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謬誤集:自戀性人格謬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的社會心理學,由於語言的不精確(簡直是古代煉金術!),導致了許多的錯誤的判斷關聯可能,甚至直接創造了出新的心理疾病

(請參考生活筆記:自私進化論


由於這些謬誤嚴重有害人們的道德認知以及正確理解,我因此不得不正面回應與告知這些嚴重混淆以及錯誤,以避免人們誤會了那些他們認定「有病」的人們

自戀性人格

字根解讀謬誤

首先,自戀,必須符合:他們自我愛戀,您要如何分別自愛?

(這是一種感情,與其行為無關!)

您可以把吃飯,叫做「自我狂樂」

因為吃飯會快樂,是自我狂樂

定義解讀謬誤

您必須知道,這個定義與名字的字根無關

(基本上,所有與獨特有關的概念,都似乎被自戀性格化了,獨特需求、獨特理想、獨特道義…等)

在意他人與思考他人感受

可能定義為:

為了獲得他人掌聲以及稱讚的滿足

定義謬誤:

您為甚麼認為在意與思考他人感受不好?如果他們不是為了獲得他人掌聲以及稱讚其獨特(的自戀)?

您已經將此二者混淆

表達與述求和告知自身的特殊狀況

定義為:

要求有所特別待遇的獨特(的自戀)

定義謬誤

殘障病人有所特別待遇,心理病人也有,每個都可能有特殊需求,他們不是因為認定自身「有所獨特」(的自戀)

期望有相同道義者理解自身

可能定義為:

期望有更高或特殊存在應該能夠理解自身的「自大(的獨特)」

可能謬誤:

期望遇到有跟自己相同道義的人,不意味他們是「認為只有更高存在」理解他們「獨特」(的自戀)

(心理學家經常將「獨特的觀念」,與「自大為獨特」混淆)

具有崇高與遠大或者神聖的夢想

可能定義為:

專注於無止盡的成功美貌顯赫(的自戀)等地個人利益追求

可能謬誤:

您可能已經將他們夢想的目標混淆,他們不一定為了追求獨一無二(的自戀)的成功顯赫

我不否認,確實有心理學所謂自戀性人格特徵者存在,但更多的是我們的混淆

喜歡與人們互相合作幫助

可能定義為:

喜歡指使他人,獨自居高(的自戀)

可能謬誤:

我不否認有些人確實是「喜歡指使他人」,但是很多只是要求大家互相合作幫助的人,會被誤會為「指使」,有些心理學甚至認為小孩指使父母,是「獨特(的自戀)喜歡指使他人」,您已經混淆了可能的行為心理意義,他們只是喜歡互相幫助

喜歡人們讚美

可能定義為:

渴望持久的讚美他的獨特(的自戀)

可能謬誤:

喜歡他人對您讚美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您為甚麼認為他們是因為可望持久的讚美?

不喜歡人們批評

可能定義為:

不能承受批評有損他的獨特(的自戀),因此產生憤怒/羞愧/恥辱

可能謬誤:

我想正常人都不會喜歡受到他人批評

產生憤怒,不一定是因為他們自戀認為有損自身的「完美」,而可能是您的不尊重或者完全是您的誤會!

羞愧,這是一個好的反應,您為甚麼認為羞愧是自戀的?您如果因此拒絕羞愧,您將難以成長!

恥辱,這確實不是一個好的反應,但是這跟自戀有何關聯?

傲慢行為

(基本上,現代社會已經將所有獨特的行為都歸類為一種屬於自戀的傲慢了)

忌妒別人

可能定義為:

自戀

可能謬誤:

您知道的,忌妒有各種原因,我認為這跟自戀與否無關

害怕別人忌妒他

可能定義為:

害怕別人忌妒他的獨特完美(的自戀)

可能謬誤:

您本來就已經擔心他人忌妒您,畢竟這不是一件好事情,他們或許會討厭你或因此排斥你或者感到痛苦,一個有愛心的人都不會想讓他人感到痛苦

(請不要與羨慕混淆,羨慕者並不會討厭您)

羨慕某類人,並且期望自身像他們那樣

可能定義為:

出於希望獲得同等羨慕於自身(的自戀)

可能謬誤:

我不知道這有甚麼錯誤,而且他們並不一定是為了獲得他人的羨慕,您見到偉大的警察保衛國家,因此希望成為警察,並不一定是為了獲得他人的羨慕!

