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家 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
任何只要是念心理系,不論是大學部還是碩士研究所的人,一定會聽過「卡爾·羅哲斯( Carl Rogers) (1902-1987)」這位心理學大師。他被列為「二十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治療師」第二位,僅次於心理學大師阿祖級祖師人物佛洛伊德。
事實上,現今人們對心理治療、心理諮商與心理師普遍「溫暖」、「讓人感到舒服」的印象,很大一部分受到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強調的「以案主(個案)為中心」心理治療學派所影響。
Carl Rogers 承襲存在主義哲學家齊克果的思想,齊克果強調人並沒有「客觀的真理」,而只有「主觀真理」,你的體驗、感受、想法,不論他人是否認同、是否符合現今社會的通俗標準,那就是屬於你的「主觀真理」,對你而言,那就是真實。
人本、人本,以人為本,Carl Rogers認為「改變的關鍵,是當事人他自己」,而治療師的任務,就是要讓當事人(個案)「成為原本的他自己」。可以說是十分相信滋養、接納以及人性本善的心理治療學派。
攝影師:Josh Willink: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86625/
過去,教科書上認識的「人本主義」與「以案主為中心」治療
如果你是一位心理系的學生,相信你絕對逃不了《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一書(不論臨床組還是諮商組,應該都逃不了,這本書更是心理師國考必備用書)。
求學時,我們學到人本主義、案主為中心的治療學派時,核心理念就是以下三點,無其他特殊技巧或艱澀難懂的字詞
- 一致性(真誠一致)
- 對個案無條件的正向關懷。
- 正確同理的了解(同理心)。
書上強調,「以案主為中心治療」透過「非指導式的方式」,澄清個案的感覺,而不給予個案任何評斷立場。
過去,我對Carl Rogers所提出的「以案主為中心治療」,想像如同個案是一個未發芽的種子,被埋在泥底裡。心理師透過「真誠一致」、「無條件的正向關懷」以及「同理心」,不斷為這顆種子注入養分、施肥與澆水,慢慢地、漸漸地,這顆種子便有能力,自己長成一顆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
那些,我的懷疑
過去,看完教科書上對「以案主為中心治療」治療的解紹,可以理解他的理念,但同時覺得遙不可及且無法相信。
我想著:
「這樣」就能使一個人發生改變嗎? 我們對於個案給予「無條件的正向關懷」,變成我們不論個案如何,都要給予個案溫暖與關心嗎? 「無條件正向關懷」就能使個案成長或改變嗎?
過去,我對「人本主義」、「以個案為中心」的治療學派,
滿腹懷疑。無法真心相信「這樣」就能使人改變。直到實習與就業後,逐漸體悟到
「心理治療(諮商)的本質是一段『經歷與體驗』的過程」。我忍不住讓我想起Carl Rogers強調的溫暖論點,於是翻起這本厚厚、多達四百多頁,於1961年出版的
《成為一個人》。
讀完《成為一個人》後,
我重新認識的「以案主為中心」治療。
Carl Rogers在這本書中,當然也有提到(1)真誠一致、(2)無條件的正向以及(3)同理心。然而,這本書其他傳達的「接納」與「合一」觀念,遠比教科書上更重要且深遠,更能認同且感同身受。
接納
在無條件的正向關懷之前,更重要的是,身為治療師(或心理師),能否「無條件的接納」。
這裡的接納,並不只是「接納個案」,更關乎到「治療師能多『接納』自身的所有狀態」,包含承認自己的限制、極限,或者......承認與接納,不得不說,有時候個案的某些言行,的確有可能會勾起我們焦躁、不安,甚至是無力或束手無策之感。
若能接納自己正在被案主(個案)或學生弄得惱火或厭煩,那麼我也更可能去接納他的感覺。 p. 21
攝影師:Pixabay: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47314/
接納的歷程,並不會只有感到正向、喜悅或滿足。更多時候,常常帶有不安、害怕,甚至恐懼。
因為接納是去接受、承認自己有所極限,並且接納自己有這些極限與感受的「主觀真實」。往往,我們要辨識、承認、接受自己有負面情感並非容易一件的事,在一開始甚至有些人們會因為自己有這些負面情緒感到羞愧、覺得自己「不應該有這些感覺」。
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與信念,那就是我們自己主觀上的真實,沒有對錯好壞,更不需要被自己或他人評價。這樣的自我接納,需要勇氣,也許要冒險,但卻也是改變的可能。
接納他人,是允許自己不帶偏見與評價的,去全然瞭解一個人,讓他覺得自己可以被他人理解、被看見。接納他人,可以使他發現,他能自在地表達任何的感覺與信念,包含羞愧、厭煩、甚至是憤怒,但同時能保有與他人緊密的關係,
足夠充分的接納自己,讓我們能去接納他人,
當我更願意成為我自己時,我也會發現,我更樂意允許你成為你自己,以及接納連帶發生的所有事情 p.381
合一,讓我如我所是,讓他如他所是
說完接納後,什麼是Carl Rogers強調的「合一」?
