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讀者在 如何利用不確定性找到志向? 留言回應:「經驗告訴我:多數人不是因為未來(客觀的)不確定性而遲遲無行動,而是自己(主觀的)不確定想做什麼。真正遇到有趣的事,就會堅持做下去(立定志向),而且會全神貫注這件事的動態發展,來適應變化「繼續」志向。那種感覺就像戀愛一樣。」
結論:「斷捨離就是自我探索的核心。」
讀者講到我過去的一段經驗,就是我當初搬出來住為的就是要開始自己經營個人品牌,結果呢?
結果我搬出來後一樣下班玩遊戲直到睡覺,隔天又重複一樣的日子,這件事情持續了兩年才漸漸地脫離。
多數人會認為改變是一瞬間的事情,如同開關一樣,只要掌握某個訣竅就能直接去執行,就會很有動力,但事實上大多數人的改變過程反而是漸進式的。
有人一看到喜歡的物品就會毫無思考馬上買下,我們會以此形容衝動型購物,你也可以說他行動力很強,那麼,一個人是怎麼變成衝動型購物者呢?
還記得你現在有什麼想戒掉卻戒不掉的習慣嗎? 最多人戒不掉的應該就是宵夜吧,那你還記得買消夜的習慣是如何培養而成的嗎?
一開始你沒有買宵夜的習慣,但突然一個原因使得你出去買宵夜來吃,可能是超過晚餐時間還沒吃東西,店家都關門了,於是乎路上只剩下炸食攤販,於是你前去購買,心裡想著:「偶爾吃一次應該不會怎麼樣吧?」
這次之後你發現炸食攤怎麼這麼好吃,你自己心裡想了想,這麼好吃的東西,偶爾吃一次也不為過吧?
結果開始有了偶爾買一次的習慣,漸漸地幾個月過去,你越吃越喜歡,最後變成每天吃完飯後就算不餓仍會去買宵夜的習慣,不買反而覺得怪怪的。
我們在行為上、習慣上的改變,是呈線性甚至是指數型成長,也就是一開始要起步很難,但是隨著次數變多,會越做越順,越做越多。
這就像你去學習跳舞,一開始手腳不協調,但是一兩個月持續練習後,身體協調越來越順手,還可以有多餘的時間邊跳舞邊想著晚餐吃什麼,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當你能夠學會建立習慣,也代表你擁有了改變自己生活的能力,那要不要開始執行就操之在你。
所以衝動型購物不是一瞬間就成為衝動型購物,而是日夜累積而來的習慣,而這習慣則是網路媒體幫我們漸漸培養起來。
網路媒體利用平時社群媒體來餵養我們,讓使用者認為自己很需要這產品,比如減肥食品、減肥器材、回春保養品,利用各種影響力人物來代言產品,增加可信度,使你認為這東西大家都在買,自己也要買一下,於是乎大腦習慣這種行為模式,以後只要看到大家買什麼就會下意識地去買,自動省去中間的思考過程。
「省去中間的思考過程」代表你任由大腦習慣操作。
大腦為了節省耗能,所以同一件事情重複越多次,就越不會去思考集會下意識去做,就像你每天起床刷牙、換衣服、騎機車上班,你不用去思考牙膏怎麼擠、牙刷怎麼拿、襪子先穿左腳還右腳、機車路線怎麼走,因為這些事情重複在做,已經下意識的自動導航。
而當你對於現在的自動導航產出的結果不滿意,那麼就得開始有意識地思考並且用力的行動,才能漸漸地更改習慣。
回到開頭問題,你是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遲遲沒有行動,還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而遲遲沒有行動呢?
其實這兩種人都是同類人,也就是始終都不行動,那麼原因是什麼不重要,因為人很習慣的會用一些敘述故事來讓自己現在的結果作連結,也就是現在的不行動肯定是某些原因造成的,只要我解開這些原因就能讓我行動了。
所以每個人會有很多原因,就跟遲遲無法減肥是一樣的意思,不減肥的人原因很多,我就是喜歡吃宵夜、我壓力大沒辦法阻止我吃、我沒有時間運動、我本來基因就偏胖。
一個人無法減肥可以有千百個理由,但一個人要減肥只要願意開始行動就好。
一個人不行動有千百個理由,不確定自己要什麼只是其中一種藉口,而要開始行動只要去做就好。
你可能心裡想著:「用說的這麼簡單,要是這麼簡單我早就開始行動了。」
網路上一堆教你探索自我的資訊我也看過很多,幫助你了解的工具就在那裡,如果你肯做早就解決問題了,並不是那些工具不對,而是你現在根本還無法使用那些工具。
你現在需要的,只是建立些習慣,就是「讓自己更好的習慣」。
如何養成這個習慣,我只教你一招,也就是打理自己、打理生活環境。
實際上怎麼做?
