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筆記【24小時全為己用】第四章 用飲食與運動強化腦力 4-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摘要

意志力最高的三個時段

(1) 剛起床沒多久 (2) 肚子有點餓時 (3) 剛運動完,可安排重要任務,產能會大爆發。

飲食與運動可強化腦力

(1) 增加喝水量:大腦約80%都是水分,保持大腦的濕度十分重要,即使不口渴都要刻意攝取水份。
(2) 限制卡路里:可以使得神經生長因子分泌旺盛,因此避免過量飲食。
(3) 多吃魚和魚油:魚類的Omega-3脂肪酸DHA,除有助於穩定情緒,更是大腦灰質主要成分,灰質掌管學習、記憶、運動功能、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攝取抗氧化食物:能夠抑制造成身體氧化的自由基,柑橘類、綠色蔬菜等抗氧化物含量多。
(5) 攝取低GI碳水化合物:大腦需要葡萄糖,擁有足夠碳水化合物會讓大腦好好工作,但吃太多高GI食物會使血糖快速升高,反而促使胰臟分泌胰島素而導致血糖降低,讓葡萄糖來不及進入大腦,因此,可選擇低GI食物來替代。
(6) 運動提高心跳數:心跳數提高,將能運送更多氧氣與營養到腦部,要提高心跳,最好的辦法是活動大肌肉,全身最大肌肉是大腿和臀部,也就是說,最有效率的運動是深蹲。
(7) 設定報酬獎勵:大腦對於長時間進行相同工作會感到厭煩,因此,可以設定完成某些任務後,能獲得什麼獎勵,大腦處於「期待得到獎勵」時,就會分泌「幹勁荷爾蒙」多巴胺。
(8) 玩俄羅斯方塊:俄羅斯方塊能夠使大腦皮質增厚,大腦皮質在記憶、注意力、知覺認知、思考、語言、意識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9) 放空:大腦討厭無所事事,會自動思考各種事情(預設網路模式,Default Mode Network),放空時大腦會利用時間整理記憶和資訊,也更容易產生各種連結而產生靈感。

