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心靈寫作-感恩母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閱讀此篇文章前,我會建議先針對「感恩母親」的主題,完成7分鐘豐盛心靈寫作後,再回頭來閱讀文章!
「男主外、女主內!」這個概念對於現今來說不合宜,應平等、尊重看待家庭分工,這點我相信是現今普世價值。不過在此我想要引用「男主外、女主內!」的說法!母親是我們生命發展的第一份關係!就大多數的情況,和父親之間相處的關係,通常會反映在「對外關係」,例如社會關係、主管部屬關係等;而和母親之間相處的關係,則通常反映在「對內關係」,例如家庭關係、親密關係(愛情)等層面!
母親是我們生命發展的第一份關係,也是我們開始發展「愛」的概念與關係的起源。現在醫學實驗報告,均說明了胎齡在4或5個月以上的正常胎兒,便具備一些感知能力,特別是聽覺、視覺與觸覺等已經初步形成,事實上,當母體受孕的瞬間,胎兒便已經受到母親的生命之氣影響:與母親血脈相通!因此這也是許多人會強調胎教重要性的原因之一,透過正確的胎教方法,是可以促進胎兒各種潛力的發展。
通常懷孕14周後,胎兒會產生快樂、不快樂、不安、生氣等「感覺」,大約至30周時就逐漸有「心理」的雛形。這時候當母親高興時,胎兒的動作會變得有節奏、有韻律且自由自在。懷孕8個月後,胎兒能充分地了解母親的喜悅或情感,因此懷孕階段的媽媽,應該多投注關愛、慈愛的心情、情緒能量給胎兒,能夠幫助胎兒「心理」的發育與形成。
國外優生科學家發現:懷孕階段母親的情緒、態度皆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科學院研究表明,胎兒在子宮裡,不僅有感覺,而且對母親情緒的細微變化都會有極度敏感反應,而逐漸形成個人的性格、氣質特點,包括對愛、恨、憂傷、恐懼等情感感知能力。此外美國埃默里大學的迪亞茲(Brian Dias)與萊斯勒(Kerry Ressler)發表了一項令人驚訝的研究成果:在孩子出生前,父母生活中遭遇的恐怖經歷或恐懼經驗,影響著後代神經系統中的結構和功能,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諸如恐懼、焦慮等生活經驗的感知,傳遞(遺傳)給小孩。所以當我們還是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很容易就被種下一些潛意識信念,只是我們無從覺察。
阿華便是一個很顯著的例子!一直以來他都很容易處於高壓、精神緊繃的狀態,也因為心理影響身理,導致他全身都肌肉痠痛、四肢僵硬,很難能夠放鬆!後來在幾次書寫的過程中,才發現原來在家中身為長子的他,責任心很重,小時候家境不好有是單親家庭,常常看到媽媽非常辛勞的工作,他便覺得自己有義務要「扛起」家計,不要讓媽媽這麼勞累。乍聽之下,阿華是因為從小生活環境而造成他很自然地要去承擔起父親的責任與母親的傷痛等,但隨著阿華持續針對「感恩母親」的主題書寫後,改善許多他與母親間的關係,才發現許多原因,都跟母親當時懷孕時的遭遇有關。
事實上阿華和母親並沒有太大的爭執或是相處關係不融洽,但是關係總是好像有一層薄紗,沒有到很親密,平常雖然在外地工作,三不五時都會打電話回家關心母親說說話,不過通常談話內容都只是簡單的問候:「家裡有沒有事啊,過得好不好啊」之類,沒有辦法真的到「談心」的程度。雖著阿華針對母親議題的持續書寫後,慢慢地那道隔閡自然地褪去,阿華開始可以很自然地和母親擁抱,彼此聊許多心裡想說的話。過往父親的話題在彼此之間就形成一種默契,不會特別去提到,深怕會去觸碰到母親過往內在的傷痛,而現在母親反而會主動提起過往父親或阿華小時候的事情,也因為如此,才了解,當初父親在得知母親懷孕時,就希望母親可以拿掉小孩,母親則堅持要生下阿華,這也造就離婚的結果。母親在懷孕的過程中,因為也擔心娘家父母擔心,所以都自己撐下來、所有苦痛都自己承擔,而在胎中的阿華變成為母親唯一能夠說說話的對象!
