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 TALK】是甚麼原因 讓你開始思考這間公司 是否值得留下?

【YC TALK】是甚麼原因 讓你開始思考這間公司 是否值得留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

圖片

做一份「願意」的工作吧!

近期台灣疫情嚴峻,不少公司都已採取居家辦公或是分流上班,一些服務業則是採自主停業。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公司員工的身體健康受到保障,然而這段時間卻發生了日趨增加的離職潮,雇主開始大量缺少人力,勞資雙方比例產生極大的失衡,為甚麼會這樣呢?是甚麼讓員工開始思考去留?


#公司方考量不周全

在家上班對許多人而言並非容易事,尤其家中若有在學中的兒童,一邊照顧小孩一邊開會工作,不僅效率不佳同時也對家庭關係有著不良影響,此時如果公司在薪資或是相對應的處理應變不完善,將會造成員工「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進而思考這份工作對自己的價值以及生活和工作間的取捨。

雖然可以理解公司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所顧慮,想必也是經過各方考量才決定讓員工居家辦公,然而這樣一昧地求好心切,可能會造成員工更大的困擾,公司需要做的不應該只是「決策」,更應該傾聽員工的想法,再採取進一步的行動,如此一來便可創造雙贏的局面,對公司、員工都是相對更好的關係互利。


#公司處理態度消極

和大家分享一個例子:

YC有位朋友(在此稱為A)任職於某間小型連鎖餐廳,由於這波疫情爆發,不只是A本身快篩確診,他的同事也因為公司在各方面考慮不周,接二連三的染疫。當事件發生初期,這間公司沒有及時做出對應的緊急措施,只要求員工先快篩,沒有太嚴重的症狀就繼續上班,然而病毒擴散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這條傳染線迅速蔓延至整間公司,直到狀況已經失去控制才發公告聲明停業。

員工在家休養的這段時間,公司無法給予任何實質上的支持,只有口頭上的一句「保重!」,公司本身制度上就已經有部分違反勞基法:沒有勞健保、工時過長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更是對員工造成生活和心理上極大的負擔,接踵而來的失望加上日積月累的疲憊,A最終決定離職。

當然可以理解小型企業在資金上的緊縮,但若是基本的福利制度,以及公司整體對突發狀況的態度能夠更積極一些,員工至少可以減少心靈上的疲乏。


#失去對產業的熱情

在當下任職的工作環境中,已經不再具有熱誠,甚至對手上的工作感到倦怠,長期的壓力與挫折,或是其他的外在因素影響,都可能讓人對原本喜歡的事物產生厭惡感,更何況當「這件事」是你的「職業」

YC曾和一位同事聊過關於「保持熱情」,這位同事在公司裡算是能力及專業知識數一數二的,他曾經也嘗試過自己創業,然而在經歷一波三折後來到這間公司,每一天快節奏的工作模式和因為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煩躁感,讓他最終選擇離開。

我問他:「你已經沒有熱情了嗎?」

他回答:「我依然喜歡這個產業,但當這份喜歡變成為了做而做的例行公事時,熱情就逐漸被消磨殆盡了。」

大家也在工作上遇到了這樣的瓶頸嗎?


#順應未來趨勢而選擇轉職

疫情肆虐下,我們的生活型態在無形之中有了轉變,網路開始佔據大家生活的一大部分,不管是消費行為、學習方式、娛樂活動…,如今更成為了「在家也能賺錢」的最佳媒介。因此現在的社會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開始嘗試利用網路賺取金錢,就連大型企業也著手於網路行銷,這樣的發展勢必會是未來人類的一大趨勢。

所以在疫情嚴峻的這個時期,不少人已經開始進行網路創業,像是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成為部落客、經營電商以及投資虛擬貨幣等。這個現象也說明為了更專注在發展網路事業,而選擇辭掉原本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


無論如何,都希望大家順利平安的度過這段路程,祝福大家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歸屬,做著「心之所嚮」的工作,最重要的是: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活著」

謝謝!

*圖片來自Google*

avatar-img
YC talk about life!
50會員
275內容數
現實與想像,是我們與生活間的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C talk about life! 的其他內容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現在的人幾乎無時無刻都戴著耳機,好音樂能伴隨一個人的時光,讓人感到平靜。這篇文章介紹了近期非常受歡迎的寶藏歌手和療癒系音樂,也推薦了一些YC個人收藏的歌單,適合躲在被窩裡靜靜聆聽。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現在的人幾乎無時無刻都戴著耳機,好音樂能伴隨一個人的時光,讓人感到平靜。這篇文章介紹了近期非常受歡迎的寶藏歌手和療癒系音樂,也推薦了一些YC個人收藏的歌單,適合躲在被窩裡靜靜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