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智波水偈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識智何分 波水一箇 莫昧瓶盆 金無厚薄
性量三三 麻繩蝸角 疑成弓影 病惟去惑
凡身夢宅 幻無所著 知幻即離 離幻即覺
大覺圓明 鏡鑑森羅 空花凡聖 善惡安樂
悲願渡生 夢境斯作 劫業當頭 警惕普覺
苦海慈航 毋生退卻 蓮開泥水 端坐佛陀

網路上流傳虛雲老和尚入定,在定中至兜率頭天聽彌勒菩薩說法,彌勒菩薩正在講這段偈語。

只能說這首偈應該是在講意識心跟本心(般若智慧)的關係,
那是什麼關係呢?
是【體相一如】的關係。

可能用 導師的口吻來說,
會比較像:「意識心跟本心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

所以 導師的偈這麼講:

心即法,法即心。
一切法皆為此心,
若無此心,則無一切法。

但大家可能很常會聽到這樣的舉例,說意識心就是相、本心就是體,這可能也是一個值得討論釐清的說法。(真的非常普遍的這麼舉例對比...)(每次聽到這種說法,總是突然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聽什麼了...)

但是整篇識智波水偈最令我感到有興趣的地方,不是網路上普遍探討的虛雲老和尚入定去聽彌勒菩薩說法。

呼應本周無上心要探討的題目:【人法相應在修行中的重要性】
覺得可以引申出一個話題:
彌勒菩薩說的是什麼語言?
什麼語言可以讓全法界所有眾生都能聽懂、信受奉行?

無上心要:99~105頁。

引申一個話題,不是要去辯證任何事情。即使一百萬個聽聞過虛雲老和尚這段故事的人,大概也沒有幾個人會想到來自不同世界、不同生命層次的法界眾生,怎麼全都聽得懂彌勒菩薩說什麼。

【人法相應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卻體現在這裡。

因為自性相應,所以聽得懂。因為人與人不相應,雖然我使用與你相同的語言文字,我們彼此還是不能了解彼此。提出的問題本身並不是要問出一個答案,而是要呼應無上心要研討的主題:【人法相應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也可以是往後課程裡可以和新來修學的學員分享的一些故事範例。

雖然可能沒有人會這麼看待這樣一份心意。但是,有什麼關係呢?

導師直解此一篇章的重點在於【對自性十大一如功能的肯定】。

所以我們從line群組這個法界裡面,探討佛法的一次次問答案例中,肯定了什麼?

【人法相應在修行中的重要性】,真真體現在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怎樣都是錯的沙龍
3會員
18內容數
2022/09/11
動念則乖、動輒得咎、著力即差。沒有禁言、更勝禁言。
2022/09/11
動念則乖、動輒得咎、著力即差。沒有禁言、更勝禁言。
2022/07/23
法無自性=法有自性
2022/07/23
法無自性=法有自性
2022/07/22
其實前兩篇已經全都寫出來了。 無上心要研討-佛乘宗弘法四大原則之佛學科學化 佛乘宗弘法四大原則之PDCA Cycle 我們能讚嘆禪師參【狗仔有佛性也無】而開悟, 我也讚嘆寫程式寫到萬念俱灰的專注~ 當然,沒想過要弘法也沒關係。 反正佛乘宗弟子總是要弘法的。
2022/07/22
其實前兩篇已經全都寫出來了。 無上心要研討-佛乘宗弘法四大原則之佛學科學化 佛乘宗弘法四大原則之PDCA Cycle 我們能讚嘆禪師參【狗仔有佛性也無】而開悟, 我也讚嘆寫程式寫到萬念俱灰的專注~ 當然,沒想過要弘法也沒關係。 反正佛乘宗弟子總是要弘法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非惟觀世音也。無罣礙。則結業即解脫。究竟方便淨涅槃。無恐怖。則苦果即法身。究竟性淨涅槃。遠離顛倒夢想。則煩惑即智明。究竟圓淨涅槃。依實相般若。得真性菩提。依觀照般若。得實智菩提。依文字般若。得方便菩提。菩提是如如智。智必冥理。涅槃是如如理。理必契智。故影略而互言之。
Thumbnail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非惟觀世音也。無罣礙。則結業即解脫。究竟方便淨涅槃。無恐怖。則苦果即法身。究竟性淨涅槃。遠離顛倒夢想。則煩惑即智明。究竟圓淨涅槃。依實相般若。得真性菩提。依觀照般若。得實智菩提。依文字般若。得方便菩提。菩提是如如智。智必冥理。涅槃是如如理。理必契智。故影略而互言之。
Thumbnail
「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蕅益大師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卽心是佛。卽佛是心)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Thumbnail
「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蕅益大師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卽心是佛。卽佛是心)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Thumbnail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唯智能知。更無別行。」—第五祖弘忍大師云. 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乘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傳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Thumbnail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唯智能知。更無別行。」—第五祖弘忍大師云. 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乘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傳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經: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經: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
Thumbnail
一、緣起性空:無我 法師在多年前在埔里說法,那時候由資深外護義工護持年輕信眾閉關、精進用功。南投山區天氣多變化,本來溫熱的天氣,霎時間變得陰雨綿綿,不禁打起哆嗦。此時,法師趕緊出去戶外提醒義工們,要升級配備,以免大眾因此受涼。沒想到法師一到戶外,大吃一驚,資深外護們早就把標配,自動升級為豪華版防風又
Thumbnail
一、緣起性空:無我 法師在多年前在埔里說法,那時候由資深外護義工護持年輕信眾閉關、精進用功。南投山區天氣多變化,本來溫熱的天氣,霎時間變得陰雨綿綿,不禁打起哆嗦。此時,法師趕緊出去戶外提醒義工們,要升級配備,以免大眾因此受涼。沒想到法師一到戶外,大吃一驚,資深外護們早就把標配,自動升級為豪華版防風又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心即法,法即心,一切法皆為此心,若無此心,則無一切法。
Thumbnail
心即法,法即心,一切法皆為此心,若無此心,則無一切法。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一不是三。「佛」是這顆心;凡夫眾生也是這顆心。《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自性能生萬法,萬法不離自性;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六祖壇經》」阿伯時常耳提面命地叮嚀我們「歷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一不是三。「佛」是這顆心;凡夫眾生也是這顆心。《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自性能生萬法,萬法不離自性;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六祖壇經》」阿伯時常耳提面命地叮嚀我們「歷事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