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10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1/2/22

主編:胖胖編


【好書分享】一個「被社會努力拋棄」的女人──彭仁郁談《卡塔莉娜》(上)/孫德齡

「我們還不知道她發生了什麼問題,但顯然她說出來的話沒有人當真。」卡塔莉娜被遺棄的場域很複雜,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關係,有國家醫療政策的改革,而且是在NGO推動下的改革,「國家退場,照護的工作理論上要回到社區,可是回到社區實際上就是回到家庭。所以畢尤發現了一件事,就是精神醫療的去機構化意味著家庭的再機構化,照護的工作整個丟到家庭。我們的社區並沒有真正的精神醫療,所謂的社安網在社區裡幾乎不存在。」

「這就是台灣的借鏡。我們一直不斷強調精神疾病的根源是biopsychosocial,同時包含『生物心理跟社會面向』,當初全國社區心理健康改革的口號就是『將病態去生物化,將苦難社會化』。瘋狂的是,在這個健康改革的風潮當中,國家退場、改由新自由主義經濟主導,反而徹底地把人異化了。改革者推動的、要讓精神病患成為完整公民的論述,恰好被右派的國家掌權者和資本家拿來進一步製造出一群所謂的『多餘人口』。」


【另類觀點】你不孤單!幻聽也可以好好生活:超越聲音、接納經驗,學習應對並與它和平共處/郭可盼

「幻聽」好像是一個與一般人距離很遙遠的經驗,但可能也沒這麼遙遠──工作必須隨時待命的時候,常常以為手機在響,檢查卻發現根本沒有任何聲音;被大聲責罵、批評後,睡前腦袋「嗡嗡嗡」的不斷反覆重播,那些畫面彷彿歷歷在目。

當生活處於比較緊蹦的狀態時,身體有時會有很強烈的反應。當然,停止這些強烈的反應很重要,必要時可能也需要藥物幫忙。然而,這種狀態也可能是對生命中正在承受的長期或短期的艱難,所給予的回應。

聽見別人聽不見的聲音,是很難讓他人理解的經驗。特別是當他因為聲音做出一些不可理解的事情時,容易讓身邊的人憂心,甚至感到恐怖。有時我們希望藉由藥物讓聲音馬上停止,或希望他能忽略聲音、否定聲音,不要被聲音操控。

希望這個難以理解的狀態停止,或許是人之常情。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去理解一個人所面對的艱難與恐懼,並陪伴他找到力量與支持。


【社區家園】從「公辦龍發堂」到共融桃花源──玉里社區家園啟示錄/張子午

更多的時候,她看見住民們展現同儕支持的力量。

某年一位住民罹患阿米巴痢疾,但無一人要其回到醫院隔離,大家一起分工進行飲食、飲水與環境的隔離與消毒。「我們沒辦法要求伙伴硬要把一個阿米巴痢疾的人留在家園,但沒有任何人說『不好意思,你要回醫院』,大家開始搬消毒水、配合衛生所到家裡衛教,每上一次廁所,都要全面消毒,是我還真的做不到,」楊淑齡表示。

然而,就在家園逐一開展,看似步向成熟的同時,瓶頸也在眼前。

即便玉里榮院的康家內,已有許多復健良好,有意願出來到社區居住的病友,但縣府的補助僅能維持現有規模。在當前台灣的環境下,強調同儕支持的社區家園猶如可疑的實驗,落在制度化的健保資源與社會福利之外,最多僅是地方政府一年一簽的專案補助。明年、後年會如何?無人知曉。離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議題討論】公視主題之夜:婚姻計畫

《婚姻計畫》是來自伊朗的紀錄片,紀錄了首都德黑蘭南部一間精神療養院的一項大膽實驗「婚姻計畫」——所長贊恩(Farhad Ramazannejad)醫師希望滿足病院內480位病患的親密與性需求,於是計畫將他們配對結婚,之後住在院內新的清真寺並管理該地方。他相信情感關係能對病患產生幫助。

院方開始一系列評估與協助,幫病患製造約會機會。平時住在男女分居病房的病患們期待著他們睽違已久的愛情。但這項看似幫助病患的創舉,卻也遭受外界極力反對,特別是來自患者家庭,他們相信讓病患結婚只會造成更大麻煩。另外,院內也有非常想參與計畫的病患情侶,但被診斷為不穩定而落選。他們之後仍不斷爭取,卻遭院方更強力的反對。

