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就很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分享了一些出遊跟日常生活,有朋友跟我說:我覺得你最近很好,不管是跟家人的關係,跟伴侶的關係,都覺得有很大的進步。

我欣賞跟感謝朋友對我的回饋,這也幫助我整理這些年自己經驗到什麼?學習到什麼?改變了什麼?

如果把時間推回到五年前,我應該不敢想自己會有現在的生活,認識我較久、較好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十八歲就進入婚姻關係的我並不懂得經營婚姻,經歷過外遇、婚變收場。

接下來發展的關係也讓自己充滿挫敗跟挑戰,在我內心總是覺得是我沒有遇到對的人,只要遇見了,一切就OK了。因此曾經把所有的焦點放在尋找「對的人」,甚或要把身邊的人,變成對的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跟成長,我漸漸覺得好像要轉個方向,應該可以先把自己變成一個對的人,覺得這樣應該是一條比較正確的方向。

有了這個「正確的方向」後,又很擔心走歪,因此有一段時間,自己覺得應該要學習一些身邊成功的人士。我覺得有些朋友的伴侶關係很好,我就覺得自己應該要成為那個樣子。在工作上,我覺得有某些朋友很努力的創業,我也覺得我應該成為那個樣子。我好怕自己沒有成為對的樣子啊!

我想;想要成為別人,成了我另外一條歧路,走著走著我才發現好像失去了自己,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成為「自以為應該」的樣子,這成了我另一個整合的契機。

這幾年持續的自我學習跟成長,我漸漸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我慶幸自己遇到許多優秀的老師的帶領,我又開始覺得自己應該向這些老師一樣的優秀,能夠為他人的生命帶來改變。於是我希望透過更多的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的過程,我除了看見這些人,我也慢慢的發現自己,我覺得也許反過來接納自己跟學習欣賞自己,而非只是要去成為他人或更好的自己,有了這個發現,覺得自己更放鬆與自在了。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的變化,對我來說是相對充滿挑戰的,教室出租借的單位因此取消,新接洽的課程單位還在觀望,已經付費的我們繼續保留時段。自己的工作減少、收入也減少,又多承租了一層教室空間。

特別的是:我發現自己沒有太多的焦慮跟擔心,我想取消的時段就用來跟太太去東部走走,也因此體驗了不同的生活。

這段時間並沒有因為疫情擾動我的內在,更把握這段時間整理自己,除了出遊。完成一個暑期課程的招生,打了第三劑疫苗,通過了重要的考試,編寫了一個新合作單位的課綱,還在努力開發商品,利用軟體建立了一套自我管理的計畫。

過去的自己一直想要成為別人,現在的我很享受當自己,也覺得做自己是最有能量的。回過來看,也許此刻在經驗的家庭關係、伴侶關係有很大的進展,應該也是跟自己關係的靠近吧!

#太太視角說像起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408內容數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两年前的3月,我写了“所谓社交”,总结嘲笑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笨拙地開始社交生活。 去年7月,写了CH带给我的政治抑郁。 10月,写了“人为什么说谎”,来治愈自己被身邊最親近信任的关系背叛的痛苦。 11月,开始在爱的体验里 感受和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像是一个轮回。 发现,一个循环 无论我希望它来的多快,
Thumbnail
两年前的3月,我写了“所谓社交”,总结嘲笑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笨拙地開始社交生活。 去年7月,写了CH带给我的政治抑郁。 10月,写了“人为什么说谎”,来治愈自己被身邊最親近信任的关系背叛的痛苦。 11月,开始在爱的体验里 感受和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像是一个轮回。 发现,一个循环 无论我希望它来的多快,
Thumbnail
透過改變與自己的關係,外在世界也會因此而改變,雖然在外在環境中無法總是事事如意,但是至少只要心態的轉變,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自己,重新建立與自己的關係,外在環境也有可能夠因此而改變。
Thumbnail
透過改變與自己的關係,外在世界也會因此而改變,雖然在外在環境中無法總是事事如意,但是至少只要心態的轉變,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自己,重新建立與自己的關係,外在環境也有可能夠因此而改變。
Thumbnail
開始改變自己的存在結構後,發現原來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形狀原來不一定是固定的。當自己的採取的立場跟存在方式不一樣之後,發現生活中有好多東西都因為自己的改變,創造出來的關係形式發生了變化。真的每天都不斷地在「破限」,每天都在不斷地、很具體地重新建構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跟樣貌。
Thumbnail
開始改變自己的存在結構後,發現原來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形狀原來不一定是固定的。當自己的採取的立場跟存在方式不一樣之後,發現生活中有好多東西都因為自己的改變,創造出來的關係形式發生了變化。真的每天都不斷地在「破限」,每天都在不斷地、很具體地重新建構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跟樣貌。
Thumbnail
我發現,我只是想要用世俗的標準來定義自己是否有價值。因為,這是可以被衡量,被理解的,用自己的方式是很抽象,沒有依據的,且需要非常深入的認識自己,才能明白自我價值並不是來自外在。
Thumbnail
我發現,我只是想要用世俗的標準來定義自己是否有價值。因為,這是可以被衡量,被理解的,用自己的方式是很抽象,沒有依據的,且需要非常深入的認識自己,才能明白自我價值並不是來自外在。
Thumbnail
最近分享了一些出遊跟日常生活,有朋友跟我說:我覺得你最近很好,不管是跟家人的關係,跟伴侶的關係,都覺得有很大的進步。 我欣賞跟感謝朋友對我的回饋,這也幫助我整理這些年自己經驗到什麼?學習到什麼?改變了什麼? #太太視角說像起乩
Thumbnail
最近分享了一些出遊跟日常生活,有朋友跟我說:我覺得你最近很好,不管是跟家人的關係,跟伴侶的關係,都覺得有很大的進步。 我欣賞跟感謝朋友對我的回饋,這也幫助我整理這些年自己經驗到什麼?學習到什麼?改變了什麼? #太太視角說像起乩
Thumbnail
那是沒有他的日子,我猛然驚覺 : 我都快要遺忘,還沒有他的我是什麼樣子…… 關係終結後,我努力著、掙扎著,重新調整連結到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那是沒有他的日子,我猛然驚覺 : 我都快要遺忘,還沒有他的我是什麼樣子…… 關係終結後,我努力著、掙扎著,重新調整連結到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請多為自己想想,而不是總是替別人著想。請多給自己一點注意,多多留心於自己吧!
Thumbnail
請多為自己想想,而不是總是替別人著想。請多給自己一點注意,多多留心於自己吧!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