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疑似張文宏的錄音檔來說病毒共存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段錄音比較清楚 而且只有錄音,有人查出這個錄音是來自張文宏 但不知道是真是假以下是張文宏的個人資料
張文宏,男,浙江瑞安人,中國醫生,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支部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冠疫情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上海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長,上海感染病學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委,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隨著很多小孩子走了事件,很多人,特別我還真的在台灣各大媒體下都發現有中共人在喊說要清零之類的
我PO很多次有關於為何我們需要共存的原因 主要在於ADE效應(錄音裡面也有提到這點)
如果有關注病毒異變過程的人都知道,疫苗越來越沒有用 這部分可以請學醫的人去跟教授求證、WHO這邊求證,在上一次的病毒研究就已經寫有出現這種現象了。
而很不幸的,病毒已經開始反轉異變變強了 目前已經有Omicron的BA4、BA5是轉強的
至於清零是已經完全不可能狀況,為何不可能
就請去了解中共國這邊
到底有多少項目需要72小時內的核酸檢測報告 甚麼狀況需要居家隔離7天以上
當然台灣也可以持續清零,反正只要大家居家14天,不消費不出門,就可以辦得到
為何?
因為有沒有確診,14天肯定有結果,病毒入侵人體只需要3~4天就有答案了,7~10天如果有確診,大都已經自癒康復 所以每次看到中共國封城封區都能封到60天以上,我就嘲諷了
只是你們懂病毒的趨勢狀況嗎??
任何病毒在開始的初期都是最毒的
.
然後在發現宿主難以承受他們的發展,都會往毒性降低,然後傳染性提高
以確保他們擁有更多宿主,並發展族群
.
但是當發現
在宿主越來越難發展
因為宿主的抵抗力增加+藥物,兩者反而讓病毒難以發展
隨後都是毒性增加階段。
不增加不行啊,因為不增加就是代表病毒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消滅,降低毒性是為了生存,當然增加毒性也是為了生存。
.
最終跟人類最常碰到的,每年都有的
流行性感冒,達成一個平衡。
.
但藥吃多了,總有反撲的時候
中醫有說是藥三分毒啊。 西醫也說過任何藥都有副作用,只是他們從不特意強調有哪些。
藥吃得越多人體就損傷越大,對抗病毒就需要吃越大量的藥 最終還是傷到自己
.
其實最終還是要多鍛鍊人體對於病毒的抵抗力
…………
………………
就是讓病毒多玩你幾次
一開始被玩,痛哭流涕
但被玩久了
病毒有什麼花招,人體自然早都看破手腳。
最終跟流行性感冒一樣的狀況
我們這是一個可悲的年代
打疫苗不是
不打疫苗也不是
所有國家都想清零
但在清零的過程中都只能含淚選擇與病毒共存
這是一個無法論述對錯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而我反對專制,所以現階段我會比較偏向我們中華民國這邊。我是一個期待中國民主自由的人、也期待中東、非洲各國人民也能卓越成長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其實不要光看什麼大人思維 而是有沒有心理準備在這場疫情下,有多少人離世 . 至於喊著共存有罪的 麻煩去看對岸這種防疫防的毫無人性的 喔,我們公正點,別看那種封城的措施,而是看平常狀況 . 不了解的去問對岸的,平常出外省~搭車~到底哪些行為需要72小時內的核酸檢測報告的 然後再來問 . 在這次疫情
不該用修憲、制憲來轉換任何概念 因為這兩者意義本來就是一樣的 . 修憲也是為了更符合現代生活 制憲也是為了更符合現代生活 當把這兩者混再一起討論,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也製造很多糾紛 . 其實爭議點都只有一個 . 從這個邏輯思維應該要反問 . <就是中華民國統一中共國,而非中共國統一中華民國>
很多人總是認為美國不會幫台灣 . 但如果共產黨不是怕美國 怎麼可能到現在都還是不敢打…… . 喔,我們反過來問 今天很確定美國不幫台灣 中國是要馬上下令台灣回歸或打台灣 還是要 等2350萬台灣人自己決定?? . 反過來問 就知道答案了,不用多說吧。 幾乎所有支持統一的人們,都是說美國如何 . .
