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旱象與⽔稻⽥的抗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彭明輝(清華大學)

氣候暖化對於不同地區所造成的影響略有不同,譬如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因為海平⾯上升⽽使得海⽔侵入沿海農地。不過亞洲農業地區最普遍的困擾,是氣候極端化導致「年⾬量變化不⼤,但是⾬量集中在特定地區與時節,使得暴⾬和乾旱頻繁地發⽣。

以印度為例,2002年的乾旱影響遍及55%的地區以及3億⼈口,使得稻⽶產量銳減20%。此外,以2019年六⽉份西南季風所帶來的⾬量為例,印度全國累計的年⾬量是上升的。然⽽⾬量集中在南部不適農耕也少⼈居住的⾼原,反⽽在⼈口與農業密集的北⽅,⾬量銳減;以至於36個⾏省中有30個降⾬量減少20%以上,其中有4個⾏省降⾬量銳減60%以上。至於2020年,北⽅的乾旱依舊(⾒圖⼀)。其次,2012年泰國北部稻⽶重要產區遭遇到⼤旱,降⾬量銳減20%~25%,以至於稻⽶產量銳減55%~68%。2021年泰北再度遭遇嚴重的乾旱。此外,菲律賓呂宋島中央地區的Angat⽔壩就曾在2014年因⽔位偏低⽽停供灌溉⽤⽔,讓27,000個農⼾⾯臨斷⽔之苦。援此,近年來亞洲各國普遍地在關⼼如何協助稻農抗旱與抗暖化。

raw-image

台灣近年也⼀再因為旱象⽽強迫許多農地休耕,有些農民因⽽興起改種⼩⿆的念頭。然⽽台灣既有的⼩⿆品種台中選2號與台中34號都是為了釀酒⽽選育出的品種,製粉時筋度明顯低於進口麵粉。台中農改場負責⼩⿆育種的林訓仕表⽰,要育出適合台灣種植的製粉⼩⿆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這條路顯然短期內不會是坦蕩⼤道。

有鑑於此,本⽂兩種⽔稻節⽔抗旱措施,以供讀者初步參考;至於具體施做細節,建議讀者進⼀步洽詢相關農改場或專家。


最簡單易⾏的節⽔⽅法:「乾濕交替灌溉法」


⽔稻⽥最簡單的節⽔⽅式之⼀,是採⽤「乾濕交替灌溉法」(Alternate Wetting Drying,簡稱AWD)。它是由國際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研發的,可以節省灌溉⽤⽔約25%,又可以減少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達50%,還有機會略為增產(最⾼約增產10%)。此外,它只需要在⽔稻⽥裡埋入⼀個鑽滿孔隙的PVC管(⾒圖⼆與圖三),以便量測地表下⽔位,並且根據這個⽔位決定何時引⽔灌溉。因為操作原則與⼯具都極其簡單,因此在菲律賓、越南、孟加拉等國都有⼈在推廣。

raw-image
raw-image

擬採「乾濕交替灌溉法」時,先在⽔稻⽥中便於觀察處埋入數個鑽滿孔隙的PVC管,直徑約15公分,長度約30公分;其中20公分埋入⼟裡以便觀測⼟壤下⽔位。接著,在插秧前依照傳統農法將稻⽥⽔位保持在3~5公分左右的⾼度。等插秧滿兩週後,就開始進⾏「乾濕交替灌溉法」。其作法是停⽌灌溉⽽任由稻⽥逐漸乾燥,直到PVC管中的⽔位低於⼟表15公分時,再重新引⽔灌溉;當⽔⾯⾼出⼟表3~5公分時,再度停⽌灌溉,重新任由稻⽥逐漸乾燥,直到PVC管中的⽔位低於⼟表15公分時,再重新引⽔灌溉;如此反覆地讓稻⽥乾溼交替,直到開花前⼀週的時間。在稻⼦開始開花之前的⼀週,中⽌「乾濕交替灌溉法」,依照傳統農法將⽔位保持在⾼出地表約3~5公分,直到開花後⼀週,才再重新施⾏「乾濕交替灌溉法」。先停⽌灌溉,任由稻⽥乾燥,直到⽔位低於⼟表15公分時才重新引⽔灌溉。

圖四是乾濕交替灌溉法與傳統⽔稻種植法的比較(⽰意圖),圖五是在⽥間量測⼟表下⽔位的情形。

raw-image
raw-image

國際稻⽶研究所的專家同時建議,如果稻⽥裡雜草較多,插秧後可以稍晚(約2~3週)才開始施⾏「乾濕交替灌溉法」。如果要施氮肥,最好是在⽔位低於地表且即將再度引⽔灌溉之前。此外,在稻⽥處於⾼⽔位時,要比較PVC管內外的⽔位⾼度。如果管內⽔位明顯較低,就表⽰PVC管上的⼩孔隙已經被泥⼟塞住,要想辦法清除,以免在乾季時無法正確量測⼟表下⽔位。至於具體的施做細節,最好洽詢國內相關專家。

