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謬誤集:戲劇性人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的社會心理學,由於語言的不精確(簡直是古代煉金術!),導致了許多的錯誤的判斷關聯可能,甚至直接創造了出新的心理疾病

(請參考生活筆記:自私進化論

由於這些謬誤嚴重有害人們的道德認知以及正確理解,我因此不得不正面回應與告知這些嚴重混淆以及錯誤,以避免人們誤會了那些他們認定「有病」的人們

戲劇性人格

字根解讀謬誤

首先,您已經將「戲劇」這個性質濃縮在這個字詞的行為特徵原因中

您將其被歸類為此性格者的行為都是「戲劇性的」

定義解讀謬誤

無法表現的失落感

可能定義為:

當自己不是眾人注意焦點時,會感到不舒服(的戲劇化反應)

可能謬誤為:

首先,人們總是會有失落感,這是一件正常現象,心理學家說的不舒服似乎牽扯相當多種情緒,而其取的似乎是不好的那種,這種反應並沒有不好,想要像人們表現自己,是一種榮譽感

挑逗行為

可能定義為:

像戲劇人物一般,挑逗著他人(的戲劇化反應)

可能謬誤為:

挑逗的意思是甚麼,心理學家沒有詳細訂義,跟許多心理學一樣,人們沒有研發判斷挑逗的正確方式,只要您覺得對方在挑逗您,基本上,對某些人而言就是挑逗了

如果他們確實有此心意(他們「想要挑逗您」,而不是您「覺得在挑逗您」),這一點確實很戲劇性化,但是您不該把其他特徵者,都與此行為混淆

情緒轉變快速

可能定義為:

可能像是「電視劇情」一樣,情緒轉變極為快速(的戲劇化反應)

可能謬誤為:

情緒基本上,就是心情的突然轉變,您將此當為戲劇性

每個人都有情緒快速轉變的時候,難道您沒有?或許是因為您沒有遇到讓你情緒快速轉變的事物,可能是您的大腦或者您的理智,基本上,只要您認為的「戲劇性人格」者,其情緒反應都是「戲劇性」的

言行舉止有如表演般

可能定義為:

言行舉止有如表演般的戲劇性人格

(這我完全同意,字根與其字意幾乎相近)

可能謬誤:

這就是這個名詞「戲劇性人格」的意思沒錯,但您應該知道,「戲劇性」是您的感覺,他們可能並不是在演戲,而且他們可能也不是入戲,而是您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緣由,戲劇性,是您的感覺,而不是這個名詞「戲劇性人格」,這個名詞代表著人們設定他們認定「戲劇性」的行為的背後心理設計原因

膚淺

可能定義:

可能類似要面子

可能謬誤:

事實上,正如同一般人們使用這個用詞一樣,認定膚淺的原因大多是「覺得膚淺」

如果您有過被誤會的情況,相信你知道,您明明不是為了要面子而這麼做,但是某些人認定你是出於「要面子」

持續想吸引別人注意

可能定義:

可能是指像戲劇表演一樣,期望人們注意

可能謬誤:

這是戲劇性人格的定義之一,您必須知道,想吸引人們注意有很多種原因,這只是可能之一

言語空泛膚淺

可能定義:

言語沒有重點而且空洞

可能謬誤:

同前列所言膚淺,言語的膚淺,您無法定義,只要您覺得對方的言談不符合您的「深度標準」那可能就是言語膚淺了

過度熱絡

可能定義:

對他人過度熱情(像是戲劇中的人物才有的表現)

可能謬誤:

基本上,我想一切被現代社會認定為「戲劇」中有的表現,幾乎都有可能被視之戲劇性人格

因為像是戲劇,但是您將「戲劇性人格」這個「形容詞」,添加了一大堆與其無關的特徵定義,可能已經混淆了理解,加深了人們的刻板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書籍認為:

過度熱絡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人們會感到厭煩

那麼,為甚麼您要因此感到厭煩?

