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上癮》:告別拖延,讓自律成為你的第二本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自律,聽起來非常需要調動意志力,怎麼會上癮呢?這就是這本書要介紹的核心內容
這本書是我2025年的第一本書(我一月初就看完了),我覺得非常幸運,在2025的開端,可以看見一本讓我這麼心動的書。

關於作者:何聖君

《自律上癮》出版於2024年11月。作者是大陸作家何聖君,以下介紹來自於讀墨的網頁:

心理科普作家,西南交通大學(211院校)MBA,前喜馬拉雅多條產品線負責人,前電子智能製造平台企業副總經理,抖音、京東、當當網人氣作家,11本書作者,已出版20萬冊暢銷書《不強勢的勇氣》,10萬冊暢銷書《熵增定律》,以及《自律上癮》《搶分》《薛定諤的貓》《熵減法則》《了不起的自驅力》《行為上癮》《降維溝通》《博弈心理學》《營銷心理學》等。
何聖君《自律上癮》

何聖君《自律上癮》

誰適合看這本書:

我們來讀以下這段話:

你是否也陷入了「拖延—自責—放棄」的惡性循環?
我們總是羨慕那些能夠每天清晨6點起床、堅持運動、規律學習、持續提升自己的人。他們彷彿天生就擁有強大的意志力,總是比我們更高效、更成功。但真相是,他們並不是因為意志力強才做到這一切,而是因為他們懂得讓自律變成一種上癮。
《自律上癮》這本書提供了一整套系統方法,讓你從思維、行動、工具到習慣養成,全方位地破解拖延,建立自律,並且讓它成為你生活中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如果你也曾陷入「拖延—自責—放棄」的循環,那麼這本書的內容將對你大有幫助。

看完這段話。你是否有一點動心?有一點好奇?有一點「心有戚戚焉」?如果是的話,那麼一定要往下看,因為這有可能會是你的「命定之書」。

本書結構

這本書的結構相當明確,作者先提出要達成「自律上癮」的四個模塊:道、法、術、器,每個模塊下又分門別類,整理出

  • 道:五大底層思維模型
  • 法:自律九步法
  • 器:十九種提升效率的核心工具
  • 術:個人精進路上的七個關卡場景

每個門類下又細分若干點。雖然很清楚,但也稍有繁雜,加上道、法、器、術之間環環相扣,就造成內容有所重疊的狀況。因此我把書本內容做了一些整理,調整為「一個行動原理模型」,「四個關鍵思維」,「三段戰術步驟」

啟動自律飛輪的核心要素

啟動自律飛輪的核心要素


如果讀完這些介紹覺得很有收穫或是感到好奇,很推薦入手閱讀。

(書籍介紹和目錄查詢)

一個行動原理模型:行動=能力×觸發×動機(B=ATM)

人們常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普通人總是盯著結果,想改變它,但真正聰明的人知道,只有改變「因」,才能真正改變「果」。

而改變「因」的神秘公式,就是:B=ATM。換成白話一點的問句就是:「行動是如何發生的」

行動(Behavior)= 能力(Ability)× 觸發(Trigger)× 動機(Motivation)

  • 能力:當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時,即使有強烈的動機,仍然無法行動。例如:你想學鋼琴,但如果連五線譜都看不懂,學習就會變得困難。
  • 觸發:觸發是指提醒你該採取行動的信號,例如設定鬧鐘提醒自己運動。
  • 動機:內在驅動力是最重要的,只有當動機足夠強時,我們才會願意克服困難。

如果你總是拖延,那麼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檢視:

是否能力不足?如果是,先從小步驟開始,逐步提升能力。

是否缺少觸發?如果是,設置提醒機制,如日曆提醒、環境改變。

是否動機不足?如果是,找到一個真正能激勵你的理由。

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分析自己已有的良好習慣,進行拆解。找出自己行動(B)背後的ATM,就能進行遷移,在自己想要養成的習慣中設置好ATM。

四個關鍵思維:

一、「第一步思維」

你是否曾因為覺得某件事情太困難而遲遲不開始?

