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走進不凡的「常識」與展開「勇氣」人生|「與他人連結——社會興趣與社會生活」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接續「《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大師親筆著作,走進不凡的「常識」與展開「勇氣」人生|「個體與人生風格」篇

再看阿德勒是誰、或還不知道阿德勒所說的人生風格早期記憶自卑優越情節夢境手足排序等意義,建議先閱讀上篇此篇。

raw-image

與他人建立連結—社會興趣與社會生活

愛情、性、問題

阿德勒重視愛情的平等「唯有以完全的平等為基礎,才能圓滿解決愛情和婚姻的問題(p.218)」。他認為愛情有著各式各樣的樣貌,但「愛情」本身「無法解決任何問題」,只有兩個人之間是平等的,愛情與婚姻才有可能成功。而愛情不是為了征服或滿足個人的自卑或優越情節。

阿德勒觀點裡面,他認為性變態(這些人透過誇大、耀武揚威自己的性生活與行為,把自己其他的人生部分,拋在腦後,只剩下性)、一妻多夫一夫多妻等,都只是想成為征服者,而這些是對自卑情結的補償

raw-image
社會之於我們

雖然阿德勒在他的這本書集裡,強調透過「早期記憶」、「手足排行」、「自卑與優越情節」與「生活風格」等,來了解「個體」。
但更重要的是,阿德勒在認為「個體要在社會脈絡之下,個體才能成為個體」,以及「個體心理學的目標,是促進社會適應」。阿德勒在乎一個人與整體社會文化互動的情形,一個人能否展現他對於社會和他人的正向關懷,這才是個體心理學的目標,才是生活的勇氣與實踐

阿德勒在他的這本著作中,反覆強調與他人建立關係工作學校的重要性。阿德勒認為人們需要完成三項生活任務,分別為:(1)與他人建立友誼(2)與人建立親密關係(愛情與婚姻) 以及 (3)奉獻社會(職業任務)。要能成功地發展與建立三項任務,在於能否克服自己的自卑感,鼓起勇氣,展現出社會興趣

攝影師:Dio Hasbi Saniskoro: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280130/

攝影師:Dio Hasbi Saniskoro: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280130/


兒童與教育

阿德勒除了致力於醫學領域外,他更是身體力行「貢獻社會」
在那兒童教育普遍被忽視的年代,他強調教育的重要,應培育教師的專業性(在那個年代許多老師並非專業的教職,可能還身兼其他工作,並未受過「教師教育訓練」)。教育可以使一個人融入社會,讓一個人得以面對他日後必須面對的人生。

「讓學校作為家庭與國家的中繼站」應該是孩子在家庭、學校最理想的發展。p.167

儘管阿德勒強調早期記憶人生原型,在孩子4、5歲時,已受家庭影響而定型,無法「直接」改變。因此,阿德勒反對學校以批評或處罰的方式教育學生,反而應學校應致力於培養與形塑出孩子的「社會興趣」,與群體共處,讓每個人在日後可以順利完成生活任務克服自卑

攝影師:Max Fischer: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5212345/

攝影師:Max Fischer: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5212345/

如何促使他人改變?

如同上篇或此篇所提及,當一個人擁有自卑或優越情節、他的人生風格沒辦法讓他適應生活、或者當一個孩子反覆說謊、偷竊、逃學。這些人無法展現出適當的、可以關懷他人的社會興趣。那麼,阿德勒的觀點,要怎麼促使這些人能有所改變呢?

答案是同理理解,與鼓勵他們,要去理解一個人的人生風格與基本人格,使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勇氣。怪罪、責備甚至是打罵他人(孩子),不論對孩子與他人,都毫無助益。

raw-image

我眼中的《阿德勒心理學講義》,想跟我說什麼?

社會適應與自卑問題是一體兩面。
正因人皆自卑而脆弱,才會過著群居的社會生活。
也因此,社會興趣與社會合作便成為人的救贖。
p.249

閱讀完這本書,會發現雖然阿德勒重視的早期記憶、手足順序、天生器官/感官上的弱勢,但重點不是在一個人「現在無法改變的過往事情」有哪些,而是聚焦在一個人「如何處理與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若能協助人們「真正深入了解自己」,那必將能協助他們「重新建構自己的生活故事」,調整「人生風格」,讓人們得以關懷社會,讓我們能與他人共存且合作。
而唯有在與社會相處之下,個體才是個體,才會有「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的觀點裡,不論是透過了解一個人的早期記憶、手足排序、夢境和他的自卑與優越情節,這些都不是要給個體「分類」或「貼上標籤」,而是要協助人們「更加了解自己」,並且藉由「鼓勵與勇氣」「關懷所處的社會環境」,去建構自己有益於社會與他人的生命故事