(這種系統設計跟自私進化類似!)

人格原因

基本上心理學家可能是這樣設計這些人格的原因是

「他們覺得這些患者像在演戲」

把這些「像是在演戲」的「常見社會刻板印象」,稱之「戲劇性人格」

並且設定此人格帶有焦慮,並且有這些特徵的患者

是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膚淺、情緒化、渴求注意傾向

雖然有些人們,確實有時候無法注意到自身的行為舉止與思想意識,但是,您將這些行為特徵的刻板印象的「心理定義」,完全無法證明他們有此心態!

建議:

我認為,人們必須將:

「行為特徵/人格特徵」用一個沒有字根的字詞表示

以避免字詞與定義混淆

不要把「所有該類行為與猜測的心理原因」混為一談

以避免錯誤的判斷可能

某些心理學家正在傳播嚴重的偏見以及歧視的刻板印象!

他們研究的不是心理,而是社會流傳下來的偏見印象!

心理學謬誤集:邊緣型人格/表演者人格

心理學謬誤集:自戀性人格謬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HANGIXCHEN的沙龍
2會員
18內容數
各位好! (此專題是根據我自己的各種對於發現到的目前社會問題的可能處理方案專區)
ZHANGIX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0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2022/10/10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2022/10/09
目前社會上,我們的人,經常會將「他人」的「行為舉止」造成的自身難過 歸咎於他人傷害這個人,有些人會將:傷害作為動詞,但有些時候,這個人沒有這個行動 有時候,這種傷害是一種譬喻性形容詞,是來自於感覺被傷害者的感覺,而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行動 我們的人大多都知道一件良善的事情,那就是必須有「同理心」,這是一
Thumbnail
2022/10/09
目前社會上,我們的人,經常會將「他人」的「行為舉止」造成的自身難過 歸咎於他人傷害這個人,有些人會將:傷害作為動詞,但有些時候,這個人沒有這個行動 有時候,這種傷害是一種譬喻性形容詞,是來自於感覺被傷害者的感覺,而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行動 我們的人大多都知道一件良善的事情,那就是必須有「同理心」,這是一
Thumbnail
2022/10/08
在各種狀況下,我們的人說的諫言,多半採取「給予他人格性上的批判」,而不是「告知他們如何做得更好」或是「提醒他們做錯的地方」 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的更好建議,都只是我們的判斷,我們不該因為自身是好意,就自大地認為我們的建議更好,或者認為「他人與你的道德觀不同」而產生不良印象
Thumbnail
2022/10/08
在各種狀況下,我們的人說的諫言,多半採取「給予他人格性上的批判」,而不是「告知他們如何做得更好」或是「提醒他們做錯的地方」 但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的更好建議,都只是我們的判斷,我們不該因為自身是好意,就自大地認為我們的建議更好,或者認為「他人與你的道德觀不同」而產生不良印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有些人學習表演能藉由不同的角色抒發自己的情緒,有些人學習表演藉由不同的角色演示自己的情緒。 看起來很像都是聰明的。 然而每個人都不會只有單一的面相,因為有太多因素,包括你的身分就不會只有一個。 所以很自然的你會有不同面相的詮釋自己,請相信這就是人性,每個人都這樣。 不過許多人透過演員的身分表演而令自
Thumbnail
有些人學習表演能藉由不同的角色抒發自己的情緒,有些人學習表演藉由不同的角色演示自己的情緒。 看起來很像都是聰明的。 然而每個人都不會只有單一的面相,因為有太多因素,包括你的身分就不會只有一個。 所以很自然的你會有不同面相的詮釋自己,請相信這就是人性,每個人都這樣。 不過許多人透過演員的身分表演而令自
