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強文學少女——黃鳳姿的逆襲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好啦,之前一直被虧說,為什麼頻道不找真正的女高中生來呢。​

​這次找來的是真正道地的日治水手服少女 — — 黃鳳姿!​

​大家對黃鳳姿的印象不外乎是「地表最強文學蘿莉」。早在小學生的年紀,寫的文章能與其他大人並列在西川滿主編的《臺灣風土記》。​

​這背後的推手功臣,是她的公學校教師 — — 池田敏雄。​

池田敏雄原是臺灣文化的狂熱者,正職是擔任艋舺第二公學校的教師,副業是觀察臺灣人的風俗習慣,走跳在文學及民俗學家之間。​

​他有多熱愛臺灣文化?當小朋友打開他的飯盒,笑說裡面裝的蛋怎麼長得方方正正的,好奇怪,他也覺得對耶,發覺本島人的蛋料理是滷蛋、茶葉蛋,不是玉子燒,真是有趣。​

​他出了一篇作文題目,要學生寫臺灣過年過節的景象,他收到了黃鳳姿交來的作文〈おだんご〉,內容不是說日式的團子,而是臺灣的搓湯圓文化。​

就是這篇作文,讓池田敏雄將學生黃鳳姿介紹給文壇的西川滿,一步步將黃鳳姿栽培成專寫臺灣風俗的文學少女。​


黃鳳姿來自艋舺的望族,祖父通曉揚琴之外,還知道許多臺灣傳統習俗,可想見那樣的家庭環境,能養育出多麼符合日人想像的臺灣人。​

​池田敏雄課後經常走跳黃鳳姿家,擔任她的專屬家教,也得以接近臺灣人的生活,滿足文化狂熱者的渴望。​

​兩人與其說是師生,倒不如說是互相依靠的關係。黃鳳姿在池田敏雄的栽培之下,在 12 歲時出了第一本書《七娘媽生》,後來陸續出了《七爺八爺》、《臺灣的少女》。

臺灣的少女,當然是相較於日本少女的概念,與另一位日本文壇的少女豐田正子相互比較,兩名少女甚至因書本牽起線,相知相息彼此的文學少女心。​

​然而,有評論家質疑,黃鳳姿的文章是對事物的「說明」,不是自發性、忍不住用文字表達事物的行為,認為是語言的不幸。換句話說,評論家是指這名少女的作品,無疑是因為身旁大人的介入,鼓勵也好、引導也好,總歸都不是少女發自內心想寫的渴望。​

​這樣的處境,後退來看,其實是臺灣文人普遍的困境。​

要怎麼用殖民者的語言,設法站在跟殖民者同樣高度,表達臺灣人真實的想法?​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黃鳳姿認為用日語寫家鄉艋舺的生活習慣,是打開大眾對艋舺認識的最佳辦法。基於這樣的理由,少女持續寫下去,為那個時代的艋舺留下第一手觀察。​


這些故事都寫在《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這本書裡面,作為想闖蕩日治時代的水手服少女,這本書簡直如書名所說,是豐富的案內帖(導覽手冊)啊,逛大稻埕、艋舺,找珈琲廳、藝旦就靠這本!​

​想偷窺內頁,到我的頻道看最新上線影片吧!


參考資料:​林安琪,〈台灣第一個文學少女 — — 黃鳳姿傳奇與日本人眼中的台灣〉《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


