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母語講回來,我的台語家庭之路(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家大兒子出生後,我是崇洋媚外的以全美語的方式跟他對話的,因為我可以,六年前的我想要他會用這個語言。當時我幻想的很好:我就全美語,他爸就全華語,阿公阿媽全台語,哇!三個語言一次滿足,好棒!這孩子的腦神經發展一定很好!


大兒子一歲內我都是全美語的方式跟他說話,那時他爸常常出差,一去就是五週五週的不在家,在跳跳糖睡不好的那好幾個月裡,先生一出差我就搬回娘家住,所以很多的時候,跳跳糖是在我用美語,阿公阿媽全台語,小姨全華語的環境下,爸爸回家,就有爸爸華語和阿媽台語。


大概在兒子一歲左右,我發現他發出來的音是美語和華語,我蠻驚訝的,因為我先生和我妹在他生活裡所占的時間,並沒有這麼高,現在仔細想,是因為我們出門遇到的語言、大環境都是華語,所以他選擇的語系,成了媽媽說的美語、和環境中的華語,跳過了阿公阿媽的台語。


這也是很清晰的語言學習事實:大環境使用的強勢語言,對嬰幼兒語言學習上的利多性有多強!我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讓我的孩子會講台語,這看來似乎是一個我的選擇了,因為孩子會選我、身為媽媽使用的語言,我一個人使用全美語和孩子對話,就可以和大環境的強勢語言並存,所以要不要讓孩子會講台語,就成了我的選擇題。


我選擇了台語。


因為我跟我外公外婆很親,我很希望我的孩子,是可以直接用我外公外婆的語言聊天,這個孩子不是只要會聽台語而已,他要會講,會講才能聊。於是我自己決定:我要開始和跳跳糖講台語。破台語如我,要花力氣把每一個開口要發出來的華語音轉成台語,消耗掉非常多的腦力,還好,那時候兒子只有一歲,要用的字彙量很少,過得去,也感謝阿媽看孫子要一歲了,這個媽也沒有想要好好和孩子講母語,(請別忘了我一開始只和他講美語),她覺得台語阿媽要更努力,她就很瘋地為了孫子開了一個台語說故事頻道,我剛好搭著這台母語故事的列車,生活中用台語,用台語唸繪本不求人(很敢講)、聽阿媽的podcast照著念就好,開始了全台與家庭首腦之路。


因為我的起心動念很簡單,我沒有跟先生討論他需要和我一起全台語,反正我之前的實驗證實,我自己一個全美語也可以影響小孩,那我自己全台語也一定可以,誰知道為何(我至今都沒有問)為何先生也和我一起轉頻道,總之,我們就成為和孩子講台語的父與母,我和先生剛好是父母界中懶之翹楚,也沒打算多努力把台語學好,所以遇到我不會的台語字詞、我一律轉美語字詞,我先生則直接轉成華語,不求最棒,只要有做,我們一直以這種不努力的模樣,覺得自己很棒(廢柴中的自我感覺良好人士)。


這麼容易自己覺得自己不賴的信心,我猜想也跟我們是在台灣體制內會唸書的學生有關,扣回道上一篇講到的 #單一學習方式的迷思,體制內學習時,我們是被捧高的,可能因此我們比較會肯定自己的狀態,寫到這裡,不免插播,請大家期待本週五和下週三的podcast,台灣的教育方式真的很需要改變,讓每個學生都能覺得自己很棒呀!我們夫妻對話也不忌諱用華語,畢竟台語就是爛咩~~以一個很簡單入門、隨心所欲、不強自己所難的一路走到現在,我兒子還是全台語的和他阿爸、他阿母、阿公阿媽說台語。


至於我很擅長的美語,我只用在唸英文繪本上,#照字念 是我在推廣閱讀的重點,所以我也是照字唸英文繪本,生活上,因為我已經把語言腦力都貢獻給台語了,要我思考該怎麼一個人台語美語雙聲道,不都說我是廢柴組了嗎?!我真的沒有想要這麼努力。


會不會覺得沒有繼續美語的沈浸式教學很可惜?我不會。我沒有。


時間快轉五六年,我想法變了。現代科技真的很發達,我的大學教授,現任的華梵大學校長林從一老師,他美語很好的,照顧他家長輩的看護是印尼人,他們兩個對話的方式,是把手機翻譯轉體打開,林校長說華語、手機軟體直接翻譯成印尼語,印尼幫傭看完,再用印尼語對著手機軟體說,林校長看軟體直接翻譯的華文,完全溝通無障礙。


