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有個故事】媽,你是為我好還是在詛咒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個故事】

在一個普通的日子裡,讀國中的男孩跟同學連線打遊戲,媽媽如往常碎念著一樣的台詞:「你整天只會打電動不讀書,考那麼差,以後沒有用啦!你會餓死!」兒子眉頭皺了起來,手還是保持著同樣的姿勢,沒有停下。

「那個兒子就是我。」現在20多歲的他雙手一攤,露出無奈地笑。

「你是怎麼想的呢?」我問。

「我覺得幹嘛詛咒我?現在想想,我知道她是為我好,擔心我以後沒有生存能力。但事實上,我只感受到她在唱衰我。」


【閒人觀察】

聽到這類對話,我會暗自可惜並簡述為:

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

父母擔心孩子能否在社會上生存、是否擁有穩定又美好的將來,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是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與期望。然而對孩子而言,往往是:

  • 為什麼不能打電動?
  • 為什麼我要讀書?
  • 為什麼做我喜歡的事要被罵?
  • 每次都說為我好,卻不曾感受到你支持我
  • 你每次說「你以後就知道了」,像在威脅我

父母說的沒錯、孩子的感受也沒錯,那麼,還可以怎麼思考這個常見的溝通不良?以下是我的觀察與理解,期望提供一點靈感。以下分為三個部分:

  1. 為什麼父母要這樣說話?
  2. 孩子可以怎麼看待這些?
  3. 父母如何讓溝通更有效?
raw-image

1、為什麼父母要這樣說話?

  • 不知道如何面對

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表達的方式也都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習慣這樣說話,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 沒有其他的範本

有些人從小就是這麼被教育的,長大後如果沒有其他溝通的範本,也只能沿用這種溝通方式。

  • 正在學習的途中

當父母的技能不是天生的,需要時間的積累與經驗,才能將更好的行為模式融入新的身份與生活。


2、孩子可以怎麼看待這些?

  • 父母也是人,也有擔心害怕

人在擔心、恐懼、焦慮時,總是特別容易失控、言不擇詞。那麼父母說出這些不中聽的話,是不是也在擔心什麼、害怕什麼呢?

他們擔心你的成績不好,長大以後只能選擇辛苦的工作。他們愛你、心疼你,所以想要你輕鬆自在地活出你的人生。而他們所知道的、接收到的最佳途徑,往往就是好好讀書。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好好讀書是為了確保你「正在前往輕鬆自在的人生」、「擁有美好的未來」。

  • 試著傾訴自己的想法

我相信你已經試著用自己的方法溝通過了,但每次都被父母壓制,久了就懶說。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他們也還在找方法了解你。他們不知道如何在錯愕的時刻面對你,就如同你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他們生氣一樣。

這時候可以提醒他們:我知道你擔心我的課業成績,但我也需要你換一個溝通方式,讓我們都感受到善意、讓我能感受到你在關心我(說不出來可以傳訊息或寫紙條)

  • 看見父母提供的資源

他們願意負責你的三餐、提供你遮風避雨的地方,他們選擇給予的一切,只因為你是他們的孩子,他們願意無條件滿足你的生存需求。

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唯一的事實是:他們覺得你是他們的寶貝孩子,所以已經盡力給你他們所能給予的,包含表現愛的方式。即便你感受不到、看不懂(笑)。

  • 不支持我是因為擔憂

父母願意無條件提供我生存需求,也會無條件接受我的興趣。如果不接受,就代表他們只是有所顧慮與擔憂。如果可以,請與父母在各自身心舒適的時候,正式地討論、說明自己的想法(或用寫的)。

raw-image

3、父母如何讓溝通更有效?

  • 停止預設立場

例:覺得孩子懶惰、沈迷遊戲、不聽話、不受控或想反抗。當你不帶批評地看待眼前的孩子,就準備好迎接新的親子關係了!

  • 帶著好奇的心

例:怎麼發現這款遊戲的?畫面漂亮嗎?我能看看嗎?你們在流行的這款遊戲看起來很新,會很難上手嗎?就算不懂手遊,還是可以帶著好奇的心。

  • 要帶著同理心

如果真的對孩子的興趣沒有共鳴,至少做到對孩子的同理心。尊重面對一件有趣的事,任誰都會想把注意力放在那上面,無法自拔。(追劇追到無法自拔的大人也需要被同理啊~)

  • 融入並表達想法

例:這是你選的角色嗎?很好看耶,衣服是你喜歡的配色嗎?融入孩子的視角後,找出自己能夠認同的地方與話題(衣服、顏色)。真的沒有能講的,請先不要放棄,此時盡可能找出你現有的素材(例如叫得出名字的同學):小明也在玩嗎?阿福的角色長什麼樣子?

