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法》繁體中文線上交流講座-10 點作者親述的重要卡片盒筆記法使用原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作者申克博士(Sönke Ahrens) 在這場線上交流講座分享 10 點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重點原則,有些內容翻成中文會失去脈絡,因此我在後面加上英文原文單字,並且加入一些個人理解的闡述。
注意,標題前面都是指「傳統的筆記方法」,後者則是「卡片盒筆記法」。

1. 短期/單一專案 (Short term -one project)vs. 長期/跨專案 (Long term — cross project)

傳統的筆記方式是根據單個專案收集問題與做筆記,當專案完成之後筆記就會擱置不看或封存。
這個現象常發生在做研究的學生身上,以下是簡單的流程…
  • 找教授
  • 決定題目
  • 蒐集資料 (訪談、做問卷)
  • 整理資料結果
  • 用 Word 開始寫論文
  • 修論文 (重複 n 次循環)
  • 口試
  • 審核
  • 畢業 那研究資料呢?哎呀都畢業了誰還管這麼多!
卡片盒筆記法則相反,盒中卡片沒有為了特定的專案而生,因此可以一生持續使用。

2. 不同的媒介/不同的筆記 (Different media/different notes) vs. 將筆記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 of notes)

傳統的筆記想法是:根據我們使用的媒介來決定筆記的種類,例如在書本的空白處做批注,在網路上閱讀時用標注工具 (Highlight tool)。
在卡片盒筆記法系統中,不管是什麼來源,所有的東西都是一樣的處理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筆記標準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多數時候,我們在事先是無法知道什麼樣的訊息,會對一個特定的專案有價值。
我們不需要把一個專案中 (例如寫一篇文章、讀一本書)收集到的所有筆記都扔掉,而是可以利用偶然遇到的有趣的筆記,把它們收集在一個地方。
讓這樣的想法慢慢累積,最終產生臨界質量變化 (Critical Mass Effect)的結果,讓這些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有三點很重要:
  1. 有一個地方可以收集所有內容,而不是只針對一個專案
  2. 有一個標準化的筆記處理方式
  3. 不按類別 (特定資料夾)去做分類
補充:我在《3 步驟提升個人處理複雜知識的效果,幫助靠賣知識賺錢的人》也提到了標準化的重要性。

3. 分類(Compartmentalization) vs. 建立網絡 (Building the network)

關於分類這件事情,許多人認為「卡片盒筆記法」是無結構的組織,但這實際上是一個誤解。
「卡片盒筆記法」的結構是讓結構 “自下而上 (bottom-up)” 地出現,同時「建立結構」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使用此方法中的一項工作。
具體建議是我們先從大腦想到的結構開始,用已知結構來組織內容 (例如 5W1H、正反合、黃金圈的 why-how-what)。但對待結構的態度是:
我們以後可以改變結構,因為結構將成為連接個人思想網絡的一部分。

4. 容易但複雜 (easy and complicated) vs. 簡單但繁複(simple and complex)

當要說服一個人(例如你的朋友)建立一個還不錯的筆記系統時,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你必須付出一些努力來學習。
很麻煩對吧? 這正是多數人之所以覺得傳統的筆記好用的原因,因為不用學習、馬上開始。他們會想:
我們之前都已經做過筆記了,幹嘛在替自己找事做?
傳統筆記的結構是我們已經熟悉的東西,因此起步是非常容易的。
問題是:這樣的一個沒有徹底思考過的筆記系統,有不同的文件夾,不同的專案筆記,不久之後它就會變得非常複雜,想想看我們有多少次為了筆記分類而抓狂!!!(而且你會發現,我們過一陣子就很難改變一開始建立的結構)
另一方面,「卡片盒筆記法」在開始時確實需要付出一點學習上的努力,但該系統本身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
由於它的規則很簡單,也就是:
  • 寫卡片
  • 做連結
  • 排順序
(重複以上步驟)
這種簡單性允許建立繁複度 (complex)高的網路,但不會變得複雜(complicated)。
繁複(Complexity)的好處是以後可以被簡化(Simplified),而復雜(Complicated)的東西則很難懂。
備註

參考《Difference Between Complication and Complexity》,在英文的語境中:
• complex 指:difficult to comprehend or understand
• complicated 指:change tha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傳統的筆記方式,容易讓後續整理起來變的很難控制 (difficult to control) ; 但卡片盒筆記法雖然筆記一多的時候會很繁複難以理解(complex),但可以透過寫索引筆記 (index note) 來降低繁複程度、提升理解。

