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感謝天下雜誌近期刊登我所投稿的文章,分享此篇專欄。
願能給予在親子關係中感到茫然的父母或孩子一些能量,
繼續在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路上前進。

獨立評論連結:【投書】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 嚴冬晴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cw.com.tw)

「為什麼考試考這麼糟?考這麼差,你都不覺得丟臉!我是為了你好才耳提面命的告訴你!」

我承認,自己也對孩子說過「我是為了你好,才希望你去做……」之類的話。我們的出發點確實是為了孩子好,但當孩子回話時也帶著情緒,我們是否還能好好的進行理性溝通呢?

「我都是為了你好」,究竟背後成全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媽媽,妳認為的好,不是我認為的!」當孩子說出這句話時,可想而知,媽媽內心的小劇場想必掀起巨大波瀾,驚滔駭浪的程度可比鐵達尼號翻船。但,也因為這句話,打醒了一直以來我習以為常的「我是為了你好」是一句多麼帶有壓力的話語。

這句話背後所象徵的意義,就像是在告訴孩子:如果你沒有做到某件事,就辜負了我對你的好/期待。所以,孩子必須在不讓父母感到失望的情況下,勉強自己去完成一個當下並不想做的行為。

如果父母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孩子生命安全,所以請孩子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做出危險行為,那麼是合理且也可以讓孩子理解的表達。但如果出發點是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何要下的命令,這樣「我是為了你好」的思考角度,就的確需要重新思考。

以愛為名背後的情感暴力

談到情感暴力,最著名的即為《情感暴力》這本書,主要敘述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暴力狀況。施暴者通常會用道德制高點作為施暴的掩飾,合理化自己的施暴行為。通常,施暴者也可能以「犧牲者」、「付出者」自居,進行所謂「善意的操控」。

並且,施暴者的占有慾極強,非但不會認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還會將自己無法控制的情緒問題,夾雜著恨意與恐懼,使用「愛」來包裝,極力控制並要求孩子服從。若孩子表露出自身的想法或違抗,則會換來言語上的羞辱、威脅(有些父母會以死相逼,要求孩子達成自身想完成卻未達到的願望),或是肢體上的懲罰。長時間累積的,是情感暴力受虐者嚴重的心理傷害,以及後續需要長時間修復的破裂關係。

若出發點確實是為了孩子好,父母可以試著以這些方式進行雙向有效的溝通:

  • 傾聽代替命令:除了說出父母自身想法,也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 給予彈性:若孩子的想法與父母相左,可用彈性的選擇給彼此緩衝空間
  • 經常溝通:持續進行像閒聊般的溝通,不讓對話變成壓力
  • 鼓勵與感謝:讚美孩子的想法與創意,也感謝孩子願意誠實表達

若能進行雙向有效的溝通,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偶爾適時的放手及精神支持,反而會讓孩子更有自信面對挫折及挑戰,因為孩子在遭遇挫敗時,才能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成為一個真正有肩膀的人。

言語暴力帶來的負面效果

「如果你繼續這樣哭鬧,爸爸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你是壞小孩!」上述的語句,我們也一定不陌生。為了讓孩子靜下來不要哭鬧,辛苦的爸媽會想盡各種辦法,有時必須扮黑臉怒嚇,或許孩子會因害怕而暫停哭鬧行為,但隨著年紀增長,孩子可能對這樣的否定產生自我懷疑、自卑,認為自己不夠好、做錯事,所以不值得被愛。

東華大學諮商與心理學系翁士恆教授曾提出:「辱罵(言語暴力)其實就是一種對於小朋友自我狀態的否定。」言語暴力會削減個人對自身價值的肯定,以及害怕受到責罵而表現失常,甚至裹足不前不敢大方展現自我。所以,言語暴力其實就是某一種程度的心理戰,暗示孩子若不順從某一個行為,則會遭受到否定、羞辱、懲罰。

「你考這什麼爛成績?真的讓我很丟臉!」這是我自己碰過的經驗,兒時常常在母親口中聽到這句話。當下會感到羞愧、難過,覺得令母親感到丟臉是我的不對,而經年累月之後,這樣的想法就會固著在心底,成為一個否定自己卻不自知的疤痕。

但成績差是否可以和「母親感到丟臉」劃上等號?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正確地來說,成績差應該是孩子自身要面對的課題,若孩子因考不好而自己感到羞愧,父母該從旁協助的,是如何建立孩子承擔結果的勇氣,將孩子需要自己面對的問題,還給他/她去思考。為人父母已經不容易,不須再將孩子該面對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

別讓情緒綁架了自己與親情

當我們能用尊重的心態,不將孩子視為自己的「資產」,而是從「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角度出發,便能理解為什麼孩子會與我們的想法不同、選擇不同,或是有各種意見。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意見、想法、聲音,也都是合理的狀態。