  • 表達自己的共鳴

例:大家都在玩,感覺真好!在家也能跟大家一起互動,我終於知道你為什麼這麼喜歡打遊戲了,真的很有趣。除了打遊戲之外,你還有什麼興趣嗎?我覺得你做的事好像都很好玩。

說出自己的理解與共鳴,建立平和的親子關係,讓他知道你不是每時每刻都想禁止他做這個、做那個,而是你也想支持(至少是同理)他的興趣。

  • 真誠地說出擔憂

例:但我有一個小小的煩惱,不知道你想不想聽?

在一個彼此都足夠冷靜的時刻,和緩地開啟話題。可以接續在理解與同理後面。記得,關鍵是保持你的同理心與真誠的態度,並且擬定好你想要改善的地方。

例如:孩子,知道你為什麼喜歡打遊戲(或其他興趣)後,我想支持你的興趣。老實說,以前我擔心你功課跟不上,所以時常為了這件事對你發脾氣,但這不是我的真心。其實我很害怕,我怕你功課不好以後生活會很辛苦。但現在開始我也想要尊重、支持你的興趣。我目前想到一個方法,夠讓你安心的保持興趣,我也不會一直擔心你功課跟不上而碎碎念。你能夠陪我一起試試看嗎?

例:「每天撥一個小時複習功課,其他都是你的自由時間。」、「放學後我答應你打2個小時的手遊,我不打擾你。其他時間請完成功課與複習。」

⚠️這是溝通與討論,如果孩子不答應也不需要有情緒,準備好下次溝通的籌碼,你會成功的!


總結

以上是大方向的粗糙列舉,對於細節還是有許多可以延伸討論的空間。但對於「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心有戚戚焉,每次聽到總是暗自可惜:「你明明是出於關心,但聽起來就像是在詛咒、唱衰你的孩子呀!」

期望文中的小靈感能夠緩解類似的狀況,讓愛真正地被表達出來,不再只是一些聽起來難聽又責備的言語。祝福您!


