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食書,敘滋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年買了洪愛珠女士的新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那陣子時常搭乘台鐵往返。

坐在火車上空隆空隆的聲音響著,我戴著一邊的耳機聽著あいみょん的《夜行巴士》,跟著火車空隆空隆,耳機內響著URAURA,不知道為什麼很適合閱讀這本書。

raw-image

書裡,寫親情敘食物,文字刻劃出來的滋味讓人印象深刻。

某日剛巧去大稻埕吃生魚片丼飯,丼飯對面的招牌相當眼熟,苦思很久才想起原來是看了《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才有了強烈的文字印象的老派潤餅店,相當神奇。總之這本書讓我讀得津津有味,也順勢回味起自己對食物的記憶。

raw-image

最近看到了一篇貼文是關於位在台中中區的中央書局,居然復刻了洪愛珠女士書中的某一道菜《琥珀蒸肉餅》,而且只剩下一周可以前去品嘗的時限,於是我便不顧雨天,撐起傘來到了這家書局,只是為了嚐嚐文字衝破意像到我嘴裡的滋味。原來《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所說的鹹冬瓜是這樣子的滋味,似乎又比我原先想像的味道淡了一點,原來學會做一道老台菜是這樣的感覺。於是想嘗試做出一些老式的點心或是台菜這樣的想法悄悄的在我內心種下一個菜栽。

時間來到了清明。

我騎著機車突然想起今年似乎沒有吃到草仔粿,阿嬤做的草仔粿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粿。我想親人的手做料理都是大家心中的第一名,也許是口味相符,也許那就是記憶最初的滋味。

不過對於阿嬤草仔粿印象深刻,大概是因為小時候都會去後山上的菜園,那是一個時常會有山豬來攻擊偷食的菜園,下去菜園的山路相當崎嶇陡峭難行,甚至一不小心會遇上蛇,與蛇面面相覷。

記憶中那時也是清明時節,有一說是草仔粿南部用艾草,北部用鼠麴草。以前寒冬過後,只要路邊冒出鼠麴草的小黃花,就能知道春天來到了,也是清明時節的來到。

阿嬤讓我幫忙採鼠麴草,並跟我說這個可以給嬸婆做好吃的草仔粿,聽到是好吃的草仔粿材料,馬上興奮的在茫茫菜園裡,玩起尋找鼠麴草。

阿嬤還告訴我說鼠麴草長得像雜草,我當時心裡也想著這個像雜草般的植物居然可以做出好吃的粿。而當現在當真正想嘗試製作時,才發現鼠麴草相當不好尋找到。即使沒有鼠麴草,但我還是有找到鄉裡阿姨,跟他買了一包艾草,心想試做看看,能不能做出阿嬤的草仔粿口味。

拿到艾草的晚上,接到一通阿嬤的電話,除了日常的問候閒聊話家常,我也詢問了阿嬤粿皮是用糯米粉嗎?阿嬤笑了下說她才沒用粉呢,是用糯米磨的,無奈磨米做粿對我而言實在不容易,既然糯米粉都買了,就試試看吧。

退一步想把內餡炒好,也是美好的滋味。

艾草放置於冰箱冷藏了幾周,稱著某日阿爸不掌廚做晚飯的日子,佔用了家中廚房。

我先挑一下艾草,一邊清洗,還抓到了一隻肥肥大綠毛毛蟲,看來相當有機。挑好以後開始沖洗乾淨,艾草特殊的香氣不斷地飄來,快速的開火煮滾水,待水沸騰後,將艾草放入跟滾水一起煮五分鐘,再撈起來擰乾艾草水,取240毫升的艾草水跟擰乾的艾草放入果汁機中攪打,草仔粿的草元素已經完成。

接著要做「粿粹」用一點糯米粉加上艾草水戳揉成麵糰,壓扁,放入滾水中煮到「粿粹」漂浮起來便可以將「粿粹」撈起來。

開始製作粿皮,準備一個大碗放入糯米粉及在來米粉,我嫌在來米粉貴就沒有買,加入一點糖,再倒入打好的艾草汁,不斷揉麵團,再放入煮好的「粿粹」,但是「粿粹」太燙手我被燙得亂叫,整個麵團黏呼呼於是倒入一匙油揉成型。

準備開始炒菜脯米當內餡,我準備了乾蘿蔔絲和蝦米及香菇,先泡水幾分鐘再瀝乾,傳統上也會炒豬絞肉,但是我本身沒有很喜歡處理肉,另外我要做的份量也不多,所以用了紅蘿蔔來替代,放入油熱鍋後將蔥頭爆香,再加入其他材料一起拌炒出香氣,要細心慢慢炒香。