為了保護胎兒,母親展現了面對各種困難和不適應,變得更為堅強。就像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為母則強」,這樣造就阿華的勇敢、堅強、負責任、勇於承擔的個性;但是另一個層面,因為有苦說不出、沒有良好的訴苦對象和適當情緒能量宣洩的方式,卻也造就阿華許多時候不太懂的與人互動,旁人看到阿華,有時候會覺得他太辛苦、有時候也會為他不捨,但是不知道如何和阿華互動比較適當,總是覺得他心事重重,不容易打開心房。
許多過往的事情,我們還小或是還在母胎當中,或許在意識層面不知道事情本末,但是在潛意識、記憶中都是存在的,不會抹去的!曾經就有人透過催眠,「看見」他從母胎中誕生的那一刻以及在醫院的場景,後來和母親一核對,竟然完全一模一樣!而透過書寫過程,就能夠激發前額葉運作,進入希塔腦波的狀態,使得大腦負責掌管潛意識信念、記憶的區塊活躍,而會億起許多事情。有些人在書寫過程中,都會有一種「靈感乍現」的經驗,有時候明明在寫某個主題時,腦海中卻突然跳出一個人、一件事,和書寫主題完全無關。很多人都會以為是「巧合」或只是自己「亂想」,其實並非如此!會有這樣的現象,其實正是內在聲音、潛意識和我們自己在「進行對話」,往往這些看似無關的人、事、物,反而才是真正的關鍵因素!
書寫練習步驟:
  1. 設定 7分鐘:書寫「感恩書寫」,關鍵重心放在於「感恩」
  2. 7分鐘時間到,若覺得還沒有寫完,則可以繼續書寫到覺得完成為止!
心靈訊息:
  1. 感受與體會被愛的能量
  2. 化解親子關係的阻礙
  3. 化解家庭關係
  4. 增進親密關係間情感
延伸閱讀:
感恩父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6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劉滄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豐盛心靈寫作 – 感恩父親 在閱讀此篇文章前,我會建議先針對「感恩父親」的主題,完成7分鐘豐盛心靈寫作後,再回頭來閱讀文章! 書寫練習步驟: 設定 7分鐘:書寫「感恩書寫」,關鍵重心放在於「感恩」 7分鐘時間到,若覺得還沒有寫完,則可以繼續書寫到覺得完成為止! 心靈訊息: 感受與體會被愛的能量
所以當你的身心受到干擾,覺得有煩躁、憤怒、不耐等情緒時,不妨停下腳步,好好靜下心、放鬆地透過書寫與你的內在潛意識說說話,告訴自己是健康的、充滿活力的,感謝身體每日辛勤的運作,感恩活在當下的自己,都是對於自己身體健康很有助益的一個過程。關鍵還是在於「你相信什麼,什麼就會成真!」 書寫練習步驟:
因此可見如果能夠常常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奇妙的療癒能量,絕對是有益身心健康,也是送給自己身心靈最美麗的禮物。不過現在人常常工作忙碌,假日便待在家,睡到「自然」醒(似乎也是種另類接觸自然的方式),沒有這麼多時間或是體力、心力去大自然走走,怎麼辦呢?其實有個最簡單的方式:冥想。 書寫練習步驟:
豐盛心靈寫作 – 感恩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 在書寫的過程中,會讓讓大腦進入希塔(Theta)腦波狀態,因此容易反映出內在聲音與狀態,許多人在書寫「感恩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主題時,可能會遇到下列兩種狀況: 書寫練習步驟: 設定 7分鐘:寫下感恩體內細胞新陳代謝的話語和心境! 心靈訊息: 愛上自己
小菁工作能力非常強,在公司也是人見人愛,處事圓融,深得主管和下屬喜愛與信任。但或許是因為能力太強,工作總是有忙不完的事情,一刻不得清閒。透過書寫「感恩自己可以輕鬆的賺得金錢」的過程發現,有許多源自於父母、長輩潛意識底層信念的影響。 書寫練習步驟: 心靈訊息: 修復與金錢關係 打破不可能的信念
生命的本質就是愛!在關係議題當中,我非常喜愛這個書寫主題,當我們去感受、冥想生命起源的瞬間,便可以感受到一種非常純然、純淨愛的能量,充滿被愛與祝福的能量。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造物主的祝福與恩典,也是一種愛的體現。 當一個靈魂渴望愛到極致時,便會轉換能量、降生為人! 「現在呢?」上帝問道 心靈訊息:
