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收到新購入的神學書籍。一邊是女性神學詮釋;另一邊是禮拜禮儀的思考。
上週在沒班的空檔,搭了室友順風車,去南神圖書館寫講道篇。實在也感謝南神的圖書館空間,三樓的靈修區,常是產出我文字的孕育地。這裡也是我神學思想的來源地之一。
要等車離開的時候,遇見幾位結束室友課程的夥伴。有一位跟我提起,我每次的講道,他都要聽三遍。我直呼:聽太多遍了啊!但心裡暗暗反省,是不是還是太複雜了點呢?
比如說
補破網那講,我沒有留意,竟然講了半個鐘頭。這樣真的很不好,我原本都給自己設定,要20分鐘左右結束的。太多太久,精神都喚散了,也不好。
大家別看我好像氣定神閒的在講台上(有嗎),每一次講道前的醞釀,真的很燃燒我的腦,跟錢包。那天我親愛的研究組長問我,講道篇要寫多久?一時之間很難回答出來,因為最痛苦的,是要從經文聚焦主題。有時得花上一、二週的不間斷思考跟閱讀,才有靈光閃現。其實「靈光閃現」,也就是要通過我自己這關⋯⋯如果連自己都沒有對經文的體悟,好難站上講台。這是我自己過不去的那關。
雖然南神圖書館是很重要的靈感孕育地,但館藏圖書的更新,畢竟還是有很大的時間差。對我這種「不正經」的神學人,仍然是不足夠。因此,我已經養成了自己購買(國外)神學書籍的習慣。
並不是說外國月亮比較圓,只是我想看看其它不同「框架」的神學詮釋。這部份,畢竟國內還是⋯⋯比較貧乏。(然後也完全沒在管別人到底能不能接受我這樣不正經的神學⋯⋯但既然不能滿足所有人,我滿足自己對上帝的交待就好)
想買的書很多,但也只能慢慢購入(完全無法割捨對實體書的愛)。然後把這些東西,在適當的時候,加入到自己的神學思考中,給閱讀或聆聽的你們,甚至作為將來有可能產出的主日學教材的基礎。
因此,謝謝你們每個月奉獻給形色神學的咖啡錢,讓我在思考貧乏的時候,有一點後援,豐富我的神學思考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