5. 回顧的準備 (set up for review) vs 強迫闡述 (forced elaboration)

接下來來談談學習效果。
傳統的結構化筆記目的就是用來複習,而回顧複習也被證明是最無效的學習方法。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學期初發下一本教科書,我們按照書上的指引學習,當我們碰到困難的時候多數都是向老師或是課本求助,而不是由自己想辦法解決的。
卡片盒筆記法則沒有詳細的步驟指引,因此我們必須邊用邊做出決定。
例如重新表述我們所讀的內容、將一個想法與另一個想法聯繫起來,將內容的複雜性降低,正是這些事情讓我們把新東西「學到腦子裡」。

6. 從上至下(Top-down) vs 由下至上 (Bottom-up)

這點跟「分類 vs 建立網絡」是類似的概念。
對「卡片盒筆記法」的一個常見誤解是「它沒有結構」,但這其實是個誤解!
跟傳統筆記方法不同,卡片盒筆記法實際上是讓結構自下而上地出現,而不是假裝沒有結構,並且把建立結構這件事情當成是一項任務。
也就是說,我們不預設筆記的分類結構,而是在每次新資訊出現時,當下決定要把它安插在現有筆記結構的某一處。
如果我們真的不知道從何開始,博士也建議我們先從大腦想到的架構開始,寫下我們腦子裡目前已經有的筆記結構,再從該架構繼續擴展。
記住:
這個架構並非一成不變,我們以後仍然可以改變結構,因為「建立結構」本身,就是「連接個人思想網絡」的一部分。

7. 線性方法(Linear approach) vs 循環方法 (Circular approach)

在過往寫筆記時,我們往往以為「它是一種逐步接近目標的線性方式」。例如我們在學校課堂上課、一邊學一邊做筆記,課上完後筆記也做完了,學習也就結束了。
但真實世界中的研究與學習,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會一遍又一遍地回到同一個問題上,並在當下進行想法迭代與調整,最後獲得我們研究的結果。
例如我在研究「時間管理」這個議題的時候,在25歲對這方面的方法沒共鳴,因為當時的我才剛出社會;現在32歲的我,對GTD理論非常有感,因為人生中要處理的事情變多了,不再只有「工作」的事情要擔心。
在學習或研究一個議題時,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脈絡,會有不同的想法需要更新,這就是「卡片盒筆記法」的精神。

8. 規劃者(Planner) vs 專家(Expert)

《卡片盒筆記法(How to take smart notes)》這本書的重點是:
讓你對良好的筆記、寫作和思考的原則有透徹的了解,這些原則來自於實做派的研究學者的研究,是基於實際的研究、寫作和思考。
它強調「我們不是做一個規劃者,按部就班的照著寫作指南、學習指引來做事」。而是隨著時間、一遍又一遍的回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與問題上,逐漸成為一個專家。
使用「卡片盒筆記法」不代表能讓你立即成為領域專家,但它可以讓你積累成為某個領域專家所需的經驗與能力、往專家的目標前進。

9. 科技是為大腦而生的工具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the brain) vs 大腦的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brain)

技術(新方法、新工具)通常被大家視為「大腦能做的事情」的放大器,例如許多人就認為「卡片盒筆記法」可以把人類大腦的能力放大、趨之若鶩的想了解這個方法。
但「卡片盒筆記法」實際上不是對大腦能力的放大,而是對我們不擅長的東西的補充。
什麼意思呢?
當大腦的思考可以去中心化,把我們的想法放在我們能夠找到的最好的背景環境/脈絡下,就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
例如同樣是「學習」相關的內容,幼兒學習、工作專業能力學習、情場學習、人際關係學習…等不同情境中,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腦在理解新的內容時,只能分別這是跟「學習」有關的內容,但無法有效分別「放在哪個場景下說這個知識,最恰當」。
因此「卡片盒筆記法」非常強調脈絡,同樣的知識放在不同脈絡下,產生的意義完全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思考「我該把什麼東西放到系統中」是如此的重要,對我們目前不感興趣、不相干領域的內容,就不適合放到卡片盒中。

10. 階層結構 (Hierarchy) vs 分工協作 (Division of labour)