本片呈現了精障患者少被探討的情感需求,也看到了院方在理想與實務中的兩難。另外,本片也關注了台灣不熟悉的伊斯蘭文化對人的情感行為產生的影響,值得細細分析。

*節目影片連結:https://reurl.cc/6y58eZ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99會員
199內容數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2022/07/20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2022/07/20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2022/07/18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2022/07/18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Thumbnail
2022/07/11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 本期主題:其實我們都只想好好生活─談精神疾病或失序經驗中「生死」與「(人際)關係」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2/12/2 主編:邊圓人 副編:王咻咻 【新書推薦】 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床民族誌 「《在奇幻地》是一位詮釋人類學家,以臨床心理師身分在精神病院工作的民族誌紀錄作為人類學田野場域,精神病院確實相對「封閉」——這種封閉性讓臨床機構的社會科學研究往往受限於現實條件,但也開展了人類學全貌觀點介
Thumbnail
2022/12/2 主編:邊圓人 副編:王咻咻 【新書推薦】 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床民族誌 「《在奇幻地》是一位詮釋人類學家,以臨床心理師身分在精神病院工作的民族誌紀錄作為人類學田野場域,精神病院確實相對「封閉」——這種封閉性讓臨床機構的社會科學研究往往受限於現實條件,但也開展了人類學全貌觀點介
Thumbnail
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台灣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協會的理事長黃莉玲,與我們分享作為精神障礙患者的照顧者,一路走來的經驗與感想,同時談談對於《精神衛生法》修正案的看法。
Thumbnail
本集節目,我們邀請到台灣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協會的理事長黃莉玲,與我們分享作為精神障礙患者的照顧者,一路走來的經驗與感想,同時談談對於《精神衛生法》修正案的看法。
Thumbnail
活泉福利服務中心的社工麗芬,提筆記錄三位精來電者的心聲——會員A、X小姐,以及N小姐的母親——這三位當事人,都是在獨自奮力應對現實狀況後,在精疲力竭時打這可能是最後的一通電話,希望這通電話為他們帶來一絲絲的光線,好讓他們對這個社會還保有一點點信心 ---- 還有人願意聆聽他們的處境,感到他們的感受。
Thumbnail
活泉福利服務中心的社工麗芬,提筆記錄三位精來電者的心聲——會員A、X小姐,以及N小姐的母親——這三位當事人,都是在獨自奮力應對現實狀況後,在精疲力竭時打這可能是最後的一通電話,希望這通電話為他們帶來一絲絲的光線,好讓他們對這個社會還保有一點點信心 ---- 還有人願意聆聽他們的處境,感到他們的感受。
Thumbnail
那些聲音是這麼的微小,但之於我,卻是如此的震耳欲聾。 這三天的研討會,我見證了這樣的困境被出土與現身。 當問題不再只是一個問題,他有了位置,他有了故事與脈絡,就不會被錯待,而是被尊重的好好安放與涵容。
Thumbnail
那些聲音是這麼的微小,但之於我,卻是如此的震耳欲聾。 這三天的研討會,我見證了這樣的困境被出土與現身。 當問題不再只是一個問題,他有了位置,他有了故事與脈絡,就不會被錯待,而是被尊重的好好安放與涵容。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三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資訊。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三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資訊。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四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四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瘋靡雙週報〉 第3期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與書寫。
Thumbnail
〈瘋靡雙週報〉 第3期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與書寫。
Thumbnail
〈瘋靡雙週報〉 第1期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
Thumbnail
〈瘋靡雙週報〉 第1期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
Thumbnail
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過去有關注我的讀者,大概會記得我是寫知識性文章和女人迷起家,而我個人的書作也快將出版了,看似曝光度蠻不錯的?不過,我並不是那種喜歡曝光的人:今天想談談我少為人知的一面,就是我實習及現在工作,一直都在跟重度精神病患或低功能的精神官能症病人工作,這工作其實就是一種生活修煉!
Thumbnail
我是諮商心理師Harris。過去有關注我的讀者,大概會記得我是寫知識性文章和女人迷起家,而我個人的書作也快將出版了,看似曝光度蠻不錯的?不過,我並不是那種喜歡曝光的人:今天想談談我少為人知的一面,就是我實習及現在工作,一直都在跟重度精神病患或低功能的精神官能症病人工作,這工作其實就是一種生活修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