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母當然要強,妳其實比妳想像中堅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 / 吳淡如

不知不覺,過了第十二個母親節。其實幾乎我所有的高中、大學同學的孩子,都已經入社會了。晚育有缺點:即將年老體衰之際,還任重道遠;晚育也有好處:別人在惶恐空巢期,我的孩子還在啟萌期,就算只有一個孩子,也忙得很。

當了母親之後,時間過得好快。有時半夜被孩子踢醒,看看身邊熟睡的孩子,會想:啊,不是昨天還在玩她的小腳丫嗎?怎麼已經變成一個長手長腳的少女?

當了母親之後,一個女人最大的個性變化是什麼?俗話說,為母則強。當了母親之後,到底有沒有比較強?

「好強」本性變成無怨的認命

老實說,我的個性本來就不弱,當了母親,最大的好強變成一種無怨的認命。就是「一定要把妳好好養大」的認命。

像自然界所有母性一般,像母雞保護小雞一般,把保護孩子當成天職。(當然,有原則也都有例外,本地也有不少刑案,母親以各種理由毫不吝惜的虧待了自己的孩子。那是特例,比例很低。在此先不論。)

然後發現,就算之前妳是個手不能扛肩不挑的嬌嬌女,當了母親之後,生命可以有很大的彈性,只要能夠讓孩子吃飽穿暖、身心健康,也沒有什麼苦不能吃。

延伸閱讀

圖/孩子還沒長大前,母親就代表家,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圖/孩子還沒長大前,母親就代表家,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我曾經在路上看到一個年輕母親,胸前揹著不到一歲的孩子,騎著機車在跑外送。雖然,那麼小的孩子當然不可能戴上安全帽,也許不合交通規則,但是我打從心裡想對她表達敬意。我知道,她必須兼顧謀生和照顧孩子,帶著孩子出來跑外送,應該是不得已。我們不配有「何不食肉糜」的質疑。

在孩子還沒長大的時候,母親就代表家。不管我們有多大的夢想,做為母親我們不想要失去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那不是犧牲;不能陪他,是損失。

很多父親一陪小孩就開始在臉書上曬照片,對於母親而言,心照不宣,對他而言,那是遊記,對母親而言,卻是我們的日記啊。

而媽媽實在不需跟爸爸比誰做的事多——孩子幼小時,如果父親經常缺席,長大後孩子還可能認為他是個好爸爸;如果母親缺席,孩子沒有怨言或陰影很難。孩子天生對母親要求多很多。

當一個母親之後,我們最美好的成長,就是發現自己比想像中堅強。

有不少現代媽媽幾乎都是「假性」單身母親,什麼都要扛,除了子女照料,甚至還包括整個家庭經濟,家裡如果有人失功能,母親往往挑起所有重任。

雖然女性本身還是常有自憐心理,但遇到「就只有是我了」的時候,不逃者,百分之九十九,只能訓練自己生命的韌度,我們都知道,抱怨最無益,卸責悔終身。當然,理性母親也極小心,別變成孩子頭頂上盤旋的直升機,愛之、適足害之。

