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職場霸凌?如何預防與因應

更新於 2024/11/19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台灣職場霸凌發生比例

根據1111人力銀行於2011年進行的調查顯示,高達54%的台灣上班族表示曾遭受職場霸凌。這代表超過一半的台灣上班族在職場中經歷過言語、行為、肢體或互動等形式的霸凌。

以下是該調查中的一些重要數據:

● 女性被霸凌的比例高於男性。

● 貿易流通、媒體出版和傳產製造業是職場霸凌發生率最高的三個行業。

●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每週至少被霸凌一次,其中37%幾乎每天都遭受霸凌。

●高達61%的霸凌者是上司,最常見的霸凌行為是言語謾罵、冷嘲熱諷和勞務分配不均。

●35%的受訪者曾遭受同事霸凌,其中最常見的三種情況是背後攻訐、遭受小團體排擠和冷嘲熱諷。

需要注意的是,這項調查已經是十幾年前的數據,職場霸凌的發生比例可能已經有所變化。

面對職場霸凌,多數受害者選擇隱忍。約七成的受害者選擇默默承受,兩成選擇直接離職或調換部門,甚至有近五成的人因為霸凌而萌生退意。然而,由於經濟壓力、尚未找到更好的工作等因素,僅有少部分人會考慮離職。

僅有37%的受害者會向公司管理階層反映,而高達63%的人選擇不告知上級。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無濟於事」、「不想惹事/大事化小」或「企業文化使然」。即使受害者向公司反映,企業通常也只會「冷處理/不予理會」、「居中協調」或「調換部門以避免衝突」。



by Morgan Basham

by Morgan Basham


職場霸凌心理

● 病態心理: 這種心理源自於個人成長過程、求學期間或生活經驗中形成的偏差認知,認為欺負他人是展現強勢、獲得優越感的途徑,進而形成「強者為王」的病態心理,導致他們樂於欺負他人。

● 補償心理: 這種心理常見於過去曾遭受職場霸凌的人。當他們在職場中熬出頭、取得權力後,為了彌補過去的創傷和不滿,便轉而欺負他人,藉此獲得心理上的補償。

●從眾心理: 這種心理源自於職場中不健康的文化氛圍。當一個組織長期存在霸凌現象,且缺乏有效的制止機制時,就會形成一種「不霸凌就無法融入群體」的氛圍。為了避免被排擠,一些人即使內心不認同霸凌行為,也會選擇加入霸凌者的行列,形成從眾心理。

如何預防職場霸凌

1. 建立友善、互相尊重的職場文化:

同理心是關鍵: 指出「豪豬情結」說明人們渴望被接納,卻不自覺地帶著刺。 也提到要將焦點放在他人身上,願意投資在他人身上,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信任是基礎: 說明信任是所有關係的骨架,比被人喜愛更重要。

溝通協調很重要: 提醒我們在溝通時,要考慮對方的立場和感受,避免在傷口上撒鹽,不要讓當下的情勢比關係更重要。 也提到要先了解對方,而不是要求對方先了解自己,並將焦點放在需求而非立場上。

2. 提升個人EQ和溝通技巧:

● 了解情緒管理: 提到助人者需要將自我身心狀況調整到最佳狀態,包含適當休息、摒除私事干擾、調整情緒、集中注意力等,這些技巧也適用於職場中每個人,有助於減少因個人情緒問題而引發的衝突。

● 學習積極傾聽: 提到的「積極傾聽」技巧,包含開門器、基本鼓勵、偶爾詢問和專注的沈默,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誤解和衝突。

● 練習同理心: 和 提供了許多同理心練習,幫助我們學習如何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並以適當的語言表達我們的理解和關懷。

● 真誠待人: 強調真誠的態度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真誠待人可以建立互信,減少誤解和衝突。

3. 建立明確的職場規範和申訴機制:

● 公司應制定明確的職場霸凌防治政策: 明確界定職場霸凌的行為,並建立舉報和處理機制,讓員工在遭遇霸凌時知道如何尋求協助。

管理者應接受相關培訓: 讓管理者了解職場霸凌的類型、影響和處理方式,提升他們辨識和處理霸凌事件的能力。

定期進行職場霸凌調查: 了解公司內部職場霸凌的狀況,並根據調查結果調整防治政策和措施。

4. 提升個人自我保護意識:

