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台語、台文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去年底,孫女出生,回家之後,我對她都講台語,對女兒也講台語,女兒小時候跟阿公在一起,台語大都聽得懂,不懂的會問我,有的詞我會主動再說一遍華語,有時候她會回我台語,就這麼慢慢浸淫其中,不管小孩或大人,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一項寶藏,雙語不是只有增加英語一種,台語、各種母語也算。

小孩出生前我就這麼打算了,跟女兒說了,她沒意見,跟女婿說,他知道我的計劃,他說他聽得懂的不多,沒反對就是。我將50年沒講的台語重新回想,自己練習,不會的查線上的教育部辭典,再不會的也有台語老師和社團可以問。到現在第4個月了,我的台語緩慢進步中,在2個女兒和兒子身上沒成功的台語,想在孫女身上再試一次。到現在有些體悟,先說一說。

一、 2個女兒和兒子時

2個女兒幼稚園時,我想教她們台語,就教她們說一些簡單的句子,她們也認真跟著我講,只是我很忙,想到時講3天,然後忘記3個禮拜,最後當然不了了之。

老二8歲時,我生了老三,請育嬰假,自己帶,真的都跟他講台語,他還不會講話時,就聽得懂了,當時他坐學步車,我跟他說:「遮提乎阿公。」他接過東西,往阿公的位置滑去,將東西交給阿公。

一歲半時,給保母帶,保母是嘉義人,台語講得很好,我跟保母說,請她跟兒子講台語,她帶4個小孩,習慣說華語,不理我,我說了幾次,也不知道要怎麼表達,所以對兒子講台語的事情,又無疾而終。

二、 原來固定的人跟孩子說固定的語言,孩子從小會2種母語

過了很多年之後,看到一篇文章,在說固定的大人跟孩子說固定的語言,孩子自然2者都會,不會搞混,裏面舉一個例子,媽媽跟孩子說華語,爸爸說英語,他們住在歐洲,因為某些原因,孩子上德語旳幼稚園,同學們來家裏玩的時候,孩子和小朋友講德語,轉頭和媽講華語,碰到爸爸說英語,完全不會弄混。

文章裏面強調,要固定的人說固定的語言,不可以一個人混著講,孩子自然會2種母語。原來可以這樣,我不知道,錯失了孩子講台語的機會。會2種母語,是我們給孩子的寶貴資產,完全不用另外費心力,自然學來,而且深入他的生命,不會忘記。

我高中時聽同學說過,她有一位親戚,在美國幾年後回台灣,在家裏台語、華語和英語混著講,孩子處在學講話的階段,他想說話時就卡在那裏說不出來,不知道該用哪種語言說—成為那個小孩的語言問題。

我高中時,有幾年的時間住在桃園、新竹地區,周圍有很多客家人,聽到客家話,但是沒想過要學客語。同學中有人說:「人家都會講客家話,只是沒講。」我心裏有疑問,如果都不講,只放在肚子裏的話,那客語就不見了,當時我沒想過,台語也會不見。我發現有2種(以上)語言的地方,比較容易推行華語,我高一以前在宜蘭,同學中下課時會講台語,後來轉學到新竹,大概台、客語人各一半,少數的外省人,就大家一律說華語了,只有客家人私下會講客語。

之前的社會氛圍沒有母語的空間,大女兒長大後,跟我說過,她小學的時候,試圖要說「標準」的國語,標準的華語是高尚的象徵,有台灣腔的華語被當成取笑的材料。

三、 從身體部位的字詞開始講

陪孫女時,只要她醒著,就跟她講話,要講什麼呢?除了問她好不好?餓不餓之外,就先指著身體部位跟她說「喙」、「目睭」、「耳仔」、「倒爿耳仔」、「正爿耳仔」、「手指頭仔」、「跤底」,再來是形容詞或動作,「你的喙真古錐」、「跤踢來踢去」。

然後講周圍的人和東西,如:「阿媽去洗手」、「來看阿媽煮菜」……,原來學語言是這樣的,除了字或詞之外,還有許多動作、形容詞、狀態詞和連接詞,要一直講才會運用自如啊!講了才發現必須表達的字詞和情況那麼多,不是上課背幾個單字,學幾個句子就會了,我知道我英語一直學不好的原因了,從來沒講過,哪學得會呢?