合一,用來指體驗與意識之間準確契合的狀態(p.394)。
當一個人在此時此刻時完全合一的,他的身心體驗可以準確地在意識中呈現,且他的表達也能準確地貼合於他的意識。(p.396)
簡單來說,如果小明正面紅耳赤、音量加大、額頭上的青筋和微血管都要抱出來般,大聲與人爭論。如果小明這時候,大聲、咬牙切齒地喊出:「我沒有在生氣、我很冷靜」。旁人看到這幅景象,可能覺得滑稽好笑,或覺得小明指是在強辯(也有可能小明對自己的情緒辨識與覺察能力很差)。我們都很清楚,在這樣的情形底下,小明的體驗與他的意識表達並沒有準確契合,可以很明顯觀察到是分開的,這就是一個「不合一」的狀態。
合一的狀態,是我們可以清楚辨識與覺察自己的所有感覺與想法,並且接納這些感覺與想法。
在人際互動當中,愈合一的人,在表達上能愈佳的清晰,減少防衛性,讓自己更容易被他人理解,與他人建立連結。
我認為,合一與接納,是「相輔相成」的概念。我們能對自己的體驗、情緒與信念有多接納,就能有多合一,更能認清楚自己的所有心理防衛。
攝影師:cottonbro: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4098152/
接納與合一,是成為自己, 我們能信任自己的體驗,接納自己,而接納會是改變與流動的開始。
接納與合一,是讓他如他所是,讓我如我所是。
當我們越能成為自己,不論是接納自己、成為合一的自己、不斷流動改變的自己,我們便能離「應該如何」更遙遠,而成就「我就是如此」。
我們都是自己的孤島,能透過彼此接納,搭建起橋樑。
「以案主(個案)為中心」治療,之所以讓人有改變的可能,在於治療師能夠忠誠於他自己,對待自己接納與合一。並且治療師能接納他人(案主),讓他感受到原來可以如此「被他人看見」、「被別人所理解」。
透過治療師自身的「接納與合一」,讓個案對自己能「接納與合一」。離開那些「應該」、對自己負責、擁抱自己的情感、可以開放自己、自我引導與信任自己。
一個有意義的心理治療(諮商),在於案主(個案)最終可以發現,他發現與承認自己是可以被愛的,他可以接納自己、且接納他人,可以充分地體驗與感覺自己的內在情緒,可以瞭解自己所有的反應。
生命與所有的關係,都會是不斷流動變化的過程,允許各種感覺與體驗不斷在我們的身心流動;
《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in 》是成為自己,那是一個永遠會不斷流動、改變與前進。
攝影師:SHVETS production: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7176319/
Written by 熱血小隊員
※歡迎在方格子追蹤「心理雜貨舖」,讓兩位新鮮的臨床心理師,陪你聊各種心理二三事。
書籍資訊
- 作者: 卡爾.羅哲斯
- 譯者: 宋文里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頁數:共463頁/七部份
- 出版日期: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