過去我們經常認為大腦是技術或思想節點的中央處理器(central place ),大腦在上、技術工具在下,彼此是一個階層關係。(這裡的「技術工具」指的是卡片盒)
因此我們可能會覺得:「現在的新技術應該可以幫助我快速連結想法、產生洞見了吧!?」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大腦和技術工具更好的理解方式是「分工協作」。
技術可以做它最擅長的事情,那就是客觀地記錄訊息,這是我們的大腦不擅長的事情;進行想法的聯想和連接實際上是我們大腦非常擅長的事情,但技術卻不是。
因此,要產生更好的想法還是必須靠我們的大腦自行連結與組織,「卡片盒筆記法」只是做到客觀紀錄這件事情。

總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實作方法會因為不同工具而有差異,但這 10 點心法是不變的。
在使用 Obsidian 實作的過程中,我也不斷的調整自己寫卡片、組織卡片、建立索引…等方式。在當下會質疑:「我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
但聽完了講座後,我發現只要大觀念懂了,其實就足以享受到「卡片盒筆記法」帶來的效益-也就是想法的串連與對話。
我最喜歡申克博士在講座中提醒的:「對魯曼來說,使用卡片盒並不是要建立一座個人維基百科,而是擁有一位對話的夥伴(dialogue partner)。」這位夥伴說的話,就是一張張我們寫下、串連後的卡片。
循著卡片的連結,我們就能在卡片盒中的思想網絡中遊走,找到靈感的脈絡。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 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muhenry608@gmail.com
▶︎ 聯繫方式
•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 Facebook:請先加我 個人好友 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avatar-img
211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我分享多篇關於Obsidian與個人知識管理文章後,有許多人來信問我:「朱騏,我按照你的方法建立了名詞筆記與觀念筆記,一開始看到一個主題逐漸累積資料這種感覺蠻好的。但隨著時間增多,筆記連接已經多到爆炸啦!我到底要如何整理這些筆記呢?」這篇文章和你分享個人知識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 母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3步驟將讀書筆記寫成長文的方法,範圍都只侷限於單一文章/書籍的內容拆解與連結。這篇文章繼續延伸,談談拆分出去的觀念筆記要如何重複利用。我們要學習一個做筆記的新概念 — 加入Metadata 連結其他筆記。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介紹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的方法 - 寫筆記、做卡片、排卡片、存卡片,當我們將讀書筆記寫成一張張獨立的卡片時,不但能夠單獨發表在Facebook、Medium,還能在讀完書後做個大彙總的讀書心得長文。但具體來說怎麼做呢?這篇文章就來說大彙總、寫長文的3步驟:分類、排序、銜接
我將「個人知識管理」分成 3 大塊:輸入、處理、輸出,這篇文章特別來說明「處理」這一塊。「處理」指的是對記錄下的資訊加工、做成對自己有用的樣子並儲存到筆記庫中。 魯曼教授的「卡片盒筆記法」深深地影響我對於知識處理的流程,主要有 3 步驟:(1) 標準化 (2) 連結 (3) 複習
我的筆記庫中主要有 “名詞筆記” 與 “觀念筆記”,分別記錄「關鍵詞」和「我對某個關鍵詞的理解」。在讀書的時候,我會透過4個步驟將筆記內容分別做成這兩種筆記,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詳細的方法。
你時常找不到自己寫下的筆記嗎?這篇文章是我個人研究筆記管理超過 5 年的經驗整理,看完後可以用另一種視角- 「由下至上」的來整理筆記。制定好固定的筆記格式,然後不斷的積累來收納新資訊,到了一定程度時就能形成對一個主題的深入了解。
在我分享多篇關於Obsidian與個人知識管理文章後,有許多人來信問我:「朱騏,我按照你的方法建立了名詞筆記與觀念筆記,一開始看到一個主題逐漸累積資料這種感覺蠻好的。但隨著時間增多,筆記連接已經多到爆炸啦!我到底要如何整理這些筆記呢?」這篇文章和你分享個人知識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 母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3步驟將讀書筆記寫成長文的方法,範圍都只侷限於單一文章/書籍的內容拆解與連結。這篇文章繼續延伸,談談拆分出去的觀念筆記要如何重複利用。我們要學習一個做筆記的新概念 — 加入Metadata 連結其他筆記。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介紹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的方法 - 寫筆記、做卡片、排卡片、存卡片,當我們將讀書筆記寫成一張張獨立的卡片時,不但能夠單獨發表在Facebook、Medium,還能在讀完書後做個大彙總的讀書心得長文。但具體來說怎麼做呢?這篇文章就來說大彙總、寫長文的3步驟:分類、排序、銜接
