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似乎與台灣的教育密不可分。
時常把成績掛在嘴邊的父母、時常將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老師、時常將成績互相比較的同學隨處可見。
當然,這不是絕對,有些父母比較關心孩子的健康、與其他多元發展;有些老師,不以成績作為標準,反而從日常的細節;有些同學只是將成績視為身外之物,並不太在意。
究竟成績要怎麼看待?
國小時,基本上也沒有特別在意,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有一名同學因為自然96分而哭泣,然後我們就在一旁竊竊私語:「哭什麼? 96分明明就很高。」
國中第一次月考,就抱持著隨便的心情應考,然後發現不小心班排考了第一名。
(不要打我!!!)
我要講的重點是,自從第一次月考考了第一名後,我的心態就是,我不想掉下來!所以就變得比較用功。(等等跟高中做對比)
那你問我,我國中三年名次有掉過嗎?
月考沒有,模擬考有。
國中每次月考都會給校排,然後七年級時,儘管班排沒動,但我的校排都上上下下。
七年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地理考78,邊考數學月考邊哭。
到了八年級,一二次段考,因為數學考太簡單,導致我校排滑落!
為什麼是數學考太簡單?因為我這個人一考簡單就粗心,所以就爆發了數學考95,自然考90我哭一個中午。(是誰國小在那邊竊竊私語的?)
(我先澄清,這是指「國中時期」,我現在是數學考不及格,或者全班倒數情緒才會比較機動。)
三段上演復仇記,順利將數理兩科收服,結果......
國文!!!
又是你。
那你問我是考多低?
89分。(我現在看來這成績很高好不好,高中有八就偷笑了)
我會惋惜是因為那次校排二,跟校排一只有兩分之差。(完蛋了,發完這篇文章我得先去避一避風頭)
八下、九年級,月考的校排一直維持在前五之內。
我覺得我這個人的個性就是,如果我沒考過那個名次,就算沒到了也不會心痛。
但一旦到過就不會想回頭了!!!
模擬考,又是不一樣的考驗,因為範圍廣。
時常被國文所連累,導致排名浮動頗大。
其實到了模擬考,我對排名的執念有放下,因為我知道,重點是「會考」,其他的只是鋪路的必經過程。
十次模擬考,有一次我班排掉到第四,但我反而如釋重負。
或許,也不用一直身處高位吧。
高中,第一次月考,只有國英數三科。
班排十五,要是在掉一名,我就成為班上後段了。
那時儘管有點想哭,但後來也沒有。
畢竟高中又不是常態分班,競爭大不是很正常?
第二次月考,地科、數學(沒調分不及格)、地理六十幾。
我內心卻出奇的平靜,好像早有預料一般。
似乎也沒特別傷心。
班排居然還有往前?
三段,考前大病一場,想說考試無望了。
就抱持著能拿幾分拿幾分吧的心情。
但好歹有提早準備(與二段比較),應該不會太慘?
上次月考,考了第四!!!
那我這次月考是不是應該認真一點!
後面的人都緊追不捨,再不認真一點就......
考前三週,馬不停蹄,準備、準備、準備。
到底保不保得住?
在經過國中三年、高中半年多的洗禮後。
我自己認為,成績對我而言不是絕對的,我會在意它,但不會視它為所有。
或許因為成績的浮動,而讓我有了進步的能力。
我幾乎不與身邊認識的同學、朋友提起成績,也不會主動炫耀,因為我不喜歡。
成績的浮動,實力、運氣、環境樣樣不可缺少。
成績是一種競爭,而正因為有了良性的與自我及同學競爭,才使得我不斷改變讀書的方法,不斷的砥礪自己進步。
如果我不會因為成績低落而傷心,是因為知道自己沒根本還不夠努力。
如果我會因為成績低落而傷心,是因為知道自己沒有發揮全部實力,那麼,要在意的可能是考試的狀態等等。
說了這麼多,生活上除了成績以外,還是有很多事物值得探索。
或許那就是為什麼我在去年12/22會加入方格子。(二段後,三段前)
成績不會掉嗎?不會因為打文章而犧牲讀書時間?
我也不清楚,但我發現,我反而變得認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