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當家:與小職管員的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誰來當家系列,希望透過和不同專業間的互動,了解受訪者看待工作的觀點。這次和我對話的夥伴很特別,跟我一樣都是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走到今天我錄 Podcast 也有五十多集,有別於只是聽我表達自己的服務理念和觀點,其實解決問題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解法絕對有好多種,所以這次我很期待和另一位夥伴,針對相同的議題,究竟會擦出甚麼樣的火花呢?

本集三個主要的議題探討

一、那些重複就業,又一直失敗的個案:是個案自己的問題 V.S. 還是專業人員的問題?

>>每位職管手上都有很多個案要服務,在時間、資源、職缺都很有限的情況下,應更有效率、效益的評估每位個案的動機和需求,以將心力集中在那些意願和需求都高的個案身上。於是,服務初期的篩選我會比較嚴格,但只要通過我的評估、正式進入下個階段的服務時,我就會全心全意的集中心力支持個案。雖然有點殘酷,但我們手上有的資源就只有這些,總是希望優先用在現在最需要的人身上啊。

>>只要個案有來登記,就代表他有動機、有意願,或許他缺乏的只是適度的引導、或使還有其他未解的問題沒被有釐清。反而是這一類的個案,更能讓我增強自己的職管魂、燃燒自己、想方設法的解決可能的任何問題,雖然一路上會一直卡關、要不斷需找不同的專家討論,但最後的成功才能證明職管的價值不是嗎?

每位專業人員都有不同的服務風格,同一種風格不一定適用所有個案,也不是每個專業人員都模仿得來別人的風格。但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又是哪一種類型的專業人員呢?

二、求職者自身要有工作動機很重要 V.S. 還是動機有賴於專業人員引導他促發?

>>因為服務對象是身心障礙者,個案的身旁總有許多「發言人」,常常是家人、社會大眾覺得他應該要工作、應該要有能力就業,我不否認個案有使用職重資源的權利,但到底是「別人覺得」還是「個案自己覺得」,我覺得非常重要,所以對這類個案我還是會先聚焦在了解他的工作動機,有工作動機的個案優先服務,這樣服務起來才容易事半功倍,因為,後面還有千千萬萬個等待服務的家庭啊。

>>就算是「別人覺得又如何呢」,基於融入社會有助於個案的身心健康的觀點,身心障礙者若能投入職場本就是一件有益社會的事。因此動機就算不高也沒關係,職管員可以透過晤談技巧、任務執行、找到個案願意改變的點,以提升個案的工作動機、找到能催化個案的工作動機,畢竟服務個案本身就是一件政府的社會責任不是嗎?

服務策略其實是一種選擇,並沒有對錯,每位個案、每個背後的家庭都對專業人員有所期待,然而,政府高層、資源提供者,同樣也在檢視專業人員的服務效益,你會怎麼選擇呢?

三、顧客導向式的服務精神 V.S. 還是無愧於心、公私分明的服務關係?

>>確認個案跟我有共同目標後,我會盡全力幫個案一起克服眼前的困難,即便是下班後、服務關係結束後,我都隨時歡迎他們的聯繫,只要看到他們越來越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遇到工作上的疑難雜症,即便結案還是會第一時間跟我聊聊、逢年過節不忘向我祝賀、把我當老朋友般對待,就是一件讓我心滿意足的事情。

>>一直以來只記得,從前在新北市服務時督導教給我的信念「不能害人」,我們不一定能幫到每位個案,但絕對不能害他們,身為職管,對個案說的每句話,下的每個處遇,都要很小心是讓事情變的更好、還是會變得更糟。無愧於心、依規定行止、以個案最大利益為考量,是我總是在思考的事。雖然服務結束後他的未來就得自己負責,但只要還在服務階段,我們就不能忘記專業人員的信念。

