會看到、需要穿越。(圖片攝於奇烈亭出14.7k附近)

各種讓我們煩躁的同事,就像某些登山路線必經的杜鵑林,再怎麼煩,還是會看到、需要穿越。(圖片攝於奇烈亭出14.7k附近)


已有許多文章討論這類同事的應付方式,以下摘述:

接觸前,設立界限

如同工作其他層面,我們可事先設定好這份工作中可協助他人多少、要花多少時間,以及自己的能力範圍在哪裡,當同事丟過來的工作或話題很有趣,對我們的能力有所幫助,而我們也負荷得來、心動想接,或想聽聽八卦或各種公私抱怨經營人脈,那就去吧!

但如果這件事情接下來,可能讓我們煩躁不滿、無法達成期待的目標,甚至導致我們需要加班、做不完自己的事情而被指責,那就表示超過我們工作的界限,需考慮在接觸當下冷處理應付。

詳細概念,請參考〈上班族舒壓八招!趕走壞情緒小技巧〉同事八卦、情緒煩躁?心理師教你用「我訊息」,3招避免情緒被綁架

接觸中,冷處理應付

當同事的要求是我們不想要的,我們可以回應「我想一下」、「等下有其他事情要忙」,不直接拒絕,但也不會真的接下不屬於我們的工作,讓同事慢慢發現我們不好聊、幫不上忙,轉而自行處理或找其他人協助。

無法解決,反映上級

當同事持續搶功、把各式工作丟給同組其他人,或情緒大到我們都無法承接時,反映請長官協助處理,讓長官知道這件事對工作的影響,並在有需要時,透過單位提供的員工心理諮商服務,協助這位同事處理當下壓力或調整到適合的職務,使未來合作更順利。好像很有道理,但現實中,真的有辦法實行嗎?

這三型的同事雖然對我們是討厭鬼,公司裡其他人卻不一定討厭他/她,甚至還有可能是職場寵兒,這也增加我們在前述處理前,難免有顧忌:

「如果這次不理他,我會不會被其他人排擠?」

「如果我告訴主管真相,會不會反而被以為在嫉妒、在搶功?」

當產生「如果……會不會」這類句型的念頭,表示我們掉入質疑的情緒,而難以行動或是思考各種策略,因為這些小撇步之前沒嘗試過,我們沒辦法從過去的經驗中知道這會不會有幫助。

這些「如果」,才是我們一直被同事騷擾的主因。當我們說「真的會這麼順利進行嗎?」代表心中自動認為「不會順利進行」,認為「一次的小失誤,會讓接下來的公司生活更難生活。」但我們都還沒開始實行過呢!猶豫時,不妨先採取以下步驟:

1. 觀察和你有相同感覺的同事,是怎麼和這個討厭鬼互動的,結果讓是否成功避免這位同事丟問題過來?

透過觀察,我們可以了解究竟是這位同事是否只針對我,如果不是,我們可以放心和其他人一同設界限、冷處理,並聯合反映上級。如果我們被針對了、其他人也不一定知道現況甚至很喜歡這位同事,那就再採行以下步驟處理。

2. 尋找值得信賴的同事與長官,或過去單位認識的朋友討論。

透過討論,可以讓我們知道應對這個同事的經驗與各式後果,讓我們找到適合應對的方式,並有機會發現不同的觀點。

3. 當心情比較平靜時,觀察這位同事和其他同事、長官怎麼互動?

如果這位同事只有我討厭,其他同事、長官卻很喜歡,我們可以觀察是否有些特質對職場互動有幫助,如果是而且我們也能接受,不妨學起來,將能透過相同的特質反制這位同事,或找到和這位同事相處之道。如果這位同事是某高層的親友,大家不敢動他,而採用某種技術去應對,此時,就可以回到第一個步驟去進行處理。