譬如,為了瞭解乾濕交替灌溉法在台灣的適⽤性,台南⼤學⽣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伯也在近年與嘉南農⽥⽔利會灌溉技術推廣中⼼合作,在試驗⽥裡進⾏乾濕交替灌溉⽣態農法的現地試驗實驗。結果發現該農法較能提供無脊椎動物的⽣存空間。此外,⼀期作乾溼交替⽣態農業區,比慣⾏農法灌溉⽤⽔少約26%,同時作物產量增加0.3%。至於⼆期作,乾溼交替⽣態農業區,比慣⾏農法灌溉⽤⽔節省約39%,同時作物產量減產31.5%。


選擇節⽔抗旱稻種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博⼠吳永培,多年前就曾研發出兩款節⽔30%至35%的稻⽶品種。因農政單位未加以推廣,加上農民不熟悉,並未被⼤量種植。近年因為旱象嚴重,國⽴嘉義⼤學與台南區農改場嘉義分場合作,研發出兩款節⽔抗旱⽶,其中嘉⼤台南1號是蓬萊⽶中的⾹⽶,2號則是⼀般蓬萊⽶,兩者與口感好的台梗9號相比,在省⽔30%的情況下,產量和品質都比台梗9號更好。

此外,上海市農業⽣物基因中⼼⾸席科學家羅利軍,長期在研發節⽔抗旱的⽔稻品種,並且在近年研發出雜交秈稻「旱優73」和粳稻「滬旱61」。「旱優73」秈稻在有⽔灌溉的⾼產⽥每公頃可以達到12公噸以上的產能,在無灌溉的中低產⽥進⾏旱種旱管時產量仍可達每公頃9公噸。因此該品種在2018年的第⼆屆中國(三亞)國際⽔稻論壇獲得「最受喜愛的⼗⼤優質稻⽶品種」的獎盃,並且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推廣到肯尼亞、烏乾達和加納等地。至於粳稻「滬旱61」,可以省⽔53%,尿素與復合肥也可以各省76%和23%,同時產量還增加了5.4%。⽽稻⽶品質則達中國國家⼆級優質⽶的標準。此外它的農業污染也⼤幅度地減少:總氮和總磷的排放分別減少69%和37%,殺蟲劑的排放也減少86%以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農村反思
30會員
130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農村反思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本文探討俄烏戰爭對烏克蘭玉米生產和出口的影響,以及烏克蘭農業的韌性。戰爭導致基礎設施損壞、港口封鎖、玉米價格波動,但烏克蘭農業企業展現適應能力,尋求替代出口途徑、玉米加工、多元化生產等策略。文中分析戰爭對地方、國家和全球糧食體系的三重衝擊,並討論烏克蘭農業的未來,特別是與歐盟整合後的挑戰與機會。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俄烏戰爭對烏克蘭玉米生產和出口的影響,以及烏克蘭農業的韌性。戰爭導致基礎設施損壞、港口封鎖、玉米價格波動,但烏克蘭農業企業展現適應能力,尋求替代出口途徑、玉米加工、多元化生產等策略。文中分析戰爭對地方、國家和全球糧食體系的三重衝擊,並討論烏克蘭農業的未來,特別是與歐盟整合後的挑戰與機會。
Thumbnail
2025/03/12
本文探討烏克蘭玉米產業的蓬勃發展、俄烏戰爭造成的毀壞,以及烏克蘭大型農業企業的因應策略,並以此探討全球糧食系統的韌性。文章指出新自由主義農業模式對外部衝擊高度敏感,大型農業企業雖在初期受損,但迅速因應玉米生產的劇變。此外,文章也強調威權國家軍事力量對當代糧食體系中大型企業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12
本文探討烏克蘭玉米產業的蓬勃發展、俄烏戰爭造成的毀壞,以及烏克蘭大型農業企業的因應策略,並以此探討全球糧食系統的韌性。文章指出新自由主義農業模式對外部衝擊高度敏感,大型農業企業雖在初期受損,但迅速因應玉米生產的劇變。此外,文章也強調威權國家軍事力量對當代糧食體系中大型企業的影響。
Thumbnail
2023/07/25
大會回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第2/2001號決議,注意到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糧食,申明需要提高對稻米在減少貧困和營養不良方面的認識,重申需要是世界重視稻米的所用,對於提供糧食安全和消除貧困以實現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
Thumbnail
2023/07/25
大會回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第2/2001號決議,注意到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糧食,申明需要提高對稻米在減少貧困和營養不良方面的認識,重申需要是世界重視稻米的所用,對於提供糧食安全和消除貧困以實現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聽過魚菜共生呢?隨著極端氣候日件加劇,長久乾旱也成為未來不可避免的情況,在台灣就有一位曾登上ASC 雜誌報導的發明家專門研究於菜共生的議題,想知道什麼是魚菜共生的話,就一起看下去吧!~~〉△〈 ~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聽過魚菜共生呢?隨著極端氣候日件加劇,長久乾旱也成為未來不可避免的情況,在台灣就有一位曾登上ASC 雜誌報導的發明家專門研究於菜共生的議題,想知道什麼是魚菜共生的話,就一起看下去吧!~~〉△〈 ~