職重個管員的工作幾年下來,有時候會被其他專業人員調侃,職管只會坐在辦公室做行政,專業價值到底在哪裡?其實職管要花多心力溝通協調、調配適切的資源、職前準備等,要能瞭解「顧客」真正、迫切的需求,是一門需要花時間、用心投入的專業,才能為個案在未來和其他專業人員的搭配、求職上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期許自己,在職管專業服務上,不管自己的服務理念、服務風格是甚麼,都能真正地、持續地為身障就業做出貢獻。
raw-image



對我來說,每段服務關係都是一條需要努力走的山路




我是Cary,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求職、就業、助人工作、個案服務相關的議題,歡迎寫信給我,非常歡迎! Cary907@gmail.com

追蹤我的IG:peiwensist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雯姐的小宇宙
85會員
151內容數
嗨!我是佩雯,我是個充滿活力、喜愛微笑、同時樂於嘗試不同事物的人。我總是敞開心胸,歡迎職業重建以及來自企業的每位工作者一起交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期待和各位夥伴們的相遇!我提供的專業服務包括: ◎職業重建服務:庇護工場轉銜輔導、身心障礙者履歷與自傳撰寫技巧、身心障礙者職前準備 ◎企業及雇主服務
佩雯姐的小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這一陣子幾篇文章和Podcast我們一直提到,國內的局勢目前正處於大缺工的時代,各個產業在招募上都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身為身心障礙職業重建服務工作者的我也很好奇,究竟這樣的狀態會不會成為身障就業的一項突破點。因此,為了瞭解實務現場是否真的如同新聞報導和人資主管所述,也想深入探究推動身心障礙就業還有哪
Thumbnail
2023/12/03
這一陣子幾篇文章和Podcast我們一直提到,國內的局勢目前正處於大缺工的時代,各個產業在招募上都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身為身心障礙職業重建服務工作者的我也很好奇,究竟這樣的狀態會不會成為身障就業的一項突破點。因此,為了瞭解實務現場是否真的如同新聞報導和人資主管所述,也想深入探究推動身心障礙就業還有哪
Thumbnail
2023/07/02
這是一場有愛、有意義的活動,也希望大家能夠一起響應參與囉! 到底什麼是「聽」電影? 有天,我在臉書看到讓我很好奇的貼文,主題是號召大家一起來「聽」電影,邀請大家打開雙耳體驗,利用視覺外的感官來感受這個世界。 一直以來,我都知道視障者是透過「口述影像」欣賞電影,但...
Thumbnail
2023/07/02
這是一場有愛、有意義的活動,也希望大家能夠一起響應參與囉! 到底什麼是「聽」電影? 有天,我在臉書看到讓我很好奇的貼文,主題是號召大家一起來「聽」電影,邀請大家打開雙耳體驗,利用視覺外的感官來感受這個世界。 一直以來,我都知道視障者是透過「口述影像」欣賞電影,但...
Thumbnail
2023/05/07
今天是我第一次參加台北輔具展,遇到了好多朋友、順便跟大家聊聊,以我們輔具展觀眾的角度,互相交換心得。今天著實花了些時間看展、顧攤位(我也是工作人員之一)、訪談幾位朋友,由於篇幅的關係,擷取三位跟我比較熟、也聊比較多的夥伴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05/07
今天是我第一次參加台北輔具展,遇到了好多朋友、順便跟大家聊聊,以我們輔具展觀眾的角度,互相交換心得。今天著實花了些時間看展、顧攤位(我也是工作人員之一)、訪談幾位朋友,由於篇幅的關係,擷取三位跟我比較熟、也聊比較多的夥伴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身心障礙專業人員,算不算服務業呢? 我也常常遇到民眾對我們高聲大喊:「你們的薪水還不是我們繳稅給的」,而最早從庇護工場服務開始到現在,也不曾間斷地在下班的時候、假日的時候,收到來自個案、個案家人、甚至是雇主的電話諮詢、line留言詢問事情。我知道,幾乎大部分的同事下班 2.服務業無關乎上下班
Thumbnail
1.身心障礙專業人員,算不算服務業呢? 我也常常遇到民眾對我們高聲大喊:「你們的薪水還不是我們繳稅給的」,而最早從庇護工場服務開始到現在,也不曾間斷地在下班的時候、假日的時候,收到來自個案、個案家人、甚至是雇主的電話諮詢、line留言詢問事情。我知道,幾乎大部分的同事下班 2.服務業無關乎上下班
