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媒介與臺灣現代詩的新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臺灣文學館通訊》這期(第58期)的「臺灣文學獎」專題,希望我針對去年(2017)臺灣文學獎圖書類新詩金典獎從缺一事,談一點對詩壇世代、詩風走向與詩集出版等現象的觀察。其實新詩的發展一向多元,尤其數位時代之後更是。這幾年我的研究正好集中在臺灣1960世代的詩人,這裡就從對世代的觀察談起,並兼及當前詩集出版與詩社群的一些想法。
不斷更新又自我瓦解的「世代」觀念
在談詩壇的世代問題前,有必要先釐清兩點:一是,不論中西,源自生物學與社會學而在學術上被廣泛討論的「世代」概念,背後其實都蘊含著新舊典範的交替,以及詮釋權的爭奪問題。二是,作為一種具前衛性質的文體,新詩在清末的中國與日治時期的臺灣出現時,即是帶著「文明/進化」與「改革/革命」的印記,在胡適與張我軍的大力引介下粉墨登場。由此,我們也就能夠理解,1980年代中葉羅青、簡政珍、林燿德等提出「新世代」說,實際上是在以1949年為界,賦予戰後出生的詩人們,登場詩壇的正當性和話語權。這些論者們普遍認為,不曾經歷戰爭、沒有語言的轉換問題,以及見證臺灣從農村走向都市化發展等,是詩壇新舊世代的分野處。
從文學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新世代」概念在當時的出現,伴隨著的是對臺灣現代詩發展脈流與詩本質的重新思考。客觀上來看,1950世代的詩人們還處於城鄉交替的社會情境,亟欲以寫實的手法強調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與前一個世代間的斷裂還沒有那麼明顯;居處於後的1960世代詩人,在登場時則已接近臺灣解嚴前後,社會、文化邁向多元,資訊化與後現代特色獲得展現,在創作上可以更加沒有包袱的與「前行代」訣別,也以前衛之姿替詩壇帶來新氣象。
當然,「世代」本身是一個不斷流動的概念,「新」或「舊」都是當下、相對的存在。所謂的「新世代」不斷誕生,也不斷被超越。就以當前來說,1950、60世代的創作者已成了「中生代詩人」,「新世代」的位置早交棒給了1970、1980乃至於1990世代的創作者。可以說,詩壇上所謂的「新」,既代表著仍未被體制認定為成熟,與未掌有權力的一群;也可以代表符應於時代與媒介的變化,始終推陳出新、持續創作者。所以,年紀理應不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而是能不能迎向時代所賦予的挑戰。
網路媒介帶來的翻轉與思考
從「世代」議題更進一步來看,詩人們發表場域、媒介的轉換,以及對文學獎、詩集出版看法的改變,其實也透顯著臺灣現代詩發展的未來性。許多詩壇的長期觀察者早已注意到,在觀看1970世代之後的詩人們時,很少能夠忽略這樣一個現象:他們創作與發表的承載重心,不再單一的倚靠傳統的副刊、雜誌,也不一定靠文學獎或詩集的出版而得名,反之是更向網路所提供的媒介與社群靠攏,並凝聚出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就階段性的演變而言,1970世代中後期與1980年代前期詩人崛起的1990年代,是BBS(電子佈告欄)興盛之時,當時幾個詩版聚集了大量創作者,後來還出版臺灣第一份網路詩刊《晨曦詩刊》。 千禧年前後,詩人們轉進部落格(blog),也在網路論壇上凝聚力量,諸如「詩路:臺灣現代詩網路聯盟」、「臺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等,都讓網路媒介與紙本媒體有了深刻的結合。2008年前後,新興社群軟體臉書(Facebook)在臺灣上線,乃至於其後的Instagram,又對當前的臺灣現代詩壇帶來了關鍵性的影響。
可以注意到的是,網路世代的詩人不再迷信於紙本媒體,詩集的出版也不再具有如此神聖的意義,他們或者迷戀於傷感、厭世的情緒,本身也可能是熟練於經營「自媒體」(self-media)的網紅。像是年輕詩人陳繁齊開始於2015年9月的專頁,至今有近四萬人追蹤。由洪崇德等人在2014年11月發起的「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經營三年(2017年11月宣告暫時結束)累積超過十萬人追蹤。影響力更大的是2013年10月開始的臉書專頁「晚安詩」,至今已有超過三十四萬人追蹤,裡頭的選詩張貼後常有數千人閱讀、按讚,並提供即時的留言反饋。
詩的復興與臺灣現代詩的未來