解決方法:站在未來的自己角度,來回顧「第一步應該怎麼做」。

第一步思維的3個步驟:

  1. 確定具體目標:你想達成什麼?
  2. 假設自己已經成功,回頭思考第一步是什麼?
  3. 立刻執行第一步,並持續累積每一小步。

例如,你想學習英文。

❌ 直接說「我要學好英文」太過模糊,導致你遲遲不行動。

換個方式思考:「如果三個月後我要流利地用英文開會,那麼我現在第一步該做什麼?」

第一步可能是:每天記住10個單詞,或是每天聽5分鐘英文新聞。

從小步驟開始,就能打破拖延,進入自律模式。

二、複雜性思維:打造多重人生支柱

想像一下,如果你既是職場精英,又是自媒體達人,還是投資高手,當其中一個領域遇到挫折,你還有其他支柱支撐。這就是高自我複雜性的魅力 - 它能讓我們在面對壓力時更有韌性。也能降低對失敗的恐懼。

三、領導者思維:「我來」的力量

領導者思維的核心就是兩個字:「我來」。它包含了三層深意:

  • 「我想來」:找到意義
  • 「我該來」:承擔責任
  • 「我能來」:建立信心

有趣的是,即使一件事情的成功率只有10%,只要我們持續嘗試22次,成功率就能提升到90%以上。這就是行動的力量

四、哲學家思維:從容面對人生

最後,讓我們學習斯多葛主義者的智慧,運用五大核心思想:

  1. 情緒軟墊:預想最壞情況(OS:如果最壞狀況都能接受,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2. 影響圈:專注於可控制的事物(OS:真的不要管別人會怎麼想)
  3. 活在未來:讓未來指引現在
  4. 克己:自我約束
  5. 複盤:不斷反思與改進


我自己最有感受的是「第一步思維」,俗話說「萬事起頭難」,我們常被恐懼(想像中這件事很難)、惰性(我現在就是不想做)等情緒綁著,以致於踏不出第一步。如果能想像未來的自己來跟自己對話,以及無論如何先從最簡單的開始,就能跨出第一步。跨出第一步就能和自己產生新的對話。

👉 關鍵:不要等待「完美時機」,只要開始,就比什麼都重要。

讓自律變成持續循環——三個關鍵節點

關鍵思維是讓自己隨時隨地能有踏出第一步的行動以及勇氣。發動不容易,而要持續下去更不容易。
持之以恆,並不是不斷地發動,而是產生能自動運轉的循環。
真正的自律者,並不是靠意志力死撐(我們都知道「意志力」是多麽稀缺的資源,而且我覺得,如果一直靠意志力撐下去,心裡會生病的),而是懂得設計系統,讓自己輕鬆堅持下去。

書中提供了一個「自律9步法」,我覺得最需要掌握三個關鍵節點:

列清單——確保每一天的行動有明確方向。
反思復盤——在固定時間回顧進度,找出可以優化的地方。
尋找替代方案——對於無法堅持的部分,找出替代方案,使自律更容易持續。

👉這三個步驟彼此相連,形成一個持續運作的自律飛輪。


一、列清單:讓行動變得清晰可行

自律的第一步,不是靠意志力,而是確保你知道「要做什麼」。

  • 使用「巴菲特控制法」:將你要做的事情列出清單。
    (怎麼列清單,我推薦《子彈筆記》、《原子習慣》。我自己會訂定週目標,每日清單則是從早到晚排列)
    (Notion中有一個週目標的模板,我覺得很好用,推薦給大家)(模板連結)
  • 拆解任務:把大型目標分解為可執行的小步驟,例如「每天閱讀10頁,而不是『讀完整本書』」。

👉清單的作用不僅是提醒,更是幫助你明確目標,減少決策疲勞,使行動變得簡單。


二、反思復盤:每天固定時間回顧與調整

自律的關鍵不是「堅持」,而是「調整」。

很多人因為沒有達成計畫,就會產生自我懷疑,最終導致放棄。但成功者知道,每一次的調整,都是讓行動更容易持續的機會

如何高效復盤?

回顧目標——今天的計畫有達成嗎?
評估策略——哪些方法有效?哪些需要改進?
尋找微調點——不要全盤推翻,而是思考如何讓行動變得更容易執行。是要減量工作?增加誘因?切割成更細的步驟?
修正計畫——根據反思,對未來的行動進行微調。

👉 關鍵:不是否定自己,而是讓行動變得更符合現實,提升執行可能性。


三、尋找替代方案:用新習慣取代舊習慣

很多人難以自律,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習慣的驅動機制太強。

我們習慣滑手機、熬夜,並不是因為我們「懶」,而是這些習慣滿足了我們的某些心理需求。因此,真正的改變,不是強迫自己戒掉壞習慣,而是用類似的好習慣來替代

找出不良習慣的觸發點——例如,你一回到家就習慣性滑手機,可能是因為「想放鬆」。
尋找類似的替代方案——如果目的是放鬆,那麼可以試著改為泡一杯茶、散步、聽音樂。
逐步替換——不要強迫自己完全戒掉,而是讓新習慣逐漸取代舊習慣。