今天的菜脯米炒的很香,但是味道偏鹹,有阿嬤做粿的香氣,但是味道似乎不太一樣。

經過跟麵團一番搏鬥,做出了九個草仔粿,粿的外皮顏色似乎與阿嬤製作的有幾分神似,我有模有樣的將粿放入蒸籠蒸起粿來。是說從小我第一個會使用的廚房用具是蒸籠,我家從來不使用微波爐,甚至連電鍋也是我長大後才學會怎麼使用的,想起來也是蠻奇怪的學習順序。

raw-image


周末跟朋友一同去郊區走走步道,我拿出我製作的草仔粿與朋友分享,朋友眉頭一皺,似乎不滿意,這不是他熟悉的口味。

隔日我又帶著草仔粿給阿姨嚐嚐味道,阿姨則說,皮可能是艾草放太多,有點苦,但是粿有草的香氣,看來我的傳承老台式手藝之路還很長很遠。



(๑╹ω╹๑ )(๑>◡<๑)٩(๑❛ᴗ❛๑)۶(๑˃̵ᴗ˂̵)

追蹤社群:IG/播客《也讓AI有點小執著》/其他社群

出版專題:女子腦內沉思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成為Premium會員,隨時閱讀我的文章、與我互動。

訂閱Likecoin讚賞公民!