新時代網路社群的經營,無疑擴大了詩國的版圖,也讓一度被認為寫詩比讀詩人還多,甚至是出版毒藥的新詩,似乎有著逆轉的趨勢。去年底,由誠品所發佈的「2017年閱讀大調查」就顯示,因為「晚安詩」等數位社群的帶動,2017年新書前1000名,現代詩從前一年的入榜50本成長到73本,成長近五成。這些詩集的出版裡頭,老中青三代都有,看得見新秀的冒出,也有資深詩人持續不斷嘗試新的耕耘。在這樣的情況底下,2017年新詩金典獎的付之闕如,或許正在告訴我們,在這個機器人也開始能夠寫詩的AI時代,新詩美學的多樣化與眾聲喧嘩的現實情狀,已然打破傳統主流/非主流的界線,作品繁花盛開的樣貌也很讓我們很難用某些共同的交集或過去的典範,去看待與面對這些作品。
對於這樣的一個現象,我其實是樂觀的。在這個電子閱讀不斷向紙本閱讀侵蝕的時代,現代詩的短小、抒情與多元,正符應於「滑世代」的需求。這也是為何現代詩在社群媒體中能夠創造出比散文、小說更大的共鳴與影響力。由此來看,當前現代詩或許正走向一條迥然不同以往的復興之路。至於這樣的未來會如何發展,就請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首次刊登於《臺灣文學館通訊》第58期,2018年3月)
avatar-img
17會員
23內容數
發表或尚未發表過的書評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厚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開始在規劃這本書時,我就不打算只是高談闊論;而是希望寫出能反應技職學生生活,又可以兼具「實用性」與「即戰力」的代表作。因此在設計上,便以一學期十八週為要,透過校園、愛情、職場、人生等課題的描繪,加之以閱讀、寫作議題的探討和實作演練,完成「生命教育」、「文學教育」雙軌並進的十八堂國文課。
從說故事的角度出發,近年來屢獲文學大獎的花柏容,其首部長篇小說《愛貪小便宜的安娜》,無疑為我們鋪展出一幅百無聊賴、荒謬瑣碎卻又真實如此的人生圖景。
作為一種唐突於世、異樣的存在,詩人總在不斷質疑與辯證中找尋,或者破壞既有符旨(signified)與符徵(signifier)的緊密連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陳舊意義的鬆動本身即是新意義的創發,舊天地的毀滅仍在盼求新宇宙的降臨。是以,在越過後現代意義崩解的小河後,詩人念茲在茲仍是打造風格獨具的詩王國。
生命的光景如何丈量?記憶的曲徑怎樣聆聽倒帶的語音?王家衛的《2046》尤言在耳:「所有記憶的存在都是為了忘卻。」當然,我們不見得認同這種說法,但無以否認,「記憶」始終都是生命書寫裡不能被捨棄的一環。
今年是108課綱後,首次舉辦的國中教育會考。這幾天,老師們都忙著在進行各科的解答與研究。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好像每一科,都變成「國文」!
2011年,青年學者與小說家吳明益,同時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與長篇小說《複眼人》。前者以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為背景,透過十個短篇,勾勒出九個孩子與天橋,和天橋上魔術師的故事;後者以臺灣東海岸為現場,描繪一個迷失的男孩與傷心欲絕的母親,如何踏上尋找愛和救贖的旅程。其中,《複眼人》後來售
一開始在規劃這本書時,我就不打算只是高談闊論;而是希望寫出能反應技職學生生活,又可以兼具「實用性」與「即戰力」的代表作。因此在設計上,便以一學期十八週為要,透過校園、愛情、職場、人生等課題的描繪,加之以閱讀、寫作議題的探討和實作演練,完成「生命教育」、「文學教育」雙軌並進的十八堂國文課。
從說故事的角度出發,近年來屢獲文學大獎的花柏容,其首部長篇小說《愛貪小便宜的安娜》,無疑為我們鋪展出一幅百無聊賴、荒謬瑣碎卻又真實如此的人生圖景。
作為一種唐突於世、異樣的存在,詩人總在不斷質疑與辯證中找尋,或者破壞既有符旨(signified)與符徵(signifier)的緊密連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陳舊意義的鬆動本身即是新意義的創發,舊天地的毀滅仍在盼求新宇宙的降臨。是以,在越過後現代意義崩解的小河後,詩人念茲在茲仍是打造風格獨具的詩王國。
生命的光景如何丈量?記憶的曲徑怎樣聆聽倒帶的語音?王家衛的《2046》尤言在耳:「所有記憶的存在都是為了忘卻。」當然,我們不見得認同這種說法,但無以否認,「記憶」始終都是生命書寫裡不能被捨棄的一環。
今年是108課綱後,首次舉辦的國中教育會考。這幾天,老師們都忙著在進行各科的解答與研究。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好像每一科,都變成「國文」!
