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法」的是與不是什麼 — 5 點我在實踐超過 1 年後的心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申克博士前陣子在《卡片盒筆記》繁中版線上交流會上,分享了卡片盒「是什麼 vs 不是什麼」的10點快講
這篇文章也分享我近 1 年每天在 Obsidian 大量寫卡片、列索引、想盲點、改方法後,個人認為卡片盒筆記法的「是什麼 vs 不是什麼」5點快講。

連結思想 vs 資訊收集

卡片盒筆記法的本質是一種「連結思想」的方法。
我們把每一張卡片(想法)都串接在既有的卡片(想法)後方。未來要使用時,就可以一次拉取連串的相似概念來幫忙產出與思考。
卡片盒筆記法最大的誤解是「資訊收集」。
寫卡片的目的不是純粹地收集資訊,因為資訊是永遠收集不完的。

長文寫作 vs 短文寫作

卡片盒筆記法適合寫作邏輯嚴謹、需要反覆推敲的長文。
例如 3000–5000 字的長文、書籍等級的長度 (超過 10000 字以上),都是卡片盒能夠明顯發揮長處的地方。
卡片盒筆記法在短文寫作上,其實較無感。
例如社群貼文 (500–1000)與部落格短文 (1000–2000 字) ,由於內容要求的邏輯嚴謹度較低(通常只需要說清楚一件事情),因此卡片串連帶來的寫作效益較低。

對話夥伴 vs 個人維基百科(Wiki)

卡片盒中的卡片要有問有答,就像跟一個人進行對話。
在實際寫卡片時,問題要寫成卡片、回答也要寫成卡片,把他們串連後就能形成一個「對話網絡」。
卡片盒不適合用來建立個人 Wiki。
因為 Wiki 的目的是「補全」而不是「使用」,更多的重點放在無止盡的搜集,這個概念跟第一點是類似的。

實際動作寫 vs 神奇魔術盒

卡片盒要求我們實際動手整理卡片的內容與組織方式。
在整理時,必須想出「我想要解決的問題、產出」,接著把卡片依照寫作需求需要放到大綱中。
卡片盒不是一個神奇魔法盒。
它不會自動把卡片變成文章,也不會寫愈多卡片就能夠大幅地提升對一個主題的理解。理解力的提升,其實發生在寫完卡片後,主動釐清卡片之間的關係、並嘗試架構自己對問題與主題的理解。