四、 原來台語可以用寫的,可以用漢字或羅馬拼音

以前大家都認為台語沒有文字,只能用講的,口耳相傳,需要寫的時候就各寫各的,像台語歌、招牌、想用台語表達字詞時,每個人用大概的音來寫漢字,要唸一唸才知道他在說什麼,也有唸了也不知道的,像常見的母湯(正確:毋通)、卡多(正確:較濟),後來教育部做了統一的標準,建立了線上辭典,有個標準可以遵循,大家都寫一樣的字詞才能溝通啊!語言不能光用講的而已,要有文字,語言才能保存下來,才能流通。

我的理解是,既然已經有漢字了,就不用自己另外造字,直接借用漢字就好,但是每個字詞的意義和用法跟原來的華文不同,必須另外學習。再另外建立一套羅馬拼音,方便不會說台語的人學習,已經會說的人學會羅馬拼音以後,可以隨時將文字和發音正確地表達出來。

五、 我寫台文用漢字,打算要學羅馬拼音

我十多年前,自己胡亂寫歌仔戲劇本,每個字詞都查字典,每句的最後一個字的韻也都查過了,寫了2部,放在電腦裏睡覺。

前幾年開始用漢字寫台文,寫了幾篇就沒再寫了,覺得好麻煩,要學的東西很多,壓力很大。後來加入臉書的台語社團,看看別人寫的,一邊學習,回應時都用台文;追踪一位教台語的老師的臉書,偶而回應時也儘量寫台文,就這麼慢慢來就會進步,不要求快,然後發現現在看台文的速度比較順,也比較快了。

就像我十多年前開始寫小說時,需要用到中國出版的資料,拿了一本正體字和簡體字的對照表來對照,看了簡體字的文章一陣子之後就很順了,和正體字一樣順。我想台文應該也是這樣,何況我很用功,不斷查字典,背起來,有機會就寫,和人互動,慢慢累積。現在有線上辭典可以查是多幸福的事情啊!

現在先用漢字寫,打算孫女2歲以前去學羅馬拼音,她大一點之後,帶她去參加台語的小朋友團體,有同伴可以一起講台語。

六、 老年時改變語言和文字,是幸或不幸?

我曾經在社團裏問過:「老年時要改變語言和文字,是幸或不幸?」好像沒人看懂我的意思,有人回應說是幸運的。我的意思是,我用華文寫了很多很多字,運用自如,為什麼要在老年時決定好好說台語,寫台文呢?而且不是「主流」的語言、文字,真是自找麻煩,因為不忍心它消失,這是台灣的文化資產,而且是最基本的,語言失去以後,很多東西會跟著消失。我小時候會說台語,學台文對我來說不是難事,我不做的話,誰該做呢?

一直在悔恨我的孩子沒學好台語是沒用的,我對孫女說台語,其他時間也儘量說台語,我的孩子們的台語也會進步,任何時候開始做都可以,我的孩子們長大以後也覺知到要說台語,只是學習和使用的機會有限,我這麼做只是推了一把而已。這總比日本人來了改說日語、寫日文,國民政府來了改說華語、寫華文好太多了(比慘的,哈!),那些時代的人很慘,尤其是文字工作者。

七、 開始行動,成為生活的習慣

我在礁溪,跟路邊的歐巴桑買菜時,我說台語,她們都回我華語,而且發音不準,就是台灣腔華語,只是大家都聽得懂,我的心裏很難過,這才真切地感覺到台語快滅亡了,也在想,她/他們說起生活的華語算流利,但是可以正確表達感覺或心中細緻的想法嗎?如果不行的話,對於他們的表達剝奪也是很嚴重的。

我除了在家裏講之外,就從我去買東西時說台語開始,這需要一段時間的猶豫、下決心和練習。在台北時,也從市場開始,再來,從生活中發覺會講台語的人,儘量和她/他說台詞,這是我可以做的一點點努力。

我運動和正念時常要在心裏唸數字,前幾天才想到,要改用台語唸,哈!

