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修學述要》09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好!我們有這個觀念以後,我們就來看一看,到底我們的思考模式是什麼?一個修行人有八種思考模式,我們首先先了解的,我們要對一對我們目前是屬於哪一種,再找到適當的方法來調整。那麼,既然我們的思考模式深深地主導我們,那我們思考模式到底有那些呢?
我們看甲二、發心的差別相。那麼先講八種發心,再講四種差別。先看八種發心的第一和第二,請合掌: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好,我們的思考模式先分成邪跟正兩種的差別。
第一種就是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這個人他也受了三歸依,他也是佛弟子,他也算是修行人了,那麼他做了很多很多的修行善法,但是不究自心,他很少去觀察他內心的活動──他的內心習慣性往哪個方向活動,他完全不知道;完全不知道,當然他也就沒辦法去調整。
那麼這個人幹什麼呢?但知外務,攀緣人、攀緣事,總是向外攀緣。這一下講出了四種攀緣:
第一、或求利養,他心中追求物質的享受;
第二、或好名聞,他攀緣美好的名聲,博取別人的讚美;
第三或貪現世欲樂,今生五欲的安樂;
第四、或望來生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這種人大部分也不是很想聽經,那當然他也不能用教理來觀心、來調整自己,只跟著感覺走,那麼這種人就是邪惡了。
這種邪惡的人,以印光大師說即便他來生不墮落,他福報修得大,大概第三生就下去了。今生造業,第二生的時候享受快樂,第三生就墮落到惡道去了,三世怨!因為他的種性已經形成了三塗種性了,那麼即便他不馬上墮落,也是遲早的問題了,因為他的因種已經種下去了。
「正」: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這個人對物質的享受淡薄,對名聞利養、別人的讚美,他也不是很在乎;對五欲的快樂,基本上他不把心往這方面跑,那麼他的心是調整到為了了生死,為了圓證菩提,他的心盡量往這兩個方向去經營,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修行一定要用智慧來引導,強迫是不會持久的!
其實這個啊,這就是考驗你的智慧水平,我們一般人追求名聞利養,你怎麼把它調成正呢?這不是勉強,我現在開始要走向正了,沒有用了!你要有一種智慧的觀照,從佛法來說,修行就是要自我溝通,你要跟自己溝通,你一定有盲點,所以為什麼佛法是覺,「佛者覺也」,因為覺悟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你覺悟了,你自然造善;他不覺悟,你打他也沒有用。
所以,當你的心都是邪的時候,你自暴自棄也沒有用,你怎麼辦呢?你跟自己溝通,要先說服自己,你說,世間上人追求快樂可以理解,人性本來就喜歡快樂,連螞蟻也希望快樂,但是,我有需要追求五欲的快樂嗎?五欲的快樂是有過失的了!
我們今天早上說過,你追求今生的快樂,無常敗壞的過失——「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還憂惱,一切無樂時。」你追求的過程很辛苦,得到的時候,心不安、擔憂;失掉的時候,你又開始抱怨,你根本沒有真正的快樂嘛。所以五欲快樂是有過失的。
佛陀說,比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
你喜歡刀鋒上的蜂蜜,你舔那蜂蜜,雖然有甜蜜的感受,但是你的舌頭被割傷了。我們一個人喜歡吃蜂蜜可以理解,但是你不一定要吃刀上的蜂蜜啊,你可以吃瓶子裡的蜂蜜啊,對啊!你可以追求善道,極樂世界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聖道樂沒有過失,你可以把你的欲望轉到極樂世界來嘛。
所以,佛法它怎麼樣?它轉,它疏導。小乘人喜歡用斷,就是把善惡念斷了,菩提心善念也斷了;大乘佛法是疏導,這個水,你有本事黃河泛濫,沒關係,我把你疏導為灌溉。
所以,念頭沒有錯,它是因為被一種錯覺誤導了,你也不要責怪自己,你把它導過來,用智慧跟自己溝通,把思想導過來就好了。修行一定要用行為、用智慧來引導你,你用強迫都不會持久的。
你看有些人他不用智慧,他只是持戒,造惡──不可以;他只知道他不可以造惡,他不知道為什麼不能造惡,他不知道,強壓式的修行沒有用,因為你還是想造惡,你只是不敢造惡而已;你不敢造惡,但是你的思想沒有改變,你本質沒有改變,你要修到你不想造惡,這才是重點,這個很重要!如果你還停留在你不敢造惡,那你的水平就不高了,出世間的解脫都沒你的份了,因為你沒有形成這種性嘛,你沒有葡萄的種子,怎麼種出葡萄?
你必須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溝通,你要把它轉識成智,轉成我真的不想造惡了,因為沒有意義嘛!我造惡的目的是什麼?我不就想追求快樂嗎!但這個快樂值得嗎?你得到這個快樂,你付出慘重的代價,來生到地獄去,值得嗎?
