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智波水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虛雲老和尚
識智何分 波水一箇 莫昧瓶盆 金無厚薄
性量三三 麻繩蝸角 疑成弓影 病惟去惑
凡身夢宅 幻無所著 知幻即離 離幻即覺
大覺圓明 鏡鑑森羅 空花凡聖 善惡安樂
悲願渡生 夢境斯作 劫業當頭 警惕普覺
苦海慈航 毋生退卻 蓮開泥水 端坐佛陀
網路上流傳虛雲老和尚入定,在定中至兜率頭天聽彌勒菩薩說法,彌勒菩薩正在講這段偈語。
只能說這首偈應該是在講意識心跟本心(般若智慧)的關係,
那是什麼關係呢?
是【體相一如】的關係。
可能用 導師的口吻來說,
會比較像:「意識心跟本心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
所以 導師的偈這麼講:
心即法,法即心。
一切法皆為此心,
若無此心,則無一切法。
但大家可能很常會聽到這樣的舉例,說意識心就是相、本心就是體,這可能也是一個值得討論釐清的說法。(真的非常普遍的這麼舉例對比...)(每次聽到這種說法,總是突然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聽什麼了...)
但是整篇識智波水偈最令我感到有興趣的地方,不是網路上普遍探討的虛雲老和尚入定去聽彌勒菩薩說法。
呼應本周無上心要探討的題目:【人法相應在修行中的重要性】
覺得可以引申出一個話題:
彌勒菩薩說的是什麼語言?
什麼語言可以讓全法界所有眾生都能聽懂、信受奉行?
無上心要:99~105頁。

引申一個話題,不是要去辯證任何事情。即使一百萬個聽聞過虛雲老和尚這段故事的人,大概也沒有幾個人會想到來自不同世界、不同生命層次的法界眾生,怎麼全都聽得懂彌勒菩薩說什麼。
【人法相應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卻體現在這裡。
因為自性相應,所以聽得懂。因為人與人不相應,雖然我使用與你相同的語言文字,我們彼此還是不能了解彼此。提出的問題本身並不是要問出一個答案,而是要呼應無上心要研討的主題:【人法相應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也可以是往後課程裡可以和新來修學的學員分享的一些故事範例。
雖然可能沒有人會這麼看待這樣一份心意。但是,有什麼關係呢?
導師直解此一篇章的重點在於【對自性十大一如功能的肯定】。
所以我們從line群組這個法界裡面,探討佛法的一次次問答案例中,肯定了什麼?
【人法相應在修行中的重要性】,真真體現在這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怎樣都是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導師並沒有為我們界定善惡。 但導師教我們的【宇宙觀】、【生命觀】、【人生觀】, 卻總是引導著我們的思想觀念、身體行為語言。
祈求祖師大慈大悲威德力加持, 讓OO上XXX哪怕提何種問題,都是法布施去習氣修德大感恩感恩。 使QQ在KKK不論貼什麼內容,全為發大心誦導師霑法益清淨清淨。 感恩祖師
諸法百問-124、讚頌大法為何是法界唯一的大法? 我們把讚頌的對象設定在人,就落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範圍,在差別相上,所以讚頌的心不是很真切,有時只是敷衍而已...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祈求祖師大慈大悲威德力加持, 讓希望網路群組靜默的弟子得到清淨。 讓需要分享討論佛法的弟子得到自在。 讓導師教給弟子的無上大法, 在網路法界更加的彰顯實證。 感恩祖師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就像我們大家一起考一張數學考卷, 你考98分,我考2分...
如果心不急,急的就是不斷變動的現象。
導師並沒有為我們界定善惡。 但導師教我們的【宇宙觀】、【生命觀】、【人生觀】, 卻總是引導著我們的思想觀念、身體行為語言。
祈求祖師大慈大悲威德力加持, 讓OO上XXX哪怕提何種問題,都是法布施去習氣修德大感恩感恩。 使QQ在KKK不論貼什麼內容,全為發大心誦導師霑法益清淨清淨。 感恩祖師
諸法百問-124、讚頌大法為何是法界唯一的大法? 我們把讚頌的對象設定在人,就落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範圍,在差別相上,所以讚頌的心不是很真切,有時只是敷衍而已...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祈求祖師大慈大悲威德力加持, 讓希望網路群組靜默的弟子得到清淨。 讓需要分享討論佛法的弟子得到自在。 讓導師教給弟子的無上大法, 在網路法界更加的彰顯實證。 感恩祖師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就像我們大家一起考一張數學考卷, 你考98分,我考2分...
如果心不急,急的就是不斷變動的現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