Thumbnail
大會回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第2/2001號決議,注意到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糧食,申明需要提高對稻米在減少貧困和營養不良方面的認識,重申需要是世界重視稻米的所用,對於提供糧食安全和消除貧困以實現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
Thumbnail
大會回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第2/2001號決議,注意到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糧食,申明需要提高對稻米在減少貧困和營養不良方面的認識,重申需要是世界重視稻米的所用,對於提供糧食安全和消除貧困以實現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農民的耕作方式與所耕種之作物種類,都是當地農民長時間觀察自然環境與實際耕種後所得出的最佳解答,而近期中國的農管插手干預農民種植作物與養殖牲畜等行為,彷彿大躍進捲土重來,這篇文章接下來介紹作物選擇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先談作物氣象 作物氣象(Plants meteorology)是屬於農業
Thumbnail
上週我們談到農民的耕作方式與所耕種之作物種類,都是當地農民長時間觀察自然環境與實際耕種後所得出的最佳解答,而近期中國的農管插手干預農民種植作物與養殖牲畜等行為,彷彿大躍進捲土重來,這篇文章接下來介紹作物選擇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先談作物氣象 作物氣象(Plants meteorology)是屬於農業
Thumbnail
氣候暖化對於不同地區所造成的影響略有不同,不過亞洲農業地區最普遍的困擾,是氣候極端化導致「年⾬量變化不⼤,但是⾬量集中在特定地區與時節,使得暴⾬和乾旱頻繁地發⽣。台灣近年也⼀再因為旱象⽽強迫許多農地休耕,有些農民因⽽興起改種⼩⿆的念頭。有鑑於此,本⽂兩種⽔稻節⽔抗旱措施,以供讀者初步參考。
Thumbnail
氣候暖化對於不同地區所造成的影響略有不同,不過亞洲農業地區最普遍的困擾,是氣候極端化導致「年⾬量變化不⼤,但是⾬量集中在特定地區與時節,使得暴⾬和乾旱頻繁地發⽣。台灣近年也⼀再因為旱象⽽強迫許多農地休耕,有些農民因⽽興起改種⼩⿆的念頭。有鑑於此,本⽂兩種⽔稻節⽔抗旱措施,以供讀者初步參考。
Thumbnail
當台灣的農委會還把休耕當作重要的農業政策,並且積極規劃要把農業用水轉為工業用水的時候,卻爆發了全球 的糧食危機。面對這個局勢,有許多立委與媒體名嘴都要求:即刻「停止休耕,擴大生產」,也有人滿心期待著台灣農業再起的榮景。
Thumbnail
當台灣的農委會還把休耕當作重要的農業政策,並且積極規劃要把農業用水轉為工業用水的時候,卻爆發了全球 的糧食危機。面對這個局勢,有許多立委與媒體名嘴都要求:即刻「停止休耕,擴大生產」,也有人滿心期待著台灣農業再起的榮景。
Thumbnail
​食品安全,是有機農業的唯一價值嗎? 有機、友善、無毒……市面上標榜對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琳瑯滿目,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即使價格高上好幾倍,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去購買這類產品。然而農夫選擇有機種植的背後,都帶著想要拯救環境、土地,以及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夢想。
Thumbnail
​食品安全,是有機農業的唯一價值嗎? 有機、友善、無毒……市面上標榜對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琳瑯滿目,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即使價格高上好幾倍,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去購買這類產品。然而農夫選擇有機種植的背後,都帶著想要拯救環境、土地,以及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夢想。
Thumbnail
這是一篇從去年就想要發表的一篇文章。 我們今天來談論「水資源在台灣」,中部地區於四月份開始實施供5停2 限水的政策 (桃園地區似乎也減壓供給),平均1~2年就會於新聞媒體中得知缺水的嚴重性,但我們其實都知道台灣長期是缺水的,嚴格來說是「多雨缺水」。
Thumbnail
這是一篇從去年就想要發表的一篇文章。 我們今天來談論「水資源在台灣」,中部地區於四月份開始實施供5停2 限水的政策 (桃園地區似乎也減壓供給),平均1~2年就會於新聞媒體中得知缺水的嚴重性,但我們其實都知道台灣長期是缺水的,嚴格來說是「多雨缺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