印象深刻的部分

我在看這本書時,才知道原來即使放空,大腦會自己在思考(這樣說法很奇怪)總之,如果要產生靈感,記得要睡覺或放空,大腦會自動替我們整理記憶和資訊,並進行各種連結唷。
◎ 內容有稍稍整理過,如果需要原文,請購原版書籍。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摘要 1. 早上喝咖啡45分鐘後運動20分鐘,更有助於減脂+活化大腦。 2. 每日閱讀6分鐘可以下降壓力68%。 3. 直接想像感謝或寫感恩日記,大腦都會分泌血清素與多巴胺,帶來好心情與幸福感。 4. 適合睡眠的溫度是16-19 °C,在睡前90分鐘泡澡可讓身體逐漸降溫,會更好眠。
知識點 1. 意志力總量有限,每次使用都會消耗,所有行動的意志力,都是來自同一處(By 心理學家羅伊·鮑梅斯特)。 2. 四種行為會產生消耗:控制思考、控制情感、控制衝動、控制表現(想放棄,卻咬牙完成)。 3. 當意志力太低碰到需要重大決定,會容易觸發衝動腦,作出缺乏冷靜的反應。 解決提案
📷 閱讀筆記【24小時全為己用】第三章 繼續03 6種可提升行動力,高效運用時間的方法: 1. 利用科學原理,瞬間提升行動力 大腦特性在玩遊戲時,會想要追求破關,把事務性工作,用計時器、當作在玩限時挑戰遊戲,大腦會充滿幹勁。 設定計時器時,要記得兩個準則: 2. 寫出「好想實現」的待辦清單
你也有拖延症候群嗎? 快來試試看《24小時全為己用》作者給的辦法唷 😄 我對於比起想像一起順利,想像阻礙與對策,更能達成目標深有所感。 比方說,當我知道要辦活動有幾個步驟,裡面有幾個關鍵任務需要完成的話,辦活動就很像玩遊戲了,每完成一個任務,會前進10%之類的,讓我更有動力去完成。
你也有拖延症候群嗎? 快來試試看《24小時全為己用》作者給的辦法唷。 我對於比起想像一起順利,想像阻礙與對策,更能達成目標深有所感。 比方說,當我知道要辦活動有幾個步驟,裡面有幾個關鍵任務需要完成的話,辦活動就很像玩遊戲了,每完成一個任務,會前進10%之類的,讓我更有動力去完成。
作者池田貴將指出能避免浪費的時間有三類:煩惱的時間、找東西的時間、後悔的時間,以下為作者提到的解決提案,與你分享: 1. 煩惱的時間 知識點:所花的時間≠判斷的內涵 判斷需要:恰當的情報與專注思考 (1) 善用時間壓力 (2) 利用獎勵驅使行動 (3) 安排非做不可的預定事項 2. 找東西的時間
#小摘要 1. 早上喝咖啡45分鐘後運動20分鐘,更有助於減脂+活化大腦。 2. 每日閱讀6分鐘可以下降壓力68%。 3. 直接想像感謝或寫感恩日記,大腦都會分泌血清素與多巴胺,帶來好心情與幸福感。 4. 適合睡眠的溫度是16-19 °C,在睡前90分鐘泡澡可讓身體逐漸降溫,會更好眠。
知識點 1. 意志力總量有限,每次使用都會消耗,所有行動的意志力,都是來自同一處(By 心理學家羅伊·鮑梅斯特)。 2. 四種行為會產生消耗:控制思考、控制情感、控制衝動、控制表現(想放棄,卻咬牙完成)。 3. 當意志力太低碰到需要重大決定,會容易觸發衝動腦,作出缺乏冷靜的反應。 解決提案
📷 閱讀筆記【24小時全為己用】第三章 繼續03 6種可提升行動力,高效運用時間的方法: 1. 利用科學原理,瞬間提升行動力 大腦特性在玩遊戲時,會想要追求破關,把事務性工作,用計時器、當作在玩限時挑戰遊戲,大腦會充滿幹勁。 設定計時器時,要記得兩個準則: 2. 寫出「好想實現」的待辦清單
你也有拖延症候群嗎? 快來試試看《24小時全為己用》作者給的辦法唷 😄 我對於比起想像一起順利,想像阻礙與對策,更能達成目標深有所感。 比方說,當我知道要辦活動有幾個步驟,裡面有幾個關鍵任務需要完成的話,辦活動就很像玩遊戲了,每完成一個任務,會前進10%之類的,讓我更有動力去完成。
你也有拖延症候群嗎? 快來試試看《24小時全為己用》作者給的辦法唷。 我對於比起想像一起順利,想像阻礙與對策,更能達成目標深有所感。 比方說,當我知道要辦活動有幾個步驟,裡面有幾個關鍵任務需要完成的話,辦活動就很像玩遊戲了,每完成一個任務,會前進10%之類的,讓我更有動力去完成。
作者池田貴將指出能避免浪費的時間有三類:煩惱的時間、找東西的時間、後悔的時間,以下為作者提到的解決提案,與你分享: 1. 煩惱的時間 知識點:所花的時間≠判斷的內涵 判斷需要:恰當的情報與專注思考 (1) 善用時間壓力 (2) 利用獎勵驅使行動 (3) 安排非做不可的預定事項 2. 找東西的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感到精力不足。本文提供四大方面策略來提升身心健康:均衡飲食、改善睡眠、規律運動,以及心理管理。透過簡單的生活調整,你將能減少疲勞,提高精力與幸福感,進而改善整體生活品質。善待自己,讓我們一起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 運動———大腦的最佳伙伴 我們都知道定期鍛煉身體能帶來各種好處,如更好的身體健康、更高的運動能力、更強的心肺功能等。但你知道嗎,運動對大腦的健康也有著深遠的影響?透過適當的運動,我們的大腦也能變得更加聰明和敏捷。 1.促進神經元的產生 當我們進行運動時,大腦會產生更多的神經元和
