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只一套標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要求每個人做決定之前都思慮周全,顧念別人的感受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大部分人的目光只集中在自己身上,並習慣以自己的標準來批判別人,一旦認為某個做法正確,便認定這是唯一的正確做法,於是要求別人也按照這個做法執行,否則便是錯,就算最後事情辦妥了,他們依然諸多挑剔,認為對方的做法是旁門左道,絕對不能認同。

有些人認定的標準只有一套,譬如出生名校的家長誓要安排子女入讀名校,因為入讀名校,取得優異成績,擴闊有用的人脈,從此一帆風順是他們唯一認同的成功方程式。萬一子女無法入讀名校,又或者成績不如理想,整個世界頓時崩塌,彷彿孩子的人生尚未開始就已經被毀。要是子女如願入讀心儀的學校,即使後來發現自己不認同學校的教學理念,或孩子並不適合此校的教學方式,也只能一邊埋怨一邊哄孩子堅持下去。轉校?想也沒想過呢。

然而,人生才不只一套標準,何必堅持自己那一套才是正確的?而且為了堅持自己那一套,往往未了解事情的本質便急著否定別人持之以恆的習慣,認定對方的做法荒謬不可取。這樣的人完全不接納別人的解釋,當然也不會檢討自己奉為圭臬的標準是否仍合時宜。

以自己的標準來評論別人的選擇是危險的,你的標準只反映你的眼界和想法,世間必定有更多你沒見識過,也想像不到的方法,硬要將一切套入同一個標準,只顯得你思想僵化,不懂變通,因此我經常提醒自己,別人的想法未必跟我一樣,面對別人的選擇,盡量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過早下定論,否則只會招人厭惡。