我是臺灣歷史主題的小說創作者,喜愛分享歷史、文學小知識給大家!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熬夜的便當」以及 IG pan.yutang 得到更多新的歷史小故事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熬夜的便當(BenDon 班與唐)的沙龍
63會員
58內容數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灣生竹中信子在系列著作《日本女人在台灣 — — 日治台灣生活史》,節選了從明治、大正到昭和時期以來,台灣民間發生的各種趣聞。​雖說節選的角度,多少反映了她的日本人身分,跟台灣人解讀的觀點不太一樣。​不過,竹中信子的書還是幫忙補足了官方看不到的視角。
Thumbnail
灣生竹中信子在系列著作《日本女人在台灣 — — 日治台灣生活史》,節選了從明治、大正到昭和時期以來,台灣民間發生的各種趣聞。​雖說節選的角度,多少反映了她的日本人身分,跟台灣人解讀的觀點不太一樣。​不過,竹中信子的書還是幫忙補足了官方看不到的視角。
Thumbnail
大家對黃鳳姿的印象不外乎是「地表最強文學蘿莉」。早在小學生的年紀,寫的文章能與其他大人並列在西川滿主編的《臺灣風土記》。​這背後的推手功臣,是她的公學校教師 — — 池田敏雄。​
Thumbnail
大家對黃鳳姿的印象不外乎是「地表最強文學蘿莉」。早在小學生的年紀,寫的文章能與其他大人並列在西川滿主編的《臺灣風土記》。​這背後的推手功臣,是她的公學校教師 — — 池田敏雄。​
Thumbnail
陳秀喜是誰?她是當上媽媽才發表詩的女詩人。​陳秀喜是日治時期出生的台灣人,最初學習的語言是日文,推測起來她學中文的契機,可能源於大女兒收到的一封情書,是女兒的老師寫的。​身為媽媽,怎麼能看不懂女兒收到怎樣的內容呢。​
Thumbnail
陳秀喜是誰?她是當上媽媽才發表詩的女詩人。​陳秀喜是日治時期出生的台灣人,最初學習的語言是日文,推測起來她學中文的契機,可能源於大女兒收到的一封情書,是女兒的老師寫的。​身為媽媽,怎麼能看不懂女兒收到怎樣的內容呢。​
Thumbnail
看完《花開時節》與《花開少女華麗島》後,就喜歡上 楊双子 的作品,蒐集狂如我應該日後會慢慢地啃食完全。 今天要談的《#臺灣漫遊錄》,光看前頭的「推薦序」,直覺想到的就是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 沿著鐵路而發生的故事,前者以美食飽饜華麗島的口腹盛宴,後者則是以征戰宣揚島嶼的浴血奮爭。 ❶原作-翻譯
Thumbnail
看完《花開時節》與《花開少女華麗島》後,就喜歡上 楊双子 的作品,蒐集狂如我應該日後會慢慢地啃食完全。 今天要談的《#臺灣漫遊錄》,光看前頭的「推薦序」,直覺想到的就是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 沿著鐵路而發生的故事,前者以美食飽饜華麗島的口腹盛宴,後者則是以征戰宣揚島嶼的浴血奮爭。 ❶原作-翻譯
Thumbnail
無論有沒有得牌,這些願意代表台灣出賽的運動員們都是台灣的驕傲! 不必然將一個國家的重量壓在個人身上,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承受這樣的壓力。 若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在勉力而為的同時,也想著一起讓台灣成為更值得全部的人一起生活的地方,我想大家都會一起幸福的吧!
Thumbnail
無論有沒有得牌,這些願意代表台灣出賽的運動員們都是台灣的驕傲! 不必然將一個國家的重量壓在個人身上,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承受這樣的壓力。 若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在勉力而為的同時,也想著一起讓台灣成為更值得全部的人一起生活的地方,我想大家都會一起幸福的吧!
Thumbnail
微微的夕陽紅光透過樹林的間隙在身上暈開。 她拿起保溫瓶輕輕抿了一口。 真甜。
Thumbnail
微微的夕陽紅光透過樹林的間隙在身上暈開。 她拿起保溫瓶輕輕抿了一口。 真甜。
Thumbnail
即便解出了書中之謎尚還不算完全讀完《臺灣漫遊錄》。你可以從它的餘韻裡讀到某種懺悔與和解的冀望,書裡書外衝突的互為表裡,或可說是意料之外,細想之後卻也能稱可貴。如果青山千鶴子與王千鶴在現實中確有其角色寄託與棲身的真人或形象存在,那書裡在此世無可達成的和解,該延續往何方,大概就是作者與讀者該同時思考的。
Thumbnail
即便解出了書中之謎尚還不算完全讀完《臺灣漫遊錄》。你可以從它的餘韻裡讀到某種懺悔與和解的冀望,書裡書外衝突的互為表裡,或可說是意料之外,細想之後卻也能稱可貴。如果青山千鶴子與王千鶴在現實中確有其角色寄託與棲身的真人或形象存在,那書裡在此世無可達成的和解,該延續往何方,大概就是作者與讀者該同時思考的。
Thumbnail
在媒體平臺稀有的年代裡,作家可不是人人都能當,而能夠逃脫困守家庭雜務命運的女性,大概少之又少。然而,在這樣的時代當中,臺灣竟然還是出現了一群女作家,而且還是在國共內戰情勢緊張,白色恐怖蔓延籠罩下的1950年代。到底是什麼契機或條件,促成臺灣史上第一批文學女團的誕生?
Thumbnail
在媒體平臺稀有的年代裡,作家可不是人人都能當,而能夠逃脫困守家庭雜務命運的女性,大概少之又少。然而,在這樣的時代當中,臺灣竟然還是出現了一群女作家,而且還是在國共內戰情勢緊張,白色恐怖蔓延籠罩下的1950年代。到底是什麼契機或條件,促成臺灣史上第一批文學女團的誕生?
Thumbnail
現在台大有四成多的女大學生,「女學生」已非大學裡的稀有物種。但在日治時期可不是如此,儘管1920年代後,台灣出現了多所「高女」,但真正的女性高等教育,那還是男人的事。直到1944年,史學科的張美惠和另外兩位台籍女學生一同進入帝國大學。成為第一批帝大的台籍女性本科生,就此寫下台灣女性在帝大的傳奇。
Thumbnail
現在台大有四成多的女大學生,「女學生」已非大學裡的稀有物種。但在日治時期可不是如此,儘管1920年代後,台灣出現了多所「高女」,但真正的女性高等教育,那還是男人的事。直到1944年,史學科的張美惠和另外兩位台籍女學生一同進入帝國大學。成為第一批帝大的台籍女性本科生,就此寫下台灣女性在帝大的傳奇。
Thumbnail
楊千鶴彷彿燦爛奪目的彗星一閃而逝,1943年起輟筆近半個世紀,直到1990年代重新拾筆回望往日時光。彼時文學少女的花開時節是什麼模樣呢?楊千鶴的演講手稿〈我對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一些看法與感想〉字裡行間有時年的浮光影影綽綽,令人讀之悵然。
Thumbnail
楊千鶴彷彿燦爛奪目的彗星一閃而逝,1943年起輟筆近半個世紀,直到1990年代重新拾筆回望往日時光。彼時文學少女的花開時節是什麼模樣呢?楊千鶴的演講手稿〈我對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一些看法與感想〉字裡行間有時年的浮光影影綽綽,令人讀之悵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