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與他們的產地:大家好,我是一隻蠹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上輩子應該是隻住在圖書館的蠹魚,每天啃食著書中的文字,這輩子則透過書寫,還原消化過的字句,結合當下思考,成為一篇篇的方格子文章。
我從識字以來就酷愛閱讀,小學時自願犧牲下課時間,擔任圖書室開放時間的小志工,只為了閱讀書架上一排排的兒童繪本;曾要外婆快點把水果吃完,好讓我可以拿走包水果的國語日報;國中時期每天到當鄰長的叔公家,拿前一天的免費報紙-台灣新生報,一字不漏從副刊看到社論;高中時期則因借還書太頻繁,高一就蓋完借書證上的所有格子,必須換本全新的借書證,負責借書服務的阿姨驚訝地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幫學生換新的借書證。」
年齡漸長,有了經濟能力,買書成了我慰勞自己辛苦工作的方式,我在書中尋找解答,在小說中逃避現實,在字裡行間看盡新奇事物、社會百態,輸入源頭多了,寫作成了順理成章的輸出管道。
大家好,我是Grace,歡迎造訪我的創作空間,走進我的「格間」,請不吝在留言區與我互動,讓我們成為寫作路上的同行朋友。
我思故我在、我寫我抒懷
一步一腳印即將迎來600篇里程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加入方格子是朋友引薦,不知不覺寫了500多篇,從一開始的大雜燴,到現在細分成不同專題。 勤於筆耕是因為對生活有感,被電影、電視及書籍激起心湖漣漪,還有一大部分的創造數量來自方格子徵文,每一篇徵文公告,都像是一條令人垂涎的魚餌,而我是飢腸轆轆的魚兒,不咬一口是心癢難耐。
詮釋--你看到的是荒煙蔓草,我看到的是繁華榮景,我來! 創作說明--拓荒者的眼光,無所畏懼的勇氣和領導者的思維,命中註定要成為開路先鋒,在不可能處找可能,在無望中找希望,冒他人不敢冒的險,成功,成了英雄,失敗,無人聞問。 鑄造者署名--Grace
詮釋--How是あなた?はい,我很fine. 創作說明--用三種語言來詮釋「你好嗎?我很好。」來延伸時空的穿透性,各種溝通可能同時進行著,用不同的語言混雜表達一個訊息,表達我們對未知的無知,只是我們不自覺而已。 鑄造者署名—Meiling Chang
詮釋—腦中有個聲音說:「我唸、你寫」 創作說明—我常覺得有些文章內容真的是靈光乍現,我是受指揮的人,被動地將腦中的聲音寫出來,至於那腦中的聲音則是自出生到現在的所有感官輸入之集大成。 鑄造者署名—Meiling Chang
1.註釋--是細菌殺手、病毒警察、疫情期間的隨身物。 2.創作說明--進入公共場所要噴手,吃飯前要消毒,離開醫院習慣性再對自動酒精噴瓶伸手,家人碰面還沒開口打招呼,先示意伸手酒精洗手,「未語酒精先流」成了生活日常。 3.鑄造者署名--Meiling Chang
1.註釋--油、粉漿遇上誰,誰就成了令人垂涎的罪惡食物! 3.鑄造者署名--Meiling Chang
加入方格子是朋友引薦,不知不覺寫了500多篇,從一開始的大雜燴,到現在細分成不同專題。 勤於筆耕是因為對生活有感,被電影、電視及書籍激起心湖漣漪,還有一大部分的創造數量來自方格子徵文,每一篇徵文公告,都像是一條令人垂涎的魚餌,而我是飢腸轆轆的魚兒,不咬一口是心癢難耐。
詮釋--你看到的是荒煙蔓草,我看到的是繁華榮景,我來! 創作說明--拓荒者的眼光,無所畏懼的勇氣和領導者的思維,命中註定要成為開路先鋒,在不可能處找可能,在無望中找希望,冒他人不敢冒的險,成功,成了英雄,失敗,無人聞問。 鑄造者署名--Grace
詮釋--How是あなた?はい,我很fine. 創作說明--用三種語言來詮釋「你好嗎?我很好。」來延伸時空的穿透性,各種溝通可能同時進行著,用不同的語言混雜表達一個訊息,表達我們對未知的無知,只是我們不自覺而已。 鑄造者署名—Meiling Chang
詮釋—腦中有個聲音說:「我唸、你寫」 創作說明—我常覺得有些文章內容真的是靈光乍現,我是受指揮的人,被動地將腦中的聲音寫出來,至於那腦中的聲音則是自出生到現在的所有感官輸入之集大成。 鑄造者署名—Meiling Chang
1.註釋--是細菌殺手、病毒警察、疫情期間的隨身物。 2.創作說明--進入公共場所要噴手,吃飯前要消毒,離開醫院習慣性再對自動酒精噴瓶伸手,家人碰面還沒開口打招呼,先示意伸手酒精洗手,「未語酒精先流」成了生活日常。 3.鑄造者署名--Meiling Chang
1.註釋--油、粉漿遇上誰,誰就成了令人垂涎的罪惡食物! 3.鑄造者署名--Meiling Chang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既然升級了沙龍,總覺得應該要來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從小就覺得自己是一塊讀文組的好材料,畢竟我小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書。在國小高年級的時候,言情小說正風行,一度我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言情小說作家。沒想到升上高中之後,突然覺得生物學很有趣!為了想要繼續研讀生物學,我走上了自然組的路。接下來就是一路從
Thumbnail
当了一个月的假期小废人之后突然心血来潮想经营一个自己的部落格。开始写作的动机?可能是喜欢静下来输出时带来的心流,可能是喜欢通过书写厘清自己絮乱的想法,又或者只是想找个地方发泄一下自己的分享欲。
記得小學四年級,第一次在學校上了電腦課,當年還是256k。 家裡雖然有電腦,但媽媽是不給我和弟弟使用的,電視也僅有三台節目。 所以,成長的過程我都是看商業週看、哈佛雜誌、遠見😂 倒也不是要說我很有文學素養,畢竟當年的我也沒有選擇的權利, 無聊之虞總得找點事情來做! 也就因此養成了自己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一套從台灣來的昆蟲記,一段對童年的回憶。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既然升級了沙龍,總覺得應該要來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從小就覺得自己是一塊讀文組的好材料,畢竟我小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書。在國小高年級的時候,言情小說正風行,一度我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言情小說作家。沒想到升上高中之後,突然覺得生物學很有趣!為了想要繼續研讀生物學,我走上了自然組的路。接下來就是一路從
Thumbnail
当了一个月的假期小废人之后突然心血来潮想经营一个自己的部落格。开始写作的动机?可能是喜欢静下来输出时带来的心流,可能是喜欢通过书写厘清自己絮乱的想法,又或者只是想找个地方发泄一下自己的分享欲。
記得小學四年級,第一次在學校上了電腦課,當年還是256k。 家裡雖然有電腦,但媽媽是不給我和弟弟使用的,電視也僅有三台節目。 所以,成長的過程我都是看商業週看、哈佛雜誌、遠見😂 倒也不是要說我很有文學素養,畢竟當年的我也沒有選擇的權利, 無聊之虞總得找點事情來做! 也就因此養成了自己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一套從台灣來的昆蟲記,一段對童年的回憶。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