Thumbnail
有一位聽友私訊我,想了解職重人員未來還有別的職涯道路嗎?他覺得自己已經當就服好一段時間,相關業務也都很熟悉,但每天除了行政工作、完成服務紀錄以外,好像看不到自己有甚麼專業價值,內心深處也隱約感覺現在的工作沒辦法做一輩子,覺得有點徬徨。
Thumbnail
有一位聽友私訊我,想了解職重人員未來還有別的職涯道路嗎?他覺得自己已經當就服好一段時間,相關業務也都很熟悉,但每天除了行政工作、完成服務紀錄以外,好像看不到自己有甚麼專業價值,內心深處也隱約感覺現在的工作沒辦法做一輩子,覺得有點徬徨。
Thumbnail
「小職管」這個詞,是我在某一次想要轉介個案給某單位的就服員時深刻的感受,當時覺得真是「大機構」啊!在專業合作間,從原本被拒絕走到無條件接案,職管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小職管」這個詞,是我在某一次想要轉介個案給某單位的就服員時深刻的感受,當時覺得真是「大機構」啊!在專業合作間,從原本被拒絕走到無條件接案,職管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本集三個主要的議題探討 一、那些重複就業,又一直失敗的個案:是個案自己的問題 V.S. 還是專業人員的問題? 二、求職者自身要有工作動機很重要 V.S. 還是動機有賴於專業人員引導他促發? 三、顧客導向式的服務精神 V.S. 還是無愧於心、公私分明的服務關係?
Thumbnail
本集三個主要的議題探討 一、那些重複就業,又一直失敗的個案:是個案自己的問題 V.S. 還是專業人員的問題? 二、求職者自身要有工作動機很重要 V.S. 還是動機有賴於專業人員引導他促發? 三、顧客導向式的服務精神 V.S. 還是無愧於心、公私分明的服務關係?
Thumbnail
打從擔任一線服務人員,就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督導、輔導訪視、評鑑...等,以督導來說,我一直都認為他是提升專業人員的能力,或是做為個案服務討論時的夥伴,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象。
Thumbnail
打從擔任一線服務人員,就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督導、輔導訪視、評鑑...等,以督導來說,我一直都認為他是提升專業人員的能力,或是做為個案服務討論時的夥伴,一個非常重要的對象。
Thumbnail
議題二、三:如何確認個案的工作意願、能力? 這邊關於讀者關於工作能力和工作意願的提問拆解成兩個議題,分別討論關於職管的服務本質及是否開案的角度:【職管服務的本質是甚麼】開案並非服務的起點、服務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是否開案的角度】人有往好的方向改變的動機、能力的門檻相對較低、一些我在服務時使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議題二、三:如何確認個案的工作意願、能力? 這邊關於讀者關於工作能力和工作意願的提問拆解成兩個議題,分別討論關於職管的服務本質及是否開案的角度:【職管服務的本質是甚麼】開案並非服務的起點、服務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是否開案的角度】人有往好的方向改變的動機、能力的門檻相對較低、一些我在服務時使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初任職管員的小D,提出了三類疑問,這一系列問題,預計分三篇文章(以及三次的 podcast)來分享我的看法: 1.新手職管員有甚麼可以參考的補充教材? 2.要如何確認個案的工作意願/動機? 3.要如何了解個案的工作能力? 為了讓自己能更上一層樓,有幾項資源對於提高服務的專業度和視野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初任職管員的小D,提出了三類疑問,這一系列問題,預計分三篇文章(以及三次的 podcast)來分享我的看法: 1.新手職管員有甚麼可以參考的補充教材? 2.要如何確認個案的工作意願/動機? 3.要如何了解個案的工作能力? 為了讓自己能更上一層樓,有幾項資源對於提高服務的專業度和視野有很大的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