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網路上找心理治療所或心理諮商所(以後以機構代之)的時候,你會先看什麼內容呢?
「服務團隊」、「服務項目」還是「所長」是誰呢?這是以一個由使用者的觀點去看TA會在哪裡逗留,會專注在哪裡的思維。多數的構沿用其他機構現成的模板,稍微加減內容,這個時候內容就成為吸睛的關鍵了。
近期在看到幾家的心理治療所與心理諮商所網頁,發現「服務項目」有幾種不同的呈現方式,這幾種類型便有可能同時限制了TA的種類和收入的來源:
類型一、治療項目:不可否認的這是最常會出現的內容,也是一個網頁的標準配備,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專業,它的內容有不著同的疾病如憂鬱症,精神官能症等,不同的人:成人,兒童、婦女、同志等等。
類型二、治療項目+機構內其他活動,因為其他活動非機構的主業,所以常見於「最新消息」,這些活動非常態性,所以少有會在「服務項目」中挪出空間來琢磨,只好放在「最新消息」裡面。又因為機構的網站不會經常更新內容,所以「最新消息」,不一定會吸引得到需要的人駐足。機構內辦的活動屬點綴性的,效果也不會太好。
類型三、個別心理諮商+機構內活動(沙龍、工作坊等):兩者都分別放在「服務項目」裡面,因為是主要營業項目之一,所以都會放入「服務項目」中,既然放在服務裡面它勢必是常態舉辦的,這些活動可能包括:教育大眾,訓練專業人員。
請問你覺得哪一個類型的呈現方式一般的民眾比較有可能看到或願意去參加機構內所舉辦的活動?在此當然不能去說孰好孰壞,因為當時的設計應該是已經構思很久了,而且可能也已經是當時最好的網頁內容設計了。
這三類的「服務項目」又可以區分為「外展型」和「固本型」。前者可以吸引多數潛在客戶,透過機構開設課程給某些疑似自己有需要的而還不確定的客戶,可以讓他們在需要的時候知道可以找到這個機構,也就是類型三,它在「服務項目」中,把沙龍,工作坊獨立出來,吸引更多的客群。
而後者則會接收到的是已經在困擾問題之中的客戶。我私下的認為類型一與類型二便是「固本型」,都是以心理諮商為主要服務項目的機構,兩類型都會詳細的列出來適用的諮商對象,疾病症狀等,所以所吸引到的TA便是這些人了。這是大部份的機構會做的事,同時這也就是紅海了。
再來看看類型二,雖然也有沙龍、工作坊等課程,但不常出現,也會讓人不容易產生信任感,所以招生的效果也不如預期。
最後再看大環境的市場,當市場開始改變時,你覺得那一類型的機構最先知道?
一樣是類型一和類型二,因為他們把所有的資源都放在個別諮商上面,所以無法直接有效從外面引進有需求的客戶進來,正如同近期機構林立,市場在大家的瓜分之下,個案勢必無法更多,如果只採守勢,當然會比不上採用攻勢機構的集客力。
以此拆解多元與單一收入,當我們把全力投入在單一(心理諮商)項目上,一旦市場不如以往時,收入結構很快就出現改變;倘若我們不拘泥於單一客群,同時有其他的客群來源,收入結構不致於在短期間內銳減,便可以有時間持續進行養客,最終得到所需要的客群。
所以你的網站上po什麼樣的內容,會吸引什麼樣的客戶,長期會影響TA的消長,或是你進入的是紅海還是藍海,其實都是具有連動性的,而且在最初期網頁設計就已經決定了,千萬輕忽不得啊!
加入臉書「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