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讀書只是用錯方式?《如何閱讀一本書》破解錯誤迷思,讓閱讀不再無趣

2022/05/1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莫提默‧艾德勒與查理‧范多倫,早在1940年就出版,直至今日在各國都不斷再版,定調閱讀四個層級,是後世一系列閱讀工具書的祖師爺,內容廣博適合所有想要精進的讀者。
通過閱讀,能跟人生完全碰不到的各國偉人進行交流,那跨時空的思想撞擊,暢遊文豪筆中的世界,站在巨人肩膀上遠眺的快感,時常讓人全身顫抖不能自己。不過好像都跟我沒關係,真的讀書時有那麼多誇張的爽感嗎?
直到翻到《如何閱讀一本書》,發現讀書真的很有趣,只是用錯方法。
從股市沈悶的工具書,大專院校嚴肅的歷史教科書,到哲學家與僧人對談的思想集,這些一聽就想睡的書籍,我竟然從中讀出樂趣,越讀越上癮,不只知識滿足快感,甚至從佛書讀出法喜。
這重大的改變,到現在自己也覺得神奇,不過我發現讀書天賦不重要,重點是越讀的方法,只要正確掌握,就能打破「我不是讀書的料」的迷思。

看書看到睡著,有看沒有懂。

從我高中讀書的時候,強迫自己週末就到家裡附近的圖書館讀書,內心充滿衝勁,想要好好補上進度,甚至幻想能超前部署開始預習。
我高中讀書的時候,強迫自己週末就到家裡附近的圖書館讀書,內心充滿衝勁,想要好好補上進度,甚至幻想能超前部署開始預習。
滿心歡喜翻開書本,好像就進入重複翻頁的過程,總覺得書上每個字我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久好無聊,每頁都似曾相似,也不知道這些知識跟我有什麼關係,我被下了昏睡咒。
於是不知不覺,頭像灌入水泥慢慢低下,眼皮越來越重,而讀書館靜謐的氛圍又很舒服,我告訴自己趴一下就好,趴......。起來的時候天空已是溫柔的黃色,暖黃帶點橘色的黃昏真美,對!已經黃昏了。
回頭看看手錶再到身旁的高高疊起的參考書,一天又過去了,我還是沒有進到書裡面,滾動式調整的下場就是明天要讀的書更多了。

想要一次讀懂,就什麼也不懂

閱讀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
直到過幾年之後,自己閱讀書本的時間越長,才簡單歸納出幾種問題,發現缺乏方法閱讀書本很沒效率。而這些都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被有效的整理出來,我越讀越開心,發現符合我走過的誤區,且一一提出解決方法。其中最讓我震撼的是四大方法中的第二方法『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顧名思義就是「不要」一字一句嚴肅的讀完整本書,而是快速的翻閱書籍。不會有人突然問你,你是怎麼閱讀的,因此習慣累積,就很難察覺閱讀的盲點在哪。
而我過往的習慣就是一個字一個字認真看,看懂再往下一頁翻,但時常會在某個艱澀地方完全看不懂,就無法繼續讀下去,尤其看不懂時,大腦就會釋放想睡覺訊息,越讀越挫折,無聊到想睡。

見樹不見林,錯把小野怪當作大魔王

因此,第一次閱讀的時候,是要快速瀏覽本書內容,即使只理解50%也沒關係,因為第一次是要先清楚書本架構,以及書本整體主旨,先理解我們要通關的關卡以及路上要擊敗的魔王,先打探消息要破關就會容易許多。
一開始就對小地方鑽牛角尖的話,就會很容易迷失方向,我在修台大歷史課的時候,就偶爾會犯這種錯誤,花太多時間在講義論文中艱澀的用詞,卻越讀越不知自己在讀什麼。
勉強搞清楚生難字的意涵,卻不知跟文章主旨有什麼關係,後來才發現此生難字只在文章中出現一次,是作者舉的小例子中的ㄧ個地名,我還誤以爲是法條,以為自己打敗大魔王,能撿到許多裝備,順利解開書中謎團,殊不知只是路過的小野怪,身上連一個金幣也沒有,浪費我的時間,還讓我讀到很挫折。