時代都走到現在這個狀態了,要不要學美語,要不要把我累得半死沈浸式教美語又要腦細胞燃燒的講回母語,我當場選擇無懸念的放棄美語。反正我兒子就看我常常在電腦前上課,不少是用美語上課,他也會和我與講美語的朋友碰面,(遇到只能講華語和美語的朋友,我一律規定當天全美語,華語這麼強勢了,孩子很知道了)那他也知道其他語言的存在。


我常常把我的『破台語實力、坐穩台語家庭首腦寶座』例子分享出來,因為我真的很希望大家都願意把母語紅利撈回來家裡送給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也想用台語講繪本,真心推薦多多聽為了阿孫阿而變成 youtuber/pocaster,全台灣最會講故事的阿媽頻道 #阿嬤講古予你聽,據完全不會跟孩子說台語的朋友回饋,他常常放跳跳糖阿媽的故事頻道給他兒子聽,聽著聽著,沒有母語環境,快六歲的孩子也會跟著阿媽說幾句!



還有,有些自然科學相關的繪本,你覺得超多字根本講不出來、卡翻天,推薦參加 #阿熒的教室,阿熒的台語課也是生動活潑、有趣好玩,跳跳糖上過超喜歡!


快樂講母語,講母語很輕鬆,我們有伴,就能一起走下去。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在愈來愈多的推廣閱讀演講現場裡,加入了 #說母語 的宣導,因為研究已經很清楚的指出,雙語能力的孩子,在前額葉的發展上是比較好的。    身為家長,你一定、絕對,會希望孩子的 #前額葉 發展比較好!!!我保證。    前額葉發展得比較好的人,在遇到壓力事件時,較有機會使用理性判斷思考,當下該如何回應
兩個孩子都急聲告知你,但你就是不願意聽小孩的話,#反正孩子的話都是亂說 的這種想法,我不會吞下來,也不想假裝沒事,我不要我的孩子在我身邊體會到成年人對他言語的不重視,『隨便講講』的不會是我的孩子,也不會是他的朋友,他們都好認真地講,希望這位成年人未來藉由這次機會,願意聽進去孩子的話。
星期天在又美又好玩的高雄市立圖書館分享 #好繪睡呀 睡前故事與好好睡覺的講座,往返高鐵站都由同一名司機大哥接送我。 身為台語家庭的首腦(我本人),雖然我台語講得不好、發音不正確、怪腔怪調,但是就是要多講才會更熟練不是嗎?!所以即使兒子不在,我也台語全開的和司機聊天。 司機聊一聊跟我說:「
克拉瑪博士分析261本討論手足的常見童書,從幼兒繪本到小三生讀本都有。記下兄弟姐妹之間爭吵、威脅、排擠、椰榆的次數,以及分享、關愛、解決問題、接納的正面時刻。平均來說,書裡的負面行為就跟正面行為一樣多....我們真的確定,孩子們不會學習到繪本中示範的吵架打架行為........
週末去了南港親子館分享關於幼童晚上拖著不睡該怎麼辦的座談,關於幼童晚上不好好睡覺真的是各個家長的煩惱。 我認為面對所有睡眠問題,基本功真的不能忽略,所以 #創造睡眠環境 和 #維持睡眠環境,真的極為重要!    對三歲以上幼童而言,好的睡眠環境基本款式一樣的:#溫度 和 #光線 必定是需要
很多家長都帶著這樣的煩惱來找語嫣,這個問題其實有時候的答案會讓家長大大的放鬆,有時候的答案又會讓家長繼續在煩惱裡.....既然如此,就先來說說讓人放鬆的答案吧! 寶寶白天的小睡並不是每一段都需要一樣的長度!也就是說,有些時段,寶寶睡的時間很短,彷彿快速充電般,20-30分鐘就醒了,是正常而且沒
我在愈來愈多的推廣閱讀演講現場裡,加入了 #說母語 的宣導,因為研究已經很清楚的指出,雙語能力的孩子,在前額葉的發展上是比較好的。    身為家長,你一定、絕對,會希望孩子的 #前額葉 發展比較好!!!我保證。    前額葉發展得比較好的人,在遇到壓力事件時,較有機會使用理性判斷思考,當下該如何回應
兩個孩子都急聲告知你,但你就是不願意聽小孩的話,#反正孩子的話都是亂說 的這種想法,我不會吞下來,也不想假裝沒事,我不要我的孩子在我身邊體會到成年人對他言語的不重視,『隨便講講』的不會是我的孩子,也不會是他的朋友,他們都好認真地講,希望這位成年人未來藉由這次機會,願意聽進去孩子的話。
星期天在又美又好玩的高雄市立圖書館分享 #好繪睡呀 睡前故事與好好睡覺的講座,往返高鐵站都由同一名司機大哥接送我。 身為台語家庭的首腦(我本人),雖然我台語講得不好、發音不正確、怪腔怪調,但是就是要多講才會更熟練不是嗎?!所以即使兒子不在,我也台語全開的和司機聊天。 司機聊一聊跟我說:「
克拉瑪博士分析261本討論手足的常見童書,從幼兒繪本到小三生讀本都有。記下兄弟姐妹之間爭吵、威脅、排擠、椰榆的次數,以及分享、關愛、解決問題、接納的正面時刻。平均來說,書裡的負面行為就跟正面行為一樣多....我們真的確定,孩子們不會學習到繪本中示範的吵架打架行為........
週末去了南港親子館分享關於幼童晚上拖著不睡該怎麼辦的座談,關於幼童晚上不好好睡覺真的是各個家長的煩惱。 我認為面對所有睡眠問題,基本功真的不能忽略,所以 #創造睡眠環境 和 #維持睡眠環境,真的極為重要!    對三歲以上幼童而言,好的睡眠環境基本款式一樣的:#溫度 和 #光線 必定是需要