了解自身的權益: 學習相關勞動法規,了解自己在職場中應享有的權益,以及在遭遇霸凌時可以採取的法律行動。

學習拒絕的技巧: 當面臨不合理的要求或任務時,要勇敢說「不」,避免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保持適當的距離: 與同事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過度介入他人的私人生活,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尋求外部資源的協助: 當自身無法解決問題時,可以尋求外部資源的協助,例如勞工局、心理諮詢師等。

職場霸凌的類型

言語霸凌:

●公開羞辱

●人身攻擊

●言語的揶揄嘲諷

●貶低員工表現與價值

●以言語貶低他人的才能、公然污辱

●冷嘲熱諷

行為霸凌:

●散播謠言

●刻意刁難

●給予超量的工作與不可能達成的截止期限

●離間員工

●用各種方式孤立員工

●故意保留重要訊息與阻斷員工接觸業務上必要的訊息和機會的管道

●持續的吹毛求疵,在小事上挑剔,把微小的錯誤放大、扭曲

●總是批評並拒絕看見被霸凌者的貢獻或努力,也持續地否定被霸凌者的存在與價值

●總是試圖貶抑被霸凌者個人、職位、地位、價值與潛力

●在職場中被特別挑出來負面地另眼看待,孤立被霸凌者,對其特別苛刻,用各種小動作欺負被霸凌者

●以各種方式鼓動同事孤立被霸凌者、不讓被霸凌者參與重要事務或社交活動,把被霸凌者邊緣化,忽視、打壓排擠及冷凍被霸凌者

●在他人面前輕視或貶抑被霸凌者

●在私下或他人面前對被霸凌者咆哮、羞辱或威脅

●給被霸凌者過重的工作,或要其大材小用去做無聊的瑣事,甚至完全不給被霸凌者任何事做

●剽竊被霸凌者的工作成果或聲望

●讓被霸凌者的責任增加卻降低其權力或地位

●不准被霸凌者請假

●不准被霸凌者接受必要的訓練,導致其工作績效不佳

●給予被霸凌者不實際的工作目標,或當其正努力朝向目標時,卻給被霸凌者其他任務以阻礙其前進

●突然縮短交件期限,或故意不通知被霸凌者工作時限,害其誤了時限而遭到處分

●將被霸凌者所說或做的都加以扭曲與誤解

●用不是理由的理由且未加調查下,對被霸凌者犯下的輕微錯誤給予沈重處罰

●在未犯錯的情形下要求被霸凌者離職或退休

●什麼事都推拖給他人

●刻意吹毛求疵、從小事刁難

●否定他人在工作上的所有成就

●夥同其他同事一起孤立被霸凌者

肢體霸凌: 根據資料,肢體霸凌的類型並未被明確提及,但資料中提到1111人力銀行調查中,職場霸凌包含肢體暴力。

互動霸凌: 根據資料,互動霸凌的類型並未被明確提及,但資料中提到1111人力銀行調查中,職場霸凌包含互動。

by Claudia Soraya

by Claudia Soraya


發生職場霸凌如何因應

1. 弄清楚什麼是霸凌: 職場霸凌的定義是指在工作場所中發生的,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的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並帶來沈重的身心壓力。 職場霸凌的形式多樣,包括言語、行為、肢體和互動等廣義的暴力行為。

2. 告訴同事: 向同事傾訴遭遇,尋求他們的支持和關注,並了解是否還有其他人也遭受霸凌。如果發現你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可以集結力量共同解決問題。

3. 記錄霸凌事件: 詳細記錄每天發生的霸凌事件,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具體言行等,這些記錄將成為支持你最有力的證據。

4. 建立支持圈: 在辦公室裡建立一個可以提供支持和安慰的社交圈,尋找願意幫助你反抗霸凌的同事,形成一股積極的力量,並在工作之外與他們建立友誼。

5. 與主管溝通: 收集證據並冷靜下來後,帶著你的記錄和主管約談,讓主管了解你遭受持續的職場霸凌。如果有其他同事願意作證會更好。事先列出談話提綱並演練幾遍,確保自己不會遺漏關鍵內容。

6. 向人資部門申訴: 向人資部門申訴時,證明霸凌行為如何影響工作效率至關重要。作為被霸凌者,需要向管理層提出明確且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雇用霸凌者的成本過高,儘管霸凌者可能曾經為公司做出過貢獻。

