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的愛心LINE(已讀安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Day (44) 2022 7/05

韓非子是荀子的學生, 是所謂法家集大成者, 他的「亡徵篇」第五個「可亡」的徵候是「用時日, 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 是說「凡事都要看日子的吉凶,事奉鬼神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相信卜卦占筮並且特別注重祭祀, 這樣的國家,是可被滅亡的。在這裡,我們看到韓非在破除迷信的思想上, 和昨天我所說荀子天論中的「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凶」, 是相互貫通的。

韓非的「亡徵」列舉了47個亡國的徵兆或是條件, 昨天博騰傳來郭正亮節目中談到的「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第13)「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 無禮而侮大鄰, 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第19)可適用於烏克蘭,自然也應是台灣所應該警惕的。

後世儒者把法家之言視為洪水猛獸, 實在是有些太過了, 韓非能在戰國末年就看出47種亡徵,而且很多在現在都很適用,實在是太偉大了,簡直就像是從未來穿越到過去的人,太不簡單了。「海納百川所以成其大, 山聚微土所以成其高」我們要能開放胸襟, 博學多聞, 才能有更高的視野。

要和媽媽出去繳水、電費了,今天就先到此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純青Kay的沙龍
4會員
53內容數
純青Ka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28
Day (54) 2022 7/28 阿嬤的腦筋很聰明, 她在生命末期的時候, 偶爾醒來和我聊天, 她那時都還能記得她小學一位老師的姓, 叫做齋滕(發音像是saido), 她還會用中文寫, 真不簡單。
Thumbnail
2022/07/28
Day (54) 2022 7/28 阿嬤的腦筋很聰明, 她在生命末期的時候, 偶爾醒來和我聊天, 她那時都還能記得她小學一位老師的姓, 叫做齋滕(發音像是saido), 她還會用中文寫, 真不簡單。
Thumbnail
2022/07/27
Day (53) 2022 7/27 還有很多故事,以後有空再慢慢講,你們小時候欠的bedtime story 以後想聽的話,再補給你們。 爺爺的一生波瀾壯闊,他在遠征軍的故事更是精彩,也是以後再說吧!
Thumbnail
2022/07/27
Day (53) 2022 7/27 還有很多故事,以後有空再慢慢講,你們小時候欠的bedtime story 以後想聽的話,再補給你們。 爺爺的一生波瀾壯闊,他在遠征軍的故事更是精彩,也是以後再說吧!
Thumbnail
2022/07/25
Day (52) 2022 7/25 結論, 媽媽救了螳螂, 如果螳螂能幫她多消滅一些害蟲, 那就是回報了, 其餘免想。其次, 道德修養是絕對必要的沒錯, 但在現代法律之前, 仍要注意法律和道德的差異。
Thumbnail
2022/07/25
Day (52) 2022 7/25 結論, 媽媽救了螳螂, 如果螳螂能幫她多消滅一些害蟲, 那就是回報了, 其餘免想。其次, 道德修養是絕對必要的沒錯, 但在現代法律之前, 仍要注意法律和道德的差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韩非子·亡徵第十五》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强,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中共的名稱 未來將消失 加拿大政治哲學教授貝淡寧(Daniel Bell), 2015 在英國「金融時報」
Thumbnail
《韩非子·亡徵第十五》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强,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中共的名稱 未來將消失 加拿大政治哲學教授貝淡寧(Daniel Bell), 2015 在英國「金融時報」
Thumbnail
110學年度嘉義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110學年度嘉義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樹木雖被蠹蟲蛀蝕了,沒有強風來襲,它是不會自己就断掉,一堵牆,雖然有縫隙,若沒有大雨浸濕,也不會自己崩塌。
Thumbnail
樹木雖被蠹蟲蛀蝕了,沒有強風來襲,它是不會自己就断掉,一堵牆,雖然有縫隙,若沒有大雨浸濕,也不會自己崩塌。
Thumbnail
Day (45) 2022 7/06 昨天媽媽問了個很夢幻的問題, 她說,韓非和韓非子有何不同? 我也很雲淡風輕地回答說,黃雲耀和黃雲耀先生不就是同一個人嗎?
Thumbnail
Day (45) 2022 7/06 昨天媽媽問了個很夢幻的問題, 她說,韓非和韓非子有何不同? 我也很雲淡風輕地回答說,黃雲耀和黃雲耀先生不就是同一個人嗎?
Thumbnail
Day (44) 2022 7/05 海納百川所以成其大, 山聚微土所以成其高。
Thumbnail
Day (44) 2022 7/05 海納百川所以成其大, 山聚微土所以成其高。
Thumbnail
《詩經.國風.邶風.北風》 北風其涼liong5,雨雪其雱phong。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hong5。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北風其喈kai,雨雪其霏hui。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kui。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以上的字詞都是語音因時因地變化後的應變諧音字!
Thumbnail
《詩經.國風.邶風.北風》 北風其涼liong5,雨雪其雱phong。 惠而好我,攜手同行hong5。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北風其喈kai,雨雪其霏hui。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kui。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以上的字詞都是語音因時因地變化後的應變諧音字!
Thumbnail
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的韓愈,一生中堅持「文以載道」而反對當時流行的駢文,堅持捍衛儒家、排斥佛老,領導著唐代以降的古文運動風潮,並且提倡師道的重要。但為了養活全家,他也有所妥協,必須寫信給宰相以求取官職,必須多寫墓誌銘以維持家計等等,真可謂「一錢逼死英雄漢」。
Thumbnail
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的韓愈,一生中堅持「文以載道」而反對當時流行的駢文,堅持捍衛儒家、排斥佛老,領導著唐代以降的古文運動風潮,並且提倡師道的重要。但為了養活全家,他也有所妥協,必須寫信給宰相以求取官職,必須多寫墓誌銘以維持家計等等,真可謂「一錢逼死英雄漢」。
Thumbnail
韓國公子,名非。為人口吃,善著書。 史記非常巧妙的把韓非跟老子並做一傳,為啥呢? 根據太史公考證,韓非雖然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師從大儒荀況。但韓非的根本,卻是黃老之術。 韓國在戰國時代的崛起,始於申不害變法。 在太史公的論述中,申不害就是學黃老喜刑名,合併出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富國強兵之術。同時也主導了
Thumbnail
韓國公子,名非。為人口吃,善著書。 史記非常巧妙的把韓非跟老子並做一傳,為啥呢? 根據太史公考證,韓非雖然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師從大儒荀況。但韓非的根本,卻是黃老之術。 韓國在戰國時代的崛起,始於申不害變法。 在太史公的論述中,申不害就是學黃老喜刑名,合併出了一套與眾不同的富國強兵之術。同時也主導了
Thumbnail
“中國的政治傳統中一向彌漫著一層反智的氣氛;我們如果用“自古已然,於今為烈”這句成語來形容它,真是再恰當不過了。”余英時在一九七六年寫道,他認為儒、道、法三家裡,只有儒家主張用智性治國,法家是徹底的媚權反智,而西漢之後得以獨尊的儒術,其實已是“法家化”後的。
Thumbnail
“中國的政治傳統中一向彌漫著一層反智的氣氛;我們如果用“自古已然,於今為烈”這句成語來形容它,真是再恰當不過了。”余英時在一九七六年寫道,他認為儒、道、法三家裡,只有儒家主張用智性治國,法家是徹底的媚權反智,而西漢之後得以獨尊的儒術,其實已是“法家化”後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