2011年,青年學者與小說家吳明益,同時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與長篇小說《複眼人》。前者以1980年代的中華商場為背景,透過十個短篇,勾勒出九個孩子與天橋,和天橋上魔術師的故事;後者以臺灣東海岸為現場,描繪一個迷失的男孩與傷心欲絕的母親,如何踏上尋找愛和救贖的旅程。其中,《複眼人》後來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回顧了作者在網路平臺上創作的十年歷程,聚焦於對創作自由的思考。作者探討了近期臺灣小說發表平臺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新興作家的影響,表達了對過去創作環境的懷念,並質疑當前創作是否還真正享有自由。透過個人經驗,作者呼籲重視真正的創意與文化價值,不僅僅是商業考量。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人尊重與推廣多元的創作聲音。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給年輕流浪詩人的信〉給未來的我,〈給年輕流浪詩人的信封〉是此時節的過去訊息,這首〈年輕流浪詩人的信〉則是即興創作。這是個「輪迴詩」,也就說可以從頭至尾地讀,也可以從尾至頭地讀。亦可隨意從中間閱讀,或是重新排列意義。重新認知後又是幾首新的詩。詩的無序排列代表「現在性」。
在台灣,對現代詩歌傾注熱情的詩人,多半有共組詩社和合資出版同仁詩刊的經驗,尤其剛出道的與尚在強勢媒體副刊闖出名號的新銳,維繫或經營同仁詩刊雜誌,自然成為他們大顯身手的最佳舞台。奇妙的是,當新秀詩人獲取聲名之後,往往要面臨一面問題,他們的詩歌裡是否飽含台灣文化主體性,以此為使命起點傳揚台灣詩歌的精神。
閱讀詩歌是一種美妙的經驗。   可以這麼說,閱讀個人詩集是探知詩人獨特風格的好方法,而年度詩選的出版即編者與詩人關注本土與世界聯結的最佳體現。簡言之,如果讀者不想被喧囂的政治衝突報導所捲入,還可以藉由抒情的路徑來關注世界格局的變化。   我讀完《2023台灣現代詩選》一書,它正給我如此強烈而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回顧了作者在網路平臺上創作的十年歷程,聚焦於對創作自由的思考。作者探討了近期臺灣小說發表平臺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新興作家的影響,表達了對過去創作環境的懷念,並質疑當前創作是否還真正享有自由。透過個人經驗,作者呼籲重視真正的創意與文化價值,不僅僅是商業考量。希望能夠鼓勵更多人尊重與推廣多元的創作聲音。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給年輕流浪詩人的信〉給未來的我,〈給年輕流浪詩人的信封〉是此時節的過去訊息,這首〈年輕流浪詩人的信〉則是即興創作。這是個「輪迴詩」,也就說可以從頭至尾地讀,也可以從尾至頭地讀。亦可隨意從中間閱讀,或是重新排列意義。重新認知後又是幾首新的詩。詩的無序排列代表「現在性」。
在台灣,對現代詩歌傾注熱情的詩人,多半有共組詩社和合資出版同仁詩刊的經驗,尤其剛出道的與尚在強勢媒體副刊闖出名號的新銳,維繫或經營同仁詩刊雜誌,自然成為他們大顯身手的最佳舞台。奇妙的是,當新秀詩人獲取聲名之後,往往要面臨一面問題,他們的詩歌裡是否飽含台灣文化主體性,以此為使命起點傳揚台灣詩歌的精神。
閱讀詩歌是一種美妙的經驗。   可以這麼說,閱讀個人詩集是探知詩人獨特風格的好方法,而年度詩選的出版即編者與詩人關注本土與世界聯結的最佳體現。簡言之,如果讀者不想被喧囂的政治衝突報導所捲入,還可以藉由抒情的路徑來關注世界格局的變化。   我讀完《2023台灣現代詩選》一書,它正給我如此強烈而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