其實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我們也可以常得到快樂啊!這個快樂是聖道的快樂。
所以現在就是說,當你有一個錯誤思想的時候,你不要責怪自己,坐下來,泡一杯咖啡,好好跟自己溝通,你把道理說明,你用現在的你來說服過去的你你要跟自己溝通,因為過去的你留下很多。我們一個人內心當中有很多正面的思考,感謝過去的你;也留下很多負面的思考,你要調整這些負面的思考,就是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溝通,這叫轉識成智,它是可以轉,但是你不能強壓。
有些人他是用強壓式修行,就一直訶責自己:「你看你什麼事都幹不好,你這個人就是不行!」到最後這個人會沒有用了,沒有用了,他惡事不做,善事也做不了,他很可能走入憤世嫉俗的厭離心態,他極度厭離,刺激他,他就走上阿羅漢的地步上去了。所以,你要溝通,不要訶責它。這個講邪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當你色身消失的時候,你今生的思想會貫穿到來生去,思想會通過死亡讓你來生繼續受用。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生命有很多事情是不斷地在重復的,除非你用佛法來調整你的思想。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今生很可能繼續造,因為他思想貫穿。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生命的五蘊當中,真的有一個主導者! 受,這個感受也受業力的影響,就是我們的心跟外界接觸的第一剎那是苦受樂受。快樂的人,當然福報大的人,快樂的時間多了;罪業重的人,痛苦的感受多。 生命的主導者是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模式!
《菩提心修學述要》06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現在修了很多法門,法門不能保證你是不是成功,因為它是工具,關鍵在於你那個心的調整。
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 宣講 一個人生命的結果是看臨終心念的! 也就是說,從佛法的角度,一個人生命的結果是看臨終心念的。最後的關鍵就是你一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另外,你隔壁的人他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兩個人死亡的時候,到底這兩個人要去哪裡?就是最後你造了很多事情留下的那個心念的痕跡,最後那個功能。
淨界法師 宣講 《菩提心修學述要》要義 我們這個地方總共有六大科,將述此義,大科分六。 首先,第一個我們先看生命的主導者。 為什麼有些人會墮三惡道?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生天?為什麼有些人到極樂世界去?事出必有因,我們生命到底是誰在主導我們?是我們的業力嗎?還是我們的思想呢? 所爭只一念間!
《菩提心修學述要》02 目標是成佛,我們的種性非常的重要! 所以當我們的目標是成佛的時候,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種性,就是說你現在的目標想要種一個蘋果,當然你要找很多肥料,但這都是枝末,這個加行的對治都是枝末,重點是你要得到蘋果,你要先找到蘋果的種子,葡萄的種子是種不出蘋果。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當你色身消失的時候,你今生的思想會貫穿到來生去,思想會通過死亡讓你來生繼續受用。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生命有很多事情是不斷地在重復的,除非你用佛法來調整你的思想。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今生很可能繼續造,因為他思想貫穿。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生命的五蘊當中,真的有一個主導者! 受,這個感受也受業力的影響,就是我們的心跟外界接觸的第一剎那是苦受樂受。快樂的人,當然福報大的人,快樂的時間多了;罪業重的人,痛苦的感受多。 生命的主導者是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模式!
《菩提心修學述要》06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現在修了很多法門,法門不能保證你是不是成功,因為它是工具,關鍵在於你那個心的調整。
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 宣講 一個人生命的結果是看臨終心念的! 也就是說,從佛法的角度,一個人生命的結果是看臨終心念的。最後的關鍵就是你一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另外,你隔壁的人他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兩個人死亡的時候,到底這兩個人要去哪裡?就是最後你造了很多事情留下的那個心念的痕跡,最後那個功能。
淨界法師 宣講 《菩提心修學述要》要義 我們這個地方總共有六大科,將述此義,大科分六。 首先,第一個我們先看生命的主導者。 為什麼有些人會墮三惡道?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生天?為什麼有些人到極樂世界去?事出必有因,我們生命到底是誰在主導我們?是我們的業力嗎?還是我們的思想呢? 所爭只一念間!
《菩提心修學述要》02 目標是成佛,我們的種性非常的重要! 所以當我們的目標是成佛的時候,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種性,就是說你現在的目標想要種一個蘋果,當然你要找很多肥料,但這都是枝末,這個加行的對治都是枝末,重點是你要得到蘋果,你要先找到蘋果的種子,葡萄的種子是種不出蘋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有很趣的兩段話:「正人用邪法,邪法即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仔細推敲,個中道理還真是不一樣,也許我們無法從字面上去推測,但是認真思惟起來,頗有個中含意。佛法的用意是什麼?學佛就是要將佛法用在生活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不然真的入佛不成反變魔,走入魔道了。當今社會很多人已經漸漸成魔了,雖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有很趣的兩段話:「正人用邪法,邪法即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仔細推敲,個中道理還真是不一樣,也許我們無法從字面上去推測,但是認真思惟起來,頗有個中含意。佛法的用意是什麼?學佛就是要將佛法用在生活上,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不然真的入佛不成反變魔,走入魔道了。當今社會很多人已經漸漸成魔了,雖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