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為了國中的小考試而哭泣、沮喪,脫離學生時代的大人們或許已經無法理解了,這種害怕失去自己價值的恐懼,害怕再也無法被認同。
老師請著前五名的同學上臺領獎狀、獎品,他們迎著此起彼落的拍手聲、老師們的喝采,他們看起來閃閃發亮,引起同學們的羨慕,讓我們誤以為這就像是成功的象徵,我也曾追逐過這種光芒,它看起來真的好閃耀,可是它讓我好難受。
傑出的成績和排名使我每一次考試都驚心膽跳,我害怕變成沒有用的人,我怕我墜入了和國小一樣絕望的深淵,各科成績都是倒數,小時候的我緊握著「美術」這根救命稻草,匍匐經過這個困難的時期,這6年沒有半個朋友的日子,彷彿就在暗示我「只有成績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般,國中的我奮力地提升分數,直到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每次考試都要拿要付出努力的代價,煎熬到半夜,甚至還上演了母親催我睡覺的橋段,睡眠不足的我,有時常在考題中粗心,然後我便以為那是我沒讀熟的錯,所以越讀越晚,
「如果我排名掉下去了,我的朋友們會不會離開我?我不會再受到老師的愛戴了嗎?我不會受到歡迎了?」每天夜晚我煩惱這些,從國一到國二,我已經名副其實的「分數症候群」了,成績宛如是我的生命、我的一切,我為它轟轟烈烈地傷心和開心,為了成績,我連傷害自己都做得出來,
可是日子過久了,真的好累又好疲乏,我不想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使我真正踏出轉變的人,是我理化補習班的老師,他在教理化之餘,總是喜歡告訴學生們比課本、學科更重要的東西,像是在不同的階段,比學習還更難更痛的人生課題,他也常勸告我們:「學校段考、小考的題目和成績對你們會考沒有幫助,不要去在意它,會考前重要的是心態。」,沒錯,會考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心情的穩定性,然而對一個「分數症候群」的重度患者來說,卻是相當艱難,但我相信,雖然只踏出一小步,但只要有做出改變,時間久了,一定可以克服現在的難關,我在會考一百天多,正式對自己做出治療。
我把大部分的重心和焦點,放在訂正題目上,而不是考卷右上角的紅色數字,一部分練習平定自己的內心,以避免看到分數就讓情緒產生偌大的波瀾,漸漸地,我發覺自己好像不是為了分數而讀,而是為了暸解自己的盲點。
我慢慢不在意排名、分數,因為等我成為一位老人了,哪一個長者會在那邊說自己「國中考過全班第一名」的,等我們到了那個年紀,無人在意。
我慢慢不擔心朋友的離開,因為真正的朋友,是在你潦倒的時候,對你不離不棄的。
我慢慢比以前更愛我的家人,他們看盡我的損落、落魄、輝煌,不管我怎麼樣,他們仍然站在我的身旁。
我比我以前更愛我的母親,她用盡了一生的力氣,她承受住痛進心坎的痛,她創造了我,而母親即使是生氣或對我感到失望,也會死心踏地地對我好,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愛」。
張老師,謝謝你讓我理解這些,謝謝你帶我掙脫了分數的枷鎖,因為你,如果未來我成為一位老師後,我也想告訴我的學生們,那些比無聊的成績還更重要的東西,等我成為一名老師後,我想用盡全力指導、保護他們,免於受到考試的摧殘與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