人格原因謬誤

.他們是活在自己的人

(您如何證明這些行為跟這個原因有關)

.潛意識將外在的個體當成自身的個體一部份

(這個理論就像,如果您沒有吃飯,您潛意識恐懼吃飯)

.過分理想化,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人們必須自信和有理想,您如何定義過度理想?通常是認為這種理想不可能,而被歸類為過分理想,人們說:看!未來我們的子孫會在天上飛,在宇宙中探險!那時的人們是如何認為這種過分理想化?

您應該做的是「避免自大」!而不是將自信的幾乎不可能的理想,當成他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他們的理想或許接近不可能,但那不代表他們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對讚美的無限需求與渴望,證實自己無所不能

同理,您不應該把對讚美的渴望,當成心理原因為「證實自己無所不能」

建議:

我認為,人們必須將:

「行為特徵/人格特徵」用一個沒有字根的字詞表示

以避免字詞與定義混淆

不要把「所有該類行為與猜測的心理原因」混為一談

以避免錯誤的判斷可能

某些心理學家正在傳播嚴重的偏見以及歧視的刻板印象!

他們研究的不是心理,而是社會流傳下來的偏見印象!

心理學謬誤集:邊緣型人格/表演者人格

心理學謬誤集:戲劇性人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HANGIXCHEN的沙龍
2會員
18內容數
各位好! (此專題是根據我自己的各種對於發現到的目前社會問題的可能處理方案專區)
ZHANGIX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0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2022/10/10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2022/10/09
目前社會上,我們的人,經常會將「他人」的「行為舉止」造成的自身難過 歸咎於他人傷害這個人,有些人會將:傷害作為動詞,但有些時候,這個人沒有這個行動 有時候,這種傷害是一種譬喻性形容詞,是來自於感覺被傷害者的感覺,而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行動 我們的人大多都知道一件良善的事情,那就是必須有「同理心」,這是一
Thumbnail
2022/10/09
目前社會上,我們的人,經常會將「他人」的「行為舉止」造成的自身難過 歸咎於他人傷害這個人,有些人會將:傷害作為動詞,但有些時候,這個人沒有這個行動 有時候,這種傷害是一種譬喻性形容詞,是來自於感覺被傷害者的感覺,而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行動 我們的人大多都知道一件良善的事情,那就是必須有「同理心」,這是一
Thumbnail
2022/10/08
在各種狀況下,我們的人說的諫言,多半採取「給予他人格性上的批判」,而不是「告知他們如何做得更好」或是「提醒他們做錯的地方」 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的更好建議,都只是我們的判斷,我們不該因為自身是好意,就自大地認為我們的建議更好,或者認為「他人與你的道德觀不同」而產生不良印象
Thumbnail
2022/10/08
在各種狀況下,我們的人說的諫言,多半採取「給予他人格性上的批判」,而不是「告知他們如何做得更好」或是「提醒他們做錯的地方」 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的更好建議,都只是我們的判斷,我們不該因為自身是好意,就自大地認為我們的建議更好,或者認為「他人與你的道德觀不同」而產生不良印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要應付職場上自以為是型的自戀者,你的不成文工作內容通常包括讓他免於難堪。你得經常替他犯的錯負起責任;有時你得忍受羞辱,好讓他保有美化的自我形象。別白費力量跟他講道理,他聽不進基於事實的主張,而且死也不會改。你可能認為他對待你的方式完全不公平,但別忘了,在自以為是型自戀者的世界觀裡,公平一點也不重要。
Thumbnail
要應付職場上自以為是型的自戀者,你的不成文工作內容通常包括讓他免於難堪。你得經常替他犯的錯負起責任;有時你得忍受羞辱,好讓他保有美化的自我形象。別白費力量跟他講道理,他聽不進基於事實的主張,而且死也不會改。你可能認為他對待你的方式完全不公平,但別忘了,在自以為是型自戀者的世界觀裡,公平一點也不重要。
