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打打鬧鬧是正常的,他們只是在玩。」通常,我們面對孩子們在學校和同儕間的互動,會認為打鬧推擠只是嬉戲的一部分,也確實,若在互動過程中,沒有產生任何一方肢體或心理上的傷害,互相打鬧的行為相當習以為常。
但,倘若行為的背後動機,是出於惡意傷人,甚至糾眾排擠某位弱勢的孩子,並且也讓被受到欺負的孩子,產生肢體或心理上的傷害,這就並非是玩樂可以一語帶過,父母及師長必須正視背後發生的原因,以及盡可能做到行為導正的後續輔導關懷。
“若產生了讓人懼怕或受傷的行為不是在玩樂是暴力行為”
霸凌的定義,為長期、持續性的對某人予以言語或肢體的侵犯,或者是關係的排擠,或性的凌虐,通常有:肢體、語言、關係、性騷擾的四種霸凌成因。當孩子與同儕間玩樂時,也會因一時不小心造成彼此碰撞,或推擠時受傷,我們只需要從旁關心是否有造成立即危害,通常不是太嚴重的問題。
但,若其中一方是出於惡意的攻擊,並且也造成有人因此受傷的事件發生,則不能僅以孩子在玩耍的方式帶過。
“為何有校園暴力或霸凌事件”
實際於育兒經驗中,確實察覺到校園霸凌事件比例並不低,校園霸凌的背後成因非常多,且也複雜。但,我們能做的,就是成為那一個關懷者,而不是認為事件非發生在自身,就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旁觀者。
孩子也曾在校園中成為被霸凌者,當時的狀況,也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感到震驚不已,從未想過,一個七歲的孩子,會遭遇同齡孩子壓在地上又踹又打。過程中,也曾與老師們、對方家長不斷聯繫討論,施暴孩子的父母也為此感到非常難過及痛心,並且帶著孩子向我們道歉。在實際抽絲剝繭整個事件後,才得知施暴孩童其實也是被霸凌者之一,長期被其它孩子戲謔捉弄,且被威脅若沒有參與捉弄其它同學的活動,這個小團隊的成員就不跟他玩。施暴孩子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於是一起參與欺負同學的行列。
若沒有實際瞭解真實的狀況,或許,我們也在無意間,一面倒地怨懟那位施暴的孩子,而不知背後發生的原因。
“施暴者的施暴行為也或許來自於受暴經歷”
就像我們所遭遇的經驗,這位施暴的孩子,其實也曾經或是正在被霸凌的狀況,而長期被霸凌的過程,其實也讓孩子遭受不小的內心壓力。過程中,這位孩子也曾向父母、師長表達他的不適,但通常得到的答案是:「不要理他就好啦!」這句話的本身沒有對錯,但背後代表的意義,是讓被受欺負的孩子感受到自己「沒有得到支持以及被理解」。
我們還是必須以同理心出發,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表達及反應,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的重視,才不會錯過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也有些霸凌者或有暴力行為的孩子,是透過模仿行為建構自身的言行表達方式,像是經常觀看一些偏向暴力的戲劇、遊戲,或是家中有家人也長期有暴力行為,使孩子在尚不知是非對錯的年紀,誤認為自己的暴力行為是出於「好玩」心態,而分不清行為的正確與否。
“師長及家庭成員如何檢視及處理校園暴力”
從一開始得知孩子受到欺負的震驚、生氣,一路悉心理解所有事發經過的背後成因,再到與老師們溝通的階段,我們也重新學習及檢視必須用正面態度積極處理暴力事件。
雖然很多父母也教導孩子「打回去」或是「反擊對方」,但其實對於年紀小的幼童,所謂反擊回去是有困難的,因為在突發狀況下,孩子通常會被當下的震撼,嚇得不知所措,甚至腦中一片空白。
除了教育孩子懂得防身及逃脫之外,也須和校方主動聯繫,若事件重大或是較嚴重,我們也可主動要求校方召開會議,成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進一步透過正式管道,啟動輔導機制,讓霸凌者、受霸凌的孩子都能藉由專業輔導老師的心理諮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因個別事件在心裡產生陰影,影響後續人格發展。
希冀不論是霸凌者、被霸凌的孩子,都能在有愛、願意聆聽他們聲音的環境中,得到支持及照護,也願我們的有愛,能形塑一個無礙的成長環境,陪伴孩子們勇敢面對問題,快樂成長。
#有愛才能無礙
#歡迎分享你們的故事給我:nicole.yen03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