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大後,絕對不要成為像我爸媽那樣的人!」
童年時期在原生家庭受過傷害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不想要成為像爸媽一樣的人,不想要複製原生家庭的悲劇。渴望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後,能夠獲得不一樣的改變,讓自己的人生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
而我正好相反,每每育兒碰到挫折,陷入絕望之際,我總會想起我的母親。我想的是:「要怎樣才能成為像母親那樣的人?如果是我的母親,她會怎麼做?」
我的母親是一位典型的傳統女性,從小我們和阿公阿嬤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是人人稱羨的三代同堂家庭,一家七口和樂融融。以前小時候不懂,只覺得可以跟阿公阿嬤住在一起很幸福;長大後才知道,我的幸福其實來自母親的智慧。若不是有一個智慧圓融的母親,很難成就三代同堂的家庭。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掀起腥風血雨的家庭戰爭。
我在家裡很少目睹衝突,也因為這樣,我其實不擅長處理衝突,甚至害怕衝突發生。就連最常因為學業成績發生的親子衝突,在我們家也沒有出現過。母親很少過問我的成績,她只負責簽名。即使偶爾考不好,她也從未念過我。她總是說:「媽媽沒念什麼書,妳這樣已經比我厲害了啦!」母親小時候家裡沒錢,以至於她國小畢業就得出來工作賺錢。她一直很想繼續升學,但無奈家中經濟狀況不允許。
直到我念國中那年,她才跟著我一起念國中,她讀的是夜間部,她說這樣才能跟我當同學,知道我在學什麼,也才能稍稍貼近我一些。
後來偶然得知,我國中同學的爸爸居然是母親當時夜間部的老師。從她口中描述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認真好學的學生,母親不只是為了我而上學,更是為了自己而讀書。
現在想來,更是由衷地佩服母親。
母親雖然沒念什麼書,不是什麼教養專家,但她一心一意希望能更貼近孩子的心,卻深深感動了我。在那個少女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我和我的母親有一本交換日記,三個孩子每個人都有一本。
與其說是交換日記,更正確地說,應該是當我們有心事不知該如何啟齒時,可以寫在這本簿子裡。寫完後,再把日記本放在她的梳妝台,她看完後會回覆我們,一樣靜靜地放回到我們的書桌上。
某天回娘家,突然想起了這件事,就去房間翻箱倒櫃,找到了這本「交換日記」。不打開則已,一打開就令我捧腹大笑。
舉凡跟弟弟們爭風吃醋、月考考試壓力太大、班上同學太吵管不動、頭髮剪太短被同學笑,一丁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我都可以寫成跟天塌下來的大事一樣嚴重,連我老公看了都笑說:「你哪來這麼多煩惱啊?」
現在看來很好笑的那些青春小事,卻是當年縈繞心頭很重要的大事,想想我也實在是有夠幸福,才能為了這些瑣碎小事而煩惱不已。
更令我感動的是,母親對於我每一篇抱怨廢文,並沒有嗤之以鼻,並沒有覺得那一點都不重要,反而也跟我一樣把它當作是天塌下來的大事,一篇又一篇熬夜認真回覆後,將它靜靜放在我的書桌上。
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是一股很大的支持力量。文字中的溫暖與愛,即使過了這麼多年,細細讀來仍令我感動地想哭。
生命中,能有如此有智慧又充滿愛的母親,真的是我莫大的幸福。如果說現在的我,有那麼一點溫暖與愛,那都是源自於我的母親。
今天早上原本差點又和女兒發生衝突,她的起床氣弄得全家烏煙瘴氣。在送她去安親班的路上,她一路不講話,倔強地不肯牽我的手。原本心中的怒火也被勾起,心想著:「好啊!不牽就不要牽啊!」但走到安親班門口時,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想著:「如果是我媽,她會怎麼做?」於是,我轉身給女兒一個擁抱,透過擁抱化解了衝突。
德州媽媽在新書上曾如此寫道:「真正溫柔的人,是被溫柔的對待過的人。」這句話我深有同感。要不是曾經被母親如此溫柔對待過,我想我現在應該無法對孩子這麼有耐心。但即便是曾經被溫柔對待過的我,偶爾都會不小心被情緒沖昏頭,忘了要溫柔以待,更何況是從未被溫柔對待過的人呢?
無論過去是否曾經被溫柔對待過,我們都是有選擇的,至少我們可以選擇對自己溫柔。在溫柔對待孩子前,得先學會溫柔地對待自己。
我還沒成為真正溫柔的人,或許是因為我對自己也還不夠溫柔。和妳一樣都當了媽之後,才知道妳對我的溫柔是我今生最大的資產,願我也能給予孩子這份最重要的資產。
#成為像媽媽一樣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