快速翻閱,破除不懂裝懂的迷思

快速瀏覽的時候,就能清楚發現自己哪裡看不懂,遇到不會的地方就做記號,就繼續往下讀,享受閱讀的樂趣,在第二次閱讀的時候,就能更直接處理不懂地方。
通過破除一次讀懂的迷思,先熟悉書本內容,並能先對書本有總體的認識,也會對重複出現的資訊有印象,重複越多代表越重要。對於作者的表達方式也能更熟悉。
跳過不會的地方也是在承認自己真的不會,假如依照原本一次讀懂的習慣,就會很難發現自己的弱點,會的不會的都混在一起,很沒效率。我誠摯推薦,效果真的很好,而且實行起來很容易。
不過這種方法不適用於全部的書籍,像是讀小說或是故事為主的書,我們就是希望享受故書中的內容,假如快速翻閱,直接翻到結局的話就會喪失作者想給我們的驚喜,因此在讀娛樂性的書籍,單純享受書中故事的高潮迭起,就不適用此項方法。

對症下藥,簡易選書的方法

我第一次進入書局選書,各種書籍一字排開,當下只覺得站在書櫃前看著無窮的書籍,完全沒有線索,手足無措不知從何看起,也覺得根本看不完,只留下深深挫敗,當下特別想要找旁邊的客人來問問,到底該選哪本書。
進入書店被浩瀚的書海淹沒時,如何有效篩檢書籍,找到適合自己或是感興趣的書籍。書中建議透過看書名、作者序、進而研究目錄大綱,有些書會有書腰,上面會有編輯們精心選過,認為是此書賣點的資訊。
我個人覺得最受用的是,選中你最有興趣的一個章節,直接去看作者的書寫方式,是否是自己喜歡的書寫方式,有沒有解決自己的問題。由此就能快速掌握一本書,滿心歡喜的抱回家,好好地咀嚼一番。

逼問書本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閱讀的藝術:從什麼都沒有,只憑著內心的力量,玩味著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為止。
本書強調讀者能進一步與書本互動,會有更好的效果,希望讀者不只是單方面接受資訊,而是要進一步向書本提出問題,並試著回答。
其中提供四個問題,其中我最喜歡其中第四個問題,這本書跟你的關聯是什麼?
個人覺得讀書有趣的地方,是書中會提供讀者原本沒有意識到的問題,而我之前也不會去認真思索這本書與我的關係,總是先讀再說,就會變成被動接收資訊,一行看過一行,把書闔上就跟我的人生沒關係,很是可惜。
從開始思考閱讀的書跟我有什麼關聯,就會開始專注閱讀,跟書本內容互動時,就發現我不只在閱讀,還同時思考能如何運用到日常生活,就不會好像只是看過而已或是單純背誦書本內容,而實際運用時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而且總是會想像在閱讀時,跟各國大文豪、總統、諾貝爾經濟得獎者、重量級歷史學家...等各項領域偉人們交談,自由自在向他們請較,被他們偉大的思想洗禮,甚至思想撞擊的火花,都讓我欲罷不能,感受世界又被他們用獨特的觀點打開,也不用擔心自己自己表現不好出糗,就算回嘴書本也不會說什麼。

閱讀:最適合你步驟的學習

讀書時就像跟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雖然你需要花更多心力向他請教,但好處是你能依照自己的方式自在的閱讀,能誠實面對自己的學習狀況,不需要考慮嫑人的眼光,最棒的事,你能自己挑選自己的老師,自己選擇有興趣的書本。
而《如何閱讀一本書》清楚點出讀書的方法,也點出許多錯誤閱讀的方式,其中也將不同文類的書籍做出區分,對症下藥。相信對喜歡閱讀不同難度書籍的閱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等到啟發,拿到打開知識金庫的鑰匙,進一步探索書中世界。

技巧

  1. 不要試圖第一次就讀懂全部的書。
  2. 跳過不會的地方,等第二次再來處理。
  3. 選書時,翻完書的封面及目錄後,選喜歡的章節閱讀。
  4. 逼問書本跟自己關係為何。
昱
自然而然,不一不異,放下執著不是消極,而是放鬆的努力,準備好要以無執無著的開放性去接受各種可能性,回歸生命本來的面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