延伸閱讀

看更多《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文章。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知名暢銷作家、節目主持人;原刊載於遠見雜誌2022年5月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遠見雜誌的沙龍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遠見雜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7
編按:教養難題是現代很多夫妻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其實教養不難。只要父母懂得怎麼教,那麼你會發現你給孩子搭的鷹架,即使他成年了,還可以繼續幫助他登峰造極,支持他發展出他的天賦。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教養難題是現代很多夫妻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其實教養不難。只要父母懂得怎麼教,那麼你會發現你給孩子搭的鷹架,即使他成年了,還可以繼續幫助他登峰造極,支持他發展出他的天賦。
Thumbnail
2023/01/17
名人的婚姻總是容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除了能見度高,或許也包括了大家能從名人也會有一般人的煩惱這樣的結論中,得到沒有人永遠是人生勝利組的欣慰感吧! 最近幾個名人離婚糾葛中,大家最感興趣的,莫不是離婚的條件,到底合不合理,符不符合公平正義?
Thumbnail
2023/01/17
名人的婚姻總是容易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除了能見度高,或許也包括了大家能從名人也會有一般人的煩惱這樣的結論中,得到沒有人永遠是人生勝利組的欣慰感吧! 最近幾個名人離婚糾葛中,大家最感興趣的,莫不是離婚的條件,到底合不合理,符不符合公平正義?
Thumbnail
2023/01/17
這幾天「千萬床墊」上了熱搜,很多KOL也在臉書上發表心得,直說「我也想躺躺千萬床墊」,我想這就是社群媒體的年代,名人議題容易發燒的案例,再加上千萬床墊四個字雖人人易懂,卻顛覆一般人的價格想像,因此成為熱門關鍵詞一點也不稀奇。但我今天要談的不是這個床墊,而是談夫妻關係一旦破裂了要如何好聚好散。
Thumbnail
2023/01/17
這幾天「千萬床墊」上了熱搜,很多KOL也在臉書上發表心得,直說「我也想躺躺千萬床墊」,我想這就是社群媒體的年代,名人議題容易發燒的案例,再加上千萬床墊四個字雖人人易懂,卻顛覆一般人的價格想像,因此成為熱門關鍵詞一點也不稀奇。但我今天要談的不是這個床墊,而是談夫妻關係一旦破裂了要如何好聚好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常常有些育兒的綜藝節目,喜歡將母親說成萬能人士,因為有了孩子,所以母親必須堅強起來,在孩子面前,作為母親,要無所不能,也不能表現軟弱及做不到的事。 「為母則剛」這幾個字,多年以來困住了母親,我們必須像母雞護小雞那樣勇敢,不要讓小孩被麻鷹捉走了。
Thumbnail
常常有些育兒的綜藝節目,喜歡將母親說成萬能人士,因為有了孩子,所以母親必須堅強起來,在孩子面前,作為母親,要無所不能,也不能表現軟弱及做不到的事。 「為母則剛」這幾個字,多年以來困住了母親,我們必須像母雞護小雞那樣勇敢,不要讓小孩被麻鷹捉走了。
Thumbnail
當媽之前,我怕昆蟲,我怕黑,我怕生,我怕麻煩,我怕累,我怕睡不夠,我怕吃不飽,我更害怕自己一個人。 當媽之後,我解鎖了好多我不曾想像我能做到的新技能。 最大的轉變是,我變得好勇敢。
Thumbnail
當媽之前,我怕昆蟲,我怕黑,我怕生,我怕麻煩,我怕累,我怕睡不夠,我怕吃不飽,我更害怕自己一個人。 當媽之後,我解鎖了好多我不曾想像我能做到的新技能。 最大的轉變是,我變得好勇敢。
Thumbnail
話說每到團聚時節,總有很多機會從旁觀察,有媽的孩子都是寶,有人可以依賴舒服過日子其實挺好,不過就發現媽寶女的人生挺讓人戰力十足。
Thumbnail
話說每到團聚時節,總有很多機會從旁觀察,有媽的孩子都是寶,有人可以依賴舒服過日子其實挺好,不過就發現媽寶女的人生挺讓人戰力十足。
Thumbnail
「我長大後,絕對不要成為像我爸媽那樣的人!」 童年時期在原生家庭受過傷害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不想要成為像爸媽一樣的人,不想要複製原生家庭的悲劇。渴望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後,能夠獲得不一樣的改變,讓自己的人生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 現在想來,更是由衷地佩服母親。
Thumbnail
「我長大後,絕對不要成為像我爸媽那樣的人!」 童年時期在原生家庭受過傷害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不想要成為像爸媽一樣的人,不想要複製原生家庭的悲劇。渴望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後,能夠獲得不一樣的改變,讓自己的人生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 現在想來,更是由衷地佩服母親。
Thumbnail
寫這一篇時,有些許掙扎,掙扎的是,我們可否誠懇地去面對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聲音?我們可否解開既有的框架、包袱,試著做一個不那麼完美,卻不斷地願意讓自己更好的媽媽? #母愛需要練習
Thumbnail
寫這一篇時,有些許掙扎,掙扎的是,我們可否誠懇地去面對真實的自己、真實的聲音?我們可否解開既有的框架、包袱,試著做一個不那麼完美,卻不斷地願意讓自己更好的媽媽? #母愛需要練習
Thumbnail
文 / 吳淡如 不知不覺,過了第十二個母親節。其實幾乎我所有的高中、大學同學的孩子,都已經入社會了。晚育有缺點:即將年老體衰之際,還任重道遠;晚育也有好處:別人在惶恐空巢期,我的孩子還在啟萌期,就算只有一個孩子,也忙得很。 「好強」本性變成無怨的認命 延伸閱讀 母親節憶母 延伸閱讀 幸好有媽媽…
Thumbnail
文 / 吳淡如 不知不覺,過了第十二個母親節。其實幾乎我所有的高中、大學同學的孩子,都已經入社會了。晚育有缺點:即將年老體衰之際,還任重道遠;晚育也有好處:別人在惶恐空巢期,我的孩子還在啟萌期,就算只有一個孩子,也忙得很。 「好強」本性變成無怨的認命 延伸閱讀 母親節憶母 延伸閱讀 幸好有媽媽…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成為了大眾對於媽媽的既定印象!? . 然而,這似乎演變成,一位母親只能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全心全意為家庭與孩子,才能符合這句歌詞背後的種種含義? . . . . . . . . . .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成為了大眾對於媽媽的既定印象!? . 然而,這似乎演變成,一位母親只能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全心全意為家庭與孩子,才能符合這句歌詞背後的種種含義? . . . . . . . .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