只是,身為父母,我們有更多的責任,必須保護孩子,或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壓力,所以總是小心翼翼、耳提面命的告知孩子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但在長期累積下,反而形成父母更大而無法言說的壓力。

如果更換一個角度思考:當孩子做了一個與我們想法不同的選擇,我們尊重、並且理性告知這個決定背後要付出的努力、或是需要承擔失敗的風險,教育孩子勇於承擔自身所做的決定。或許,這樣無形的壓力就能適時得到鬆綁,不會讓父母與孩子都困在一個看不見的牢籠中。

當下一次孩子誠實說出和我不同的想法時,或許我已能漸漸釋懷。因為從不斷溝通、磨合的過程中,我體悟到的是:養育孩子是一輩子的責任,而孩子也應該是我們一輩子的朋友。孩子帶給父母的省思,也是讓我們重新學習、不斷成長的新契機,我們之間的關係,不只是親情、家人,更是亦師亦友的好夥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妮可媽媽的沙龍
23會員
25內容數
想透過這個平台,分享同樣在成為爸爸媽媽這條路上一同努力的夥伴。父母,不是生來就知道如何成為父母,也不是與生俱來就如鋼鐵人般的強大,我們,都是在不斷錯誤中,學習成長。給予孩子們愛的同時,也不忘給自己多一點鼓勵,和愛,以及最欠缺也最需要的,溫暖。讓我們,用正能量為下一代持續努力吧!
妮可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4
你了解妥瑞氏症嗎?在妥瑞兒的成長過程中,因為身體上的特殊狀態,會比一般孩子經歷更多的挫折和挑戰。然而,身為妥瑞兒的父母,又該如何陪伴孩子呢? 「你不要一直這樣擠眉弄眼,很醜耶!不要一直發出像豬叫的聲音啦!」 孩子幼稚園中班時,我們就察覺他會不自主的頻繁眨眼、發出旁人無法理解的怪聲。
Thumbnail
2022/08/04
你了解妥瑞氏症嗎?在妥瑞兒的成長過程中,因為身體上的特殊狀態,會比一般孩子經歷更多的挫折和挑戰。然而,身為妥瑞兒的父母,又該如何陪伴孩子呢? 「你不要一直這樣擠眉弄眼,很醜耶!不要一直發出像豬叫的聲音啦!」 孩子幼稚園中班時,我們就察覺他會不自主的頻繁眨眼、發出旁人無法理解的怪聲。
Thumbnail
2022/07/21
同時育有兒子和女兒,當女兒不小心跌倒受傷而哭泣時,我們會緊張地察看傷勢,輕聲撫慰眼前淚眼婆娑的小公主。 但,此時此刻,一樣的場景若換成是兒子,則通常會跟孩子說:「有流血嗎?沒有受傷的話,站起來就好,別哭!」 對於男孩的包容,是否真的較低?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勇敢還是壓抑? 男孩也須正常宣洩情緒
Thumbnail
2022/07/21
同時育有兒子和女兒,當女兒不小心跌倒受傷而哭泣時,我們會緊張地察看傷勢,輕聲撫慰眼前淚眼婆娑的小公主。 但,此時此刻,一樣的場景若換成是兒子,則通常會跟孩子說:「有流血嗎?沒有受傷的話,站起來就好,別哭!」 對於男孩的包容,是否真的較低?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勇敢還是壓抑? 男孩也須正常宣洩情緒
Thumbnail
2022/07/01
感謝聯合報家庭副刊主編的青睞,讓我有機會在聯合報刊登不少文章。 今天分享的是近期刊登的作品,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傳遞更多溫暖給大家。 聯合報文章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12662/6421362
Thumbnail
2022/07/01
感謝聯合報家庭副刊主編的青睞,讓我有機會在聯合報刊登不少文章。 今天分享的是近期刊登的作品,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傳遞更多溫暖給大家。 聯合報文章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12662/6421362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成長環境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裡,最難唸的就是,當貧窮的思維沿襲,當你想打破這個窠臼時,就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無所不在! 媽媽對我說:「妳再不聽話,我就不要妳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應該做個聽話的小孩,所有的事情都該聽我的安排!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要待
Thumbnail
成長環境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裡,最難唸的就是,當貧窮的思維沿襲,當你想打破這個窠臼時,就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無所不在! 媽媽對我說:「妳再不聽話,我就不要妳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應該做個聽話的小孩,所有的事情都該聽我的安排!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要待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小時候,我最討厭聽到我媽說這句話:「我都是為你好!」 因為通常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伴隨我不開心的經驗。可能哭泣,可能生氣,然後媽媽就用這句話想要為整個事件畫下句點。當下即使我有再多的情緒與委屈也必須打斷結束;其實心裡有時會浮現OS「你可不可以不要為我好!因為一點都不好」。 長大後當老師,初期面對孩