Thumbnail
★忍耐是沒有用的!認識人格障礙,不再一味委曲求全! ●如果這本書吸引了你的注意,代表你正因人際關係而感到困擾,而且那個讓你覺得疲憊的人,是至今為止從來沒有碰過的類型,讓人心累的程度已超越可忍受的範圍。閱讀人際關係方面的書籍,或是聆聽相關的講座,經常會建議我們要懂得接納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差異。換句話說,
Thumbnail
★忍耐是沒有用的!認識人格障礙,不再一味委曲求全! ●如果這本書吸引了你的注意,代表你正因人際關係而感到困擾,而且那個讓你覺得疲憊的人,是至今為止從來沒有碰過的類型,讓人心累的程度已超越可忍受的範圍。閱讀人際關係方面的書籍,或是聆聽相關的講座,經常會建議我們要懂得接納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差異。換句話說,
Thumbnail
肢體語言中,有許多是對抗地心引力的行為 代表的是心中有正向的情緒 臉部表情也是如此 臉部有著豐富的表情,能夠傳達出許多的喜,怒,哀,樂 演員之所以可以演戲,就是因為有許多誇大的臉部表情 我們時常聽說,要看臉色說話,看臉色作事,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臉部表情是我們表現情緒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肢體語言中,有許多是對抗地心引力的行為 代表的是心中有正向的情緒 臉部表情也是如此 臉部有著豐富的表情,能夠傳達出許多的喜,怒,哀,樂 演員之所以可以演戲,就是因為有許多誇大的臉部表情 我們時常聽說,要看臉色說話,看臉色作事,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臉部表情是我們表現情緒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邊緣型人格 1. 無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 2. 極端的思考模式,是非對錯以自己的認知為中心,極易造成人際衝突。 3. 有自我認同障礙,自信心低或過度自信,因此影響人際關係。 4. 情緒低落時,會有自我傷害及放縱的行為,例如:飆車、瘋狂購物、傷害他人的衝動。 字根謬誤 定義謬誤
Thumbnail
邊緣型人格 1. 無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 2. 極端的思考模式,是非對錯以自己的認知為中心,極易造成人際衝突。 3. 有自我認同障礙,自信心低或過度自信,因此影響人際關係。 4. 情緒低落時,會有自我傷害及放縱的行為,例如:飆車、瘋狂購物、傷害他人的衝動。 字根謬誤 定義謬誤
Thumbnail
戲劇性人格 字根解讀謬誤 首先,您已經將「戲劇」這個性質濃縮在這個字詞的行為特徵原因中 您將其被歸類為此性格者的行為都是「入迷的演戲」 定義解讀謬誤 無法表現的失落感 可能定義為: 當自己不是眾人注意焦點時,會感到不舒服(的戲劇化反應) 可能謬誤為: 挑逗行為 可能定義為: 可能謬誤為: 膚淺
Thumbnail
戲劇性人格 字根解讀謬誤 首先,您已經將「戲劇」這個性質濃縮在這個字詞的行為特徵原因中 您將其被歸類為此性格者的行為都是「入迷的演戲」 定義解讀謬誤 無法表現的失落感 可能定義為: 當自己不是眾人注意焦點時,會感到不舒服(的戲劇化反應) 可能謬誤為: 挑逗行為 可能定義為: 可能謬誤為: 膚淺
Thumbnail
「攻擊性人格」算是一種心理疾病的症狀,指的是「過當地」展現傷害性的行為,有些人認為即便只有攻擊意圖也算,此症狀挺起來挺常見,因此很多人可能覺得並不嚴重,但其實它能對社會造成相當大的傷害,而這傷害相信大多數人都承受過,可能是作為被害者,也可能是作為患者被症狀所困擾著。
Thumbnail
「攻擊性人格」算是一種心理疾病的症狀,指的是「過當地」展現傷害性的行為,有些人認為即便只有攻擊意圖也算,此症狀挺起來挺常見,因此很多人可能覺得並不嚴重,但其實它能對社會造成相當大的傷害,而這傷害相信大多數人都承受過,可能是作為被害者,也可能是作為患者被症狀所困擾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