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2—要做什麼,做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一篇那4個例子都是「停止」做什麼,這篇要來說要「做」什麼:

一、 我要對伙伴們收費,她們才會向客戶收費

伙伴A當初是我邀她來成為工作室的伙伴,一起辦活動。實際工作之前,她需要談,所以我常常跟她談,正式的諮詢,免費。

不只對她,其他的伙伴或朋友也是這樣,只要她們需要,我就談,不管有沒收費,服務都是一樣的。

在談談之中,我聽到A對客戶的服務很好,只是增加了服務,卻不好意思多收錢,還有在報價時,碰到客戶殺價的時候,收的費用就減少,甚至人家沒要求,自己也會自動打折。

我想到這樣下去不行,「我的談談也要收費,這樣你們才會跟客戶收費。」訂出伙伴談談的費用,有優惠一點,所有的事情都明確收費、付費,像介紹學員,介紹場地租借、幫忙賣東西等,我都付介紹費和利潤,有時候雖然10元、20元都照算,我說:「我們都來練習收錢。」

收錢這件事情其實是不簡單的,像我們諮詢師辦的座談會等活動,一開始是免費的,到了應該要收費時,內心都會經過一些猶豫、搖擺、下決心、不好意思、說不出口等等的過程,要增加費用時也一樣,其實活動的定價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呈現,這些沒有實體「東西」的產品,像我的談談、辧的活動、A付出的服務等,好像很難像人家收費,又收得合理一點(就是貴一點)。

伙伴們在我的工作室裏練習,我們不只嘴巴上說說而已,因為「知道不一定做得到」,這裏沒有大道理,不說很多話,就是用實際行動去做。經過了幾年的時間,A不只由業務助理順利轉型為業務,還確認了自己的定位是提供比較好的服務,維持住幾個比較優質的客戶(表示可以理解她的能力和服務),其他的愛殺價、貪便宜的客戶,就不在意,隨便做做就好,跑了也沒關係,這樣才有時間和心力做重要的事情,開發新的業務,讓自己進步。

從這件事裏我深深體認到,免費不是好事,首先是不尊重自己的專業,看低自己的價值,再來是會擔誤了人家,阻止人家前進,對方也會跟我一樣該收費時不收費,而且免費的東西人家不珍惜,也浪費了自己的心力,所以只要有付出,都要收費,彼此的能量才會平衡。

二、 對自己好,人家也會對我好

M是我以前的同事,有一次打電話跟她聊聊,聽到了和以前一模一樣的情形:有一位同事時常在背後說她壞話,工作只做一點點,剩下的推給M做。那時候我的工作室剛開始辦座談會,就邀她來參加。

她是個沒有話的人,在工作中這樣,在家裏也是。後來她跟我提到,第一次來的時候,她從來沒有講過這麼多話,一個人說了四、五十分鐘,而且每個人都專心在聽她說。

幾次之後,給她的建議是:「對自己好,煮自己喜歡吃的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下一次,她說:「股長遠遠地從我的前面走過,她特地彎過來,跟我問候。」嗯!真好,只要做了,馬上有效。後來也比較少聽到那位同事欺負她了。

三、 看不慣同住的成年孩子的種種生活習慣時,媽媽要找自己的事情做,

而且是需要專心的,比較困難、複雜的事情。

孩子成年之後,當媽的人對待他們的方式要改變,只是這種改變很不容易,有人順利,有人不順利,有的人要經過很久很久的時間,甚至到了很老,自己做不動時才被迫改變(像我媽)。

綜合我看到周圍的人和我自己到目前為止的情況,年老的爸媽關心成年孩子,會出主意,甚至動手幫忙,這麼做被認為是很溫馨,很理所當然的,但是孩子本身需要嗎?符合他的需求嗎?也很可能對他來說是一種干擾,讓孩子又愛又恨,想感謝,又有很多情緒。其實沒有對錯,只是做法不同而已。

尤其同住的時候,兒女的生習慣和做事方法中總有老媽看不慣的地方,有的人用唸的,一再重覆說「應該的」、「對的」做法,但是人家的做法不可能改變,修養好的,就當耳邊風;不耐煩時就說出不好的話來,互相埋怨,老媽還是要講……,就這麼無限迴圈下去;就是當面時嘴巴不講,心裏還是不認同,轉而跟朋友、親戚講,說多了之後,好像顯得自己的兒女多不好似的。

其實媽媽管人家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自己太「閒」了,有的媽媽一輩子都在服務家人,沒有自己的事情,沒有自己的故事,一聊起天來,嘴裏都是兒子、女兒的一舉一動,再加上孫子的林林總總,我聽起來是說不出的奇怪,尤其抱怨兒女的同時,呈現的是她自己沒有自己的事情啊!所以根本的方法是找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去做,去學,而且要做比較難的,一直學下去,沒有止境的,要很專心的,不斷解決問題、困難的才算,這麼一來,注意力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對於兒女的種種就不會那麼注意了,彼此都解脫了,真正的幸福、快樂的日子才會來到。

對於傳言中的,如:年紀大了,不要有壓力,做輕鬆的就好,不要要求做到什麼……,請將這些對於老年人的成見拋開,困難的、複雜的、有挑戰性的……,可以激發出一個人的潛力,活出自己的精彩,也讓親子關係、家庭氣氛更好,你相信嗎?

