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缺角破洞的人,到底要怎麼樣才會好起來?或者,不要去區分「是否健康」好了,因為只要是人,就一定有「個體化」的議題,只是有些人難度高一點、有些人相對好像比較容易。
其實,我這輩子有興趣的事,分析歸納起來,可能核心都不脫這個主題。
前陣子看到一個朋友貼了舊照,是她美麗的大大的笑容,照片中的她看起來真的好開心。她寫道,她這輩子可能再也無法這樣發自內心開懷大笑了。
我想到年輕時的一件事。
我二十幾歲的時候,曾經交往過一個精神狀態比較特別的男友,一開始只覺得這個人特別浪漫、超級感性,熱情起來跟小孩一樣瘋,但有點脆弱;年輕時的我大概對這種「藝術型文藝青年」很感興趣吧,然後就漸漸發現事情沒這麼單純。
我從來沒見過這麼易怒、情緒起伏這麼激烈的人,我老母雖然也是很情緒化的人,但我老母比較屬於容易「掉下去」的類型,這位前男友的言行則是超出我的經驗範圍之外,我發現無法用一般人的邏輯來理解他。他不高興的時候會指責你搞砸了他的人生,他開心起來又把你捧成全世界最美好的人,情緒就跟坐雲霄飛車一樣,在天堂跟地獄之間擺盪。
笨笨的我被嚇到幾次後,還沒想到要分手,反而是開始找資料想要理解他出了什麼問題(到底~沒有立刻逃走的我是有什麼問題?)。看了一些網路文章,覺得他的情況很像「邊緣人格障礙」,把市面上提到這個主題的書都買了(超級少,才幾本)。邊緣人格障礙者通常對「被遺棄」會超級敏感,只要有一點點蛛絲馬跡讓他覺得另一半可能會離開,就會引發抓狂。
書中對於跟有邊緣人格障礙的人相處,有一句很貼切的描述是「走在蛋殼上」,讓人時時刻刻提心吊膽,你不曉得什麼時候他會突然為一件小事發怒、大吼大叫,而且因為無法講道理,久而久之,為了避免爭端,會讓他身邊的人越來越退縮,開始任由對方曲解現實。(我人生後來非常難忍受會大吼大叫的人,可能也是這個經驗帶來的後遺症吧)
直到某一個時間點,我發現了一件事:即使他心情好的時候對我百般溫柔,我也開心不起來了。因為我知道,不好的時刻很快又會再來臨,而且一次比一次更糟。我已經盡力了,可是人會累啊,人會犯錯啊,他糟糕的時候我要承接他,而我狀況不好的時候我還是要安撫他,長期演變下去,相處的時時刻刻都變成了恐懼,以及對恐懼的預演,還有看不到盡頭的疲倦。
我一開始天真地以為心理諮商可以治好他,很快就發現我錯了;應該說,即使心理諮商有用,但他身邊的人需要付出的陪伴與忍耐是極為長期的。如果當事人本身並沒有付出努力療癒自己,光靠另一半的愛,是沒有用的;身心靈圈喜歡說「愛是一切的答案」,但愛並不等於毫無智慧的犧牲。當陷入上面那種心理狀態時,我已經沒有力量支持我自己了。我明白了一個事實,這樣繼續下去,只會從一個病人變成兩個病人,而不是邁向療癒之路。
我當時還上網搜尋到美國的一個論壇,是邊緣人格患者的親屬互助會,有個家屬說,不知不覺間她發現自己已經跟對方在一起十年了,她一直想離開,卻一直走不了;十年了。
我像是突然醒了過來,我沒有十年。我沒辦法這樣繼續下去十年。於是我開始擬定分手計畫。因為對方已經開始出現一些暴力傾向(他們的控制手段會隨著時間而慢慢加劇),我也是要顧及人身安全的,過程就不提了,總之後來順利脫身,結束了這段半年左右的瘋狂經驗。
那位朋友說的,笑不出來的感覺,我有時候會覺得,啊,我好像可以理解。那段時間的我,完全笑不出來,因為我覺得生命充滿了可怕的事情,我覺得自己是個很糟糕的人,雖然我知道他有病,但被一個你曾經很重視、喜愛的人不停地否定,久了真的會被洗腦。
在人生中某些特別不好過的時刻,我也會覺得心情好像回到那段時間,做什麼都不對,沒有辦法肯定自己,沒有心思盼望未來;即使那個人已經早就不在我生命中了,像是還留下一個淡淡的殘影。
這段經驗給我的最大體悟是:人沒有自以為的那麼堅強。至少我知道了我沒有,我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以為自己可以完全不受操控,實在是太高估自己了,如果處在一個充滿攻擊能量的環境中,卻沒有早點讓自己離開,那麼被拖下去只是遲早的事。
人世間的磨難,其實就像傳染病一樣,很少有人天生下來就是「壞掉的」,往往一個壞掉的人,是因為受到其他壞掉的人用糟糕的方式對待,而導致他也很可能壞掉。
有時候想想,人生要談什麼偉大的目的呢,真的每個人都需要那麼偉大嗎,會不會,把自己修好就已經是超級了不起的事了。當我們不再需要為了讓自己好過而傷害他人,這個世界受傷的人就會越來越少,世界才可能越來越好。
希望社會有足夠的空間,讓各式各樣「不偉大」的人也生存下去啊。
朋友看完這篇,表示想點播《Fix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