7. 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法解決問題,可以考慮尋求專業機構的協助,例如勞工局、心理諮詢師等。

https://www.tax.taichung.gov.tw/media/750200/1090813-eap身心健康研習課程簡報.pdf

avatar-img
35會員
93內容數
我們相信,心理健康的力量能夠支撐起全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mie.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奧運場上,選手們都是頂尖的運動員,除了專業的運動技巧外,心理因素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表現,心理專業人員也越來越被帶進國家隊中一同給予運動員們更強韌的支持。
1992年由前美國總統卡特夫人,看到心理健康不被重視,特別提出世界心理健康日WMHD,作為打破對精神疾病的迷失,與促進心理健康,每年都有不同主題或針對不同對象。得到全球重視,WHO也將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融為其固定節日。
開放式對話之「開放性」,意為療程規劃及決策過程為透明公開,每人皆在場進行,但不代表家庭成員被迫對於治療師認為應公開談論的話題發表意見。起初,此種網絡連結方式用於各種治療情形;10年內,開放式對話從芬蘭托爾尼奧市住院對象原本之慣用療法,搖身一變成為精神科之綜合系統。
運動可以促使肌肉運動產生蛋白質,這些蛋白質通過血液進入腦部,在高層次的思考和處理中發揮關鍵作用。這些蛋白質被稱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這些對於人們理解身心關聯性來說是一個前所未見的新發現。」
因為心理的不適並不像生理上有那麼明顯的表現,很難從外表就判斷出來,因此,有時候當我們是因為心理的不適需要專業幫助或需要休息時,可能還會被他人冷言冷語,覺得是在無病聲吟或是抗壓力不夠。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在今年三月份提出將引進來自澳洲的心理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教導民眾如何察覺周圍的人心理健康出現狀況、正在呼救,以及如何說對的話協助他們,而非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不開、你就是想太多」,這只會讓對方心情不好、責怪自己。
奧運場上,選手們都是頂尖的運動員,除了專業的運動技巧外,心理因素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表現,心理專業人員也越來越被帶進國家隊中一同給予運動員們更強韌的支持。
1992年由前美國總統卡特夫人,看到心理健康不被重視,特別提出世界心理健康日WMHD,作為打破對精神疾病的迷失,與促進心理健康,每年都有不同主題或針對不同對象。得到全球重視,WHO也將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融為其固定節日。
開放式對話之「開放性」,意為療程規劃及決策過程為透明公開,每人皆在場進行,但不代表家庭成員被迫對於治療師認為應公開談論的話題發表意見。起初,此種網絡連結方式用於各種治療情形;10年內,開放式對話從芬蘭托爾尼奧市住院對象原本之慣用療法,搖身一變成為精神科之綜合系統。
運動可以促使肌肉運動產生蛋白質,這些蛋白質通過血液進入腦部,在高層次的思考和處理中發揮關鍵作用。這些蛋白質被稱為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這些對於人們理解身心關聯性來說是一個前所未見的新發現。」
因為心理的不適並不像生理上有那麼明顯的表現,很難從外表就判斷出來,因此,有時候當我們是因為心理的不適需要專業幫助或需要休息時,可能還會被他人冷言冷語,覺得是在無病聲吟或是抗壓力不夠。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在今年三月份提出將引進來自澳洲的心理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教導民眾如何察覺周圍的人心理健康出現狀況、正在呼救,以及如何說對的話協助他們,而非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不開、你就是想太多」,這只會讓對方心情不好、責怪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從台灣的工程師墜樓到日本橫濱縣職員自殺事件。 新聞媒體是嗜血的,直至有公司職員被職場霸凌,直至受霸凌的被害者選擇自殺一途時,這時才有事件被報導、披露的價值,用鮮血與消逝的性命以換得社會的與論,重視職場上的主管霸凌及公司職場文化。 ✍️✍️✍️✍️✍️ 無獨有偶,日本的高壓及上下屬階級明顯的
Thumbnail