歡迎一起閱讀此書,閱讀阿德勒親自書寫他的觀點。原來「個體心理學」強調的不只是自卑與超越、早期記憶、生活風格或者勇氣的「個體」;而是透過了解自己,讓人們可以融入適應這個社會,展現正向且有益的行為,這才是個體心理學,這才是真正的「勇氣」

阿德勒的文字淺顯易懂,並且時常搭配生動的舉例。閱讀感受上,我覺得比成為一個人(Carl Rogers著名著作)》更直白且易於閱讀,非心理專業人士也能輕鬆閱讀理解。如果想了解阿德勒與他的觀點,那這本《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非常值得一讀。

raw-image


Written by 熱血小隊員

※歡迎追蹤我們的「心理書報攤」方格子專題,讓兩位心理師,陪你一起看各式各樣心理學相關書籍。※歡迎在方格子追蹤「心理雜貨舖」,讓兩位新鮮的臨床心理師,陪你聊各種心理二三事。


書籍資訊

raw-image



  • 作者:Alfred Adler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譯者: 吳書榆
  •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 頁數:共255頁/共十三講/附錄有阿德勒生平年表
  •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雜貨舖的沙龍
126會員
22內容數
由兩位臨床心理師,與你分享,大眾心理學以及心理學專業的相關書籍。歡迎一起走進我們的「心理書報攤」。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生活的問題之前,並沒有哪個人是注定要被擊敗的。
Thumbnail
在生活的問題之前,並沒有哪個人是注定要被擊敗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的樂趣,主要是由我們的缺乏肯定性而來的。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的樂趣,主要是由我們的缺乏肯定性而來的。
Thumbnail
意義不是被環境所決定的,我們以我們賦予環境的意義決定了我們自己。
Thumbnail
意義不是被環境所決定的,我們以我們賦予環境的意義決定了我們自己。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有著心理學三巨頭稱號之一的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 )的創始人。
Thumbnail
正因人皆自卑而脆弱,才會過著群居的社會生活。也因此,社會興趣與社會合作便成為人類的救贖。
Thumbnail
正因人皆自卑而脆弱,才會過著群居的社會生活。也因此,社會興趣與社會合作便成為人類的救贖。
Thumbnail
讀於初出社會迷惘時,再讀於休息期間自我療癒時。到底童年會怎樣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這本書都有說。父母一書可以學懂教小朋友,青少年人一書可以重新認識自己,成年人一書可以改善自觀和看社會的觀點。
Thumbnail
讀於初出社會迷惘時,再讀於休息期間自我療癒時。到底童年會怎樣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這本書都有說。父母一書可以學懂教小朋友,青少年人一書可以重新認識自己,成年人一書可以改善自觀和看社會的觀點。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稱勇氣心理學,或者生活的科學,為什麼有這樣的稱呼呢?他的心理學又關懷哪些面向?這幾篇文章的書寫,主要想為自己做讀書的摘要與整理,至於讀完就能立即應用層面也得承認仍不足,如果閱讀本篇文章的你期待是後者,那麼這篇文章或可略過不讀。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稱勇氣心理學,或者生活的科學,為什麼有這樣的稱呼呢?他的心理學又關懷哪些面向?這幾篇文章的書寫,主要想為自己做讀書的摘要與整理,至於讀完就能立即應用層面也得承認仍不足,如果閱讀本篇文章的你期待是後者,那麼這篇文章或可略過不讀。
Thumbnail
總結運用~ 工作上與其他部門有衝突時,若衝突點是公司規範,對方希望自己放水,我認為還是要堅持,即便因此被同事黑化也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做到割捨別人的課題,和稀泥是最差的解決方式。 許多成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常對他人使用上對下關係,其實人與人本來就是平等的,只是社會競爭加深了階級意識,如果能認清這一點提
Thumbnail
總結運用~ 工作上與其他部門有衝突時,若衝突點是公司規範,對方希望自己放水,我認為還是要堅持,即便因此被同事黑化也要有被討厭的勇氣,做到割捨別人的課題,和稀泥是最差的解決方式。 許多成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常對他人使用上對下關係,其實人與人本來就是平等的,只是社會競爭加深了階級意識,如果能認清這一點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