知己知彼,才能突破「如果」,並在透過觀察累積經驗後,找到適合保全自己、避免再被同事丟問題的小技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山與心交會之處
29會員
44內容數
回到山林,走入家庭,穿越小說、電影、動漫與各式創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在這裡我將引入臨床人文療癒作筆記,捕捉生命中的殘影,歡迎跟我一起從不同角度去觀看,生出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成長 :)
山與心交會之處的其他內容
2025/01/12
本文分享心理督導的第一門課:心理諮商中「跟上」個案的意涵,並以登山為例,說明如何在諮商過程中,以適切的步調與個案建立連結。
Thumbnail
2025/01/12
本文分享心理督導的第一門課:心理諮商中「跟上」個案的意涵,並以登山為例,說明如何在諮商過程中,以適切的步調與個案建立連結。
Thumbnail
2024/11/12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2024/11/12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2024/09/24
本文探討了Kohut提出的「恰到好處的挫折」理論,通過布農族的Sang(相互相依存的自然火種)來解釋,如何在局部破壞後實現自我增強與療癒。
Thumbnail
2024/09/24
本文探討了Kohut提出的「恰到好處的挫折」理論,通過布農族的Sang(相互相依存的自然火種)來解釋,如何在局部破壞後實現自我增強與療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客戶交辦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代替他先去跟老闆打我同事的小報告,而且後面還說他會問老闆答覆,也就是說這任務要驗收的,若老闆一問三不知他下一個要客訴的就是我了。 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禍事。這一局也太逆風了,且看我如何打法。
Thumbnail
客戶交辦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代替他先去跟老闆打我同事的小報告,而且後面還說他會問老闆答覆,也就是說這任務要驗收的,若老闆一問三不知他下一個要客訴的就是我了。 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禍事。這一局也太逆風了,且看我如何打法。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段期間臣服在工作下,已然分不清楚誰是主人,是自己掌握工作,還是被工作牽引。蒙蔽了自心,換來了無明,接踵而來的就是愚癡、易怒,常常被一點點小事轟到地獄。原本羽扇綸巾的自在,變成惶惶不安的焦躁,找不回那種清淨感。自問,當真都是因為工作太多嗎?其實不然。 甲同事送來了一件待處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段期間臣服在工作下,已然分不清楚誰是主人,是自己掌握工作,還是被工作牽引。蒙蔽了自心,換來了無明,接踵而來的就是愚癡、易怒,常常被一點點小事轟到地獄。原本羽扇綸巾的自在,變成惶惶不安的焦躁,找不回那種清淨感。自問,當真都是因為工作太多嗎?其實不然。 甲同事送來了一件待處
Thumbnail
我們可以挑選朋友,但很難挑選同事,面對以下這些把問題丟給我們的同事,哪種最讓你煩躁呢? 【卸責型】快下班時,同事來找我聊天,突然工作又變成我的了? 【搶功型】明明是一起合作要完成的業務,怎麼做得好全是他的功勞,出錯卻都是我的錯? 【雜談型】上下班手機一直響,找你聊各種事,成了情緒垃圾桶?
Thumbnail
我們可以挑選朋友,但很難挑選同事,面對以下這些把問題丟給我們的同事,哪種最讓你煩躁呢? 【卸責型】快下班時,同事來找我聊天,突然工作又變成我的了? 【搶功型】明明是一起合作要完成的業務,怎麼做得好全是他的功勞,出錯卻都是我的錯? 【雜談型】上下班手機一直響,找你聊各種事,成了情緒垃圾桶?
Thumbnail
討厭和恐懼都是一種力量,當你想著什麼就會吸引什麼來到眼前。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增加討厭或恐懼的能量。
Thumbnail
討厭和恐懼都是一種力量,當你想著什麼就會吸引什麼來到眼前。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增加討厭或恐懼的能量。
Thumbnail
近來的人生觀,逐漸導向追求內心平靜。可是,工作上的鳥事鳥人,只會多,不會少。自從這案一開始,就被對方問了LINE。不得不說,在現在以LINE聯繫公事已經非常普遍的情況,我還是不太習慣,一加之後渾身不對勁。
Thumbnail
近來的人生觀,逐漸導向追求內心平靜。可是,工作上的鳥事鳥人,只會多,不會少。自從這案一開始,就被對方問了LINE。不得不說,在現在以LINE聯繫公事已經非常普遍的情況,我還是不太習慣,一加之後渾身不對勁。
Thumbnail
你可能對以下的一些畫面很熟悉: 「好,我等會下班就趕過去了,待會見!」你與女友通完電話,收起手機。 今天是星期五,你在公司勤奮的工作,辛苦了一天的企劃案,正準備下班,內心正對接下來與女友在餐廳用餐的行程感到充滿喜悅與期待,你舉起手錶,心裡想著離集合時間還有點餘裕,剛好可以先回家好好梳洗一番。  
Thumbnail
你可能對以下的一些畫面很熟悉: 「好,我等會下班就趕過去了,待會見!」你與女友通完電話,收起手機。 今天是星期五,你在公司勤奮的工作,辛苦了一天的企劃案,正準備下班,內心正對接下來與女友在餐廳用餐的行程感到充滿喜悅與期待,你舉起手錶,心裡想著離集合時間還有點餘裕,剛好可以先回家好好梳洗一番。  
Thumbnail
我們一生當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深處在職場中,除了繁雜的工作,還要應對許多難搞的人際關係。 前陣子去參與了一個輕年城市的論壇,邀請多位知名企業家分享行業趨勢及職涯相關議題,我覺得隨著時空轉變,火紅的產業也可能成為夕陽產業。但不變的是在職場中的淺規則,無論是職場老鳥或是新人都需要去學習的。 如果大家還
Thumbnail
我們一生當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深處在職場中,除了繁雜的工作,還要應對許多難搞的人際關係。 前陣子去參與了一個輕年城市的論壇,邀請多位知名企業家分享行業趨勢及職涯相關議題,我覺得隨著時空轉變,火紅的產業也可能成為夕陽產業。但不變的是在職場中的淺規則,無論是職場老鳥或是新人都需要去學習的。 如果大家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