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把奶擠出來監測寶寶喝多少

更新於 2022/07/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專業醫生的解說可以看黃瑽寧醫生的影片
在媽媽論壇,或是缺乏母乳觀念的醫生,常看到對親餵媽媽做出很爛的建議,就是要把奶擠出來,不夠喝的量再補配方奶。
看完影片說明,就會知道這個建議有多爛,沒有母奶觀念。
  • 擠奶量跟擠奶技巧有關
  • 排出奶量:寶寶嘴巴>手擠乳>擠乳器
上述兩個基本觀念非常重要,除非寶寶不在身邊(工作、就醫等原因),否則親餵絕對是比擠奶更好、更自然的選擇。如果親餵有困難,請找專業乳房門診或國際泌乳顧問協助(再三強調,不是泌乳師、通乳師,這些我都通稱不學無術的江湖術士或神棍)
擠出來的奶量,只代表乳房裡至少有這些奶水,不等於寶寶實際吸吮的奶量。寶寶的嘴巴可以引出奶陣,乳房隨時都有奶,但要奶陣才能把奶水引出乳房,嬰兒吸吮可以刺激分泌催產素,進而引起母體噴乳反射。如果選擇擠乳,必需自己用雙手或工具模擬寶寶的嘴巴引起奶陣,並且還有適當方式引出體內催產素(看寶寶照片、吃零食、看搞笑片等等讓心情愉悅的方式),只是傻傻拿著機器就擠,或是手擠,很難把移出的奶量極大化。(親餵只要傻傻餵就行了,上述麻煩的事,都是寶寶的工作,媽媽要放空、滑手機、吃飯都行。)
當媽媽處在焦慮、緊張的情況下,會影響體內激素,不利於產奶。如果擠奶技巧差,體內催產素不發揮作用,看到擠出來奶量那麼少,會更焦慮。
當次移出的奶量會影響大腦決策下次製造的奶量。(調整時間可能是數日)
舉例來說,寶寶在親餵時吸出了120ml的奶水,媽媽決定下餐擠出來監測,結果只擠出100ml,乳房深層還有20ml的奶水沒有移出,寶寶還覺得餓,所以媽媽補了20ml的配方奶(一邊自責自己是少奶媽餵不飽寶寶),同時,身體也以為20ml是多製造的,於是身體會吸收,過幾日後就調整為只製造100ml奶水,但同時媽媽的擠奶技巧可能又只能擠出80ml,所以又補了40ml配方奶(然後又更焦慮,陷入深深自責),週而復始,久而久之,愈擠愈少,最後發現不擠也沒什麼漲奶,然後說句‘’餵配方奶也很好,反正小孩也會長大‘’、‘’退奶後不再自責,海闊天空‘’之類安慰話語。
沒有母奶觀念,就會陷入不必要的自責和錯誤的做法,甚至怪罪母奶會產後憂鬱。
總之,不需要把奶擠出來知道寶寶吃多少,會提供這個建議的長輩,請學會充耳不聞。會提供這種建議的醫生,代表他母奶觀念很差,如果還想在母奶路走得順利,趕快換個支持母奶的醫生(不是每個小兒科醫生都懂母奶、支持母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5會員
322內容數
雖然才短短三十載的平順人生, 但確有許多煩惱。 如果的事,如果當年怎麼做,當年怎麼想, 可以造就今日不同的我嗎? 無論如何,明天依舊會吹著明日的風。過去的我,無論再細小的事,都形成今日的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S. Leona(茹) 的其他內容
