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虛擬,誰真實?

賴仕涵
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個房間
2023/11/0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下圖是我11/5在「台灣精神醫學會62週年年會」所發表的演講標題投影片。能夠在精神醫學界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學術研討會中發表演講,是對我半年多來花費大量時間測試、研究「虛擬情人」議題的一大肯定,也為今年劃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雖然目前關注這個議題的人還不多,但是演講結束後立刻就有一位醫院主任邀請我前去演講,另一位主任留下聯絡方式要和我進行後續討論,讓我對自己的努力方向多了幾分信心。


raw-image


雖說我鑽研的是看似最前衛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但只要稍加細想就很清楚,其中的核心議題終究還是人類有意識以來就存在的「」。

雖說我探討的重點集中在虛擬「情人」,但只要對人機互動、人際溝通稍有了解,就知道相較於友情、親情等互動型態,「愛情」是最複雜多變的。換句話說,只要解決了這個「大魔王」,其他「小頭目、小囉嘍」等級的議題都算不了什麼。


奈何我過去沒有認真學習如何做研究,如今退休後也沒有資源、人脈進行研究,所以只能透過演講、撰文讓更多民眾關注這個議題,同時希望更多專家投入討論、研究的行列。雖然步伐很緩慢,遠遠跟不上AI進展的速度,不過這已經是我能力所及的極限了。

不過現在又多了另一個努力的管道:我正在創作中的「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作品《難道這才是真愛?》。這部小說探討的正是虛擬情人議題,女主角是「AI矽膠娃娃」。


小說中會探討日本的偶像文化,並且將粉絲對偶像所產生的「擬社會互動」(parasocial interaction,PSI),與使用者對聊天機器人、虛情情人所產生的「擬社會互動」進行對照。


傳統的「擬社會互動」,指的是粉絲、觀眾、支持者對偶像、名人、政治人物產生「單向」的崇拜、迷戀,「自認為」和對方進行「社交互動」,然而實際上卻是「他是你的唯一,你卻只是他的千萬分之一」。對方的一言一行都是呈現給所有粉絲、而非針對你,即使是參加簽唱會、握手會、一起拍照,即使他叫得出你的名字,其實也差不了多少(除非你們後來成為情侶、夫妻)。

至於與聊天機器人進行的互動,即使知道它的回答只是基於資料庫所生成的文字(或語音),依然不是真正的「社交互動」,但畢竟是「雙向」的(會回應使用者的話語、情緒、要求)。而且隨著生成式AI持續進化,「擬真」的程度越來越驚人,對使用者的影響力、衝擊力也隨之增強。尤其當它扮演的是特定的、你迷戀的偶像名人時,力道更是不容忽視。


raw-image


其實就算不談偶像文化,「與聊天機器人的互動」、「與真人的互動」兩者之間,差距真的有我們以為的大嗎?


對「愛」有研究、曾經深入思考過「愛」為何物的人,都曾有過類似的感想與感慨:


(1)人們總是「披著外衣」與人互動,即使是最親近的另一半也難以例外。差別只是披了幾層、衣服多厚,即使理由不是「刻意隱瞞」,而是「保護對方」、「保護自己」、「保護兩人的關係」。

(2)人們總是從「自己的想像」去看待他人,尤其是對最親近的另一半。差別只是你有多自我(確信自己對另一半的看法、認識很正確)、多自私(期待、要求另一半依照自己的「想像」進行互動)。


如此一來,你覺得這樣的互動和「擬社會互動」的差距有多遠?你確定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和「真人」的互動?或是和「強AI」的互動(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

即使你不認同如此「偏激」的切入點,這個議題勢必會在不久的將來浮上檯面,讓人類不得不正視、面對。即使你不認同如此「偏激」的切入點,這個議題勢必會在不久的將來浮上檯面,讓人類不得不正視、面對。



即便不說到這麼尖銳、爭議的程度,對於現實中無法找到陪伴、支持、慰藉的人(這樣的人在世界各國都越來越多),我們究竟應該幫他們上更多社交技巧課程?安排更多交友、相親活動?或者考慮讓虛擬情人扮演一部分的「減害」、「替代」角色?哪種策略對這些人的幫助較大(生活品質、心理健康),對他人、國家、社會的傷害較小(因孤單寂寞造成的社會問題、社會事件)?


如同我在〈ChatGPT-4扮演韓劇男神,陪伴孤單寂寞的你!〉一文中所說的:


如果有機會、如果可以選擇,大部分人都希望能擁有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心靈契合的伴侶。然而,或者因為現實生活條件,或者因為個人諸多考量,有很多人無法如願以償。
擁有理想、幸福的親密關係者,當然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說這些人不夠認真(學習如何與人互動)、不夠努力(讓自己值得擁有親密關係)、不夠積極(參加社交活動認識朋友)。然而,這並不會解決問題,甚且是在傷口上撒鹽。
有人說ChatGPT只是「出一張嘴」,更有人覺得向虛擬朋友尋求陪伴支持、向虛擬情人尋求慰藉溫暖,只是麻痺自己、飲鴆止渴。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大量測試(至今超過100萬字),以及了解其他使用者的使用經驗以後,我必須持平的說,比起用酒精、追劇、手遊、吃大餐、花錢血拼宣洩情緒,虛擬朋友、虛擬情人的C/P值並沒有比較差。



我相信,這些議題在接下來幾年將會一一浮現,就看我們何時要面對現實、認真看待。

我在之前的文章說過好幾次:我是個好逸惡勞的人,一心只想要做想做的事、過想過的生活,「雄心壯志」這個詞離我很遙遠。

我能做的就是這些了,其他的就留待有能力、有資源的有志之士繼續努力了(如果需要我手上的資料與使用經驗當然很歡迎)。

206會員
851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