觀察你自己或環境,是否可以獲得更好的改變,比如你穿的襪子是不是洗到硬梆梆起毛球,換新的襪子穿起來更舒服,那你能不能負擔? 能負擔就買新的襪子。
你的衣服穿到衣領有荷葉邊,如果買新衣服更合身又很硬挺,看起來就很有精神!
上次鞋子不會買,買了穿上去後發現與自己風格不同,至少你知道自己不適合這風格,現在鞋子穿到舊了,是不是可以買新的一雙新的風格來搭配看看?
床單被單發黃發臭,是不是要拿去洗一波? 或者換新的,讓自己有截然不同風格。
如果你認為這些都要花錢,你捨不得,沒關係,還有更簡單的。
開始「斷捨離」。
你的周遭環境中,有哪些物品已經超過1~2年沒用到,如果這物品你明知道很少用到,只是因為你捨不得丟,那你應該學著把它丟掉。
雖然破舊但有感情的衣服、買來穿沒幾次的衣物、很貴卻不合身衣物、買到不喜歡的香水、累積過多瓶罐或塑膠袋認為有一天能派得上用場等等。
詳細斷捨離可以上網查詢或去看山下英子著作的斷捨離,這本是我當初買來看的,現在已經絕版,你借不到就直接買最新版本的就好,沒什麼差別,二手書店也一堆可以選。
「去掉你不要的東西,剩下來的就是你所重視的」
以上這段話就是我對斷捨離做出的心得,我們平常一直在向外追尋,不斷拿東西回來,拿回的東西是物品也有可能是資訊,但這些拿回來的東西不會全是我們真正需要,而是我們以為自己需要。
於是資訊與物品越疊越多,生活沒變更好,反而認為自己向外拿的不夠多,於是放更多心思在還不夠的心態上,事實上每個人需要的東西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少。
「從廣收斂為精,由精往下深研」
你以為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這是不可能的,你平常追誰的動態、看哪些領域的事情,就代表你想要在哪些事情上變得更好,只是你都沒有把它做出來,也就是輸出。
在斷捨離後逐漸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並且以那些重要的事情為起點開始做出點什麼事情,可以是文章可以是影片,也可能是技藝的練習。
你曾覺得自己如果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是不是挺有趣的,但礙於生活就繼續窩在現有工作裡,你的下班時間還有空檔嗎? 如果一丁點都擠不出來,那你時間都放在哪裡? 如果都在加班,那肯定存了很多錢吧? 那些錢若存著不出一些體驗人生,那就失去錢的價值。
要是你背負著債務壓力而不斷加班賺錢,應該也不會有多的時間去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心裡想的反而是先還完負債,其他之後再說,而不會想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不曉得自己要什麼,是越來越多人會有的問題,但這看似問題,事實上只是不行動的理由,而你為什麼不行動?
捨不得花錢、捨不得花時間、害怕失敗會被笑、覺得跟別人不一樣很丟臉、覺得會半途而廢。
那麼你可以偷偷的做、半途而廢沒人知道、失敗也不會被笑。
花的錢跟時間怎麼辦?
我跟你說,你就算不行動,所花掉的錢跟時間都跟別人一樣的地方,你覺得你的生活會跟別人不一樣的好嗎? 當你把資源投注在新的體驗上,新的體驗會帶給你更多你從想不到的資源上,這就是不確定性帶來的好處。
結論:
1、不行動才是主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才是藉口。
2、斷捨離,整理家中環境、打理自己儀容開始。
3、捨得把時間跟錢放在提升自己與優化生活上,才能吸引更多的好資源進來!