不少網紅公開自己的母奶戰果,就是母奶冰棒塞滿冷凍庫,甚至冰箱冷凍庫塞不下,還得再買單獨冷凍庫存母奶,讓很多擠不出奶水的媽媽們望「奶」興歎,也曾讓我以為要拼到這樣奶量才有資格餵母奶,但實際上這些行為是錯誤示範。 奶水只要供需平衡就好,擠到塞滿冷凍庫程度的供過於求,反而會有很多問題。
在實際餵母奶以前,聽到很多以訛傳訛的謠言,例如有沒有奶是體質問題,喝發奶食物沒有發奶就是沒奶,沒脹奶就是沒奶等等錯誤觀念,甚至還誤以為要裝滿滿的冷凍庫才有資格餵母奶,總之,能餵母奶才是天選之人,少奶奶就不要發豪語要全母奶餵飽孩子。
雖然我很想吐槽懷孕時的婦產科衛教提到母奶都只是教條式的說母奶有多好(光是吐槽又可以寫一篇文了),但是,提到對母體的好處有一點可以打動人,餵母奶助於瘦身。 根據資料,全母奶媽媽一天平均可以多消耗500大卡,相當於慢跑一小時消耗的熱量。
餵母奶真的可以很省錢,除了不用買配方奶(一罐800克大概只能喝一個禮拜,一罐簡單估接近一千,一年52週約省5萬元。)、奶瓶(如果親餵根本不用奶瓶)、奶嘴等等,如果是親餵,連擠乳器都可以省了,其它還有很多費用,商人希望妳掏出腰包,但是妳其實不需要買。
關於如何增加奶量,許多媽媽的想法就是挖掘發奶食物。 關於發奶食物,隨便Google都可以查到密密麻麻的美食清單,甚至伴隨著退奶食物和塞奶食物。但是,這些清單都附加P.S.,效果因人而異,甚至在退奶食物旁再備註,食物荷爾蒙影響很小,偶爾吃一口退奶食物不用緊張。
產後開始餵母奶,才開始做功課,這才發現,原來屬於天性本能的生物繁衍,也可以變得很複雜。 雖然說,政府順應世界衛生組織訂定一歲以下配方奶的限制規範,提倡母奶好處,但是,以新手媽媽角度來觀察,台灣環境對於選擇餵母奶的媽媽並不是很友善。 以下是媽媽們餵哺母奶上常遇到困難:
不少網紅公開自己的母奶戰果,就是母奶冰棒塞滿冷凍庫,甚至冰箱冷凍庫塞不下,還得再買單獨冷凍庫存母奶,讓很多擠不出奶水的媽媽們望「奶」興歎,也曾讓我以為要拼到這樣奶量才有資格餵母奶,但實際上這些行為是錯誤示範。 奶水只要供需平衡就好,擠到塞滿冷凍庫程度的供過於求,反而會有很多問題。
在實際餵母奶以前,聽到很多以訛傳訛的謠言,例如有沒有奶是體質問題,喝發奶食物沒有發奶就是沒奶,沒脹奶就是沒奶等等錯誤觀念,甚至還誤以為要裝滿滿的冷凍庫才有資格餵母奶,總之,能餵母奶才是天選之人,少奶奶就不要發豪語要全母奶餵飽孩子。
雖然我很想吐槽懷孕時的婦產科衛教提到母奶都只是教條式的說母奶有多好(光是吐槽又可以寫一篇文了),但是,提到對母體的好處有一點可以打動人,餵母奶助於瘦身。 根據資料,全母奶媽媽一天平均可以多消耗500大卡,相當於慢跑一小時消耗的熱量。
餵母奶真的可以很省錢,除了不用買配方奶(一罐800克大概只能喝一個禮拜,一罐簡單估接近一千,一年52週約省5萬元。)、奶瓶(如果親餵根本不用奶瓶)、奶嘴等等,如果是親餵,連擠乳器都可以省了,其它還有很多費用,商人希望妳掏出腰包,但是妳其實不需要買。
關於如何增加奶量,許多媽媽的想法就是挖掘發奶食物。 關於發奶食物,隨便Google都可以查到密密麻麻的美食清單,甚至伴隨著退奶食物和塞奶食物。但是,這些清單都附加P.S.,效果因人而異,甚至在退奶食物旁再備註,食物荷爾蒙影響很小,偶爾吃一口退奶食物不用緊張。