很多家長都帶著這樣的煩惱來找語嫣,這個問題其實有時候的答案會讓家長大大的放鬆,有時候的答案又會讓家長繼續在煩惱裡.....既然如此,就先來說說讓人放鬆的答案吧! 寶寶白天的小睡並不是每一段都需要一樣的長度!也就是說,有些時段,寶寶睡的時間很短,彷彿快速充電般,20-30分鐘就醒了,是正常而且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在全球化時代,甚至連台灣也慢慢重視起雙語教育,多語能力已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母語式教育作為一種科學而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逐漸成為關注焦點。本文將延伸告訴你相較於傳統我們所接觸的填鴨式教育... 母語式教育的概念 母語式,顧名思義是指通過模仿母語學
Thumbnail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你記得你自己是怎麼學中文的嗎? 大部分的人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講國語。 孩提時期學習語言的年齡大約在一歲到三歲之間,我們對怎麼開始學習自己的母語,沒有什麼記憶。爸媽開始跟小孩互動說話時,小孩是用「聽」和「看」的方式學習母語。你指著汽車說「車車」,之後在路上「看」到汽車,他的頭腦就會出現你上次說出「
Thumbnail
孫女出生前,我決定要跟她說台語,徵求了女兒和女婿的同意。從她回家的第一天起,我對她說台語。   原來的原則是,只要她在場,我就說台語。我自己慢慢回想,這個字詞台語怎麼說?當下不會的,就有空時去查教典。對嬰兒用到的辭彙簡單又不多,挺適合我自己的情況,慢慢跟著她學。陪著她的時候,我指著她的身體部位說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所謂的‘’雙語‘’,按我的標準,是能夠精通母語以及一個外語。口語的能力要道地,讀寫最起碼都要達到高中的程度,或以上。這是我們家希望孩子能夠達到的水準,也是全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以前看過一些年輕的美國ABC (美裔華人, American Born Chinese) ,說得一口流利的台語,可是他們的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在全球化時代,甚至連台灣也慢慢重視起雙語教育,多語能力已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母語式教育作為一種科學而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逐漸成為關注焦點。本文將延伸告訴你相較於傳統我們所接觸的填鴨式教育... 母語式教育的概念 母語式,顧名思義是指通過模仿母語學
Thumbnail
這一、二年來,不但查某孫有佇面頭前的時,我講台語;伊無佇咧,我佮其他的囡仔嘛講台語;毋但佇礁溪講台語,慢慢仔佇台北的店內嘛講台語,佇台北閣較需要較長的時間培養講的勇氣。   這幾若个月,不管是啥物店,對方幾歲,我開喙就講台語,伊欲用華語,抑是台語應我攏無要緊,有應就表示伊聽有,伊若聽無,伊會講伊
Thumbnail
你記得你自己是怎麼學中文的嗎? 大部分的人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講國語。 孩提時期學習語言的年齡大約在一歲到三歲之間,我們對怎麼開始學習自己的母語,沒有什麼記憶。爸媽開始跟小孩互動說話時,小孩是用「聽」和「看」的方式學習母語。你指著汽車說「車車」,之後在路上「看」到汽車,他的頭腦就會出現你上次說出「
Thumbnail
孫女出生前,我決定要跟她說台語,徵求了女兒和女婿的同意。從她回家的第一天起,我對她說台語。   原來的原則是,只要她在場,我就說台語。我自己慢慢回想,這個字詞台語怎麼說?當下不會的,就有空時去查教典。對嬰兒用到的辭彙簡單又不多,挺適合我自己的情況,慢慢跟著她學。陪著她的時候,我指著她的身體部位說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英文學習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提到學習英文,也有許多英語教學者不斷地提及「用英文思考」的重要性。但「用英文思考」這個說法的合理性產生疑惑,究竟這樣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如果「用英文思考」的說法並不合理,那目前正在推動的雙語教育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