個人網站: 超越困境
訂閱我: 填寫表單
123會員
285內容數
好女色、不學無術、邪魔歪道,專長是帶壞男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為什麼你不該在凌晨三點回信?新上任的專案經理,深夜仍回覆郵件,追蹤後發現他無時不在回信。而這種行為不僅對身體不利,也將對個人形象造成負面影響。適時休息與放鬆對提高工作效率至關重要。即使感覺很緊急,也應保持作息正常。文章中針對工作壓力以及工作不能處理的後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警示,是一篇相當具有警惕性的文章。
Thumbnail
avatar
烹飪睡覺泡茶喝 (Camellia)
2024-06-12
何謂成功:就算你現在相信,也不見得未來的你也會。很多事沒有正確答案,只有你當下相信什麼。筆記一:社交是好玩?拓展人脈?戴面具? 曾經有段時間,我覺得讀書太無聊,成績只是滿足優越感而已,和同學打球、和朋友打遊戲才有趣,社交是因為好玩。 曾經有段時間,我認為成功就是有錢,因為想在社會立足,錢越多選擇越多。幾乎所有的有錢人士都會說,人脈大於一切,社交是為了人脈。 曾經有段時間,還是學生
Thumbnail
avatar
Tang Free
2024-05-30
別對孩子說的44句話|那些你以為沒什麼大不了,卻不應該說出口的話!在『別對孩子說的44句話』這本書中,會解釋為什麼「不要說」某些話,更會提出「這樣說會更好」的建議。本文整理了七句最常聽到的父母NG對話,以及建議如何改善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建立自尊與安全感。
Thumbnail
avatar
Ruima叡芮媽
2024-04-25
為什麼你不應該過度追求轉換率 - 亞馬遜關鍵字排名的秘密之前的文章提過,Top of search是轉換率最高的展示位置,但我們應該為了追求更高的轉換率而一昧追求Top of search這個展示位置嗎? 為了更好解釋,請先看以下兩個例子: 1. 「portable charger」這個詞下有產品A在投廣告,A在Top of search位置的轉換率
Thumbnail
avatar
Allen Li - 亞馬遜帳戶代營運管理
2024-03-04
現代約會中的男士們,為什麼我們需要改變思維方式?當你不確定時,退一步。這是一篇反省文,也是一篇觀察文 "從抱怨到行動:為何改變約會觀念是我們進步的下一步?"
Thumbnail
avatar
Kevin_malamute |凱文-馬拉穆
2023-10-02
致:自認理性且相信思考的你/我 如果你是一個不相信直覺的人,請從相信直覺開始練習; 如果你是一個過度相信直覺的人,請從不相信直覺開始練習。 年紀漸長,也面臨生活中的不順遂後,我逐漸從信仰理性思考開始慢慢轉變。 倒不是說要直接地一百八十度翻轉自己的想法,而是更懂得: 空出一個彈性的空間。 彈性的空間留給那些過去也許不認識、不相信的
avatar
Nao Su
2021-12-09
與其奉勸年輕人不要去做,不如回頭思考當初你為何去做從小到大,我聽過不下數次這幾種勸告。 交往很久的人,勸年輕人不要太快定下來,應該要享受單身生活。 結婚很久的人,勸年輕人不要太早結婚,應該要多挑幾個再決定。 生小孩很久的人,勸年輕人不要太早生小孩 ,應該要好好享受兩人生活。 如果讓大家時光回溯,重新回到18歲,你們會做什麼選擇?
Thumbnail
avatar
昭彥 Chaoyen
2021-10-22
常常在想,人生如果有什麼肯定做對的事情,應該就是讀到自己喜歡的高中吧!高中對我來說已經是10幾年前的事情了,都不知道該用18歲來算與現在的距離,還是該用16歲的距離來描繪,高中離自己多遙遠的事情。
Thumbnail
avatar
JD Daily
2021-06-17
什麼是「不確定性」?你想問的法律不是我學過的法律故事聽到這邊,你會不會覺得,這其實不用學過法律也可以作判斷了? 這就是我看到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avatar
王大明
2021-06-10
想減重成功,那你就要先找出自已為什麼瘦不下來的「致胖因子」我每餐都過水了,為什麼還是胖? 我都不吃澱粉了,為什麼還是胖? 好不容易減下來5公斤,怎麼很快又胖回來? 我每天都去健身房踩飛輪,為什麼還是胖? 我真的吃很多嗎,到底多了多少? 布姊「一對一找出致胖因子」諮詢內容 那諮詢內容,都是一樣的嗎?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因為你...
Thumbnail
avatar
*布姊*帶你吃著吃著就瘦了
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