捕捉人間的片段故事。

👉🏻感謝您閱讀閒人的聽故事心得
👉🏻如果能為您提供一點靈感並按下愛心❤️
將會是我持續分享的燃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25
謝謝你的分享,你的想法很有趣呢~!我可能就當成是長輩想要跟我聊天🤣
紀餘-avatar-img
2022/05/25
有人會在家人或朋友要離開時, 說聲: "注意安全喔!" "開車小心一點。" 尤其是我媽, 還會加上一句: "到家以後, 打通電話來。" 以前都認為這些交待是理所當然, 是關心的, 後來, 我自己都不跟人家這麼說。 因為, 這不就預設了: "你會不小心。" "你會碰到危險" 了嗎? 當我想到這點時, 心裏發毛, 就不再這麼交待人家了。 有一次, 哥哥全家從美國回來, 他們要回台北的住家 (嫂嫂的爸爸家) 時, 媽媽又這麼說: "到家以後, 打通電話來。" 我直接問媽媽: "要做什麼呢?" 媽媽想想後, 說: "那就不用了。" 人家回到家, 有多少事要忙, 為什麼還要打電話來----報平安呢? 那就是她預設他們可能遭遇不測----這是很可怕的咒詛耶!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4.2K會員
334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過往的她,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愛感到反胃,也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辯詞與記憶不實感到怒不可抑。可每當媽媽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說出「我都給我的孩子滿滿的愛!」她的身體便會不由自主感到顫慄,彷彿深深刻在每一個細胞裡的恐懼都瞬間被喚醒。
Thumbnail
2025/04/17
過往的她,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愛感到反胃,也不是故意要對媽媽的辯詞與記憶不實感到怒不可抑。可每當媽媽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說出「我都給我的孩子滿滿的愛!」她的身體便會不由自主感到顫慄,彷彿深深刻在每一個細胞裡的恐懼都瞬間被喚醒。
Thumbnail
2024/08/18
在藝術創作中,客製化的需求越來越普遍,但這是否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原創性?本文透過藝術家與我之間的對話,探索了創作過程中的期望與壓力,強調用個人視角過濾信息的價值。或許,對方之所以邀請你,是因為他們欣賞你獨特的理解與表達,而我們在創作中,最重要的仍是保持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2024/08/18
在藝術創作中,客製化的需求越來越普遍,但這是否會影響到藝術家的原創性?本文透過藝術家與我之間的對話,探索了創作過程中的期望與壓力,強調用個人視角過濾信息的價值。或許,對方之所以邀請你,是因為他們欣賞你獨特的理解與表達,而我們在創作中,最重要的仍是保持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2024/07/28
如果我先走了⋯⋯姊姊,你先別哭。我只是說如果,你可以聽我把話說完嗎?咦?等等,等一下!別哭啊!唉喲⋯⋯姊姊,怎麼還是那個讓人不省心的姊姊啊。 是姊姊嗎?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又睡著了嗎?啊⋯⋯她又在亂揉我的頭髮了,姊姊的臉看起來好憔悴呀。她第幾天沒好好睡一覺了?好想為她做什麼⋯⋯啊,可惡,忘了
Thumbnail
2024/07/28
如果我先走了⋯⋯姊姊,你先別哭。我只是說如果,你可以聽我把話說完嗎?咦?等等,等一下!別哭啊!唉喲⋯⋯姊姊,怎麼還是那個讓人不省心的姊姊啊。 是姊姊嗎?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又睡著了嗎?啊⋯⋯她又在亂揉我的頭髮了,姊姊的臉看起來好憔悴呀。她第幾天沒好好睡一覺了?好想為她做什麼⋯⋯啊,可惡,忘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都怎麼和孩子相處呢?你知道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多少是來自於你與你的父母相處之間的影響嗎?
Thumbnail
你都怎麼和孩子相處呢?你知道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多少是來自於你與你的父母相處之間的影響嗎?
Thumbnail
成長環境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裡,最難唸的就是,當貧窮的思維沿襲,當你想打破這個窠臼時,就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無所不在! 媽媽對我說:「妳再不聽話,我就不要妳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應該做個聽話的小孩,所有的事情都該聽我的安排!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要待
Thumbnail
成長環境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裡,最難唸的就是,當貧窮的思維沿襲,當你想打破這個窠臼時,就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無所不在! 媽媽對我說:「妳再不聽話,我就不要妳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應該做個聽話的小孩,所有的事情都該聽我的安排!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要待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我都是為了你好」,究竟背後成全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感謝天下雜誌近期刊登我所投稿的專欄文章。獨立評論連結:【投書】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 嚴冬晴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cw.com.tw)
Thumbnail
「我都是為了你好」,究竟背後成全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感謝天下雜誌近期刊登我所投稿的專欄文章。獨立評論連結:【投書】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 嚴冬晴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cw.com.tw)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事實上,我只感受到她在唱衰我。」對於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實在心有戚戚焉。每次聽到總會在心裡想:「你明明在關心他,但聽起來就像在詛咒、唱衰你的孩子呀!」在此列舉小小靈感,期望大家讓愛真正的被表達出來,不再只是斥責與責備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事實上,我只感受到她在唱衰我。」對於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實在心有戚戚焉。每次聽到總會在心裡想:「你明明在關心他,但聽起來就像在詛咒、唱衰你的孩子呀!」在此列舉小小靈感,期望大家讓愛真正的被表達出來,不再只是斥責與責備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還沒搞清楚自己的時候,就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世界,很可能就會有委屈。 遇到孩子有狀況時,媽媽總說:「他國小就這樣啦!我也沒辦法!他又很會說謊,打也沒在怕,怎麼處罰都ㄧ樣給我擺爛呀!」 「我也很煩呀!一項作業,就算我盯著他一整天,ㄧ樣可以給我摸到寫不完!我也無可奈何呀!」 「是什麼通知單?他沒拿給我⋯唉
Thumbnail
還沒搞清楚自己的時候,就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世界,很可能就會有委屈。 遇到孩子有狀況時,媽媽總說:「他國小就這樣啦!我也沒辦法!他又很會說謊,打也沒在怕,怎麼處罰都ㄧ樣給我擺爛呀!」 「我也很煩呀!一項作業,就算我盯著他一整天,ㄧ樣可以給我摸到寫不完!我也無可奈何呀!」 「是什麼通知單?他沒拿給我⋯唉
Thumbnail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對了,親子之間的關係自然會變好,根據一項關於孩子為何優秀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出【正確的陪伴和溝通】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對了,親子之間的關係自然會變好,根據一項關於孩子為何優秀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出【正確的陪伴和溝通】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爸媽常常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罵孩子, 沒有理解到孩子的立場,那到底是誰錯了? 其實爸媽沒有錯,但對的也不是孩子! 我以自己的小故事跟大家分享,請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爸媽常常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罵孩子, 沒有理解到孩子的立場,那到底是誰錯了? 其實爸媽沒有錯,但對的也不是孩子! 我以自己的小故事跟大家分享,請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爸媽跟孩子關係不好,孩子會有甚麼感受呢? 反正他還有他的朋友,應該沒什麼差吧! 但,真的是這樣嗎? 痛苦的只有爸媽嗎? 小孩怎麼想的呢?
Thumbnail
爸媽跟孩子關係不好,孩子會有甚麼感受呢? 反正他還有他的朋友,應該沒什麼差吧! 但,真的是這樣嗎? 痛苦的只有爸媽嗎? 小孩怎麼想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