豐盛心靈寫作 – 感恩父親 在閱讀此篇文章前,我會建議先針對「感恩父親」的主題,完成7分鐘豐盛心靈寫作後,再回頭來閱讀文章! 書寫練習步驟: 設定 7分鐘:書寫「感恩書寫」,關鍵重心放在於「感恩」 7分鐘時間到,若覺得還沒有寫完,則可以繼續書寫到覺得完成為止! 心靈訊息: 感受與體會被愛的能量
所以當你的身心受到干擾,覺得有煩躁、憤怒、不耐等情緒時,不妨停下腳步,好好靜下心、放鬆地透過書寫與你的內在潛意識說說話,告訴自己是健康的、充滿活力的,感謝身體每日辛勤的運作,感恩活在當下的自己,都是對於自己身體健康很有助益的一個過程。關鍵還是在於「你相信什麼,什麼就會成真!」 書寫練習步驟:
因此可見如果能夠常常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奇妙的療癒能量,絕對是有益身心健康,也是送給自己身心靈最美麗的禮物。不過現在人常常工作忙碌,假日便待在家,睡到「自然」醒(似乎也是種另類接觸自然的方式),沒有這麼多時間或是體力、心力去大自然走走,怎麼辦呢?其實有個最簡單的方式:冥想。 書寫練習步驟:
豐盛心靈寫作 – 感恩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 在書寫的過程中,會讓讓大腦進入希塔(Theta)腦波狀態,因此容易反映出內在聲音與狀態,許多人在書寫「感恩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主題時,可能會遇到下列兩種狀況: 書寫練習步驟: 設定 7分鐘:寫下感恩體內細胞新陳代謝的話語和心境! 心靈訊息: 愛上自己
小菁工作能力非常強,在公司也是人見人愛,處事圓融,深得主管和下屬喜愛與信任。但或許是因為能力太強,工作總是有忙不完的事情,一刻不得清閒。透過書寫「感恩自己可以輕鬆的賺得金錢」的過程發現,有許多源自於父母、長輩潛意識底層信念的影響。 書寫練習步驟: 心靈訊息: 修復與金錢關係 打破不可能的信念
生命的本質就是愛!在關係議題當中,我非常喜愛這個書寫主題,當我們去感受、冥想生命起源的瞬間,便可以感受到一種非常純然、純淨愛的能量,充滿被愛與祝福的能量。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造物主的祝福與恩典,也是一種愛的體現。 當一個靈魂渴望愛到極致時,便會轉換能量、降生為人! 「現在呢?」上帝問道 心靈訊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川普2.0的關稅與貿易政策,表面看似反覆無常,實則圍繞著幾個核心目標:扭轉貿易不公、推動美國再工業化、確保戰略自主,以及貫徹「美國優先」原則。本文深入剖析其背後的一致性邏輯、長期戰略意義,以及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並探討不同產業的贏家與輸家。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脫離母體 人第一次脫離母體是子宮中跟著胎盤來到這個世界。第五天,慢慢理解到怎麼拿現在的眼光責備活在過去框架的媽媽,寄生在身上關於母親種種恩怨情仇.......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
Thumbnail
川普2.0的關稅與貿易政策,表面看似反覆無常,實則圍繞著幾個核心目標:扭轉貿易不公、推動美國再工業化、確保戰略自主,以及貫徹「美國優先」原則。本文深入剖析其背後的一致性邏輯、長期戰略意義,以及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並探討不同產業的贏家與輸家。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脫離母體 人第一次脫離母體是子宮中跟著胎盤來到這個世界。第五天,慢慢理解到怎麼拿現在的眼光責備活在過去框架的媽媽,寄生在身上關於母親種種恩怨情仇.......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試著去了解成熟的「愛」,是如何自「母愛」的早期關係中逐漸發展出來。換言之,它必須完成三個愛的前提:(1)二人心理的距離或獨立、(2)愛是一種對本能的教育與昇華結果、以及(3)對自己的不滿,即對方是我的理想、模範、是我所缺之物。(見【友情愛不清 Ch.1】)   但與此同時,因為母子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