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我大雄中輔導室主任aka永遠的邪教教主
Inn Jung賜予的靈光,本集題目要改成「教改之下,那些被勞改的老師」才對味
在新課綱開始跑之前,我就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學生的修課時數減少了,但教師的授課鐘點不用減少。
但我的疑惑也僅僅是疑惑,並沒有提出來變成一個對政策的質疑,因為那時候新課綱還沒有正式運行。不過我與同事那時已經先開過一學期的多元選修了,備課壓力真的不是開玩笑的,所以自然而然地生出了這樣的疑惑,我對這件事情很顯然是恨多於愛,相信所有on line的老師都一樣。
在追求深刻細膩與多元創新的新課綱中,學生是很重要的成員,課綱設計把多餘的生硬知識拿走,試圖以讓學生形成概念的方式取代僵硬的知識,我很認同這樣的理念。因為我們可以不用急著把一些連老師都覺得可能不適用(但可能會考)的知識塞入學生腦袋,可以放膽去設計活動、作業、學習單引發學生的興趣,但是活動作業學習單的設計,不會憑空出現,為了要有效學習,老師製作的學習單或設計的提問往往花去不少備課時間;更不要說引導與閱後的修改,每一件事都由瑣碎事情所串連構成。
如果教育部在設計課綱的時候有想到為了減輕學生負擔,降低上課學分,為什麼不能用同樣的邏輯去思考老師為了新課綱需要更多的備課時間,而這些更多的備課時間,不應該用老師的教育熱忱來代償。
比如說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中的自主學習好了,雖然說是讓學生自主,但題目發想或概念產生都需要與老師聊一聊,至於到實際的探究與實作,大綱的確立與實作後的調整更需要老師的協助,教育部的官員不知道有沒有想過歷程檔案不會憑空生出來,所有像樣的東西都需要老師與學生的協作,這都需要時間,孩子們的學分降載以準備歷程檔案,老師的授課時數同樣也需要降載;至於都不交不寫的孩子們,老師除了要進班維持秩序,還要花時間跟孩子們聊聊為什麼沒有任何動力,這都需要老師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至於新課綱中的多元選修就更殘忍,老師們開課多元選修等於多準備一門完全不同的課程,照理來說這應該是另外要聘請師資,但課綱與相關法規卻仍然將這種另外開設的專業課程與一般授課鐘點合併計算……當然也可以多人合開,不過不能算入學期的鐘點(至少我當時是不行的)
上學期末我深深感受到,新課綱把所有的善意都給了學生,把所有的血汗與過勞都留給了老師。新課綱的理念必須支持,但經費或是法規更需早日鬆綁,不能把老師的熱忱當作消耗品,消耗完了還剩什麼呢?
縮圖擷取自影片North Korea: The Other 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