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修學述要》0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raw-image

我們都有善惡念,我們怎麼去控制它呢?

所以,一個聖賢他如果是放縱自己的心念,他就變成一個狂妄的惡人;一個狂妄的惡人他能克制心念,他就變成聖人。

人都有善念跟惡念,那麼什麼是好人呢?從儒家的標準說,好人不是沒有惡念,這個好人他都沒有惡念,不是!他會克制惡念,所以他變成好人。那什麼是壞人呢?壞人也不是說他都沒有善念,他放縱自己的惡念,所以善念的力量減低了,就變成壞人了,是這樣子的。好人他知道去調伏他的惡念,不管他用什麼方法;儒家就唱詩歌、禮教,想辦法把惡念降低,把善念增長,這個就是善人了。

所以,我們知道蕅益大師作一個引證說,這個是世間的好皇帝,勤政愛民,造福很多老百姓;這個,也不簡單,他是一個邪惡的霸王,他在山上聚集了九千多人,一個盜賊王,到處去殺人放火。那麼,這兩個人能力都很強,為什麼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善的功能,表現出來的是一種邪惡的功能呢?因為他們內心所安住的那種力量,一個是為了個人,他把私欲,因為這個跖啊,他把他生命邪惡的部份表現出來;這個舜呢,他把善的一部分表現出來。換句話說,他也不是沒有惡念,他之所以行善,是善於調治他的惡念;那麼這個,他也不是沒有善念,他只是不會把他的善念表現出來,他變成惡人,如此而已。

所以,這是什麼意思呢?人要有一個內功,既然我們都有善惡念,你怎麼去控制它而已。修行就是你要有一個控制的方法,想辦法把你的善念的勢力增長,想辦法把你的惡念勢力減低,這就是修行,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看書能得到這個效果也可以,拜忏得到這個效果也可以。

那麼這一段是一個總說。總而言之,人要能夠善調心念,這個是一個關鍵。

法門沒有高下,成敗就看你的發心!

好,我們看下一段。前面講的是理論,這一段就把它會歸到實際的修學。

在佛門當中,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個修學法門,你是持戒,受戒學律,你喜歡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歡研究教理,聽教看經,修止觀也非常好;或者你喜歡參禅,參祖師禅,看話頭也可以。也就是說,佛法提供很多法門,但是法門沒有高下,成敗就看你的發心。

看下一段: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塗種子。只要你持戒、你聽經或者講經、或者參禅,你是為了追求名聞利養,那麼你造的業就是三塗的業力;那麼執著取相,你對於善業很執著,人天魔外種子。這個講堂是誰建的呢?是我建的?我要把我的名字寫到上面去,你對你自己善業特別執著,人天種性;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這種人比較偏空,二乘人是好樂空性,忘失大悲;但具真實自覺覺他之心,便是菩薩種子。他本身有智慧的觀照,善調其心來自我提升,他也有很多的慈悲心想要幫助別人──覺他,這種人自利利他,菩薩種子;最後,那麼第五個是最圓滿的,自覺聖趣光明發輝。「自覺聖趣」簡單的講就是回光返照,他能夠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然後,從一念的清淨心裡面生起菩提心,從空入假,光明發輝。