例子:

睡前滑手機 → ✅ 改成睡前看書或聽播客
下班後追劇放鬆 → ✅ 改成下班後運動或冥想

這種「替代策略」,能夠降低改變的阻力,讓自律變得更加自然。

結語: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要某種東西,在得到他之前請不要放棄

為什麼會希望有自律的行為?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公式:B=ATM。其中的M,就是動機,我會期待自己更自律,當然是因為我有想做的事,而我知道這件事情必須靠自律,不是逼自己自律,而是自然而然的自律。

所以我把家人的照片還有讓我心動的話貼在工作的牆面,一抬頭,我就看見生命中最重要的那片天空。

他們是我的T(觸發),看見這些,我就覺得能夠養成自律,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我生命中最強大的T(觸發)

我生命中最強大的T(觸發)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書探討頂尖運動員心理建設,並提供日常應用方法,適用於競爭、高壓及目標追求等情境。文章摘要核心內容、章節架構,並分享個人閱讀體悟與書中啟發性故事,例如美國冰球選手吉姆・克雷格的名言警句罐子、澳洲沙灘排球選手娜塔莉・庫克的金色生活哲學以及加拿大短跑選手格倫羅伊・吉爾伯特職業生涯觀點。
本文探討了《哈利波特》中鄧不利多的教育理念,分析其如何透過一盤棋的方式來培養哈利波特成為勇者。文章比較了鄧不利多與勞山道士的教學方法,並指出不言而教在兩者中的不同體現,強調面對恐懼和死亡的重要性。透過對魔法防禦課的回顧,進一步探討了信任、勇氣與成長的關係,給予讀者新的思考視角。
《終局思維》這本書探討了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如何培養清晰思考的能力。作者夏恩.派瑞許提出控制默認值、自我問責、自我認識等實用策略,幫助讀者改善決策過程。他強調在思考和行動之間建立緩衝區,以避免衝動決策。無論是資訊過載還是社會壓力,這本書都為讀者提供方法來清晰思考,做出更理智的選擇,達成更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分析書中的23個不變的人性法則。透過作者的背景及以往作品的介紹,我們能更理解其對金錢與個人發展的深刻見解。文章還整理了個人、自我成長及社會貢獻的關鍵觀點,突顯持續學習與反思的重要性,激發讀者對於理解人性與社會進步的反思和實踐。讀完後,讀者將享受到深入人心的智慧,並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應用這些原則。
《第二大腦》是一本關於信息管理與知識應用的書籍,提供了處理資訊爆炸時代的解決方案。本文分享了該書中的重點精華,以及作者的閱讀筆記,包括信息管理法則、如何應用第二大腦,以及養成習慣的方法。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本書探討頂尖運動員心理建設,並提供日常應用方法,適用於競爭、高壓及目標追求等情境。文章摘要核心內容、章節架構,並分享個人閱讀體悟與書中啟發性故事,例如美國冰球選手吉姆・克雷格的名言警句罐子、澳洲沙灘排球選手娜塔莉・庫克的金色生活哲學以及加拿大短跑選手格倫羅伊・吉爾伯特職業生涯觀點。
本文探討了《哈利波特》中鄧不利多的教育理念,分析其如何透過一盤棋的方式來培養哈利波特成為勇者。文章比較了鄧不利多與勞山道士的教學方法,並指出不言而教在兩者中的不同體現,強調面對恐懼和死亡的重要性。透過對魔法防禦課的回顧,進一步探討了信任、勇氣與成長的關係,給予讀者新的思考視角。
《終局思維》這本書探討了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如何培養清晰思考的能力。作者夏恩.派瑞許提出控制默認值、自我問責、自我認識等實用策略,幫助讀者改善決策過程。他強調在思考和行動之間建立緩衝區,以避免衝動決策。無論是資訊過載還是社會壓力,這本書都為讀者提供方法來清晰思考,做出更理智的選擇,達成更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分析書中的23個不變的人性法則。透過作者的背景及以往作品的介紹,我們能更理解其對金錢與個人發展的深刻見解。文章還整理了個人、自我成長及社會貢獻的關鍵觀點,突顯持續學習與反思的重要性,激發讀者對於理解人性與社會進步的反思和實踐。讀完後,讀者將享受到深入人心的智慧,並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應用這些原則。
《第二大腦》是一本關於信息管理與知識應用的書籍,提供了處理資訊爆炸時代的解決方案。本文分享了該書中的重點精華,以及作者的閱讀筆記,包括信息管理法則、如何應用第二大腦,以及養成習慣的方法。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對「拖延症」和「意志不堅定」,還停留在「反抗」和「戰勝」的層面嗎?你認為,只要願意堅持,即使過程很痛苦,所有的目標,都會有達成的一天嗎? 但親愛的,養成自律,從來都不靠硬撐,靠的其實是「習慣」的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自律,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基石。它不僅是每天早起和規律的生活節奏,更是一種內在的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透過自律,學會如何有效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如何在任何環境下都保持清晰的思維和堅定的信念。自律不僅讓人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也淬鍊內在力量去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自強,是自律的成果。只有不斷