還有一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83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形象? 會連帶影響他人對我的看法。 當你發現對方一直請你幫忙,有一天卻願意花錢請別人做同樣的事情時,你心裏的失落感會更大吧?! 當自己的專業知識變得廉價,是自己造成的,還是別人造成的呢?
Thumbnail
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形象? 會連帶影響他人對我的看法。 當你發現對方一直請你幫忙,有一天卻願意花錢請別人做同樣的事情時,你心裏的失落感會更大吧?! 當自己的專業知識變得廉價,是自己造成的,還是別人造成的呢?
Thumbnail
這幾天跟幾個好夥伴個別不約而同聊到一個話題,有時候我們敞開心胸盡心盡力協助別人,結果反而自己需要協助的時候,反而吃了閉門羹,或者被敷衍一波。大多數的人都會忿忿不平吧,覺得這很不公平吧...
Thumbnail
這幾天跟幾個好夥伴個別不約而同聊到一個話題,有時候我們敞開心胸盡心盡力協助別人,結果反而自己需要協助的時候,反而吃了閉門羹,或者被敷衍一波。大多數的人都會忿忿不平吧,覺得這很不公平吧...
Thumbnail
有人知道要改變,說他有改變了,其實沒有改變,和以前是一樣的,因為重點沒抓對。舉3個例子看看: 一、 退休後依然熱心服務他人 退休後,她參加校內的教職員舞蹈社團,仍然熱心聯絡,上課時錄影,再傳給每位學員,表演時有許多的事情要做,她都一馬當先,做很多。 二、 運動堅持每天都去,省錢依然是他的最高原則
Thumbnail
有人知道要改變,說他有改變了,其實沒有改變,和以前是一樣的,因為重點沒抓對。舉3個例子看看: 一、 退休後依然熱心服務他人 退休後,她參加校內的教職員舞蹈社團,仍然熱心聯絡,上課時錄影,再傳給每位學員,表演時有許多的事情要做,她都一馬當先,做很多。 二、 運動堅持每天都去,省錢依然是他的最高原則
Thumbnail
上一篇那4個例子都是「停止」做什麼,這篇要來說要「做」什麼: 一、 我要對伙伴們收費,她們才會向客戶收費 伙伴A當初是我邀她來成為工作室的伙伴,一起辦活動。實際工作之前,她需要談,所以我常常跟她談,正式的諮詢,免費。 二、 對自己好,人家也會對我好 而且是需要專心的,比較困難、複雜的事情。
Thumbnail
上一篇那4個例子都是「停止」做什麼,這篇要來說要「做」什麼: 一、 我要對伙伴們收費,她們才會向客戶收費 伙伴A當初是我邀她來成為工作室的伙伴,一起辦活動。實際工作之前,她需要談,所以我常常跟她談,正式的諮詢,免費。 二、 對自己好,人家也會對我好 而且是需要專心的,比較困難、複雜的事情。
Thumbnail
常在文字中或是周圍人們的口中聽到這句:「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只好改變自己。」好像大家都心知肚明地知道要改變自己什麼似的,我以前當面聽到時忘了問她本人:「要改變自己的什麼呢?」不知道對方答不答得出來?(上過成長課的人,常常會口出這些「名言」、「規訓」) 一、 兒子很忙,要的很多 「有在想。」
Thumbnail
常在文字中或是周圍人們的口中聽到這句:「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只好改變自己。」好像大家都心知肚明地知道要改變自己什麼似的,我以前當面聽到時忘了問她本人:「要改變自己的什麼呢?」不知道對方答不答得出來?(上過成長課的人,常常會口出這些「名言」、「規訓」) 一、 兒子很忙,要的很多 「有在想。」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常常錯過改變的關鍵時機?你是不是每次都在事情結束後,才懊悔自己少做了什麼? 讓我告訴你,你可以很不一樣! 化被動為主動,雖然承擔較大風險,但有了掌握自己風向的自由。換一種眼光,重新看待自己,你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女媧!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常常錯過改變的關鍵時機?你是不是每次都在事情結束後,才懊悔自己少做了什麼? 讓我告訴你,你可以很不一樣! 化被動為主動,雖然承擔較大風險,但有了掌握自己風向的自由。換一種眼光,重新看待自己,你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女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