↓↓拍手五下,支持我的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也讓ai有點小執著的沙龍
6會員
27內容數
一個女子腦內中雜亂無章的思考連動。
2023/07/22
2023/0708 電影「怪物」 只要電影或電視劇拍攝鐵路場景,我都推薦,尤其是臺灣影視,雖然純粹只是個人愛好,但是我一直認為紀錄鐵路才能記錄當年代。​以上是看完電影後我的第一個點,本來還想著回去要查車型,後來才知道那輛藏身在電影場景的車是另外搭建的,査到資料後有點小難過,本來以為可能是糖鐵巡道車,
2023/07/22
2023/0708 電影「怪物」 只要電影或電視劇拍攝鐵路場景,我都推薦,尤其是臺灣影視,雖然純粹只是個人愛好,但是我一直認為紀錄鐵路才能記錄當年代。​以上是看完電影後我的第一個點,本來還想著回去要查車型,後來才知道那輛藏身在電影場景的車是另外搭建的,査到資料後有點小難過,本來以為可能是糖鐵巡道車,
2023/04/24
隨著90年代復古懷舊風潮紛紛回歸,日本的喫茶店也相當受到文青喜愛,近幾年在台灣各式文青網紅店也開始賣起冰淇淋蘇打、日式布丁等喫茶風的點心,而喫茶店是指20世紀老咖啡店,在台中其實也有很多老咖啡店,你可以看到他們寫著虹吸咖啡,雖然我不懂咖啡,但是看著老闆們熟練的沖一杯,我邊看邊想著不知道
Thumbnail
2023/04/24
隨著90年代復古懷舊風潮紛紛回歸,日本的喫茶店也相當受到文青喜愛,近幾年在台灣各式文青網紅店也開始賣起冰淇淋蘇打、日式布丁等喫茶風的點心,而喫茶店是指20世紀老咖啡店,在台中其實也有很多老咖啡店,你可以看到他們寫著虹吸咖啡,雖然我不懂咖啡,但是看著老闆們熟練的沖一杯,我邊看邊想著不知道
Thumbnail
2023/01/09
清晨的我急匆匆的拎著帆布袋騎車出門。 此時的我正準備騎車去車站附近找車位停放,時間只剩...?疑?等等我的手機呢?天啊不會吧我沒有帶到嗎?怎麼可能,我再找找,阿不行車要趕不上了,算了先上車再找,錢包應該有帶到吧?我翻了一下帆布袋,嗯還好還算身有分文。 買了車票,上了車,開始把包包內的東西一一拿出來,
Thumbnail
2023/01/09
清晨的我急匆匆的拎著帆布袋騎車出門。 此時的我正準備騎車去車站附近找車位停放,時間只剩...?疑?等等我的手機呢?天啊不會吧我沒有帶到嗎?怎麼可能,我再找找,阿不行車要趕不上了,算了先上車再找,錢包應該有帶到吧?我翻了一下帆布袋,嗯還好還算身有分文。 買了車票,上了車,開始把包包內的東西一一拿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街頭巷弄的日常小食,經過歲月的洗禮,人間煙火的錘鍊,得以源遠流長,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Thumbnail
街頭巷弄的日常小食,經過歲月的洗禮,人間煙火的錘鍊,得以源遠流長,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Thumbnail
作為一本飲食文學,它不走「跟著我這樣吃就對了」的那種權威路線,洪愛珠說自己又是「偏執」又是「迷信」,我看了會心一笑,很有同感——年歲漸增,逐漸理解很多時候對於口味上的奇怪堅持,是心中某塊不可被動搖的信仰、是在名為生活的激流中為數不多的錨。不管生活怎麼巨變,至少這個味道還在的安心感無可取代。
Thumbnail
作為一本飲食文學,它不走「跟著我這樣吃就對了」的那種權威路線,洪愛珠說自己又是「偏執」又是「迷信」,我看了會心一笑,很有同感——年歲漸增,逐漸理解很多時候對於口味上的奇怪堅持,是心中某塊不可被動搖的信仰、是在名為生活的激流中為數不多的錨。不管生活怎麼巨變,至少這個味道還在的安心感無可取代。
Thumbnail
到白沙屯媽祖廟拜拜的時候,這一家不論是靠近廟的攤子或是往前走一點的店面人都好多,這一次趁著平日有去趕緊買來解個饞。 艾草粿的部分,外皮都可以聞得到淡淡的艾草清香 每個裡面包著滿滿的餡料 葷的跟素的裡面包著滿滿的蘿蔔絲還有其它四種配料,蘿蔔絲有一點點鹹味加上脆甜的感覺,光是單吃這個我就好喜歡,另外還有
Thumbnail
到白沙屯媽祖廟拜拜的時候,這一家不論是靠近廟的攤子或是往前走一點的店面人都好多,這一次趁著平日有去趕緊買來解個饞。 艾草粿的部分,外皮都可以聞得到淡淡的艾草清香 每個裡面包著滿滿的餡料 葷的跟素的裡面包著滿滿的蘿蔔絲還有其它四種配料,蘿蔔絲有一點點鹹味加上脆甜的感覺,光是單吃這個我就好喜歡,另外還有
Thumbnail
有的時候,總是會想要來個輕旅行,但是又不想要騎的那麼累;那麼鐵路+鐵馬就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有的時候,總是會想要來個輕旅行,但是又不想要騎的那麼累;那麼鐵路+鐵馬就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最近怎樣都躲不掉台北女子圖鑑的話題,不自覺也開始煩惱,什麼印象能標誌出台北?不得不承認,最先卡在腦子的念頭是「吃」。(絕不是因為台北不好吃)最近老是掉進跟吃有關的書,其中一本是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Thumbnail
最近怎樣都躲不掉台北女子圖鑑的話題,不自覺也開始煩惱,什麼印象能標誌出台北?不得不承認,最先卡在腦子的念頭是「吃」。(絕不是因為台北不好吃)最近老是掉進跟吃有關的書,其中一本是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Thumbnail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Thumbnail
「好像把這本書讀完,我就擁有老台北人的舌頭一樣。」是閱讀過程隨手在便利貼上輸出的心得,而結果正是,甚至可以說,這副舌頭橫跨亞洲,用記憶和親情豐富味蕾,是閱讀這本書帶來的饗宴。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讀了一本紅紅的書,封面強烈的老派感,翻著看著,強烈被勾動渴望,這個月確定疫情較趨緩,就帶著書往台北直奔現場。  「現場」不只是一處地方,是一碗切仔麵、黑白切,還有一起吃麵的人,他們的互動、情感與記憶。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讀了一本紅紅的書,封面強烈的老派感,翻著看著,強烈被勾動渴望,這個月確定疫情較趨緩,就帶著書往台北直奔現場。  「現場」不只是一處地方,是一碗切仔麵、黑白切,還有一起吃麵的人,他們的互動、情感與記憶。
Thumbnail
不知什麼時候起,洪愛珠的這本《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就不斷映入我眼簾,不時見人猛薦此書,書店排行櫃上也總有那印紅身影。無怪〈美食關鍵詞〉的Liz會說這是2021年飲食界與文壇的現象級作品。
Thumbnail
不知什麼時候起,洪愛珠的這本《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就不斷映入我眼簾,不時見人猛薦此書,書店排行櫃上也總有那印紅身影。無怪〈美食關鍵詞〉的Liz會說這是2021年飲食界與文壇的現象級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