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學習法的前置步驟】
也許你聽過「費曼學習法」,常看到這麼解釋的——想學習一門知識或技能,透過教學與分享、能加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
猜猜看,費曼學習法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什麼?
有些人會認為是「以教代學」。
基本是對的,以教代學的意思是,當我們可以把所學到的知識點用簡短、通俗、精準的話語,去讓一個非該領域的菜鳥都聽得懂,代表我們掌握該知識點。
但答案只對了一半,因為,教學者能透過「以教代學」去檢核的是他吸收知識時,所理解的知識點。
如果一開始,所吸收的知識就是錯的呢?
學習者要糾錯就相當困難,人對於知識的吸收時會受到過往認知結構影響,所以,若要將「費曼學習法」用於學習上,再「以教代學」前,更需要做的是:判別知識來源,確認是否是第一手資料,又或者是否如實轉述。
舉例來說,「刻意練習」概念最初是由安德斯‧艾瑞克(Anders Ericsson)及其同事研究提出,提到刻意練習在專業中的效用;葛拉威爾閱讀該篇論文後,撰寫《異類》,將刻意練習簡化為「一萬小時法則」——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因為,後者概念符合成功學思路,讓「一萬小時法則」也被許多人引用,更使得艾瑞克不得不寫一本《刻意練習》來澄清與解釋,成為大師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時間門檻,刻意練習和天賦與練習方式(學習專家的心理表徵)高度相關,低水平的重複練習是沒用的。
這點連「費曼學習法」也有些相同,第三手、第四手資料為了傳遞「費曼學習法」,簡化了學習的前置步驟。
換言之,運用費曼學習法前,要確保知識來源正確,並先自行理解與整理知識——對於原知識點能複述且不遺漏,並能夠轉譯、區分知識點與知識點間概念的差異,才開始以教代學,否則會影響學習成效,而其他被教學者,也將獲得偏誤的知識。
補充費曼學習法五步驟:
第一步,目標:帶著問題意識學習,讓思維與行動更加專注。
第二步,理解:對知識進行歸納比對、篩選關鍵知識點、結構化。
--- 此階段複述知識點、核對與原意差異、複述提問題、連接自身觀點、結構化、系統化……接著才是以教代學…
第三步,輸出:以教代學,透過教學確認是否理解知識點
第四步,回顧:反思學到的知識是否正確(時間、邏輯、數據)、檢查遺漏、並精煉表達的語言。
第五步,簡化:抽取最重要以及需要的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