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過後】2004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環保問題不用等到明天過後
導演:羅蘭艾瑪瑞奇Roland Emmerich
演員: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荷、伊森荷姆
以前的災難電影,只要是大自然因素引發的天災,不管是地震、火山、海嘯、慧星、龍捲風…等原因,其實都還維持著一個人是無辜的立場,在面對無可抗拒的災難時,人該如何面對、自處,強調人定勝天的不變鐵則。可是【明天過後】在電影一開頭,就明白點出天災是來自於人禍,為了商業利益,隨意犧牲大自然,造成地球的反撲,甚至將矛頭指向在2001年因為經濟考量,拒簽京都議定書的布希。
京都協議書簡言之,就是旨在降低二氧化碳的工業性產生,來減低溫室效應發生的速度,身為起草者的美國為了商業的考量拒簽後,許多國家也隨之跟進。我想看【明天過後】電影的人,沒有幾個會懂什麼是「京都協議書」,但是觀眾一定懂海嘯吞沒曼哈頓、暴風雪覆蓋北半球、龍捲風襲捲洛杉磯、冰雹降落在東京市這些畫面所帶來的含意。二十世紀是個科學的世紀,人類有史以來開始擁有能力去改變自然,但是在我們自豪於人類的文明科技進步的同時,整個自然界也逐漸顯示出異常與不安,其影響力之大遠超出人類所能預料的範圍之外。
一直覺得現在地球的環保問題,應該已經大到足以讓各國政府停止爭吵,同心協力對抗暖化拯救地球才對,可是全世界的政客都一樣,只顧著發展經濟、擴張權力,就像電影裡傑克的長官指著先前不願聽信溫室效應的副總統說:「當還來得及作改變的時候,你根本不想了解科學。」這些年來氣候的酷寒與酷熱現象,已經快變成常態,地球無法繼續負擔那麼多人時,暴動、乾旱、瘟疫與飢荒,將導致數不盡的人流離失所並死亡;而「水權」、「油權」的爭奪也將是未來世界戰爭的導火線,【明日過後】電影裡提出的冰河世紀並非危言聳聽,如果人類再不懸崖勒馬,這段歷史恐怕很快就會再度上演。
作為一個曾經以【ID4】、【酷斯拉】聞名的賣座導演,這次羅蘭愛瑪瑞奇嗅覺很敏銳的挑了「溫室效應」的議題,這議題以前也不是沒出現過,可是像【水世界】就活生生地變成了災難片。【明天過後】在理論基礎上非常簡單,因為全球溫室效應,北極圈的冰層溶化造成大西洋的水位上升,讓赤道暖流的海水北上,讓大西洋洋流發生停滯現象…【明天過後】用很簡單的說明,解釋海水溫度下降13℃,引發被半球三洲產生巨大的颶風,把冷空氣從上氣層引到地面,在短短的時間內,整個北半球都被冰封了。
當然這情節是被過份誇大的,研究電影的科學邏輯更是強人所難,【明日過後】除了提出的論點值得人們注意外,電腦動畫科技所描繪的的許多災難特效,在視覺上,也做到了相當震撼的效果,許多場景裡,強調著自然反撲力量下的人類存在渺小間的對比,處理的相當成功,最爽的是砸死一堆死也要報新聞的記者;不過就像所有的災難電影一樣,一切的苦厄只是為了電影的主角架設搬演人性煽情大戲的舞台。
羅蘭艾瑪瑞奇是個很聰明的導演,但絕對不是一個好導演,他懂得利用驚人的視覺特效來唬住觀眾,卻不懂得如何用更進一步的情感、故事來充實電影的內理。【明日過後】裡安排了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荷這對父子檔當成電影裡唯一的觀察對象。研究史前氣候的父親,在世界被冰凍之後,為了「遵守諾言」,執意前往被冰凍的紐約救出兒子傑克;而這位前往紐約參加資優生比試的兒子,卻利用這個天災,趁機完成了他的表白大業,這個家庭的女人,為了個癌症病童,不願退離災難圈,寧願死守。
這部電影裡的角色們,在很多時候的行為是缺乏所謂的行為動機,情感的濫用也讓人不明其所以然,有些橋段的廢棄,也讓人覺得可惜之至。像是全片我最感動的一場戲,是來自伊森荷姆飾演的英格蘭觀測站站長,在傑克與他通最後一電話時,在明知災難確定發生,一切無望後,他說:「盡可能的救吧!Save as many as you can!」可惜偉大的英雄,將Many變成了Only One,只想救自己的兒子;還有另外一段圖書館館長抱著人類印刷的第一本聖經不願被焚燒,雖然矯情了些,和其它的橋段相比,立意明顯又直接,顯得這個角色的可愛。
要挑【明天過後】的缺點,隨便一舉就是十項八樣,人物情感做作、故事邏輯不通尤其嚴重,可是至少人家願意用環保(溫室效應)來做為題材,藉著好萊塢電影的影響力,來提醒觀眾還有這個問題的存在;反過頭來想想光是一個小小的台灣,土石流的狀況嚴重到不行,可是我們的政府關心過嗎?全球溫室化效應,引發的聖嬰現象,造成用電量的負荷,我們的政府好像也拿不出個對策來,拼經濟還是救環保?反正不失自己的「帝位」就好,水來土淹、兵來將檔,走一步算一步,死的是人民又不是貧道…現在的狀況不只是債留子孫,可能還會禍留子孫…我並不覺得【明日過後】是部好電影,但是衝著環保的議題,我覺得這是部該看的電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J有喜】2016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傲慢與偏見】2005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音樂【給淑樺的一封信】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生剩利組】2017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