Thumbnail
生活在扭曲的「常態」中,經常隱約覺得自己和家庭成員的關係有種說不上來的違和感。當觀察朋友或親戚家族間的互動時,更能感受到「他人的家庭常態」和「我的家庭常態」之間的落差。以下是5個自戀型人格家庭的特徵:
Thumbnail
生活在扭曲的「常態」中,經常隱約覺得自己和家庭成員的關係有種說不上來的違和感。當觀察朋友或親戚家族間的互動時,更能感受到「他人的家庭常態」和「我的家庭常態」之間的落差。以下是5個自戀型人格家庭的特徵:
Thumbnail
自戀者的正面有3C特質:魅力四射(charismatic)、 玉樹臨風(charming)、過於自信(confident) 那是他們經過多年的磨煉形成,最吸引人的特質。 自戀者的背面則是疑神疑鬼,挑東挑西, 不斷編輯自己的人設,卻要求對方要從一而終的順從。
Thumbnail
自戀者的正面有3C特質:魅力四射(charismatic)、 玉樹臨風(charming)、過於自信(confident) 那是他們經過多年的磨煉形成,最吸引人的特質。 自戀者的背面則是疑神疑鬼,挑東挑西, 不斷編輯自己的人設,卻要求對方要從一而終的順從。
Thumbnail
邊緣型人格、自戀型人格與反社會人格的判斷與相處建議指南
Thumbnail
邊緣型人格、自戀型人格與反社會人格的判斷與相處建議指南
Thumbnail
病態型自戀(Perversion Marcissigue)是一種心理結構型態,有這現象之人,會不自覺地操控與貶低他人,所產生的各式行為。不分男女均有這傾向。
Thumbnail
病態型自戀(Perversion Marcissigue)是一種心理結構型態,有這現象之人,會不自覺地操控與貶低他人,所產生的各式行為。不分男女均有這傾向。
Thumbnail
《忿恨的囚徒》借鑒心理治療經驗,釐清認知偏誤。透過理解、釐清和修正這些過程蘊含的原始信念體系,提供相應的矯正方法。透過認知療法覺察忿恨真正要傳達的意義。
Thumbnail
《忿恨的囚徒》借鑒心理治療經驗,釐清認知偏誤。透過理解、釐清和修正這些過程蘊含的原始信念體系,提供相應的矯正方法。透過認知療法覺察忿恨真正要傳達的意義。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心理學,由於語言的不精確(簡直是古代煉金術!),導致了許多的錯誤的判斷關聯可能,甚至直接創造了出新的心理疾病(「請參考心理學設定事如何影響人們?」) 由於這些謬誤嚴重有害人們的道德認知以及正確理解,我因此不得不正面回應與告知這些嚴重混淆以及錯誤,以避免人們誤會了那些他們認定「有病」的人們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心理學,由於語言的不精確(簡直是古代煉金術!),導致了許多的錯誤的判斷關聯可能,甚至直接創造了出新的心理疾病(「請參考心理學設定事如何影響人們?」) 由於這些謬誤嚴重有害人們的道德認知以及正確理解,我因此不得不正面回應與告知這些嚴重混淆以及錯誤,以避免人們誤會了那些他們認定「有病」的人們
Thumbnail
最近因為新聞事件讓社會大眾對於自戀型人格 一詞感到興趣,事實上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自戀傾向,但有沒有達到障礙的程度則是視情節輕重而有所不同。 我們先來看看自戀型人格的兩大特點: 說來也好笑,明明我們的年紀相同,只是因為對方比較會讀書而當上了醫師,難道就不讓人有說話的餘地了嗎? 推薦閱讀:
Thumbnail
最近因為新聞事件讓社會大眾對於自戀型人格 一詞感到興趣,事實上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自戀傾向,但有沒有達到障礙的程度則是視情節輕重而有所不同。 我們先來看看自戀型人格的兩大特點: 說來也好笑,明明我們的年紀相同,只是因為對方比較會讀書而當上了醫師,難道就不讓人有說話的餘地了嗎? 推薦閱讀: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Thumbnail
第二種自戀者對於他認為應該屬於自己卻得不到的,會有強烈的嫉妒感,也會常常抱怨、責怪別人。外在環境的「壓迫」與不得志,讓他們容易陷入憂鬱。這時,他們容易因為伴侶不夠謹慎的說話而大爆炸:最後的自戀需求連在家裡都得不到滿足,自我、自尊已經無法保住,伴侶就成為承接他憤怒的最後一道防波堤。
Thumbnail
第二種自戀者對於他認為應該屬於自己卻得不到的,會有強烈的嫉妒感,也會常常抱怨、責怪別人。外在環境的「壓迫」與不得志,讓他們容易陷入憂鬱。這時,他們容易因為伴侶不夠謹慎的說話而大爆炸:最後的自戀需求連在家裡都得不到滿足,自我、自尊已經無法保住,伴侶就成為承接他憤怒的最後一道防波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