產後開始餵母奶,才開始做功課,這才發現,原來屬於天性本能的生物繁衍,也可以變得很複雜。 雖然說,政府順應世界衛生組織訂定一歲以下配方奶的限制規範,提倡母奶好處,但是,以新手媽媽角度來觀察,台灣環境對於選擇餵母奶的媽媽並不是很友善。 以下是媽媽們餵哺母奶上常遇到困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我們接觸大自然時,會心生嚮往,覺得美得無與倫比,那麼人呢?我們是否會覺得自己很美呢? 長久以來,我們用各種偏見將自己一層一層地包裹起來,遮掩住原本的樣貌,即使真實樣貌的自己是那麼美麗,但我們卻始終感覺自己缺少什麼,不斷告訴自己哪裡不夠好。 「我真的很糟糕」的信念會根深柢固存在於潛意識裡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真正想要的其實並不適合我們 你有在自己的家裡發現過一隻隻的螞蟻忙碌地在東奔西跑的嗎? 從你的視角來看,你很清楚的就可以知道哪裡有食物,但是從那些螞蟻的視角來看,由於牠們的體型實在是太小了,所以牠們沒辦法一下子就知道食物在哪裡,於是可以發現到有一些螞蟻會到處亂跑,甚至會往
Thumbnail
🎯邊做事邊吸收這本書吧! 按下方連結,免下載即可收聽滿滿的書中精華! 🎯PODCAST節🎯PODCAS目大綱:【社畜逃脫筆記】 【周四】更新PODCAST,【周六】更新手感筆記! 【本集主題】: 斷捨離進行中,可善用好方法?【方法篇】 【本集選書】:《新斷捨離》 【作者】:山下英子
身為學障,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些,對我打著發揮愛心的名號,實際上是特別喜歡可憐身障者的人。從小到大我遇過最多的,就是想要透過幫助身障者,來讓自己看起來像好人的人。他們大部分是有著自卑的性格,或者缺乏在他人面前表現的機會,所以想藉由幫助身障者,來讓自己自動被貼上樂於助人的標籤,藉此營造出一個好的人射。
Thumbnail
在教養圈常聽到一句話: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一個村莊養一個孩子 或是說 #教育一個孩子需要舉全村之力 都分享在拉拔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家長是很需要有許多有形無形的幫助、以及各類型的資源才能完成這個任務的。 · 然而.......
Thumbnail
我看完之後,是覺得對「教養」這件事感覺好像沒有傳言中的那麼恐怖了,因為就像藍教授開宗明義說的,反正不管怎麼做,都會出現「非預期結果」 反而看完會覺得,只要經濟資本、文化資本、陪伴時間,這三個條件有夠,好像也不會出多大問題
Thumbnail
到家了,站在門口深呼吸了一下,將手伸進深紅色的側背包裡,努力翻找鑰匙, 像無底洞一樣翻滾著錢包、原子筆、便條本、衛生紙、耳機,怎麼翻就是找不到鑰匙,其實好像也不是很想找到,因為知道開啟這扇門,要面對的是撲面而來的問題及壓力,「是啊!不論去哪裡終究要回家的阿!」腦海不斷出現這段話,於是打開暗
多元性別很正常 請問一下,如果今天一位女性跟你說,我喜歡男性,你會感到驚訝嗎?如果不會,那為什麼今天有一位女性跟你說,我喜歡女性,就算沒有歧視她,卻會感到驚訝?不然就是會有,哦!原來你是同性戀的語氣,或是有人會說加油!但是,根本不會有人跟異性戀的人說加油。我知道,因為在過去,同性戀是受......