八、 只要使用,新的字詞就會出現

在台灣有幾十年的時間,因為少人使用台語,造成許多新的字詞沒有,讓人以為台語已死,是過時的語言。現在比較多人使用和推展,新字詞大家在使用、討論中,慢慢形成共識,像:「線頂」—線上,「面冊」—臉書,「迷眾頁」—粉絲頁等都出現了。(註:教育部辭典沒有包括「全部」的台語字詞,它也在增加中)

還有,台語不是鄉野小民在使用而已,那是之前被打壓時,當局有意形成的認知。

九、 拜託大家,要整句台語或華語,不要摻雜著說

有些事情或感覺用台語說比較傳神,但有整句都說台語能力的人不多,常見有人一個句子中,華語、台語混著說,這是很不好的事情,媒體中也很多人這樣,說的人不覺得怎樣,我聽起來很難過,要整句都說台語,台語才會進步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離開台灣後,台語真的有變差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2
自言自語看起來雖然無法進步, 但不會忘記。還有可以和講台語的親友通訊講台語, 也是可以複習, 避免忘記的方法, 只要有心, 可以找到方法。 我覺得在國外最大的問題是時、地不同, 沒有那個氣氛和心情, 一點都不想講, 生活面對的事情也很多, 沒有那個餘裕吧!
丫丫阿嬤-avatar-img
2022/04/20
丫丫阿嬤在方格子是新手。:)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1
新手寫一寫就熟了, 哈!
丫丫阿嬤-avatar-img
2022/04/20
我女兒等了九年才生了丫丫,她現在九個月,試管嬰兒,好珍惜,感恩。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1
那很不容易, 很珍惜。我女兒懷孕期間, 還好都正常, 出生後也正常, 之前我很擔心。
丫丫阿嬤-avatar-img
2022/04/19
現在跟丫丫講華文,不敢再教多台文。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0
決定講一種語言就好了。我知道有的台灣人在美國跟小孩講台語, 小孩不會華語。
丫丫阿嬤-avatar-img
2022/04/19
哇!紀餘也是阿嬤喔!好感謝妳給新手阿嬤的支持,好多地方要跟妳學習的!!
紀餘-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0
我也是新手阿媽, 小孩不到5個月, 女兒39歲才生小孩, 哈!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8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台灣歷史中的「二二八」災難,許多人失去生命、財產、人權、未來的生活,他們的家人也是,活下來的人在幾十年中生活在不安、恐懼中,發生了許多離譜、不可思議的事情,總之將它稱為「鬼故事」。   ▉現在有一個「戒嚴鬼故事」徵文比賽 讓大家將那些事件和「故事」寫出來,書寫過去,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尤其不要重
Thumbnail
2025/05/02
台灣歷史中的「二二八」災難,許多人失去生命、財產、人權、未來的生活,他們的家人也是,活下來的人在幾十年中生活在不安、恐懼中,發生了許多離譜、不可思議的事情,總之將它稱為「鬼故事」。   ▉現在有一個「戒嚴鬼故事」徵文比賽 讓大家將那些事件和「故事」寫出來,書寫過去,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尤其不要重
Thumbnail
2024/05/30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2024/05/30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2024/04/10