我將「個人知識管理」分成 3 大塊:輸入、處理、輸出,這篇文章特別來說明「處理」這一塊。「處理」指的是對記錄下的資訊加工、做成對自己有用的樣子並儲存到筆記庫中。 魯曼教授的「卡片盒筆記法」深深地影響我對於知識處理的流程,主要有 3 步驟:(1) 標準化 (2) 連結 (3) 複習
我的筆記庫中主要有 “名詞筆記” 與 “觀念筆記”,分別記錄「關鍵詞」和「我對某個關鍵詞的理解」。在讀書的時候,我會透過4個步驟將筆記內容分別做成這兩種筆記,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詳細的方法。
你時常找不到自己寫下的筆記嗎?這篇文章是我個人研究筆記管理超過 5 年的經驗整理,看完後可以用另一種視角- 「由下至上」的來整理筆記。制定好固定的筆記格式,然後不斷的積累來收納新資訊,到了一定程度時就能形成對一個主題的深入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看著網路教學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碩博士生,都會踩到的3個陷阱: 1. 依賴誤導性的資料來源: 2. 缺乏實際寫作經驗: 3. 沒有文化背景支撐: 你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在閱讀 Sönke Ahrens 的《卡片盒筆記》後,我分享了自己的筆記方式,涵蓋作筆記的目的性、12道最愛的難題、少即是多、建立連結等要點,並介紹靈感筆記、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三種筆記方式。透過這些筆記方式,對照所閱讀的文章和書籍產生新關聯,是過濾、提煉和再創作的過程。
Workflowy是清單式筆記軟體,其特點在於打破「頁面」的概念,每一則內容都被放置在一個節點下,而整個筆記庫本身就是由一個無盡的、無限層級的節點所構成。這個軟體的設計原理,也許能夠解決實踐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阻力。
Thumbnail
01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對自己的想法存檔和構建研究結果的技術。 02 卡片盒筆記法將檔案作為科學工作與創意寫作的記憶輔助和創意生成器。 03 學生常見的三種輸入輸出工作:考試準備,文獻研究,參考文獻管理。 04 學期開始時,教授總是會提供一份多頁的閱讀清單,但準備考試時,你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講
01 所有的學術寫作專案都有一個共同點:在文獻研究的背景下,積累了大量需要組織的資訊。 02 數位卡片盒筆記法提供了在早期階段擺脫混亂的機會,適用於有效的科學工作。 03 盧曼不僅將卡片盒當作存放筆記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將卡片盒視為思想生成器。 04 盧曼每次輸入自己的內容,就能不斷在筆記之間的
Thumbnail
而這篇短文,想詳細與你介紹我利用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發展系統3個步驟。 記得,你的筆記系統,不應該是「知識管理系統」,而應該是「知識發展系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看著網路教學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碩博士生,都會踩到的3個陷阱: 1. 依賴誤導性的資料來源: 2. 缺乏實際寫作經驗: 3. 沒有文化背景支撐: 你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在閱讀 Sönke Ahrens 的《卡片盒筆記》後,我分享了自己的筆記方式,涵蓋作筆記的目的性、12道最愛的難題、少即是多、建立連結等要點,並介紹靈感筆記、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三種筆記方式。透過這些筆記方式,對照所閱讀的文章和書籍產生新關聯,是過濾、提煉和再創作的過程。
Workflowy是清單式筆記軟體,其特點在於打破「頁面」的概念,每一則內容都被放置在一個節點下,而整個筆記庫本身就是由一個無盡的、無限層級的節點所構成。這個軟體的設計原理,也許能夠解決實踐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阻力。
Thumbnail
01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對自己的想法存檔和構建研究結果的技術。 02 卡片盒筆記法將檔案作為科學工作與創意寫作的記憶輔助和創意生成器。 03 學生常見的三種輸入輸出工作:考試準備,文獻研究,參考文獻管理。 04 學期開始時,教授總是會提供一份多頁的閱讀清單,但準備考試時,你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講
01 所有的學術寫作專案都有一個共同點:在文獻研究的背景下,積累了大量需要組織的資訊。 02 數位卡片盒筆記法提供了在早期階段擺脫混亂的機會,適用於有效的科學工作。 03 盧曼不僅將卡片盒當作存放筆記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將卡片盒視為思想生成器。 04 盧曼每次輸入自己的內容,就能不斷在筆記之間的
Thumbnail
而這篇短文,想詳細與你介紹我利用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發展系統3個步驟。 記得,你的筆記系統,不應該是「知識管理系統」,而應該是「知識發展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