Thumbnail
小時候,我最討厭聽到我媽說這句話:「我都是為你好!」 因為通常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伴隨我不開心的經驗。可能哭泣,可能生氣,然後媽媽就用這句話想要為整個事件畫下句點。當下即使我有再多的情緒與委屈也必須打斷結束;其實心裡有時會浮現OS「你可不可以不要為我好!因為一點都不好」。 長大後當老師,初期面對孩
Thumbnail
養兒育女的過程,讓我們有機會變成更好的大人。然而,並不是當了父母後,自然就會變得成熟,而是給了我們一個變成熟的機會而已。有時候,反過來甚至會看見自己最幼稚的一面。誠如黑暗的背後是光明,幼稚也必然伴隨著成熟,一切都是選擇而來的。為了你,我可以變成更好的大人嗎?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做到,但我知道,我願意。
Thumbnail
養兒育女的過程,讓我們有機會變成更好的大人。然而,並不是當了父母後,自然就會變得成熟,而是給了我們一個變成熟的機會而已。有時候,反過來甚至會看見自己最幼稚的一面。誠如黑暗的背後是光明,幼稚也必然伴隨著成熟,一切都是選擇而來的。為了你,我可以變成更好的大人嗎?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做到,但我知道,我願意。
Thumbnail
「我都是為了你好」,究竟背後成全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感謝天下雜誌近期刊登我所投稿的專欄文章。獨立評論連結:【投書】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 嚴冬晴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cw.com.tw)
Thumbnail
「我都是為了你好」,究竟背後成全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感謝天下雜誌近期刊登我所投稿的專欄文章。獨立評論連結:【投書】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 嚴冬晴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cw.com.tw)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事實上,我只感受到她在唱衰我。」對於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實在心有戚戚焉。每次聽到總會在心裡想:「你明明在關心他,但聽起來就像在詛咒、唱衰你的孩子呀!」在此列舉小小靈感,期望大家讓愛真正的被表達出來,不再只是斥責與責備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事實上,我只感受到她在唱衰我。」對於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實在心有戚戚焉。每次聽到總會在心裡想:「你明明在關心他,但聽起來就像在詛咒、唱衰你的孩子呀!」在此列舉小小靈感,期望大家讓愛真正的被表達出來,不再只是斥責與責備
Thumbnail
「一切都是為你好!」這樣的以愛之名,才會延伸出許多報復行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為你好」,其實是父母親自己過不去。
Thumbnail
「一切都是為你好!」這樣的以愛之名,才會延伸出許多報復行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為你好」,其實是父母親自己過不去。
Thumbnail
要看見與孩子真實的關係,其實媽媽也是怕的 我們看著她的閃躲 為了真正面對和孩子的關係 聽過她敘述著當時的難為與所能做的嘗試 為了安撫丈夫易怒、容易嫉妒和孩子相處的自己 她試著為孩子建築一道保護牆 她知道孩子會被莫名的牽連進去 她用她的方式在保護孩子 只是 孩子的心中有著不同的映照 過往的彼
Thumbnail
要看見與孩子真實的關係,其實媽媽也是怕的 我們看著她的閃躲 為了真正面對和孩子的關係 聽過她敘述著當時的難為與所能做的嘗試 為了安撫丈夫易怒、容易嫉妒和孩子相處的自己 她試著為孩子建築一道保護牆 她知道孩子會被莫名的牽連進去 她用她的方式在保護孩子 只是 孩子的心中有著不同的映照 過往的彼
Thumbnail
收到這本書時,送禮的人在外包裝寫著這樣的字:「原來大人都是這樣壞掉的。」,短短一行,卻深深引起我的好奇,讀完後,不禁想起走在路上時,曾經看到的受傷的孩子⋯⋯。 壞掉的大人,曾經也是受傷的孩子,但願,有一天,長大的孩子能把自己愛回來,不會再壞掉.....這樣,孩子和大人就能彼此好好愛了⋯⋯
Thumbnail
收到這本書時,送禮的人在外包裝寫著這樣的字:「原來大人都是這樣壞掉的。」,短短一行,卻深深引起我的好奇,讀完後,不禁想起走在路上時,曾經看到的受傷的孩子⋯⋯。 壞掉的大人,曾經也是受傷的孩子,但願,有一天,長大的孩子能把自己愛回來,不會再壞掉.....這樣,孩子和大人就能彼此好好愛了⋯⋯
Thumbnail
我看過許多教養與教育文。有些家長往往能對孩子很好,卻轉身抱怨父母。有些人照顧父母,卻轉身向朋友抱怨。有些人充滿愛,卻偶爾會對伴侶、手足與孩子爆炸。  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也會這樣?我尤其不能理解,
Thumbnail
我看過許多教養與教育文。有些家長往往能對孩子很好,卻轉身抱怨父母。有些人照顧父母,卻轉身向朋友抱怨。有些人充滿愛,卻偶爾會對伴侶、手足與孩子爆炸。  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也會這樣?我尤其不能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