如果把公安局給撤到跟武漢一樣程度密度 喔,我還沒說全撤,我還用一線城市的標準(新疆能有這標準??) . 我就差點信了。 . 有人曾說過 一個國家安全程度來自於警察局的數量 警察局的數量越多當然越安全 但這是源於利用國家公權力去威嚇人民 這是恐嚇,而不是人民真心喜歡且願意維持這個國家秩序。 . .
在全世界華人圈當中,經常出現的一個狀況就是,會有人阻止你們去了解中國負面的新聞跟報導,甚至阻止你們去討論。 阻止的方法千奇百怪,但是有人會去阻止你了解美國、歐盟、非洲、中東有多少負面的新聞嗎? . 台灣是狀況最嚴重的地方,所以我用台灣當開頭來問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 那麼接下第三個問題是
其實不要光看什麼大人思維 而是有沒有心理準備在這場疫情下,有多少人離世 . 至於喊著共存有罪的 麻煩去看對岸這種防疫防的毫無人性的 喔,我們公正點,別看那種封城的措施,而是看平常狀況 . 不了解的去問對岸的,平常出外省~搭車~到底哪些行為需要72小時內的核酸檢測報告的 然後再來問 . 在這次疫情
不該用修憲、制憲來轉換任何概念 因為這兩者意義本來就是一樣的 . 修憲也是為了更符合現代生活 制憲也是為了更符合現代生活 當把這兩者混再一起討論,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也製造很多糾紛 . 其實爭議點都只有一個 . 從這個邏輯思維應該要反問 . <就是中華民國統一中共國,而非中共國統一中華民國>
很多人總是認為美國不會幫台灣 . 但如果共產黨不是怕美國 怎麼可能到現在都還是不敢打…… . 喔,我們反過來問 今天很確定美國不幫台灣 中國是要馬上下令台灣回歸或打台灣 還是要 等2350萬台灣人自己決定?? . 反過來問 就知道答案了,不用多說吧。 幾乎所有支持統一的人們,都是說美國如何 . .
如果把公安局給撤到跟武漢一樣程度密度 喔,我還沒說全撤,我還用一線城市的標準(新疆能有這標準??) . 我就差點信了。 . 有人曾說過 一個國家安全程度來自於警察局的數量 警察局的數量越多當然越安全 但這是源於利用國家公權力去威嚇人民 這是恐嚇,而不是人民真心喜歡且願意維持這個國家秩序。 . .
在全世界華人圈當中,經常出現的一個狀況就是,會有人阻止你們去了解中國負面的新聞跟報導,甚至阻止你們去討論。 阻止的方法千奇百怪,但是有人會去阻止你了解美國、歐盟、非洲、中東有多少負面的新聞嗎? . 台灣是狀況最嚴重的地方,所以我用台灣當開頭來問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 那麼接下第三個問題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圖說:鹿港小鎮醫師張容毓院長與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陳志榮教授,對抗腸病毒故事分享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鹿港小鎮診所張容毓院長親身經歷的故事。她是一位視病猶親、深富愛心的小兒科醫師;同時,她也曾體會過身為家長面對腸病毒71型時,心中那股恐懼與煎熬。十多年前,台灣爆發腸病毒71型大流行,母兼父職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在下是健康寶貝,已經超久沒感冒的那種,沒想到這來勢洶洶的邪惡病毒或細菌,直接把我打趴下...,究竟是這次的敵人太強大,還是我真的老了...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圖說:鹿港小鎮醫師張容毓院長與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陳志榮教授,對抗腸病毒故事分享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鹿港小鎮診所張容毓院長親身經歷的故事。她是一位視病猶親、深富愛心的小兒科醫師;同時,她也曾體會過身為家長面對腸病毒71型時,心中那股恐懼與煎熬。十多年前,台灣爆發腸病毒71型大流行,母兼父職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在下是健康寶貝,已經超久沒感冒的那種,沒想到這來勢洶洶的邪惡病毒或細菌,直接把我打趴下...,究竟是這次的敵人太強大,還是我真的老了...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