自覺聖趣是從假入空攝用歸體,光明發輝是依體啟用,生起大悲心。那麼徹其源底,通達心性的根本,所謂的真如,然後以真如來發起菩提心,來念乃至修波羅蜜,把功德回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最圓滿。圓教的菩薩,從真如出發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發心功德不可量,充滿一切眾
Thumbnail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發心功德不可量,充滿一切眾
Thumbnail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七支供養,是快速的積集資糧的七個方法! 好,我們看七支供養。那麼七支供養,是前面我們講增長善根這一塊,我們開出七支供養,我們把它簡單的說一下。 善根的增長,有七個方向,那麼分成四個部分: 修歸依: 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個是智慧跟
Thumbnail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七支供養,是快速的積集資糧的七個方法! 好,我們看七支供養。那麼七支供養,是前面我們講增長善根這一塊,我們開出七支供養,我們把它簡單的說一下。 善根的增長,有七個方向,那麼分成四個部分: 修歸依: 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個是智慧跟
Thumbnail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修行是、先從假入空、再從空出假! 前面兩個是一個思考模式,這個是講到修行的方便,就是講到事相的修學。修學的方便有四種,就是透過什麼樣的方便來增長我們菩提心的善根、大乘的善根呢?先看 第一個、行根本方便。 我們看第二個。 發起善
Thumbnail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修行是、先從假入空、再從空出假! 前面兩個是一個思考模式,這個是講到修行的方便,就是講到事相的修學。修學的方便有四種,就是透過什麼樣的方便來增長我們菩提心的善根、大乘的善根呢?先看 第一個、行根本方便。 我們看第二個。 發起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凡人行善皆是以自己的錯謬想法去做,表面上好像是行善,事實上卻是作惡,等遇到災禍、困難、詐騙、失財等不如意之事,就說行善是無用功,父母所教導、祖宗經典、佛法皆是騙人之語。 但真是這樣嗎? 實則應該以聖賢經典為標準,因天地鬼神與聖人同是非、同取捨,想要事事如意,就該學習孝親尊師,忠信誠實等聖人知見!
Thumbnail
○凡人行善皆是以自己的錯謬想法去做,表面上好像是行善,事實上卻是作惡,等遇到災禍、困難、詐騙、失財等不如意之事,就說行善是無用功,父母所教導、祖宗經典、佛法皆是騙人之語。 但真是這樣嗎? 實則應該以聖賢經典為標準,因天地鬼神與聖人同是非、同取捨,想要事事如意,就該學習孝親尊師,忠信誠實等聖人知見!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都有善惡念,我們怎麼去控制它呢? 所以,一個聖賢他如果是放縱自己的心念,他就變成一個狂妄的惡人;一個狂妄的惡人他能克制心念,他就變成聖人。 那麼這一段是一個總說。總而言之,人要能夠善調心念,這個是一個關鍵。 法門沒有高下,成敗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都有善惡念,我們怎麼去控制它呢? 所以,一個聖賢他如果是放縱自己的心念,他就變成一個狂妄的惡人;一個狂妄的惡人他能克制心念,他就變成聖人。 那麼這一段是一個總說。總而言之,人要能夠善調心念,這個是一個關鍵。 法門沒有高下,成敗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6.5 良因法師 隨筆 舜老夫曰: 「傳持此道,所貴一切真實。 別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實。 識因果,明罪福,乃操履之實。 宏道德,接方來,乃住持之實。 量才能,請執事,乃用人之實。 察言行,定可否,乃求賢之實。 不存其實,徒炫虛名,無益於理。 《二事坦然菴集》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6.5 良因法師 隨筆 舜老夫曰: 「傳持此道,所貴一切真實。 別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實。 識因果,明罪福,乃操履之實。 宏道德,接方來,乃住持之實。 量才能,請執事,乃用人之實。 察言行,定可否,乃求賢之實。 不存其實,徒炫虛名,無益於理。 《二事坦然菴集》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你要修兩個觀照,善根會增長煩惱會淡薄! 那麼,在這麼多虛妄顛倒妄想當中,佛陀的意思,就是你先不要管妄想,先在妄想中建立三道的光明,你一開始管妄想,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先把自己的功力先栽培起來。所以對治妄想是比較後面的,剛開始先栽培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你要修兩個觀照,善根會增長煩惱會淡薄! 那麼,在這麼多虛妄顛倒妄想當中,佛陀的意思,就是你先不要管妄想,先在妄想中建立三道的光明,你一開始管妄想,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先把自己的功力先栽培起來。所以對治妄想是比較後面的,剛開始先栽培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那麼我們看第二段,偽真: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偽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那麼我們看第二段,偽真: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偽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09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09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