問題雷達 vs 萬能解藥

卡片盒筆記法能夠幫助我們精準的定位問題,就像一個發現問題的雷達。
在整理卡片的過程中,我們被強迫地列出主題/問題的大綱,並思考中間的內容邏輯還缺少什麼,接著再去尋找與閱讀相關的內容。這是一個「寫卡片 -> 整理卡片 -> 發現問題 -> 研究問題 -> (重複循環…) -> 產出成果與行動」的過程。
卡片盒筆記法不是寫作/思考的萬能解藥。
我們不是把卡片丟到盒子/電腦中就沒事了,還必須定期的清理與組織。卡片只是最終產出結果的「肉」,但要如何架構骨骼、如何長對、如何呈現,還需要看其他領域的書來學習。
“ 重要秘訣:卡片記錄的是自己心靈、思想上被衝擊過後的感悟。”
是一種「Cow!這個 Idea 真的太猛了,我可以拿它做點什麼」的衝動 ; 不是把人家的好點子照原文收藏,因為這樣做保證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
最後,精通一個方法論的最好作法就是實際去使用它、懷疑它、討論它、調整它,讓它為我所用。
目前我正在製作《用 Obsidian 實作卡片盒筆記法》的線上課程,希望幫助想使用新世代筆記軟體增進思考與寫作能力的朋友。歡迎告訴我你的問題,我會將解決問題的方法作成系統化的課程內容。 👉 填寫問卷
你也可以參考我的 Obsidian 超完整教學文章,學習這款新世代的筆記軟體。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 訂閱電子報 加入 600+ 學習愛好者的行列,每週1個學習行動建議!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 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email protected]
▶︎ 聯繫方式
• 📪 Email:[email protected]
• 💬 Facebook:請先加我 個人好友 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201會員
128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這是我會給任何想開始實體盧曼卡片盒筆記法的人的五個訣竅這是我會給任何想開始實體盧曼卡片盒筆記法的人的五個訣竅: - 訣竅1:用手寫書目卡紀錄想法,無論是工作上生活上學習上 - 訣竅2:建立話題意識,了解每張主卡都能屬於多個話題 - 訣竅3:當天寫下來的書目卡,要立即歸檔成數位主卡,並且為數位主卡分配話題
avatar
王啟樺
2024-01-28
【卡片盒筆記法:用索引卡片製作內容地圖MOC,提升認知效率的三個啟示】製作索引卡片,能夠很有效提升你的認知效率,是知識工作者要刻意練習的技巧。 你會發現,索引卡片不僅僅是記錄,而是一種提高學習效率的工具。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12-09
【卡片盒筆記法:盧曼卡片盒中的結構式意外,能夠幫助你拓展思考與知識的3個益處】我在【卡片盒筆記法:建立你自己的個人歷史檔案庫,紀錄工作與生活,你會立即獲得這三大價值】裡面分享了,當你開始為生活與工作中的思考做卡片筆記,你會獲得的珍貴價值。 而這篇文章想與你分享,這些工作與生活中的卡片筆記,在盧曼卡片盒裡面,會產生的獨特現象:「結構式意外 Structured Acciden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12-08
【盧曼卡片盒筆記法的3個重要體悟:知識的形狀是樹】對於希望理解和掌握盧曼卡片盒筆記法的人來說,這篇文章將揭示其中的深刻哲學。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10-03
筆記的複利效應 ,你需要的是「卡片和盒筆記法」回首過往求學的時候,我們身邊總是會有那一兩個,明明玩樂的時候我們都玩在一塊,她花多少時間念書也大概知道,但她就是可以快速掌握考試的重點,所以問了大學朋友,,我問她說「怎麼讀書?」 她說:「把整本書k下來」 我當時也就默默地記得,直到今日我想起這段後,發現考試和平日寫作是不一樣,以前學生時代時間很多,
avatar
好奇喵慢讀筆記
2022-12-24
閱讀心得-卡片盒筆記 | 整合思考過程的筆記法卡片盒筆記的概念 記得學生時期,上課作筆記時,總是從第一章開始,由上而下一句一句抄下重點,把填滿筆記本視為一種成就。長大後,偶爾有寫文章的需求,也依照學校教的:訂定主題,擬定章節大綱,然後想辦法填滿其中內容。這樣習以為常的做法有什麼問題呢?
Thumbnail
avatar
采采說書
2022-07-25
數位筆記工具(2)|Notion & Obsidian的卡片盒筆記法應用Notion & Obsidian的個人應用、用Notion來做卡片盒筆記法可行嗎?
Thumbnail
avatar
TALF宅
2022-07-19
《S週報#23》書評《卡片盒筆記法》知識工作者必讀!/ 停損與資產配置的關係 / 台積再旺50年!半導體的黃金世代本週獨家電子報內容小觀念大改變要給你談一個比較少人談論的話題:「停損」跟「資產配置比例」之間的關係,一般都是分開來講,但 Mr. S 想跟你分享把這兩件事合再一起看待會如何。Mr. S想藉由觀察「虧損幾%後,解套要幾%」的圖表來跟你探討資產配置比例該設計可以「承受多少最大波動」的問題。別錯過電子報喔
Thumbnail
avatar
Mr.S
2022-06-12
卡片盒筆記,你會怎麼寫?它可以是融合了三層筆記法和HQ&A筆記法的筆記格式卡片盒筆記的格式,沒有標準答案。你會怎麼寫卡片筆記呢?一張卡片筆記,可類歸為三欄:摘要筆記欄、行動結論欄、資料原文欄。它與三層筆記法、HQ&A筆記法,是同一件事。其實隨你想運用哪個大神的筆記法寫摘要,最後有結論式標題、任務型標籤、資料來源,即可。
Thumbnail
avatar
Lena Chen
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