前註: 我的朋友王玉琴,因為在臉書貼了這則活動消息被臉書停權,取消帳號,她的活動宣傳都在臉書上,實在有夠慘。我幫她轉傳消息,希望可以幫上一點忙。   她是我的工作室之前「女性裸體晚餐」的合辦伙伴,我辦裸體晚餐是想和女人一起練習對自己身體的自信,王琴去學了陰部翻模,想要女人認識自己的陰部。每一件
Thumbnail
2024/04/10
前註: 我的朋友王玉琴,因為在臉書貼了這則活動消息被臉書停權,取消帳號,她的活動宣傳都在臉書上,實在有夠慘。我幫她轉傳消息,希望可以幫上一點忙。   她是我的工作室之前「女性裸體晚餐」的合辦伙伴,我辦裸體晚餐是想和女人一起練習對自己身體的自信,王琴去學了陰部翻模,想要女人認識自己的陰部。每一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要特別感謝從我開始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一路支持我的台語好朋友妤甜!謝謝她從來沒有給我壓力,不會要我全台語和她聊天、不介意我過往不學台羅拼音、台語字,反而有什麼有趣的台語活動馬上揪我!除了阿媽以外,所有我知道的台語活動都是她告訴我的!當我出現個念頭想學台語,她馬上分享資源給我。
Thumbnail
我要特別感謝從我開始成為台語家庭首腦後,一路支持我的台語好朋友妤甜!謝謝她從來沒有給我壓力,不會要我全台語和她聊天、不介意我過往不學台羅拼音、台語字,反而有什麼有趣的台語活動馬上揪我!除了阿媽以外,所有我知道的台語活動都是她告訴我的!當我出現個念頭想學台語,她馬上分享資源給我。
Thumbnail
我的台語家庭之路,是從講破爛台語開始的,大家快點丟掉 #我台語不好不能像你一樣 的迷思和包袱,每個人所乘載出來的能力,都不是因為「會」才有開始的可能,而是「先開始」、才往「會」的方向走去……你不需要已經會講母語,才能成為母語家庭,只要願意開始講,你就會講出一個母語的家! 我們身為母語家庭+閱讀
Thumbnail
我的台語家庭之路,是從講破爛台語開始的,大家快點丟掉 #我台語不好不能像你一樣 的迷思和包袱,每個人所乘載出來的能力,都不是因為「會」才有開始的可能,而是「先開始」、才往「會」的方向走去……你不需要已經會講母語,才能成為母語家庭,只要願意開始講,你就會講出一個母語的家! 我們身為母語家庭+閱讀
Thumbnail
我家大兒子出生後,我是崇洋媚外的以全美語的方式跟他對話的,因為我可以,六年前的我想要他會用這個語言。當時我幻想的很好:我就全美語,他爸就全華語,阿公阿媽全台語,哇!三個語言一次滿足,好棒!這孩子的腦神經發展一定很好! 大兒子一歲內我都是全美語的方式跟他說話,那時他爸常常出差,一去就是五週五週的
Thumbnail
我家大兒子出生後,我是崇洋媚外的以全美語的方式跟他對話的,因為我可以,六年前的我想要他會用這個語言。當時我幻想的很好:我就全美語,他爸就全華語,阿公阿媽全台語,哇!三個語言一次滿足,好棒!這孩子的腦神經發展一定很好! 大兒子一歲內我都是全美語的方式跟他說話,那時他爸常常出差,一去就是五週五週的
Thumbnail
我在愈來愈多的推廣閱讀演講現場裡,加入了 #說母語 的宣導,因為研究已經很清楚的指出,雙語能力的孩子,在前額葉的發展上是比較好的。    身為家長,你一定、絕對,會希望孩子的 #前額葉 發展比較好!!!我保證。    前額葉發展得比較好的人,在遇到壓力事件時,較有機會使用理性判斷思考,當下該如何回應
Thumbnail
我在愈來愈多的推廣閱讀演講現場裡,加入了 #說母語 的宣導,因為研究已經很清楚的指出,雙語能力的孩子,在前額葉的發展上是比較好的。    身為家長,你一定、絕對,會希望孩子的 #前額葉 發展比較好!!!我保證。    前額葉發展得比較好的人,在遇到壓力事件時,較有機會使用理性判斷思考,當下該如何回應
Thumbnail
