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己喜歡的活動開始就可以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相信很多人都對「變老」有所擔心,但每個人都走在漸漸變老的路上…。
其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質,不是甚麼年齡的人就一定是怎樣,也不必限制自己幾歲就一定要怎樣、或是不能怎樣。
打破刻板印象活到老學到老
「年齡漸長後,主要的學習障礙不是老化的大腦,而是年齡歧視帶來的刻板印象,使我們失去信心,讓我們一開始就遲遲不肯嘗試新事物。」~終極慢活。
不論幾歲都可以發揮有創意~變老有一個刻板印象就是創意不再,其實,年齡增長會讓我們放慢腳步,不再匆匆忙忙,心智會換檔到更具創意的區塊~慢思考以美國為例,申請專利的平均年齡是 47 歲,其中利潤最高的專利,申請者通常超過 55 歲。
要活就要動,把多動加入行事曆
大家對於變老最直接的聯想就是「健康走下坡」,造成自己無法做很多事、得仰賴別人照顧吧!那麼,如果可以把「健康」努力維護、是不是就可以減少很多擔憂了呢?
「終極慢活」一書的作者說:「養生的方式五花八門,但運動的效果最接近仙丹。」就算只是小小調整生活方式,也對健康有好處,如:多走樓梯(少搭電梯)、多走一段路(提早幾站下公車)、能站著就不要坐著(通勤時不要急著找座位滑手機)…都是好方法。
運動推廣好重要
百歲人生時代,若想讓長壽變為好事,需讓「運動」成為醫療核心(而不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病吃藥、有問題就動手術切掉...),把運動納入生活,包括鼓勵大家多走路、騎單車。
我們不要被少數的運動健將嚇到、覺得自己不可能達到那樣子的境界,只要從自己喜歡的活動開始就可以了。
當然,我們也得接受,把體能下降看成是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失敗的象徵。
開心工作
「如果你做的是讓自己開心的事,年齡其實沒差」高級針織品明星員工巴絲康表示。
遺憾的是,雖然許多國家都明文規定禁止職場年齡歧視,許多雇主還是會優先雇用年輕人。書中提到,年長應徵者即使得到面試機會,通常會被委婉地刷掉。
avatar-img
5會員
23內容數
大人的工作跟年輕時大不同 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以及正面影響力 會讓自己成就感加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二人生研究室 的其他內容
【學校資源】學校首頁、招生資訊 、學雜費收費標準、場地租借 【學生幫手】學生、圖書館 、課程查詢、校外登入、iClass、請假系統 【學術研究】華藝線上、google 學術、台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學校期刊】北護校刊、健康科技期刊 【交通資訊】台灣高鐵、台鐵、北捷 【生活便利】 google
昨天下午參加一場外部的讀書會,透過每一位的自我介紹,又得到許多鼓勵與提醒/刺激。 其中一位 L 女士分享她從 100 公尺要跑 20 分鐘(你沒聽錯,她之前的身體就是這麼糟糕...),到現在她隔天會在傍晚沿著河濱跑 6 公里,真的好激勵我。
有多少人因疫情而被大大地翻轉工作跟生活呢? 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學會了新的技術,嘗試了新的工作模式呢?
「多重階段人生」是貨真價實的上帝恩典,可以實驗並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正在準備 6/20 的讀書會:100 歲的人生戰略,這次的主持人將是老查跟我。 一轉眼,從 2020.10 月開始的讀書會,即將進入第 18 場,歡迎加入共學、結交朋友的讀書會~ 在此分享書單: 1 大人的周末創業 2 精準寫作 3 大器可以晚成 4 WOL 大聲工作法 5 越內向越成功
若有經營 facebook 商業帳號 、需要投放廣告,就很需要了解廣告刊登的一些規則,避免廣告不明所以地被拒登、需要花費時間修改與重送審。 官方網站上有很多內容說明,包括 31 項違禁內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學校資源】學校首頁、招生資訊 、學雜費收費標準、場地租借 【學生幫手】學生、圖書館 、課程查詢、校外登入、iClass、請假系統 【學術研究】華藝線上、google 學術、台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學校期刊】北護校刊、健康科技期刊 【交通資訊】台灣高鐵、台鐵、北捷 【生活便利】 google
昨天下午參加一場外部的讀書會,透過每一位的自我介紹,又得到許多鼓勵與提醒/刺激。 其中一位 L 女士分享她從 100 公尺要跑 20 分鐘(你沒聽錯,她之前的身體就是這麼糟糕...),到現在她隔天會在傍晚沿著河濱跑 6 公里,真的好激勵我。
有多少人因疫情而被大大地翻轉工作跟生活呢? 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學會了新的技術,嘗試了新的工作模式呢?
「多重階段人生」是貨真價實的上帝恩典,可以實驗並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正在準備 6/20 的讀書會:100 歲的人生戰略,這次的主持人將是老查跟我。 一轉眼,從 2020.10 月開始的讀書會,即將進入第 18 場,歡迎加入共學、結交朋友的讀書會~ 在此分享書單: 1 大人的周末創業 2 精準寫作 3 大器可以晚成 4 WOL 大聲工作法 5 越內向越成功
若有經營 facebook 商業帳號 、需要投放廣告,就很需要了解廣告刊登的一些規則,避免廣告不明所以地被拒登、需要花費時間修改與重送審。 官方網站上有很多內容說明,包括 31 項違禁內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Thumbnail
你想像的老年生活只有衰弱和一成不變嗎?想瞭解你對於老後生活有哪些錯誤迷思嗎?如果你想改變你對自己或家人老後生活的想法與觀念,歡迎繼續閱讀。
Thumbnail
運動、飲食及情緒調整都是延緩老化的重要因素。臺灣工時長、生活忙碌,導致人們難以實行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及規律運動,但只要每天積累一點點,就能看到成果。
心隨念走 身隨緣走 人不能靠心情活著 而是靠心態活著 內心豐盈的人 會用心過生活 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充滿智慧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蹉跎中老去 人不是慢慢變老 而是一瞬間變老的 人變老 不是從第一道皺紋 第一根白髮開始 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 只有對自己不放棄 才能活成不怕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Thumbnail
你想像的老年生活只有衰弱和一成不變嗎?想瞭解你對於老後生活有哪些錯誤迷思嗎?如果你想改變你對自己或家人老後生活的想法與觀念,歡迎繼續閱讀。
Thumbnail
運動、飲食及情緒調整都是延緩老化的重要因素。臺灣工時長、生活忙碌,導致人們難以實行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及規律運動,但只要每天積累一點點,就能看到成果。
心隨念走 身隨緣走 人不能靠心情活著 而是靠心態活著 內心豐盈的人 會用心過生活 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充滿智慧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蹉跎中老去 人不是慢慢變老 而是一瞬間變老的 人變老 不是從第一道皺紋 第一根白髮開始 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 只有對自己不放棄 才能活成不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