Thumbnail
本書使用圖文方式,輕鬆地讓你了解「何謂自律神經」以及「如何避免自律神經失調」。只要平衡好自己的自律神經,不管大病或小病,罹病機率皆會下降許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Tvlr9N6hP4&t=715s 這是我看過對自律比較好的解釋,或許真的可以改善我們真正執行自律時的態度,而長久維持下去的關鍵點 一般自律定義 自律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是人們在面對誘惑和挑戰時能夠堅持原則、遵守規律並完成目標的能
Thumbnail
這是本教導你如何建立習慣的工具書,裡面有大量的方法可供你挑選適合的來做使用。這也是我目前看過講解「習慣養成」最完整的書。
Thumbnail
自律對於成功至關重要,但許多人卻望而卻步。本文探討了自律的重要性以及面對困境的勇氣,並提供了改善自我、改變生活的方法。
Thumbnail
★本書要傳達的核心訊息就是改變心態、提高自律能力,進而改善生活。 「爬樓梯心態」就是發展個人潛力的第一步,也是實現心中夢想的唯一途徑。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自律非常重要,但在要面對它時,仍有許多人只願意紙上談兵,或是在學習邁向自律的過程中屢屢碰壁,最終只好以失敗告終。 自律與否不僅能夠左右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及命運,它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態度,從每天的時間分配,到長遠的生涯規劃,自律總是跟任何事情脫不了關係,若無法學會自律,到頭來也只能後悔莫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改變心態以成為更自律的人,更重視靈活調整計畫、接受失敗並重新調整目標。作者分享了突發狀況下如何轉變成能立即更新的心態,希望讀者能有接受失敗的心態面對挑戰。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對「拖延症」和「意志不堅定」,還停留在「反抗」和「戰勝」的層面嗎?你認為,只要願意堅持,即使過程很痛苦,所有的目標,都會有達成的一天嗎? 但親愛的,養成自律,從來都不靠硬撐,靠的其實是「習慣」的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自律,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基石。它不僅是每天早起和規律的生活節奏,更是一種內在的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透過自律,學會如何有效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如何在任何環境下都保持清晰的思維和堅定的信念。自律不僅讓人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也淬鍊內在力量去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自強,是自律的成果。只有不斷
Thumbnail
本書使用圖文方式,輕鬆地讓你了解「何謂自律神經」以及「如何避免自律神經失調」。只要平衡好自己的自律神經,不管大病或小病,罹病機率皆會下降許多~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Tvlr9N6hP4&t=715s 這是我看過對自律比較好的解釋,或許真的可以改善我們真正執行自律時的態度,而長久維持下去的關鍵點 一般自律定義 自律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是人們在面對誘惑和挑戰時能夠堅持原則、遵守規律並完成目標的能
Thumbnail
這是本教導你如何建立習慣的工具書,裡面有大量的方法可供你挑選適合的來做使用。這也是我目前看過講解「習慣養成」最完整的書。
Thumbnail
自律對於成功至關重要,但許多人卻望而卻步。本文探討了自律的重要性以及面對困境的勇氣,並提供了改善自我、改變生活的方法。
Thumbnail
★本書要傳達的核心訊息就是改變心態、提高自律能力,進而改善生活。 「爬樓梯心態」就是發展個人潛力的第一步,也是實現心中夢想的唯一途徑。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自律非常重要,但在要面對它時,仍有許多人只願意紙上談兵,或是在學習邁向自律的過程中屢屢碰壁,最終只好以失敗告終。 自律與否不僅能夠左右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及命運,它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態度,從每天的時間分配,到長遠的生涯規劃,自律總是跟任何事情脫不了關係,若無法學會自律,到頭來也只能後悔莫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改變心態以成為更自律的人,更重視靈活調整計畫、接受失敗並重新調整目標。作者分享了突發狀況下如何轉變成能立即更新的心態,希望讀者能有接受失敗的心態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