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第二 09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12.1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凡住持位,過其任者,鮮克有終。
蓋福德淺薄,量度狹隘,聞見鄙陋,又不能從善務義以自廣而致然也。
《日錄》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惟清禪師說:凡身為住持,必須是有能力擔當佛祖重任的人。
如果不自量力而勉強為之,很少能有完美的結局。
這是因為他的福德淺薄,加上見識不廣、器量狹隘,
又不能依從善知識的規諫去做合乎道義的事而導致的。
良因贊曰:
有所得心是一切煩惱生起的根源,
若再加上超乎自己能力的承擔,那就要生大煩惱了。
所以固然要發起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但也應量力而為。
在力所能及的歷練中,慢慢恢弘見識與氣度,漸漸地放下我執。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11.27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伊川先生曰: 夫人有惡其跡,而畏其影,卻背而走者。 然走愈急,跡愈多,而影愈疾。 不如就陰而止,影自滅而跡自絕矣。 日用明此,可坐進斯道。 《筆帖》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禪師對程伊川先生說: 有人因為害怕自己留下腳印和見到自己的影子,就倒退著走路。
2014.11.26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伊川先生①曰: 禍能生福,福能生禍。 禍生於福者,緣處災危之際,切于思安,深於求理。 遂能祗畏敬謹,故福之生也宜矣。 福生於禍者,緣居安泰之時,縱其奢欲,肆其驕怠, 尤多輕忽侮慢,故禍之生也宜矣。 聖人云,多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得乃喪之端,喪乃得之理。
2014.11.25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古和尚①曰: 福禍相倚,吉凶同域,惟人自召,安可不思。 或專己之喜怒,而隘于含容;或私心靡費,而從人之所欲,皆非住持之急。 茲實恣肆之攸漸,禍害之基源也。 《筆帖》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大家都知道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為何如此呢?
2014.1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 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 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 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道也。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4.11.20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佛鑒曰: 凡接東山師兄書,未嘗言世諦事,惟丁寧忘軀宏道,誘掖後來而已。 近得書云:諸莊旱損我總不憂,只憂禪家無眼。 今夏百餘人,室中舉個狗子無佛性話,無一人會得,此可為憂。 至哉斯言!與憂院門不辦,怕官人嫌責,慮聲位不揚, 恐徒屬不盛者,實天壤矣。
2014.11.1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黃太史曰: 古人云,抱火措於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 此誠喻安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 夫人平居燕處,罕以生死禍患為慮。 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救之,終莫能濟矣。 《筆帖》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一、忘失正法;
2014.11.27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伊川先生曰: 夫人有惡其跡,而畏其影,卻背而走者。 然走愈急,跡愈多,而影愈疾。 不如就陰而止,影自滅而跡自絕矣。 日用明此,可坐進斯道。 《筆帖》 【演蓮法師譯文】 靈源禪師對程伊川先生說: 有人因為害怕自己留下腳印和見到自己的影子,就倒退著走路。
2014.11.26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伊川先生①曰: 禍能生福,福能生禍。 禍生於福者,緣處災危之際,切于思安,深於求理。 遂能祗畏敬謹,故福之生也宜矣。 福生於禍者,緣居安泰之時,縱其奢欲,肆其驕怠, 尤多輕忽侮慢,故禍之生也宜矣。 聖人云,多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得乃喪之端,喪乃得之理。
2014.11.25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古和尚①曰: 福禍相倚,吉凶同域,惟人自召,安可不思。 或專己之喜怒,而隘于含容;或私心靡費,而從人之所欲,皆非住持之急。 茲實恣肆之攸漸,禍害之基源也。 《筆帖》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大家都知道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為何如此呢?
2014.1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 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 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 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道也。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4.11.20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佛鑒曰: 凡接東山師兄書,未嘗言世諦事,惟丁寧忘軀宏道,誘掖後來而已。 近得書云:諸莊旱損我總不憂,只憂禪家無眼。 今夏百餘人,室中舉個狗子無佛性話,無一人會得,此可為憂。 至哉斯言!與憂院門不辦,怕官人嫌責,慮聲位不揚, 恐徒屬不盛者,實天壤矣。
2014.11.1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黃太史曰: 古人云,抱火措於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固以為安。 此誠喻安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 夫人平居燕處,罕以生死禍患為慮。 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救之,終莫能濟矣。 《筆帖》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一、忘失正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向專念是因,一心不亂是果。一向專念,人人能辦。】你說還有誰不能辦呢,只是他不肯辦。沒有說是,我就是天賦上有缺陷,我做不了沒有這人。所以老有這個,就【佛法時時現前 塵勞處處解脫】「佛法時時現前」,時時心裏頭都有佛法。佛法能够時時現前,「塵勞就處處解脫」。你只要時時都有佛法,你就處處都可以解脫塵勞。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攝影:蘇仁浩   見事,能行,果斷 ――領導、管理者的三大要則 ——梁寒衣  佛鑑慧勤禪師曾對他的法子龍牙智才禪師提撕道:「擔任住持,須具三大要訣:一、見事,二、能行,三、果斷。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輕忽怠慢,則必住持不振。」 這段勸勉並不止於適用於寺院住持,而更宜於作為
Thumbnail
「菩薩勇健相,謂菩薩為度眾生,於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不生退卻。」這個世間有些事情是很難做,現代話:「很難搞定。」有的聽到這個事就很痛苦:「完了!做不成了。這事不要找我,行不行?拜託又是找我......」菩薩不能這樣。為了度眾生,饒益有情「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向專念是因,一心不亂是果。一向專念,人人能辦。】你說還有誰不能辦呢,只是他不肯辦。沒有說是,我就是天賦上有缺陷,我做不了沒有這人。所以老有這個,就【佛法時時現前 塵勞處處解脫】「佛法時時現前」,時時心裏頭都有佛法。佛法能够時時現前,「塵勞就處處解脫」。你只要時時都有佛法,你就處處都可以解脫塵勞。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攝影:蘇仁浩   見事,能行,果斷 ――領導、管理者的三大要則 ——梁寒衣  佛鑑慧勤禪師曾對他的法子龍牙智才禪師提撕道:「擔任住持,須具三大要訣:一、見事,二、能行,三、果斷。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輕忽怠慢,則必住持不振。」 這段勸勉並不止於適用於寺院住持,而更宜於作為
Thumbnail
「菩薩勇健相,謂菩薩為度眾生,於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不生退卻。」這個世間有些事情是很難做,現代話:「很難搞定。」有的聽到這個事就很痛苦:「完了!做不成了。這事不要找我,行不行?拜託又是找我......」菩薩不能這樣。為了度眾生,饒益有情「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