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乘宗講心物一如,如果心代表靈魂,物代表宇宙,心物一如則人應該不會死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你講的是肉身和意識心的問題。

意識心和肉身,以理來講應該是一如的,但是眾生沒有辦法一如,只是互為影響,互為因果而已。

因為一如要到意識心去除,證入本心以後,和法身的關係才是一如;法身和本心是一個東西,是不能分開的。以真相來講,你所說的意識心和肉身也是一如,在「時空統一」下是一如。

到了時空統一的境界,成住壞空、生住異滅同時存在,沒有時間的問題,而你所謂的死亡是有時間問題的。


善性導師講述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raw-image

龍種上如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od cast的沙龍
5會員
57內容數
pod cas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3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2023/01/03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2022/07/29
若有人堅持要吃素,你可引用「牛肉麵」公案,若真的不行就「默擯」,不要與人對立。 你可以請問他:「在佛教歷史上,有哪一個人是僅靠吃素證道的?」沒有人是因為僅靠吃素而證道的,「吃素」只是一種慈悲「相」。 吃素無所謂,但並不表示吃素就可以證道;證道只有一條路,就是心清淨,別無他法。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9
若有人堅持要吃素,你可引用「牛肉麵」公案,若真的不行就「默擯」,不要與人對立。 你可以請問他:「在佛教歷史上,有哪一個人是僅靠吃素證道的?」沒有人是因為僅靠吃素而證道的,「吃素」只是一種慈悲「相」。 吃素無所謂,但並不表示吃素就可以證道;證道只有一條路,就是心清淨,別無他法。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8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8
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三界混在一起,心心相傳,前佛後佛,以心為媒介,不用文字。問道:既然不用文字,那心在何處?答曰:你問我,這就是你的心;我回答你,這就是我的心。如果我沒有心,我怎麼回答你?如果你沒有心,你怎麼問我?貫串問與答之間,甚至從無始以來,經過長久的時間和無數的經歷,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你的本心,都
Thumbnail
三界混在一起,心心相傳,前佛後佛,以心為媒介,不用文字。問道:既然不用文字,那心在何處?答曰:你問我,這就是你的心;我回答你,這就是我的心。如果我沒有心,我怎麼回答你?如果你沒有心,你怎麼問我?貫串問與答之間,甚至從無始以來,經過長久的時間和無數的經歷,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你的本心,都
Thumbnail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Thumbnail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Thumbnail
真心:如來藏—始覺\ 同源於「本覺」:心.佛.眾生無差別 圓覺:佛地—究竟覺/
Thumbnail
真心:如來藏—始覺\ 同源於「本覺」:心.佛.眾生無差別 圓覺:佛地—究竟覺/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心,是個常變化的東西;身,也是變遷不定的。 它們同樣都是無常,都是痛苦的來源,都是「無我」。 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身和心既不是眾生,也不是個人,也不是自我、靈魂、我們、他們。它們僅僅是元素——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而已! 願你們永遠記得這些教法! 祝福你們健康快樂!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心,是個常變化的東西;身,也是變遷不定的。 它們同樣都是無常,都是痛苦的來源,都是「無我」。 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身和心既不是眾生,也不是個人,也不是自我、靈魂、我們、他們。它們僅僅是元素——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而已! 願你們永遠記得這些教法! 祝福你們健康快樂!
Thumbnail
整個法界的存在,是因「時空統一」的條件而存在,整個宇宙無量因緣同時存在,沒有開始與結束。眾生因為意識的關係,受時空的影響,所以才有成、住、壞、空的過程;但以實相來講是沒有的。這個你再聰明,想破頭也不會知道,只有靠實證,這叫唯證方知。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Thumbnail
整個法界的存在,是因「時空統一」的條件而存在,整個宇宙無量因緣同時存在,沒有開始與結束。眾生因為意識的關係,受時空的影響,所以才有成、住、壞、空的過程;但以實相來講是沒有的。這個你再聰明,想破頭也不會知道,只有靠實證,這叫唯證方知。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Thumbnail
你講的是肉身和意識心的問題。 意識心和肉身,以理來講應該是一如的,但是眾生沒有辦法一如,只是互為影響,互為因果而已。 因為一如要到意識心去除,證入本心以後,和法身的關係才是一如;法身和本心是一個東西,是不能分開的。以真相來講,你所說的意識心和肉身也是一如,在「時空統一」下是一如。 善性導師講述
Thumbnail
你講的是肉身和意識心的問題。 意識心和肉身,以理來講應該是一如的,但是眾生沒有辦法一如,只是互為影響,互為因果而已。 因為一如要到意識心去除,證入本心以後,和法身的關係才是一如;法身和本心是一個東西,是不能分開的。以真相來講,你所說的意識心和肉身也是一如,在「時空統一」下是一如。 善性導師講述
Thumbnail
心即法,法即心,一切法皆為此心,若無此心,則無一切法。
Thumbnail
心即法,法即心,一切法皆為此心,若無此心,則無一切法。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6.20 良因法師 隨筆 遠公謂演首座曰: 「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 心不妙悟,妄情自生。 妄情既生,見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 所以治心須求妙悟,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矣。 以此治心,心自靈妙,然後導物指迷,孰不從化?」 《浮山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6.20 良因法師 隨筆 遠公謂演首座曰: 「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 心不妙悟,妄情自生。 妄情既生,見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 所以治心須求妙悟,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矣。 以此治心,心自靈妙,然後導物指迷,孰不從化?」 《浮山實錄》 【演蓮法師譯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