活得夠久之後,我總算能對別人莫名其妙的質疑一笑置之,也能以較開放的心態面對不同的標準、不同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7會員
808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梁淑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我們的身體不斷經歷輸入與輸出的循環,慢慢長成現在的樣子。 生活同樣每天都在輸入和輸出。輸入很簡單,閱讀一篇文章,聽一首歌,瀏覽一下新聞,甚至跟人聊天都是一種輸入。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吸收外來資訊,經過轉化在腦海中形成念頭,有些念頭一閃而過,有些念頭不斷演化,發展出改變一生的想法。當然,所有想法必須
Thumbnail
2025/04/30
我們的身體不斷經歷輸入與輸出的循環,慢慢長成現在的樣子。 生活同樣每天都在輸入和輸出。輸入很簡單,閱讀一篇文章,聽一首歌,瀏覽一下新聞,甚至跟人聊天都是一種輸入。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吸收外來資訊,經過轉化在腦海中形成念頭,有些念頭一閃而過,有些念頭不斷演化,發展出改變一生的想法。當然,所有想法必須
Thumbnail
2025/04/29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Thumbnail
2025/04/29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Thumbnail
2025/04/25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Thumbnail
2025/04/25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其實世界真的很大 容納得下各式各樣 不同見解的人 容不下的 是你自己對對方的歧見 而這歧見 往往都是具有極度偏差的
Thumbnail
其實世界真的很大 容納得下各式各樣 不同見解的人 容不下的 是你自己對對方的歧見 而這歧見 往往都是具有極度偏差的
Thumbnail
我不是個完美的人;即使現在也不推崇完美。 應該說,我不是那個我所想成為的人,因此,我之所以努力。 每次在唸完小孩之後,就會默默地發覺,我也還沒成為那樣的人,卻要求孩子「現在」「立刻」成為那樣的人。例如:控制情緒,而情緒根本不能,也不應該被控制。
Thumbnail
我不是個完美的人;即使現在也不推崇完美。 應該說,我不是那個我所想成為的人,因此,我之所以努力。 每次在唸完小孩之後,就會默默地發覺,我也還沒成為那樣的人,卻要求孩子「現在」「立刻」成為那樣的人。例如:控制情緒,而情緒根本不能,也不應該被控制。
Thumbnail
以前的我,總是認為這個世界非黑即白,所有的人事物都只能靠兩邊站,沒有中間值的可能,而抱持著這樣的觀念,對待事物的看法也會比較嚴苛。 例如身邊的人犯了一個錯誤之後,可能就會收回對他原先的所有好感,甚至會將他歸納於「壞」的那一方,從此再也不聯繫。 但是隨著看到的事情多了,也漸漸變得比較能理解,人在面臨很
Thumbnail
以前的我,總是認為這個世界非黑即白,所有的人事物都只能靠兩邊站,沒有中間值的可能,而抱持著這樣的觀念,對待事物的看法也會比較嚴苛。 例如身邊的人犯了一個錯誤之後,可能就會收回對他原先的所有好感,甚至會將他歸納於「壞」的那一方,從此再也不聯繫。 但是隨著看到的事情多了,也漸漸變得比較能理解,人在面臨很
Thumbnail
自我認同無法確實的人,看見環境他人的表現和行為與自己不同時,常會出現懷疑及錯亂,總會出現:「為什麼那個人可以?」心中不平也困惑,有種不認同對方,又覺得對方佔到了什麼便宜似的,心生怨氣。 從小到大,你是否有遭受到什麼莫名的挑釁、利誘和慫恿,要你這樣、要你那樣?而你卻總是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想怎樣?
Thumbnail
自我認同無法確實的人,看見環境他人的表現和行為與自己不同時,常會出現懷疑及錯亂,總會出現:「為什麼那個人可以?」心中不平也困惑,有種不認同對方,又覺得對方佔到了什麼便宜似的,心生怨氣。 從小到大,你是否有遭受到什麼莫名的挑釁、利誘和慫恿,要你這樣、要你那樣?而你卻總是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想怎樣?
Thumbnail
然而,人生才不只一套標準,何必堅持自己那一套才是正確的?而且為了堅持自己那一套,往往未了解事情的本質便急著否定別人持之以恆的習慣,認定對方的做法荒謬不可取。這樣的人完全不接納別人的解釋,當然也不會檢討自己奉為圭臬的標準是否仍合時宜。
Thumbnail
然而,人生才不只一套標準,何必堅持自己那一套才是正確的?而且為了堅持自己那一套,往往未了解事情的本質便急著否定別人持之以恆的習慣,認定對方的做法荒謬不可取。這樣的人完全不接納別人的解釋,當然也不會檢討自己奉為圭臬的標準是否仍合時宜。
Thumbnail
看穿、看透、看懂、看破、看淡、看開…是”人生公車"中的每一個站點。 凡事沒有一定…對或錯、合理與否的標準準則。 如果人生都是以是非為標準,有道理就可以堅持,合邏輯就一定是對… 那麼可以"圓滿"的人事…則不盡如人意。 人…不是邏輯下的產物。 人事…也不定有所謂的標準。 若要争到所謂的~誰是誰非,
Thumbnail
看穿、看透、看懂、看破、看淡、看開…是”人生公車"中的每一個站點。 凡事沒有一定…對或錯、合理與否的標準準則。 如果人生都是以是非為標準,有道理就可以堅持,合邏輯就一定是對… 那麼可以"圓滿"的人事…則不盡如人意。 人…不是邏輯下的產物。 人事…也不定有所謂的標準。 若要争到所謂的~誰是誰非,
Thumbnail
生命是完全的自由,它的座右銘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就是這樣很好,那樣也很好。而不是“只能這樣,不能那樣”,或者“這樣不好,那樣才好”......
Thumbnail
生命是完全的自由,它的座右銘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就是這樣很好,那樣也很好。而不是“只能這樣,不能那樣”,或者“這樣不好,那樣才好”......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著千差萬別的差異性,世界觀、價值觀、生活觀都不會相同,對待一切事情的觀點看法也不會相同。 如果一個人,總是自已為的、以自我為中心,過分的挑剔別人,過分的看不慣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總認為別人做什麼事情,都不如自己的心意,都是不對,都是不好,就覺得自己說什麼、做什麼都是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著千差萬別的差異性,世界觀、價值觀、生活觀都不會相同,對待一切事情的觀點看法也不會相同。 如果一個人,總是自已為的、以自我為中心,過分的挑剔別人,過分的看不慣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總認為別人做什麼事情,都不如自己的心意,都是不對,都是不好,就覺得自己說什麼、做什麼都是
Thumbnail
  既然無法討好全世界,那為什麼不能開心過自己想要吧生活。
Thumbnail
  既然無法討好全世界,那為什麼不能開心過自己想要吧生活。
Thumbnail
人沒有個體概念,也就沒有界限概念。因此,常認為自己所認為的,理所當然就是這個世界應該成為的樣子。而別人對他來說,只是他意識的延伸版,必須貫徹他的價值觀和信念,說起來,別人對他而言,就只是工具,而非生命。所以,他要喝水,叫你去倒;他要有錢花,叫你去賺;他有得到某樣東西的慾望,他叫你想辦法拿來.....
Thumbnail
人沒有個體概念,也就沒有界限概念。因此,常認為自己所認為的,理所當然就是這個世界應該成為的樣子。而別人對他來說,只是他意識的延伸版,必須貫徹他的價值觀和信念,說起來,別人對他而言,就只是工具,而非生命。所以,他要喝水,叫你去倒;他要有錢花,叫你去賺;他有得到某樣東西的慾望,他叫你想辦法拿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