Thumbnail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26 篇文章|41555 字 作息觀|健腦法|生活指導 序 我們的心靈與大腦,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常常在無形中遭受壓力的侵襲。 《腦疲勞》大腦整理與休息的科學,是一本致力於探索大腦與情緒互動的指南,透過簡潔的敘述與深入的分析,希望讓你認識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為人注意的細微變化。
運動真的是大腦的最佳燃料,做有氧運動會讓大腦分泌一種叫 BDNF 的東西,可以讓神經細胞更強壯,還能預防腦袋退化。每天花個 30 分鐘跑跑步或快走一下,記憶力和專注力真的會變更好。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覺得開心又適合的運動方式,像跳繩、騎腳踏車都很不錯!把健康跟活力融入生活,日子會更有朝氣。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你知道嗎?大腦跟肌肉一樣,放著不用會越來越遲鈍!其實,只要多學些新東西,像學拉花、看書,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加上規律運動和保持好奇心,腦袋就會更靈活,記憶力變好,創意也更多。所以,別讓大腦偷懶,多動腦、多挑戰,讓生活更有趣吧!
現代人常常覺得腦袋卡卡的,工作沒效率、生活也累累的,這其實就是大腦太疲勞。像是注意力變差、記性不好,常常東西放哪都忘記。其實,該休息就休息,試試深呼吸或冥想,還有運動不用很激烈,散步就很棒。別人要你幫忙,不行的話就婉拒,別硬撐!照顧好大腦真的很重要,調整生活習慣,慢慢就會發現自己更有精神、也更開心。
Thumbnail
要完成長時間、長距離的活動,到底需要的是足夠的賽前練習,還是其實有其他方式可以輔助,或是更為關鍵?作者在書裡面探討了所有從生理層面可以影響的部分,也包括要如何去教育大腦,進行心智訓練、強化心理素質,以達到個人想要的成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感到精力不足。本文提供四大方面策略來提升身心健康:均衡飲食、改善睡眠、規律運動,以及心理管理。透過簡單的生活調整,你將能減少疲勞,提高精力與幸福感,進而改善整體生活品質。善待自己,讓我們一起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 運動———大腦的最佳伙伴 我們都知道定期鍛煉身體能帶來各種好處,如更好的身體健康、更高的運動能力、更強的心肺功能等。但你知道嗎,運動對大腦的健康也有著深遠的影響?透過適當的運動,我們的大腦也能變得更加聰明和敏捷。 1.促進神經元的產生 當我們進行運動時,大腦會產生更多的神經元和
Thumbnail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26 篇文章|41555 字 作息觀|健腦法|生活指導 序 我們的心靈與大腦,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常常在無形中遭受壓力的侵襲。 《腦疲勞》大腦整理與休息的科學,是一本致力於探索大腦與情緒互動的指南,透過簡潔的敘述與深入的分析,希望讓你認識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為人注意的細微變化。
運動真的是大腦的最佳燃料,做有氧運動會讓大腦分泌一種叫 BDNF 的東西,可以讓神經細胞更強壯,還能預防腦袋退化。每天花個 30 分鐘跑跑步或快走一下,記憶力和專注力真的會變更好。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覺得開心又適合的運動方式,像跳繩、騎腳踏車都很不錯!把健康跟活力融入生活,日子會更有朝氣。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你知道嗎?大腦跟肌肉一樣,放著不用會越來越遲鈍!其實,只要多學些新東西,像學拉花、看書,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加上規律運動和保持好奇心,腦袋就會更靈活,記憶力變好,創意也更多。所以,別讓大腦偷懶,多動腦、多挑戰,讓生活更有趣吧!
現代人常常覺得腦袋卡卡的,工作沒效率、生活也累累的,這其實就是大腦太疲勞。像是注意力變差、記性不好,常常東西放哪都忘記。其實,該休息就休息,試試深呼吸或冥想,還有運動不用很激烈,散步就很棒。別人要你幫忙,不行的話就婉拒,別硬撐!照顧好大腦真的很重要,調整生活習慣,慢慢就會發現自己更有精神、也更開心。
Thumbnail
要完成長時間、長距離的活動,到底需要的是足夠的賽前練習,還是其實有其他方式可以輔助,或是更為關鍵?作者在書裡面探討了所有從生理層面可以影響的部分,也包括要如何去教育大腦,進行心智訓練、強化心理素質,以達到個人想要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