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友人閒聊聊到我們每個禮拜去幾次超市然後每次花多久時間在超市裡,於是她跟我分享她爸每次只要一個人去超市可以一個下午不見人影,在裡面至少花2~3個小時。我就跟她開玩笑說:「請問是開到另一個州上超市了?還是你爸有選擇困難症?」她笑著回答說:「她其實一直都不清楚原因。」
於是回家後我好奇上網查了一下超市購物的統計資料,這裡一個人每個禮拜至少去超市超過1.5次,平均每次花費41分鐘,而女性購物時間多於男性1分鐘所以平均是42分鐘,30歲以下則平均為43分鐘,選擇假日進出的話平均再多出7分鐘,看起來不痛不癢,但如果以年計算來看平均41分鐘的話,保守估計每個人在超市裡平均花費超過55個小時,ok…那就更不用提一間超市裡平均販賣超過4萬2千件商品,一個人平均要花多少時間去篩選商品了。
我每個禮拜平均上超市2次,幾乎每次都買一樣的東西,可能是因為生活單純,吃的東西也簡單,於是方便簡化我花在超市上面的時間可以不超過25分鐘,加上來回開車往返,一趟時間大概可以抓在30分鐘左右,1個星期保守估計平均花1個小時左右在採購食品上面。相較於選擇食物,時間對我來說好像有其他更重要的目的。
但其實剛開始來這裡生活的時候,我實際花了2個月的時間才搞懂美國超市內的運作,想起那時候走進超市看到滿到炸裂的選擇,其實我頭腦是當機的,還會不自覺產生一種焦慮和暈眩感,一種進入迷宮的幻象,特別是一個人的時候,特別無助。
首先以一條通道設計是左右雙向貨架整櫃到底,走道寬度大約兩個購物車的差距。舉義大利麵醬料的例子來說,由上到下櫃架排列的品牌超過10幾種,每一個品牌的口味至少20種以上,在仔細比較其價格和成分之間的差異,簡直就是天旋地轉。這還只是前菜選醬料而已,還有麵條還沒選呢,數十種麵條在後頭,看是要長麵angle’s hair、Fettuccine、短麵Rotini、Penne還是片狀Lasagne、夾心Ravioli又或者能包餡的Jumbo shells,相信你們看的也乏了,我剛還在虧友人她爸呢!而實際上,超市裡每一個環節和細節設計也是透過實驗後根據人類潛意識心理去操作,心理反射動作刺激就會對應上設計環節,於是走進超市自然移動到位於超市中間的走道部分,通常花最多預算的地方,讓你只花時間看中間層架的商品,並且根據人平均身高和眼睛能對應到的區域設計層架的部分,至於我就是太矮看不到了。
想想我其實就是隻白老鼠,必須走錯個幾步,撞個幾面牆,幾經折騰來回往返,透過犯錯和隨時不斷更新開發的個人認知地圖上,有時候在非自願性情況下與所在環境慢慢建立起連結後,找到屬於自己的採購路線,然後再花1個月時間,慢慢理解每個想嘗試和喜歡的內容不同及背後定價的目的,再從而找到屬於自己選擇型態的路線。只要必須做選擇的狀況下,幾乎一併套用以上模式進行探索,花的錢看似冤枉,但獲得的新體驗為的都是想要更了解自己,有時候也會惰性依賴直覺,順其自然發展。一個旅人若要充分理解一個國家,必須住個半年一年才有可能搆上文化門檻。
我想起觀察敏銳的生活偵探Malcolm Gladwell,他透過心理、科學、社會和商業等多方面領域洞悉我們認為普通或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值得思考的方向,尋找違反直覺的細節。他在多種情況的實驗下明確指出「一個人有太多的選擇和資訊時,被迫考慮的東西遠遠超出潛意識,大腦就會癱瘓,有時候反而是我們選擇資訊太多,以至於不能判斷自己真正需要的。」用不同角度去看待事情,造就數據顯現的結果方向可以完全顛覆我們的想法。
Malcolm特別提到關鍵的一點是,「當我們想了解自己的慾望和口味時,才發現無法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
看似無關緊要的日常,實際影響範圍甚廣,拓及關係發展、家庭相處等,大多時候都脫離不了想解決人的問題的這種想法,我們看到的通常也與真相有實際差距。最終還是得回歸到自己身上,循著他人多數心理膨脹的創造過程中,不管產品有多彈性有多客製化,都必須透過經驗和嘗試錯誤中得到屬於自己的結論,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內在真正想法,在判斷上才能精準的定義選擇的目的。生活透過各種方式傳達訊息來幫助我們練習做選擇,那些被藏在深處的其中一部分的自我,需要重新被重視。常聽到有人說小孩子才做選擇,或許有時候人是不了解自己,所以才依賴別人做選擇吧。
仔細觀察身處的環境,生活確實多了很多累贅,大多來自於慾望使然,比如過量的食物、多餘的設計、有負擔的關係等,讓"想要"而不是"需要"佔滿生活額度,逐漸惡性循環,因此斷捨離潮的出現解救了赤字生活,檢視當下是否被過剩的社會意識掩蓋了自我潛意識的需求。隨著經驗值積累也逐漸了解自己與物品之間是需要一些距離來平衡,這時就會想像Marie Kondo站在我面前說:「拿著物品感受自己對它還有沒有心動的感覺,如果已經沒有,就可以去掉那物品。」亦是去掉所有人生裡已經麻木不仁的人事物。再者一個人資源變少的時候,會盡其所能發揮所有東西最大功效,相反地,當一個人選擇和資源變多了,眼前看到的開始受選擇而左右,模糊了最初購買目的和單純的初衷,少即是多在多方面成就心理滿足最大值,於是快樂就變成了一種很私人的行為。
每個人的認知地圖都是如此特別,透過經驗、成長背景、思想養成、期望值等投射出來的維度編碼構成所看到的世界,累積的元素則塑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態度,這些認知地圖拼湊起來造就一個完整,等同於一個生態需要包容多樣化生物一樣,一個美好完整的生命體系。
謝謝你的耐心閱讀,希望你有美好的一天。
All photos from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