我的查某囝有身的時,我共伊講:「我拍算欲共囡仔全講台語,好無?佇恁3个失敗的台語,閣重新來一遍。」伊講好。我嘛問囝婿,伊講好。 2個查某囝幼稚園的時,我想著𪜶應該講台語,教𪜶講,教一遍,袂記得三禮拜,無偌久就煞煞去。 後生出世,我申請育嬰兒假,我家己𤆬,共伊攏講台語,伊會曉聽,叫伊:「提去
Thumbnail
我的查某囝有身的時,我共伊講:「我拍算欲共囡仔全講台語,好無?佇恁3个失敗的台語,閣重新來一遍。」伊講好。我嘛問囝婿,伊講好。 2個查某囝幼稚園的時,我想著𪜶應該講台語,教𪜶講,教一遍,袂記得三禮拜,無偌久就煞煞去。 後生出世,我申請育嬰兒假,我家己𤆬,共伊攏講台語,伊會曉聽,叫伊:「提去
Thumbnail
懷孕時立志讓孩子學母語 於是跟F開始練習   F爸媽一個雲林人一個嘉義人 我爸媽一個台北人一個台南人 與彼此或同輩都能說一口流利的台語 但對晚輩會自動轉華語 因此傳承得不太成功  
Thumbnail
懷孕時立志讓孩子學母語 於是跟F開始練習   F爸媽一個雲林人一個嘉義人 我爸媽一個台北人一個台南人 與彼此或同輩都能說一口流利的台語 但對晚輩會自動轉華語 因此傳承得不太成功  
Thumbnail
去年底,孫女出生,回家之後,我對她都講台語,對女兒也講台語,女兒小時候跟阿公在一起,台語大都聽得懂,不懂的會問我,有的詞我會主動再說一遍華語,有時候她會回我台語,就這麼慢慢浸淫其中,不管小孩或大人,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一項寶藏,雙語不是只有增加英語一種,台語、各種母語也算。 一、 2個女兒和兒子時
Thumbnail
去年底,孫女出生,回家之後,我對她都講台語,對女兒也講台語,女兒小時候跟阿公在一起,台語大都聽得懂,不懂的會問我,有的詞我會主動再說一遍華語,有時候她會回我台語,就這麼慢慢浸淫其中,不管小孩或大人,多會一種語言,就多一項寶藏,雙語不是只有增加英語一種,台語、各種母語也算。 一、 2個女兒和兒子時
Thumbnail
咱有時陣會使佇課本頂面看tio̍h台灣各族群ê分布圖,為tio̍h考試才kā伊背起來,毋koh你敢有思考過,是按怎族群會按呢分布?各族群ê語言kah伊ê方言別有啥物款ê差異,koh為啥物會有按呢ê無kāng?
Thumbnail
咱有時陣會使佇課本頂面看tio̍h台灣各族群ê分布圖,為tio̍h考試才kā伊背起來,毋koh你敢有思考過,是按怎族群會按呢分布?各族群ê語言kah伊ê方言別有啥物款ê差異,koh為啥物會有按呢ê無kāng?
Thumbnail
台語有很多很美妙的字詞,是用「中文」難以直譯的美妙,特別從母親口中說出的時候,老是想用個什麼連結器,把她的腦子連結到我的腦子,按下傳送鍵將那些詞𢑥全部輸入到我的腦中。如果要我說「母語」(我的母語)有什麼吸引我的,很大一部分那是與母親對話和土地貼近的美麗!
Thumbnail
台語有很多很美妙的字詞,是用「中文」難以直譯的美妙,特別從母親口中說出的時候,老是想用個什麼連結器,把她的腦子連結到我的腦子,按下傳送鍵將那些詞𢑥全部輸入到我的腦中。如果要我說「母語」(我的母語)有什麼吸引我的,很大一部分那是與母親對話和土地貼近的美麗!
Thumbnail
查某囝 ê 暖蛇 自學課,完全「改變」我的「信念」。 佇一擺ê「台灣歷史課」內底,我負責演賣薰(Hun) ê 「林江邁」。當我演著當時政府不准百姓講台灣人家己ê語言---台語,我配合劇情,規个人跪佇塗跤(Thôo-kha),用台語甲警察大人求情、求伊放我煞。我ê身軀就共這leh「自我認同感」記起來啊
Thumbnail
查某囝 ê 暖蛇 自學課,完全「改變」我的「信念」。 佇一擺ê「台灣歷史課」內底,我負責演賣薰(Hun) ê 「林江邁」。當我演著當時政府不准百姓講台灣人家己ê語言---台語,我配合劇情,規个人跪佇塗跤(Thôo-kha),用台語甲警察大人求情、求伊放我煞。我ê身軀就共這leh「自我認同感」記起來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