什麼是有毒的職場?(Toxic Workplace) 不知道何時開始,開始常常聽到「有毒工作場所」(Toxic Workplace)有毒職場、有毒職場文化、有毒同事、有毒主管,這些形容職場的新名詞。 有毒的職場,最簡單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停止成長、內鬥、消耗、霸凌、身體出狀況。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Thumbnail
遇到職場霸凌 你該怎麼辦?身分的不同,讓「求助」有所不同! 1976 年,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宣示人人享有安全衛生工作環境之權利,對於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應享有之
經過前幾2章的觀察,其實蠻多放在主管軸 本次就放些在員工身上的部分,讓雙向都平衡一下 1.責任問題: 這應該是出社會工作的人最常碰到的問題 當你的同事擺爛時,通常大多都是其他人惡夢的開始 當然也有一些正義凜然之輩,會把這些看不下去的事情進行控管 然而,實際這種做法,只會導致事態更將惡
Thumbnail
🍁本篇榮獲《1111人力銀行》【面試經驗談專區】刊登分享。 不論你是職場、生活,還是親子教育,都能讓你跟孩子們碰到超級討厭的人,依舊過的很自在喔!
Thumbnail
職場佔我們生活的1/3以上的時間,保持身心愉快不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也是家庭和樂的重要因素。調查發現臺灣企業最常針對性別、年齡和外貌產生歧視及偏見,七成人都感到心痛心累。臺灣友善職場協會將提供EAP員工協助方案、遊戲體驗課程、禪繞畫、和諧粉彩等紓壓工具,歡迎加入,讓臺灣的職場更為友善!
Thumbnail
千萬別因為上班而焦慮,記住了,上班就是一場戲,因為貧窮而相聚,大家都是窮鬼,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臺灣的職場中,人們經常因懼怕改變、社會壓力、及懶惰而選擇忍受不滿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建議可以客觀評估、設定目標、提升技能、拓展人脈、財務規劃、尋求幫助、嘗試改變,及勇於嘗試。改變雖難,但也是成長的開始。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從台灣的工程師墜樓到日本橫濱縣職員自殺事件。 新聞媒體是嗜血的,直至有公司職員被職場霸凌,直至受霸凌的被害者選擇自殺一途時,這時才有事件被報導、披露的價值,用鮮血與消逝的性命以換得社會的與論,重視職場上的主管霸凌及公司職場文化。 ✍️✍️✍️✍️✍️ 無獨有偶,日本的高壓及上下屬階級明顯的
Thumbnail
什麼是有毒的職場?(Toxic Workplace) 不知道何時開始,開始常常聽到「有毒工作場所」(Toxic Workplace)有毒職場、有毒職場文化、有毒同事、有毒主管,這些形容職場的新名詞。 有毒的職場,最簡單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停止成長、內鬥、消耗、霸凌、身體出狀況。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台灣安靜離職現象的觀察: 文化背景:台灣的職場文化傳統上強調勤奮和奉獻,但新一代員工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世代差異:主要是年輕一代(如千禧一代和Z世代)更傾向於採取這種態度,他們對工作的期望與前幾代人有所不同。 產業差異:在一些傳統產業中,這種現象可能不太明顯或
Thumbnail
遇到職場霸凌 你該怎麼辦?身分的不同,讓「求助」有所不同! 1976 年,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宣示人人享有安全衛生工作環境之權利,對於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應享有之
經過前幾2章的觀察,其實蠻多放在主管軸 本次就放些在員工身上的部分,讓雙向都平衡一下 1.責任問題: 這應該是出社會工作的人最常碰到的問題 當你的同事擺爛時,通常大多都是其他人惡夢的開始 當然也有一些正義凜然之輩,會把這些看不下去的事情進行控管 然而,實際這種做法,只會導致事態更將惡
Thumbnail
🍁本篇榮獲《1111人力銀行》【面試經驗談專區】刊登分享。 不論你是職場、生活,還是親子教育,都能讓你跟孩子們碰到超級討厭的人,依舊過的很自在喔!
Thumbnail
職場佔我們生活的1/3以上的時間,保持身心愉快不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也是家庭和樂的重要因素。調查發現臺灣企業最常針對性別、年齡和外貌產生歧視及偏見,七成人都感到心痛心累。臺灣友善職場協會將提供EAP員工協助方案、遊戲體驗課程、禪繞畫、和諧粉彩等紓壓工具,歡迎加入,讓臺灣的職場更為友善!
Thumbnail
千萬別因為上班而焦慮,記住了,上班就是一場戲,因為貧窮而相聚,大家都是窮鬼,沒有誰比誰更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