Thumbnail
經歷分手,往往為我們帶來巨大苦痛。低沉消極了好一陣子後,我們漸漸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趕快回復正常生活,於是在內心鞭策自己:「要盡快走出失戀陰霾!」 儘管如此,要走出傷痛談何容易?想哭的時候還是會想哭、經過以前一起遊玩的地方還是會鼻酸、看到對方的動態還是會揪心、聽到情歌還是會崩潰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當我們接觸大自然時,會心生嚮往,覺得美得無與倫比,那麼人呢?我們是否會覺得自己很美呢? 長久以來,我們用各種偏見將自己一層一層地包裹起來,遮掩住原本的樣貌,即使真實樣貌的自己是那麼美麗,但我們卻始終感覺自己缺少什麼,不斷告訴自己哪裡不夠好。 「我真的很糟糕」的信念會根深柢固存在於潛意識裡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真正想要的其實並不適合我們 你有在自己的家裡發現過一隻隻的螞蟻忙碌地在東奔西跑的嗎? 從你的視角來看,你很清楚的就可以知道哪裡有食物,但是從那些螞蟻的視角來看,由於牠們的體型實在是太小了,所以牠們沒辦法一下子就知道食物在哪裡,於是可以發現到有一些螞蟻會到處亂跑,甚至會往
Thumbnail
🎯邊做事邊吸收這本書吧! 按下方連結,免下載即可收聽滿滿的書中精華! 🎯PODCAST節🎯PODCAS目大綱:【社畜逃脫筆記】 【周四】更新PODCAST,【周六】更新手感筆記! 【本集主題】: 斷捨離進行中,可善用好方法?【方法篇】 【本集選書】:《新斷捨離》 【作者】:山下英子
身為學障,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些,對我打著發揮愛心的名號,實際上是特別喜歡可憐身障者的人。從小到大我遇過最多的,就是想要透過幫助身障者,來讓自己看起來像好人的人。他們大部分是有著自卑的性格,或者缺乏在他人面前表現的機會,所以想藉由幫助身障者,來讓自己自動被貼上樂於助人的標籤,藉此營造出一個好的人射。
Thumbnail
在教養圈常聽到一句話: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一個村莊養一個孩子 或是說 #教育一個孩子需要舉全村之力 都分享在拉拔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家長是很需要有許多有形無形的幫助、以及各類型的資源才能完成這個任務的。 · 然而.......
Thumbnail
我看完之後,是覺得對「教養」這件事感覺好像沒有傳言中的那麼恐怖了,因為就像藍教授開宗明義說的,反正不管怎麼做,都會出現「非預期結果」 反而看完會覺得,只要經濟資本、文化資本、陪伴時間,這三個條件有夠,好像也不會出多大問題
Thumbnail
到家了,站在門口深呼吸了一下,將手伸進深紅色的側背包裡,努力翻找鑰匙, 像無底洞一樣翻滾著錢包、原子筆、便條本、衛生紙、耳機,怎麼翻就是找不到鑰匙,其實好像也不是很想找到,因為知道開啟這扇門,要面對的是撲面而來的問題及壓力,「是啊!不論去哪裡終究要回家的阿!」腦海不斷出現這段話,於是打開暗
多元性別很正常 請問一下,如果今天一位女性跟你說,我喜歡男性,你會感到驚訝嗎?如果不會,那為什麼今天有一位女性跟你說,我喜歡女性,就算沒有歧視她,卻會感到驚訝?不然就是會有,哦!原來你是同性戀的語氣,或是有人會說加油!但是,根本不會有人跟異性戀的人說加油。我知道,因為在過去,同性戀是受......
Thumbnail
經歷分手,往往為我們帶來巨大苦痛。低沉消極了好一陣子後,我們漸漸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趕快回復正常生活,於是在內心鞭策自己:「要盡快走出失戀陰霾!」 儘管如此,要走出傷痛談何容易?想哭的時候還是會想哭、經過以前一起遊玩的地方還是會鼻酸、看到對方的動態還是會揪心、聽到情歌還是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